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有德 國王頂禮旃陀羅

圖/傳諦










 
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印度昔有一阿越提國,國王名為因提拔摩,他的弟弟須利拔摩亟欲爭奪王位,造成內鬥,紛爭不安。有一次,須利拔摩擲下繩網,套住了因提拔摩王的頭,急速收網之際,因提拔摩驚慌恐怖,當下至誠發願:「如果今天有幸逃脫,我一定啟建一場佛教的無遮大法會,廣行財、法二施,平等普度、利益無量眾生。」發願既畢,頭上的網索剎那間鬆脫了,千鈞一髮逃過一劫的國王從此對佛法僧三寶深生敬信。

國王喚來大臣浮者延蜜多,交辦無遮法會之事。大臣立即奉命施設無遮壇場,不數日,十方僧眾、善信檀越悉來聽經聞法、食用齋供,人人法喜充滿。當大臣在壇前關照會場時,望見上座比丘缽中尚有一半齋食,便合掌持咒結齋祝願,之後端著盛有餘食的缽,獨自起身離去。大臣十分納悶,又不好開口質問。如此一連觀察了三天,心中的疑慮愈來愈深,生起了種種猜想:「這位上座比丘行止必不清淨!」

大臣將這件事稟告國王,國王反問他:「臣相,你對三寶很有信心嗎?」大臣回答:「我一點兒都生不起信心!為什麼呢?我見上座比丘每次都留下一半齋食,便起身離去,一定是拿了這些供養去給他的女人,這種行為怎能不教人心生懷疑呢?」

國王聽到大臣這番話語,不由得用雙手捂住耳朵,嚴重警告他:「千萬別這麼說,你不該任憑臆想揣測、論斷他人。你的智慧有限,豈能分辨上座和尚真正的用心?如同佛陀所說:『若妄自評論眾生,必然自損福德。』你切莫再顛倒是非、胡言亂語了。」隨即勸誡之:

「沙門釋子修持戒定慧,由多聞產生覺悟的智慧,清淨功德曖曖內藏,如灰覆火,恆常默默地修習覺觀之智及清淨戒行。世尊曾說:你未曾與他長時共住,怎能清楚他的修行如何呢?佛陀曾以菴羅果生熟難知,譬喻沙門之修行善惡難明,唯有佛能善分別──外熟內生、內熟外生、內外俱生、內外俱熟──四種沙門,因此你不應輕蔑任何沙門釋子,從虛妄表相計度其修行。譬如岩層中蘊藏無價寶礦,塵土掩覆其上,誰能知曉?王卿,你不需再去壇場了,朕將親自去查明真相。從現在起,我躬身去供養眾僧,以免愚癡昧於因果之人,使療身之良藥,變成戕害自他之毒藥。」

於是大王恭詣壇場,手舀飯食供養一切法師。只見上座又如大臣所說,留下餘食便結齋回向,持缽即欲起身離去。國王立刻尾隨其後,說道:「上座年事已高,請讓弟子為您捧缽吧!」但是上座堅持不肯,國王繼續緊跟著,幾度開口索缽,一路到了旃陀羅村,長老還是不願把缽交給國王。

但是上座感受到國王情真意摯,遂讚歎:「您身為一國之君,對三寶深具信心,真是難能可貴啊!您委身謙卑地欲為我執鉢,雖擁有榮華富貴一切世福,卻不驕傲、放逸;相較於一般國君為所欲為,往往驕縱、傲慢而遮蔽了雙眼,造作許多惡業而招致墮落危患。可見大王勇健又有智慧,善解財施以除慳貪,觀身無常如幻化、如陽燄,懂得求取堅固的功德法財,令一切善法皆能增長。如同您能調伏自心,以身作則,這就是最好的教化。希望您依循著聖賢所行之道,引領全國人民亦步亦趨共同實踐。」接著又說:「今日我既接受大王的供養,大王又虛心請求為我執缽,事上、理上的供養皆已具足,不需再執意取缽了。」

然而國王聽了,更加慇懃地懇求為上座持缽,長老心想:「大王今日為何一再要為我持缽呢?」當下入定觀察,方知大王欲調伏大臣的緣故,因此欲藉由取缽一探真相。於是心想:「面對一切毀譽,我雖已不執著,但凡夫愚昧之人,欲動須彌山,於我生起不敬信,徒自減損福德。我今天就把缽交給他吧,以護念大王的心意。」

