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婆罗尊者本缘(一)
图/传桦


 
姓名:

Email:

单位:

心得: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位月光长者,饶财多宝,象马七珍、金银宝器不可称计。遗憾地,月光长者没有 子息,他常求祷于天神,以及一切天地鬼王、梵天、山神、树神、五道之神、鬼子母等,无不奉祀祭祷,恳求得赐一子。

不久后,月光长者的夫人有孕,长者十分欢喜,给与夫人敷设软好床座,甘美佳馔,着好衣裳。经过了八、九月,夫人生了一男孩,面 如桃华之色,颜貌端正,世间希有。这小儿一出生,两手捉执无价摩尼珠,开口说偈道:「此家颇有财,宝物及谷食,我今欲惠施,使 贫无有乏。若此无物者,财宝及谷食,今有无价珠,常用惠施人。」

家人们听到出生的小婴儿,竟然开口讲话,无不吓得东奔西跑而惊呼:「怎么生出这种鬼怪呢?」唯有父母爱愍幼儿,没有逃走,夫人 向儿轻声问道:「你是天神吗?还是鬼魅或罗剎?可不可以告诉我,你是谁?」小婴儿对母亲说:「我不是天神,也不是鬼魅罗剎,我 是父母所生,是人,不用怀疑。」夫人非常地欢喜,于是向月光长者述说。

长者心想:「这是什么因缘?我应该去问尼犍子。」长者于是抱着小孩至尼犍子处,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向尼犍子具说此事。尼犍子 听后告诉长者:「此儿为福薄之人,留之无益,应该要杀除。如果不杀他,则门户衰耗,全家皆死。」

长者思惟:「我一直没有子息,为此恳天求地,无处不祷,历经这么多年,才生下这个儿子,今日怎么忍心杀儿子呢?我应该再去问问 其它的沙门、婆罗门,来解除心中疑惑。」

当时如来成佛未久,一般人尊称其为「大沙门」。月光长者想:「我可以去向那位『大沙门』请教!」于是长者起身,便抱着此儿前往 拜见世尊。可是走到半路又犹豫了起来,心想:「长老梵志年过耆艾,聪明黠慧,众人恭敬,而此沙门瞿昙,年少学道未久,岂能知道 此事的因缘?恐怕他也无法解开我的疑惑,算了!我还是回家好了。」

这时有位天神,是长者昔日旧交,遥知长者心念,便在虚空中告诉他:「长者,你应当前去不要踌躇,一定能获得利益、得大果报,而 且能到达甘露之处。如来出世甚难遭遇,如来能降法雨甘露,令诸有情时时得受滋养。长者!有四事虽小确不可轻慢。哪四事呢?国王 虽小不可轻;火苗虽小不可轻;龙子虽小不可轻;学道之人虽然年少不可轻。长者应知!有此四事最不可生起轻慢之心。」

天神便说偈言:「国王虽复小,斩害由其法,小火虽未炽,焚烧山草木。神龙虽现小,降雨随时宜,学者年幼稚,度人无有量。」月光 长者闻此心开意解,十分欢喜。随即来到世尊的住处,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告知世尊事情原委。

世尊对长者说:「这孩子有极大的福德!将来长大以后,会带着五百徒众,到我座下出家学道,并证得阿罗汉果,此儿在我声闻弟子中 福德第一,无人能及。」长者听了,踊跃欢喜向世尊说:「当如世尊所教,绝非如尼犍子所言。」这时长者又对佛陀说:「唯愿如来悲 愍小儿,与比丘僧众共同接受我的供养。」世尊默然受请。长者见世尊默然应允,即从座起,头面礼足而退。随即回家备妥种种甘馔饮 食,敷好坐具,次日清晨便自语:「时已到,唯愿世尊慈悲应供。」

世尊知时已到,便带领比丘众,前后围绕入舍卫城长者家中。长者见佛与比丘僧众,次第安详坐定后,即亲手斟酌种种饮食,以欢喜心 循序斋僧;等僧众们食毕,又为除去钵器,行清净水。之后,更取小座,恭敬地坐在如来面前,一心渴仰佛说妙法。此时长者禀白世尊 :「我今所有居家田业,将全数给予此小儿,唯愿世尊慈悲,为儿立名。」世尊说:「此儿生时,人皆东西驰走大叫,以为是尸婆罗鬼 ,今日就为他立字『尸婆罗』。」

世尊接着为长者夫妇演说妙法,从布施、持戒、修福生天等渐次增进,又说欲为有漏不净的过患,出离烦恼之胜妙。夫妇闻法后,心开 意解,生起净信而不再疑惑。世尊见二人根机成熟,又为开示诸佛所说之常法——苦、集、灭、道四圣谛,令发欢喜增上道心。长者夫 妇当下尘垢皆尽,得法眼净,犹如新白之毡易染为色。二人因见法性,能分别诸法,尽除心中之疑,得无所畏,体解如来深奥微妙之法 ,随即受持五戒。

世尊便为夫妇说此偈:「祠祀火为上,诸论颂为首,王为人中尊,海为众流源,月为星中明,日为众明最。八方及上下,所生万品物, 欲求其福者,三佛最为尊。」世尊说完此偈,即从座起领众而去。

后来长者广求五百童子,侍卫、陪伴尸婆罗。等到快满二十岁时,尸婆罗来到父母跟前,禀白父母:「唯愿二慈尊,听许出家学道。」 双亲即便应允。

尸婆罗及五百童子,顶礼父母双足,告退而去,到世尊处,头面礼足,站在一旁。尸婆罗禀白世尊:「唯愿听许出家学道。」世尊便听 许尸婆罗出家,未经几日即证阿罗汉,六根清彻通达,成就八解脱。五百童子也同时求出家,未经几日也各个成就罗汉果位。(待续)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五王品第三十三(二)》

 

省思

如是因,如是果。富贵,从布施、持戒中来。尸婆罗尊者生于豪富之家,出生不但有双手执珠之瑞相,还普告一切:「今有无价珠, 常用惠施人」,无非过去生以来,常怀慈心布施众生,因累世善愿相继、跬步积行所感得的胜报;反观人人心中都有颗「无价宝珠」, 发心行菩萨道,恒思利他,与乐拔苦,精进不懈广行饶益,如此这颗宝珠便能光照十方!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