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斯應 反求諸己

文/普光精舍夜間研經禪修班學員 傳瑩

一直以來,都認為「感應」是神秘的、可遇不可求的;也以為所謂的「感應」,就是向佛菩薩祈求,而得到正向、如願的回應,以為這就是「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直至恭讀《禪七開示2》,讀到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凡有動者皆為感,我們現在起心動念,就是『感』,感則必有應,外面就會有一種回應。」頓時有如醍醐灌頂,原來,所謂「感」,就是自己的起心動念;「應」,就是泛指外界的回應,不限於佛菩薩的回應啊!

  在職場上有這樣的說法:「一個人所說的他人是非,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因此,不道人是非、不說人長短,是非就不會反饋到自己身上。這樣的道理,不也是「感應」嗎?有感才有應,不造作「撥弄是非」之兩舌,就不會招感相應之苦果。

  這段時間依著師父的教導,每天睡前撥出十至十五分鐘靜坐、修七周緣慈,日復一日洗心滌慮,發現慈悲心逐漸增長,待人處事更圓融,更能為他人設想。工作上原本看不慣的人事物,設身處地思惟之後,進而思惟因緣果報的道理,漸漸心開意解;自己心結打開了,原本對某些同事容易起煩惱、嫉妒、埋怨的心,逐漸調伏轉化為接納、慈悲、善解的心。起心動念不一樣,自然而然地,外面的境界也跟著轉變,人際關係也變得更好了。

  七周緣慈的功德回向不可思議,可以解冤釋結。在修習七周緣慈的過程中,自己心念已逐漸改變調整,較常布施歡喜、慈悲心增長了,心量變大了,外緣自然隨著變化,與周遭的同事解冤釋結。這不也是起心動念改變,所招感的回應嗎?

  原來,「感應」一點兒也不神秘,起心動念就是感,感則必有應,一切都是因緣果報之必然。若要求「感應」,不如先求端正自己的起心動念,再從有念歸於無念,最後銷歸自性。佛法的奧妙浩瀚,終究不離當下這念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