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燈

文/普新精舍護法會顧問 傳提

二◯二◯年,歲次庚子,全世界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狂潮中,人心終日惶惶,「心」早已迷失在媒體一則又一則關於疫情的報導中,更遑論參透「誰在擔憂?」是的,該「喝茶去了!」

  一通電話,將我從狂潮中拉回。

  精舍師父慈悲送來了《禪七開示》一書,這是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在一九九四年暑期大專精進禪七中的開示,我如獲至寶。拿在手上的是老和尚慈悲度眾的諄諄教誨,感念在心的是師父們不捨眾生的慈悲。於是,在奔波忙碌的生活中,憶念著開山祖師的叮嚀:「萬緣放下」、「返照自心」、「這念心本自具足」。

  「燈」亮了,「心」定了。

靜中養成 動中磨鍊

  需要有多少善因緣才能成就自己走入禪堂,安坐在禪凳上,一念不生、一念不起的精進用功?這是何等的大福報!今年,我在自己的書桌前盤坐,恭敬地閱讀開山祖師的開示,彷彿另一種形式的禪七。時時提醒自己:「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一念心,要清楚、要明白、要作主。」

  生活中,理不清的千頭萬緒,我不再浮躁、抱怨;盤起雙腿,輕輕閉上眼睛,開始數息:「一、二、三、四、五……」,「修數息最重要的是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看到念頭來來去去,不隨之起舞,依舊把心靠在數字上,漸漸地,心「定」下來了。下座後,喝喝水,重回工作崗位,已然不受外境纏縛糾葛!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當事與願違,難免焦躁不安、情緒起伏。我會問:「焦躁不安的是誰?」「心浮氣躁的是誰?」「心在哪裡?」「誰的心?」又或者,輕輕地念三聲「阿彌陀佛」,把注意力放在「阿」字上,看看「阿」這個字是從哪裡來的?在嘴唇的哪個位置?一路的「提、照、參」,心也就「安住」下來了。

  天下紛擾,皆因有「我」,因為有「我」,遂起分別、比較、批判之心,於是煩惱不絕如縷,如書中所言「八苦交煎,無時暫息」。《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修行中參透世間所有都是虛妄的假相,不執著於眼所見、耳所聽、鼻所聞、舌所嚐、身所觸、意所想,觀內四大是空、觀外四大還是空,若得如此,何苦之有?失意之際,我提醒自己「諸相虛妄」;成功之時,我依然提醒自己「諸相虛妄」,「不落二邊,當下即是」。

狂心頓歇 歇即菩提

  在書中開山祖師殷殷叮囑「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正如精舍師父懇切地說:「要發長遠心、要做定課。」然而,人性好逸惡勞,初初發心,勇猛精進,隨著時日漸長,舊日習氣故態復萌。總在生活中找千千萬萬個理由為自己的怠惰找台階下,然而,修行為誰呢?為諸佛?為菩薩?為師父?答案所有人都了然於心,為自己。為自己的那一念心!

  於是當「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映入眼簾,心中百感交集。起心動念處,如狂濤駭浪,然而,只要一個「歇」字,不起心動念,契悟那一念心,自可轉煩惱為菩提。《六祖壇經》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開山祖師指引了一條菩提大道,數息、參話頭、中道實相觀,帶領著我們藉由靜坐安頓身心,進而修善斷惡,廣積福慧資糧,誠如古德所言:「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輕輕地我闔上書本,感恩今生得遇大善知識,「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心中浮現多年前精舍師父所贈書卡。

  「燈」亮了,「心」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