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憶,書即有聲

文/普賢精舍大乘解行研經班學員 傳融

翻開《禪七開示1》,扉頁老和尚溫暖的笑顏映入眼簾,腦海中隨即浮現禪七的光景:靜謐的禪堂,前方是佛龕的微光,耳際響起腳步聲,隨即燈亮,磬響,老和尚一身黃袈裟,慈悲的法音流向大眾,入耳根,成心苗。老和尚讓我認識這念心,真空中能生妙有,可大如須彌,亦小如芥子。就如同此刻,見相即憶人,栩栩如生。正因有種子,才能萌芽,這一切是真實不虛的。

  隨著閱讀,生起懺悔之心,想想自己走在修行路上,卻因習性使然,如逃家之子,捨本逐末。幸而師父們不捨眾生,頻頻回首,指點牽引,才能繼續前進。《禪七開示1》收錄老和尚對大專學員的開示,在淺白的言詞中,傳遞了精闢完整的內容,意義非常深遠。正如老和尚的諄諄囑咐,雖是正知,但知有深淺;雖有覺悟,悟也有深淺。看懂文字般若是第一層,起觀照般若則更進一層,入實相般若則又更深一層。在因疫情無法共修的今日,不妨以此為依據,不要貪快,一日一篇,在自心道場,隨著老和尚的指引,為自己辦一場禪七。

  以自己為例,常在閱讀到一段落時,闔上書本,反省自問,知道這一段說了什麼嗎?在提問中,才察覺自己心念之粗,就像捧著寶盒奔跑,珍寶散落卻不自知。於是再回頭,重新閱讀老和尚所開示的法理結構,是如此精實細微。讚歎之餘,更是感恩。當年佛陀說法,若無阿難尊者多聞覆誦,就無法寶傳世,本書亦是如此。這次特別讀了「參話頭」的章節,老和尚步驟分明地解說,如何「提」「照」「參」?更慈悲叮嚀:重點在保持專注。過去對此不了解,藉由閱讀這本《禪七開示1》而有了認識與練習的機會,這就是法身舍利不滅的可貴。

  在序中,阿難尊者的公案,也讓我感受深刻。雖然佛陀提示再三,但阿難尊者卻未請佛住世,佛陀見此,隨即默然。之後尊者醒悟,涕淚勸請,但時機因緣已過。就連聰慧如阿難尊者,都有迷昧不解之時,更何況凡夫如我?但老和尚慈悲廣設方便,為大眾鋪設歸家之路,錯過這個路口,下個路口還留有機會,真正是世間慈父,不捨一眾生。此恩何以為報?當以如法修行,而為法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