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老国
图/传塔

 
姓名:

Email:

单位:

心得: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天为大众开示:“恭敬耆宿长老,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无数未曾听闻过的事情,都可以藉由长者口中得到解答,并获得深远豁达的智慧,多么令人敬仰。”所有比丘听到这番开示,也赞叹佛陀:“如来世尊,您总是以身作则,时时恭敬、赞叹父母、耆宿及长老。”佛陀回答:“不只是今世,我在过去无数劫中,一直都很恭敬父母、耆宿及长老。”比丘们请佛陀开示过去生中的因缘,佛陀便为大众开示了弃老国的典故。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明文规定:“所有老人得一律离开家庭,流放到偏远的地方,让他们自生自灭。”当时有位大臣非常孝顺,不忍心赶走年迈的父亲,便在家中挖了地窖,布置成密室,将其安置在那里,继续尽孝养之责。

有一天,天神抓了两条蛇来到王宫,挑衅地对国王说:“如果你能分辨出这两条蛇的雌雄,那么这个国家就可以平安无事,否则你的小命和国家将在七天后灭亡!”国王听了天神的话后,心中非常烦恼,马上召集群臣商讨,然而群臣绞尽脑汁后,皆束手无策地表示:“大王,实在难以分辨啊……”这下如何是好呢?心急如焚的国王于是下令,在全国各地张贴告示,只要有人能分辨出这两条蛇的雌雄,马上可以得到重金赏赐。

此时,孝顺的大臣想到父亲一向博学多闻,于是马上赶回家中,请教他分辨公蛇和母蛇的办法。果不其然,父亲想了一下就笑出来了:“这件事很容易,只要铺一些细软的东西,再将这两条蛇放在上面,马上显出躁动不安的就是公蛇,待住不动的就是母蛇。”大臣喜出望外,赶紧照着父亲的话去测试,果然立刻分办出公蛇和母蛇了。

皇宫里欢声雷动,但是天神又出现了,他不肯善罢干休,又出了第二道难题:“什么人在愚迷当中,被称为有觉性?但在觉者当中,又被称为迷昧者呢?”国王和大臣们苦思良久,依然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所以只好再度号召天下,重金寻找能解答的人。

此时孝顺的大臣又偷偷地潜入密室中,向父亲请教:“这句话要怎么解释呢?”满头灰白的父亲以充满睿智的音声,一语道破:“学道之人在凡夫当中,被视为有觉性者;但是在漏尽烦恼、无学位的罗汉圣者面前,仍然是迷昧之人啊!”老人所提供的答案,再度化解了全国的危难。

然而,天神又下了第三道战帖,他带来了一头大白象:“你们能说出这头白象有多重吗?”眼前的庞然大物,令大臣们议论纷纷、苦无良策,只好奔相走告、召示全民来献计。孝顺的大臣马上又跑回家,寻找地窖中的老人。“儿子呀,你只要把大象带到大池塘边,找一艘船载着它,并把水升高的位置作好记号,牵开大象后,再在这艘船上堆放等量的石块,测量石块的总重量,就知道这头白象的重量了。”

天神听到之后,立刻又心生一计:“一掬之水,却能比大海水还多,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道理?”群臣互相讨论后,依然毫无头绪,此时孝顺的大臣又潜回家中,请教睿智的父亲。“这很容易解释,如果有人发起清净心,以一掬之水布施供养佛陀、出家人、父母师长,乃至穷困危厄的病人,于数千万劫中,所受的福德将无有穷尽。海水虽多,不过一劫就会干枯,因此,这一掬之水比大海多过百千万倍!”

