閱讀其它主題
 
 




信心
──開啟寶藏的鎖鑰

  信心,是成就世出世間一切事物的基石。
  經云:「有信心者,入佛寶山,得諸道果。」
  於諸佛法深生正信,必能乘智慧法船,渡越茫茫苦海。


信心
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建立信心 增長善根

  信,由「人」與「言」組成,所謂「人言為信」,表示從人口中說出的話語應當要有誠信,所以儒家講「民無信不立」。佛法中也強調信的重要,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有了信心,就能產生力量,有了力量,就能夠以歡喜心承擔任何事情,乃至於能產生智慧,以正面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情,知道事情的發生是在考驗自己、磨鍊自己,而不會產生負面的想法。舉例而言,如學生在學校念書,對於課業、學校,乃至於對社會、國家都有信心,信心建立了,必然會產生力量努力用功,成就自己的學業。

  又如淨土宗以「信、願、行」為生淨土的三資糧。心清淨,就如同身在淨土當中,而要達到心清淨的境界,就必須具足信、願、行。信人人本具佛性,信因、信果,信人人皆可成佛,這就是信。除了要有信心,還要有願心,願自己可以成正覺、可以成道。進一步還要「行」,把這個信願落實在日常生活上,從日常生活中去實踐,隨時返照自心,無論在順境或逆境,都能坦然面對,從因至果,從事至理,安住正念,這就是行。佛法講「信滿成佛」,對佛所說的道理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信心達到圓滿的境界,道業就能成就。所以,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信心都是很重要的。

佛法大海 正信能入

  如果只是信,而缺乏正信,人生的方向就會南轅北轍,愈走愈遠。所以不論做人做事,乃至信仰任何宗教,都要有正知正見及正信。因此薰習佛法,也是先要了解什麼是正信。「正信」的佛法禁得起時間、科學的考驗,因為佛法是真理,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佛法中,依信的深淺不同,分成幾個層次。「初信」是剛開始學佛、信佛的階段。有些人信仰宗教是緣於現實生活遭逢逆境,遂而求神問卜、求菩薩庇佑,這屬於初信。假使一直停留在初信,只知道「事」,不知道「理」,就容易退失道心。佛法當中有「事」也有「理」;事就是事相、方法、儀式;理是事相中所蘊含的真理、道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否則一聽到他人批評,就會禁不起考驗而退失信心。

  初信只是信仰的開始,進一步還要聽經、研究佛法,知道禮佛、敬神的意義。例如,拜觀世音菩薩,要知道觀音菩薩在理上代表大慈大悲,而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只要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心,人人都可以成菩薩;拜媽祖,是因尊崇媽祖孝順的精神,所以拜媽祖就要學習媽祖的孝行;拜關聖帝君,是向關公學習忠義、智勇雙全的精神,這樣子來禮佛、敬神,就是正信。

  從「初信」到「正信」,從信仰到學習,就好比學生景仰教授的智慧,進一步向教授學習,希望能成就像教授一樣淵博的涵養。同樣地,信仰佛菩薩,不僅是拜佛菩薩而已,還要向諸佛菩薩學習,學習如何成為佛菩薩,這樣了解信仰的意義,才是「正信」。所以,拜佛一方面是向佛菩薩學習,二方面是藉此來懺悔自心當中的過失,藉著思惟佛菩薩的智慧、慈悲,進而反省、改正自己的過錯,使內心安定、平靜。

信心不二 步向正道

  每個人都可以行菩薩道,諸佛菩薩並非遠在西方或天上,其實每個人的自心當中就有佛、有菩薩。佛經提到,念佛即是念自性,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等佛號,來啟發心當中的自性佛,這就是念佛的真正意義。我們心中也有一卷無字真經,藉由誦《金剛經》、《普門品》、《六祖壇經》……等有形有相的經典,來啟發我們自性的經典,進而體悟自家珍寶,如此對於佛法就真正能深信不疑。

  「深信」之後還要繼續努力,如佛經所說,成就菩薩道必須修六個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就像修學分一樣;正在學習的當中,是菩薩;學習圓滿了,就是佛。要相信每個人都做得到,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生活中,凡夫往往隨境生心,心隨外境起伏而動盪不定,然而人的一生不管擁有多少財富、功名、事業,到最後也無法帶得走。明白佛法,知道萬物不離成住壞空,心念有生住異滅,唯有契悟這念靈知靈覺的心性,亙古彌今、不生不滅,方能禁得起大風大浪,在境界當中不受影響,仍然保持平靜、祥和,真正體悟到生活於世界上的真實意義。

  學習佛法,經過「初信」,慢慢建立正確的知見,即是「正信」;有了正信,依正法而行,達到「深信」,相信佛法是真實不虛的道理,在任何環境下都不會退失信心。深信佛法,明悟自己本具的佛性,自然能找到一條光明大道;更進一步知道如何用功,由初信到正信,由深信到成道證果,依這樣的次第來修行,一定不虛度此生,終究必能成道證果。

 


>>閱讀相關文章

信為道源功德母 見霆法師

成就道業所需具備的先決條件是「信」,只要深信佛陀所說的道理,依之而修,無量的自性智慧、功德法藏自然能顯露出來。

佛法大海 唯信能入 見據法師

深信本具心性與佛無異,以堅定的信念奉行佛法,依循正道,捨妄歸真,由此去解、去行,焉有不證之理。

信心的重要性 見擔法師

以正信為因,以願力持身,更廣修六度萬行,植下出世的清淨種子,將來必能成就無上菩提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