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成就善循環

文/見紋法師

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較重要。」「為什麼?」「因為月亮是在夜晚發光,那是我們最需要光亮的時候,而白天已經夠亮了,太陽卻在那時候照耀。」

  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已將某些人事物視為理所當然,而陷入麻木無感的盲點,如同故事當中的老者,只關注月亮的光輝,卻忽視太陽的明亮;忘記了因為太陽,才有白天,也不知道月亮的光輝,其實是源於太陽的光源。俗語說「慎終追遠」、「飲水思源」,就是告訴我們要知根知柢,要知恩、感恩、報恩;沒有前人種樹,後人哪得乘涼?追本溯源,提醒我們不忘本,本立而道生,因此,尋「根」溯「源」是知恩的第一步。

  閱讀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在一九九四年針對青年學子的《禪七開示1》,自然想起自己過去的學佛歷程。參加每一場活動,學界禪七、星燈營、小星辰……都有不一樣的震撼與啟發,更深深感受到開山祖師的慈悲、常住的用心、護法居士的發心,為引領年輕人學佛,用了許多巧思與方便。

  眾多的法師、居士,如此為一個共同的理念與目標,不求回報地付出,這種大我精神,迥異於一般世間追求個人名利的作為,令人深深感動;這份感動,加上佛法的啟迪,成了深深的感恩,激發自己也想在這菩薩道場付出的心願。這份最初的感動,成就了更多的、持續的發心,形成善循環。自己受益,也想把這份受用分享給別人。將感動化作具體實踐的報恩,將個人的情感,提升為無私的精神。如此,善循環無窮盡地延續開展,這也是「報恩」精神的重要之處。

  「知恩報恩,是菩薩行,不斷佛種故。」感恩是「知」,報恩是「行」;感恩是心念,報恩是行動;知行合一,在發心的當下,個人縮到最小,「我執」減到最低。凡事先想到他人,而不是自己,無私利他,就是清淨的念頭,就是菩薩。開山祖師在《禪七開示1》說:「禪的意義是正,而不是邪」,虛雲老和尚最後付囑:「正念正心,養出大無畏精神,度人度世。」慈悲是正念,布施是正念,感恩是正念,有這些正念,帶動正語正業正行,堂堂正正做人,在此病毒肆虐的時刻,身心不與之相應,自然能無所畏懼,所謂「從心防疫」,淨土就在淨心中。

  因此,以無私的心、反省檢討的心,來面對疫情,檢視自己的身口意,省思對大環境的價值觀,乃至對現代文明進步的反思……從往日繁忙的步調中停下,重新起步,做真正的自己。開山祖師曾說:「能知恩、感恩、報恩,人生就能知足常樂。」生病的時候,才知道健康的可貴;處在疫情的當下,才知道能南來北往是多麼方便;感恩自己因著佛法的薰修,還能保有初初學佛的那念感動,作為跨越難關的動力。

  「不忘初心,成佛有餘。」感恩開山祖師,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根源――人人本具的覺性。唯願本著感恩、報恩之心,幫助更多的人見到自己的根源,開顯清淨自性,自性心光,光光相照,普耀三千,皆成清淨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