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七女不恃身好缘(二)
文/编辑部  图/传澐


阅读感言
 
姓名:

Email:

单位:

心得:

   
 
 
 


各 期 连 结
佛说七女不恃身好缘

七女说偈时,忉利天天王释提桓因的宝座忽然动摇。释提桓因听闻七女所说偈,随即从天而下,屈伸臂顷便来到七女面前,赞叹道:『妳们说得太好了!不晓得妳们有何愿求?我能为妳们实现。』七女同声问道:『您是帝释天?还是梵天?我们并未见您前来,而您却自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天王回答:『诸女!我是释提桓因,因为听闻到善言好语,所以特地前来。』七女便说:『您刚才问我们有何愿求,您是忉利天中最尊贵的天王,想必所有愿望都能实现!姊妹们,说出自己的心愿吧。』

第一女说:『我愿得无根、无枝、无叶之树,生于其中。』

第二女说:『我欲得地上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生于其中。』

第三女说:『当人们在深山中大声呼喊时,便有声音于四周回响,而不知其所在;我愿生于其中。』

释提桓因说道:『且慢!这样的愿求我无法达成。妳们若欲作帝释、梵王、四天王等,我都能帮妳们实现。但妳们现在所说之愿,实非我所能知。』七女反问:『您是忉利天主,为天上之尊、有威神力,为何不能帮我们实现这些愿望呢?就像一头老牛一样,既不能拉车、又不能耕田,对主人无益。』释提桓因回答:『我因为听闻妳们所说之偈,词意甚善,所以特来聆听。然而妳们所说之愿并非我所能知,我只得坦言辞谢。』七女默然无对。

这时,空中有天人说道:『现在迦叶佛就在不远处,何不前去请问迦叶佛呢?』七女一听,大为欢喜,随即与五百婇女、跟随而来的国人,以及冢间丧亡、悲哀、啼哭者五百人,一同往见迦叶佛。

当时,迦叶佛正为无数千人说法,七女一行抵达后,各于迦叶佛前作礼,并退坐一旁。释提桓因向佛禀白:『我因为听到这七女所说之偈词意甚善,如闻经法,所以特来聆听。我询问七女所愿,七女便言:「我欲得无根、无枝、无叶之树;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山中回响,音声四闻而不知其所在……」我当时未能理解,亦无法实现其所愿;唯愿世尊为七女解说。』

迦叶佛说道:『你问得很好!此事罗汉、辟支佛尚不能知,何况于你?』

于是迦叶佛便微笑,口中放出五色光芒,遍照佛土,此光又环绕佛身,从佛顶上而入。此时在旁的侍者便上前长跪,问道:『佛不妄笑,世尊微笑必有因缘,愿闻其意。』

迦叶佛告诉侍者:『你看见这七女了吗?』

侍者答:『是的,看见了。』

迦叶佛说:『这七女自从一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来,已供养五百尊佛,而后复当供养万佛,于十劫后悉当成佛,皆同一字,号名复多罗贲,佛土名首陀波,佛寿三万岁,人民的衣服、饮食皆如忉利天上所有;佛入涅槃后,教法住世八千年乃尽;佛说法时,将度七十五亿万人得菩萨及罗汉道。』

迦叶佛为七女受记时,七女踊跃欢喜,便住于虚空之中、离地二十丈,当她们从虚空下至地面时,悉皆化为男子,得阿鞞跋致。五百婇女、一千五百天人及人,见到七女化为男子,也非常欢喜,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千人远离尘垢,得法眼净。」

释迦牟尼佛告诉婆罗门:「这七女为国王之女,富乐、端正、豪贵,尚不凭恃自身姣好而作绮饰、心生骄慢。为什么呢?因为了知色身无常,不能永久存在。一切世间人皆因愚痴无智,故堕十二因缘、流转生死。人之有生,皆由恩爱而来;从生致老,从老致病,从病致死,从死而致悲伤啼哭,得无量苦痛。既知恩爱是生死根本,当观自身、他身,时时思惟身中恶露、涕唾、寒热、臭处……种种不净,色身一旦败坏,则身肉为虫所食,骨节支解,化为灰土。常当自念:『我身死时亦将如是。』不应凭恃自身姣好而作绮饰、心生骄慢,当念无常。若人布施行善,不自贡高、绮语,死后便得生于天上;若人行恶,死后则将入于泥犁。女人之中堕泥犁者多,即是由于心怀嫉妒、好故作姿态的缘故。」

婆罗门女听闻佛陀的开示,踊跃欢喜,随即解下身上珠宝,散于佛上恭敬供养。佛以威神之力令所散珠宝住虚空中,化作宝盖,其中有声说道:「善哉!如佛所言无异。」

这时佛于座上以足趾按地,三千大千剎土皆为之震动,光明遍照十方,百岁枯木皆生华果,干枯的沟涧自然出水,箜篌乐器不鼓自鸣,首饰珠环自然发出清脆声响,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痖者得语,驼背者得以挺直而立,双脚瘸废、手足残病者皆得复愈,颠狂者身心平正,遭毒者毒不能行,系闭者悉得解脱,百鸟狸兽相和而鸣;拘留国中一切人民皆大欢喜,和心相向。

佛陀现此威神变化之时,拘留国王捐珠供养,踊跃欢喜;国王与百位大臣、婆罗门女及其眷属,并及国中五百婆罗门,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五百比丘得阿罗汉道,五百人民得须陀洹道。

佛说此经已,菩萨、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长者、人民、诸天、鬼神、龙等,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五体投地,向佛作礼而去。(全文完)

典故摘自:《佛说七女经》

 

省思

四大假合之身,乃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而众生愚迷,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坚执为「我」,深生爱着,想尽办法妆点自己,又于自他之间分别比较,心生嫉妒、我慢,乃至造诸恶业,遂致苦果。经云:「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依佛所教,如实观察自身、他身皆是不净、皆是无常,便能渐渐将贪欲、爱着看破放下,而得解脱烦恼,出离生死苦海。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