听到大臣的回答后,天神马上变身为一个骨瘦嶙峋的人,问大臣:“世间还有比我更饥饿贫穷、瘦弱痛苦的人吗?”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孝顺的大臣又趁隙跑回家中,飞快地带回绝妙的答覆:“世间上有一种人,拔一毛利天下也不愿做,乃至于嫉妒别人做善事、不敬信三宝、不奉养父母师长,这种人死后就会堕饿鬼道,百千万年都听不到任何水浆稻谷的名字,更别想有水可喝、有米可食。这种人的身体像泰山般大,肚子像山谷般广,但是咽喉细小得像针一般;头发像尖锐的刀戟一般,缠绕着身体,动作行走之间,每个肢节都像被火炙燃一般痛彻心髓。这种人远远超过你的饥苦百千万倍。”

天神立刻又化身为手脚被杻械桎梏之人,颈子还戴着锁炼,身上不时有火星迸出,遍体焦烂不成人形,他问国王:“世间上有人比我还苦吗?”国王及臣子们没有人能马上回答这个问题。孝顺的大臣只好用最快的速度,再次从地窖里取回智慧的言语:“世间上有人不孝顺父母、陷害师长、背叛丈夫妻子、诽谤圣人,这种人死后将堕地狱,遭受刀山剑树、火车辗驶、炉炭烧炙、屎尿沸河中淹没、整列的刀路火路……等荼毒,其苦无量难以计数。这种人所受的困厄苦难,远超过你所受的百千万倍。”

语落瞬间,天神又化作一名女子,美貌超越世间一切,问道:“世间有像我这般相貌庄严的女子吗?”皇宫里无人能够回答,孝顺的大臣依然带回了最好的答案:“世间之人若相信且恭敬三宝,又能孝养父母,喜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之道,所具足的福德,死后得生天上,得相貌端严、殊胜的报身,远远超过你百千万倍。相较之下,你就像瞎眼的母猴一般,没有人想多看一眼。”

这时天神拿出了一块方正笔直的栴檀木,质问国王:“哪一边是头?”国王急得满头是汗,有什么方法能判断呢?孝顺的大臣献上了老父的妙方:“只要把檀木丢入水中,略往下沉的就是根部,上扬的则是末端。”轻而易举地,又救了国王一命。

天神又拉着二匹外形、颜色一模一样的白雌马,问道:“哪只是母亲,哪只是孩子呢?”地窖里的老人再次展现急智光芒,他教大臣去取一些草来给它们吃:“如果是母马,一定会将草先推向孩子那边。”

天神所提出的考验,一一得到最圆满的解答,终于欢喜地笑了。他送给国王许多奇珍异宝,并且告诉国王:“从今以后,我当守护你的国家,不让你的子民受到任何侵略迫害。”国王听了以后也快乐无比,对孝顺的大臣说:“这一切多亏有你的帮助,你的才智博学过人,才能使国土获得安定、国库财宝增加,又得到天神的拥护!”

大臣腼腆地说:“其实这一切并非微臣的才智足以应对,但是祈请国王宽恕赦罪,微臣才敢说出这幕后功臣是谁?”国王说:“假使任何人曾经罪该万死,现在一概既往不咎了,你尽管说出来吧!”大臣看着国王,眼中流露着感恩:“微臣不忍将年迈的父亲驱出家门,所以斗胆冒犯王法,将他密藏在地窖中。所有的问题,全是靠父亲的急智指导,才一一破解。祈愿国王能大赦全国的耆宿、长老,让子孙们能恪尽孝道,奉养他们安享终年。”

国王听了幡然悔悟,多亏贤臣的提醒,才懂得珍重耆德、尊崇孝道,于是欢喜地赞叹及重赏这对父子,并尊奉老人为国师。同时下诏普告天下子民:“从今以后,不得遗弃老人,为人子女必须恭敬孝养,如果有不孝父母、不敬师长的行为,将治以重罪。”

佛陀告诉弟子们:“那位老人就是我的前身,而孝顺的大臣就是舍利弗,国王则是阿阇世王,当时的天神就是阿难。”比丘们听了心开意解,至诚顶礼感恩世尊的教诲。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一》


省思


俗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长者的智慧,是岁月与经验的结晶,如同宝藏的光芒一般,能破除千年的愚痴暗钝,开启我们的慧眼,传承文化的瑰宝。如同公案中,佛陀所揭示离苦得乐、相貌庄严、圆成佛道的根本,都要从孝顺父母、恭敬师长做起。日常生活中要落实修行,则从“对上以敬”开始,对父母师长、三宝、上司、耆德都要秉持恭敬孝顺之心 ,乃至一切有情皆有佛性、皆当恭敬, ,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消一分业障、增一分福报,障尽福崇,怎可以轻心、慢心,希冀福慧两足尊呢!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