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其它主题
 
 




开卷有益
──燃智慧灯启正知见

  学习与读书,是启发人生智慧的方便之门。选择好书,长养正确观念,能涵养道德、良知,陶冶健全的人格。而佛法经典蕴含人生的真理,能让心灵澄彻,歇止烦恼;透过正见的思惟,智慧也随之增长,生命的路途将愈走愈光明。


光明人生的灯塔──正知正见
觉大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正知正见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因为有锐利的眼睛,能将事物看得清清楚楚,即使远行,也不会在途中迷路。正确的知见也像一盏明灯,能够照亮黑暗,在人生路上才不致迷失方向。

佛的知见就是正知正见

  “知见”这两个字的意义,分开来讲,“知”就是知道、思惟;“见”就是观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由“知”而成为“见”,由“见”而启发了“知”,彼此有相互带动的作用。

  每一个人都有知见,然而知见并不全然一样,人生观也就不同。“知见”可以使人类的生活长期陷于黑暗,也可以引导人类走出黑暗,迈向光明。所以,拥有正确的知见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对佛法认知不清楚的人,总以为佛法浩瀚艰深、玄奥难懂,所讲的道理与现实生活脱节、不相干。这种认知极不正确,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在阐释、启发、教导、告诉我们佛的知见,佛的知见就是正知正见。

  正知正见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因为有锐利的眼睛,能将事物看得清清楚楚,即使远行,也不会在途中迷路;正确的知见也像一盏明灯,能够照亮黑暗,在人生路上才不致迷失方向。正知见能使我们建立完整的人格,而后再进一步提升。因为知见正了,知道要修福德与智慧;思想、观念和作为净化、清净,此时的知见就是净知净见,达到了这种清净的境界,妙智慧就会被启发出来。所以《圆觉经》上说:“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藉外在经典启发自性真经

  所谓妙智慧,就是对一切事物,都能观察入里的微妙智慧,到达了这个境界还要再提升,达到无上的正知正见,就是所谓的成道、成佛。佛法所讲的“佛”,是依据“智慧”的层面来讲;当人的智慧和福德完全成就,而且一切达到最圆满的境界,那就是“佛”了。佛并非在遥远的西天或天上,其实每个人的自性就如同一尊佛;我们心当中都有一卷无字真经,藉由持诵《金刚经》、《普门品》、《六祖坛经》……等有形有相的经典,以启发我们自性的经典,如此亲得自家珍宝,对于佛法就真正达到深信不疑。“深信”之后继续努力依法修行,这念心恒在正念、正定上,自然能心想事成,事业成就,道业成就。

 


>>阅读相关文章

择书的智慧 见旆法师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生的经验、阅历累积记录而成,若懂得用心品尝,可以丰厚我们的人生,增广见闻。

如何藉读书以提升心灵 见译法师

能够解除烦恼,开启智慧,点燃本性的智光,可以自利利他,即是好书。例如中国的四书、五经,揭示了人伦之常、圣王之道;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更开展出宇宙的真理,令人出离生死苦海,皆是传世不朽的典籍。

永恒的黄金屋 见庄法师

止恶行善,澄清心水,待心垢尽净,不假外求,这一座永恒的黄金屋,自然现前。

读一本光明的书 见涌法师

看着桌前的《禅宗法脉》,发一个至诚恳切的大愿,愿一切众生都能从听经闻法中,找到自家珍宝,契悟自性光明。

佛法典籍的传译 编辑部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遥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