上座慈悲地把缽交給國王,國王小心翼翼地捧持著缽,如大象用鼻子掬取柔嫰的青蓮花一般,跟隨著上座比丘來到一戶旃陀羅住處。上座請國王一起進屋裡,國王卻堅持站在門口,不肯踏進賤民的住處。此時屋內上座的老母親,聽到門外語聲,便運用她已證得阿那含果的天眼通、宿命通,觀見國王來此因緣,隨即開口:「大王,您儘管進屋裡來,別擔心會玷污了您高貴的身分。」

老婆婆表明:「大王不須猜疑,此是首陀羅的住處,或是旃陀羅之家?我的長子已證得四果阿羅漢,第三子為初果須陀洹,我則為持淨戒之優婆夷,已證得三果阿那含,得一切智。大王宜以戒行觀照一個人清淨與否,而非以出生之階級及住處來評斷人的高下。您何不入內,問取我有何道德呢?我於人間修行,成道前最後一生,生於賤民之家,欲使教化功德更加殊勝;猶如從沙石裡能鍛鍊出真金,惡臭的伊蘭木亦能生火,蓮花生於淤泥而不染,可見看待一個人應觀察他的道德修養,而非分別種族出身。無論是伊蘭臭木與栴檀香木,用來燃火,皆能熟食,臭木與香木所成就的功用,並沒有差別!」

國王聽聞老婦人一番話語,驚歎:「此處竟有了悟佛法之大菩薩!佛陀以大悲心,平等教示旃陀羅契悟人人本具不生不滅的真生命,每個人皆能因修持佛法而得到解脫,如是旃陀羅之人亦能演說妙法、作師子吼。」繼而思惟:「如果從種姓來說,供養卑下之人則少有功德;若從供養清淨有德之人來說,實不應分別其為旃陀羅階級。」於是國王又說:

「應當供養有德之士,不應以出身種姓而生分別。譬如蓮花雖生於淤泥,天人與阿修羅,皆恭敬地戴於頭上。如果婆羅門犯了過錯,所有的智者都會遠離他;故知尊貴之人若造作惡業,能說他沒有錯失嗎?其實,任誰都難脫其罪!相對地,有德行之旃陀羅,難道就不值得學習嗎?實際上也有功德,這樣的旃陀羅,我應該至心供養。像這樣的旃陀羅,於山林中勤苦修行,有所契悟而轉凡成聖,實非昔日的旃陀羅了!好比旃陀羅負責殺鹿,供國王食用;他們也負責造箭,供國王射獵之用……由此可見,我應該隨順佛陀慈悲平等之行,若旃陀羅修德有功,則應向他請益。」

語落,國王走進屋子裡,長跪合掌後思索著:「我應該先禮敬長老的母親嗎?還是先禮佛好呢?……如來能教導旃陀羅解脫之正道、能開示一切眾生究竟安穩之正道,所以我應該先至誠頂禮佛陀吧!」隨即以偈讚佛:

「禮敬無上大醫王!我今以學佛道故,恭敬禮拜卑賤階級之人。如依止須彌山之烏鴉和鹿群,咸皆轉為金色之身;我過去聽聞此事,如今已親證知:依止佛陀這座須彌大山,即使出生卑賤的種姓,亦皆明了平等無二的佛性最為可貴。如來成就一切種智如海無涯,若能淨化這念心,則能度生死流、登涅槃岸。唯有佛陀能救世間苦,慈悲平等、無惡無著,視一切眾生如親友,普為揭示究竟的解脫之道,隨其根機分別教導各種法門,不同於外道癡狂顛倒,執著於外相之種姓差別,不識心性本具呀!」

國王至誠頂禮之後,法喜賦歸。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第八(五○)》


省思


古德云:「有實功德應當供養,智者宜應恭敬有德。」所謂「有德」者,實由戒行清淨而來,並非出身尊貴或儀表堂堂能證明之。如菴羅果,有些外表看來雖似生澀,裡面卻是成熟甘美;人間行者亦復如是,於平易的行止中,默默地、踏實地反觀自省、磨礪習氣、努力護持道場,亦能以德香普薰十方。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心外求法即是邪,切莫著相以濫凡聖。昔惠能初見五祖云:「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又言:「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應知真實功德從何而來,有一分恭敬即有一分福報,輕心、慢心則與道實不相應。進一步,「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隨順佛陀慈悲一切、平等普度之願行,共入大覺智海,自然功德無量。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