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睺羅出家緣記
圖/傳開










 
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囑託目犍連尊者說:「你現在前往迦毘羅衛城,代我問候我的父親淨飯王、姨母波闍波提,以及三叔父斛飯王等親眷,然後寬慰開導羅睺羅的母親,請耶輸陀羅割捨母子間的恩愛親情,讓羅睺羅成為出家沙彌,隨我修習聖道。為什麼呢?母子間的恩愛非常短暫,死後如果墮落地獄,母子互不相知,在陰暗幽昧之中永遠別離,到時受苦萬端就後悔莫及了。讓羅睺羅出家修道證果,可以度化母親,永遠滅除生老病死,離苦得樂,趣向解脫,成就聖道。」

目犍連尊者受命後,現神足通,轉眼之間來到迦毘羅衛城淨飯王的皇宮,稟奏大王:「世尊讓我來向您表達慇懃慰問之意,不知您和波闍波提夫人、三叔父斛飯王等起居是否輕利、氣力是否安泰?」這時,耶輸陀羅聽聞佛陀派遣使者前來,不知佛陀的用意,便讓侍女去打探消息。不一會兒,侍女返回稟報:「佛陀派遣使者來,要度羅睺羅出家做沙彌。」

乍聞這消息,耶輸陀羅立即帶著羅睺羅登上高樓,並吩咐守衛緊閉所有門窗。當目犍連尊者來到宮殿門口,見宮門緊閉也無人通報,於是運用神通力飛上高樓,站在耶輸陀羅的座前。

耶輸陀羅看到目犍連尊者出現在眼前,心中憂喜交集,立即起座迎接禮拜,並為尊者敷設座席,禮請尊者上座,恭敬問道:「世尊是否身安無恙,他勞心勞力地教化眾生,派尊者前來,有何事呢?」

目犍連尊者轉達世尊的心意,說到:「羅睺羅太子今年已經九歲,應該是他出家修學聖道的時候了,母子之間雖然恩深情重,但這歡樂很快就會消失,一旦命終,墮入三途惡道,恩愛別離,在無邊無際的黑闇之中,母子互不相知,如果夫人讓羅睺羅出家,他成道後,必當回來度化母親,讓妳能夠永遠脫離生老病死的憂患苦惱,像佛陀一樣證得無上涅槃。」

耶輸陀羅一時無法接受目犍連尊者的勸說,她說道:「當年釋迦如來身為太子時娶我為妻,我服侍太子就如同侍奉天神一般,未曾有絲毫閃失,未滿三年,他便捨離世間五欲,離宮出家,寧可違逆父命也不願回頭,發願一定要成道才肯回來。他隱居在山林沼澤之間,勤苦六年證得佛果。卻也讓我們母子在孤獨、困頓中相守;現在又派尊者來,希望我的兒子跟著他出家,世上還有比這個更殘酷的事嗎?佛陀成道教導世人要慈悲,然而慈悲之道不是應當要令眾生安樂嗎?現在卻要拆散我們母子,世間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與親愛之人分離。今日要讓我們母子別離,怎有慈悲心呢?請尊者向世尊轉達我的意思吧!」

目犍連尊者聞言,便以種種方便、規諫、譬喻來開解耶輸陀羅的心結,但耶輸陀羅完全不肯接受尊者的勸導。目犍連尊者見狀,只能先行返回淨飯王的宮殿,向大王敘述事情的始末。淨飯王聽後,立即交代波闍波提夫人:「佛陀特地派遺目犍連尊者來,希望羅睺羅能跟隨他出家修學佛道,但是耶輸陀羅見識狹隘、智慧淺薄,不能明了佛法要義,一味地固執己見,無法割捨母子之間纏縛的親情。妳前去勸導她,以使她心開意解。」

太夫人於是帶著五百名宮女來到耶輸陀羅的宮殿中,以種種方法、譬喻,再三勸說,耶輸陀羅依然不聽,對夫人說:「當初未出嫁時,八個國家的君王都來提親,但我的父母沒有答應他們,為什麼呢?他們認為釋迦太子才藝過人,所以將我許配給他。如果太子那時已有遠離世俗,出家學道的想法,為什麼還要向我殷勤求婚呢?人們娶妻是為了恩愛歡聚,生子是要讓子孫代代相續,光耀宗嗣,這是世間的人所重視的。太子既然選擇了離家,現在又要讓羅睺羅跟隨他出家修行,讓國家的宗嗣永遠斷絕,這是什麼道理呢?」波闍波提夫人聽到這裡,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勸說。

就在這個時候,世尊以神通力,示現分身,在虛空中對耶輸陀羅說:「你還記得過去久遠劫前自己所立下的誓願嗎?我當時為了行菩薩道,以五百金錢從妳那裡買了五朵蓮花供養定光佛。妳懇求我,生生世世都與我結為夫妻,但是我不願意接受,並且告訴你:『我累劫多生行菩薩道,發願布施我的一切,也不違逆他人的願望,如果你也同樣能做到的話,才娶你為妻。』當時妳發願:『生生世世,我的國家、封邑,甚至我自身都任由你布施,絕不反悔!』為何現在捨不得羅睺羅,不讓他出家修學聖道呢?」

耶輸陀羅聽到這番話,頓時憶念起宿世因緣,當日的情景就像昨天發生一般歷歷在目,頓時間,她心中對於羅睺羅的情執頓然消散。耶輸陀羅向目犍連尊者表達懺悔與感謝,她牽挽著羅睺羅的手交給目犍連尊者。羅睺羅看到母親如此悲傷,在母親面前長跪合掌拜別,並安慰耶輸陀羅,說道:「希望母親不要為了兒臣的離去而悲傷,我去向世尊請安,很快就會回來和母親相見。」

當時,淨飯王為了安慰耶輸陀羅,令她歡喜,特地召見了全國豪門貴族,對他們說:「羅睺羅王子現在要前往舍婆提國跟隨佛陀出家學道,希望你們每一位都挑選一個兒子,跟著我的嫡孫一起出家吧!」眾人領命而去,合計共有五十人陪同羅睺羅前往佛陀的僧團。眾人來到佛前,五體投地向世尊頂禮請求出家。佛陀讓阿難尊者為羅睺羅及五十位王公貴族剃髮,命舍利弗尊者為他們的和尚,由目犍連尊者擔任教授和尚,為他們傳授沙彌十戒,成為出家沙彌。

典故摘自:《釋迦譜.卷第二(釋迦子羅云出家緣記第十三)》

省思

《大智度論》云:「宿業因緣故,閉在十二入無明黑闇獄中,所有知見,皆是虛妄;聞般若波羅蜜,少得氣味,深念薩婆若:我當云何於此六情獄得出,如諸佛聖人!」無始以來,我們因迷失本心而受輪迴,因此,世世生生在業海中飄泊浮沉,不得解脫。如今,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若不掌握因緣,精進道業,待無常生死大浪再起,便是無邊的沉淪和無窮的苦報。離苦的第一步,便是在生活中落實佛法,捨離五欲、愛著的煩惱,當我們一層層解開恩繩愛索的重重繫縛時,也正步步邁向解脫、自在的安隱彼岸。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