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法寶 緬懷師恩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變法師

《華嚴經》云:「因善知識令我普見一切諸佛;因善知識令我普聞一切佛法;善知識者是我師範,示導於我一切智法,普令見故;善知識者是我眼目,令我普見諸佛境界如虛空故;善知識者是我渠流,引我令入諸佛如來蓮華池故。」何其有幸,此生此世有此大善根福德因緣,依大善知識出家修行,聽聞無上心法,令自己在盪亂五濁惡世中,得以找到一盞明燈,指引光明的人生方向。

  恩師雖已安詳示寂,但法身常在,中台世界在在處處都存留過去恩師披星戴月、廣度眾生的足跡;而在禪七開示語錄中,字字句句都可感受到恩師無盡的悲智願力,不斷苦口婆心、諄諄教誨,不厭其煩耐心地引導四眾弟子體會佛法大義,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直下承擔本具這念心,找到自己真正安身立命之處。恭讀禪七開示語錄後,令自己有以下幾點啟發:

  第一,建立正知見之重要性:禪七開示中,恩師不斷教導大眾要深信因緣果報、緣起性空及佛性本具之理,啟發自己不再只是初信,或停留在修善斷惡的階段,能進一步提升,了知外在生滅相中猶有一不生滅的心性存在;不再只是執著外在一切善法,而能進一步不斷返照,減少我執和攀緣分別;不再錯以為一定要教理通達、領何執事才是度眾;而是不論何時何地,都能隨緣盡分、落實敬慈和真、不打妄想、減少人我是非,即是真發心。故挑柴運米無不是神通妙用,時時刻刻都能修行用功,心淨則國土淨,處處皆可成淨土,人人均是修行的助道因緣。

  第二,斷疑生信、以願導行:《大智度論》云:「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信心乃修行之根本,現今雖去聖日遙,但佛法真理始終不會改變,恩師不斷勉勵大眾,學佛修行要想成就,必須具足信願行三資糧,只要我們深信佛法真理,深信這念人人本具的靈知靈覺與諸佛無異,從未消失、增減、變異;只要我們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努力依教奉行、以願導行,在日用中點滴落實,相信假以時日,必能找到自性無價之寶。

  第三,修行要發長遠心:修行是條漫長的路,過程中會不斷面對自身煩惱習氣,及外在境界種種考驗。處在八風順逆境中,如何能安忍不動、不隨境轉,是很重要的修行課題。在禪七開示中,恩師慈悲不斷教誨大眾,要了知一切外相皆是虛妄不實,一切萬法均是唯心所現,當下這念心若能時時刻刻堅住正念、提起覺性,就不用擔心走錯路。而修行的重要方針,就是要不斷反觀自心,淨化、改變及轉化自己的念頭,時時向佛菩薩、向高僧大德及恩師學習,效法聖人的慈悲、智慧、禪定,在解脫自在、成佛作主的菩提道上站得長、站得遠,永不輕言放棄、退失道心。

  古德云:「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書。」恩師的禪七開示語錄,是值得後學再三細讀、受益無窮的修行度世法寶,更是弟子們日用修行依循之圭臬。依此反觀落實,讓自身修行之路不再迷惘無助,遇境時不再擔憂退怯,而能於中點滴建立正知見、增長修行信心、承擔本具佛性,讓自己修行之路愈走愈光明、愈法喜充滿。

  無限追思,感恩大善知識,以身口意慈悲清淨教誨,字字慈悲叮囑,無盡悲智願行、不捨一眾生,弟子發願秉遵師訓,以佛心、師心為己心,以佛志、師志為己志,一心頂戴奉行,生生世世發菩提心,永不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