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比丘得道因緣
圖/傳珍


 
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一位新出家的年少比丘獨自一人在外行化,因為沒有施主的供養,暫時住在聚落外的客僧房中,卻不幸生了重病。

眾多比丘知道此事後,紛紛到佛陀那裡報告此事:「世尊,有一位新出家的年少比丘生了重病,暫住在聚落外的客僧房中,他可能來日無多,懇請世尊慈悲前往探視。」佛陀默然同意,當日下午打坐出定後,即前往探視病比丘。

此時,病比丘遠遠地看見佛陀來了,立刻扶著床沿欲起身恭迎。佛陀制止他說:「你躺著就好,不用起身。」又關心地問:「病苦還忍得住嗎?」於是,比丘敘述了自己的情況,表示痛苦隨著時間有增無減。

佛陀問病比丘說:「你心中有懊悔嗎?」
病比丘回答:「我心中實在非常懊悔。」
佛陀又問:「你有沒有犯淨戒呢?」
「世尊,我實在沒有違犯淨戒。」
「既然你沒有違犯淨戒,為何心生懊悔?」

病比丘說:「世尊,我年少出家未久,對於佛法的殊勝妙義還未能通達,而今又病重。我思惟著:『不知命終之後會往何去?』因而心生懊悔。」

佛陀對病比丘說:「我問你一些問題,你依自己的意思回答。」「比丘,是不是因為有眼睛所以才有眼識呢?」病比丘回答:「是的,世尊!」

佛陀又問:「因為有眼識所以有眼觸,而眼觸接受種種外緣而生了種種感受,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是嗎?」比丘回答:「是的,世尊。」佛陀再問:「如果沒有了眼,是否就無眼識呢?」病比丘回答:「是的,世尊。」

接著,佛陀又問:「比丘,是否沒有了眼識,就沒有眼觸?沒有了眼觸,就沒有因緣生種種感受了呢?」比丘仍恭敬地回答:「是的,世尊。」

接著,佛陀繼續以耳、鼻、舌、身、意為例,開示相同的道理。

「所以,你應該善加思惟這些道理,不僅此生能夠善終,來生也能夠趣向善道。」同時佛陀還為比丘開示了種種法要,病比丘依教奉行,心中非常法喜,而後佛陀便離開了。

佛陀離去後不久,病比丘即命終。臨命終時,諸根喜悅、氣色和潤。於是,眾多的比丘再度到佛陀那裡報告此事:「世尊,那位患重病的年少比丘已經往生了。但是為什麼他命終時,諸根喜悅、氣色和潤呢?請問世尊,這位年少比丘往生何處?未來世如何呢?」

佛陀告訴大眾:「這位往生的病比丘,是真正的法器,他聽聞佛的教法,能夠明白信受,對殊勝的妙法能夠勤求無畏,因此已契入涅槃境界。你們應當起塔供養他的舍利。」

同時,世尊也為這位比丘授記將來當成就佛果。在場的眾多比丘聽聞後都生起歡喜、恭敬之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三十七》


省思

眾生習慣聽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而起種種的分別、感受,進而貪執所愛,造作種種惡業,卻不知道一切的苦惱都源自於此。透過佛法的道理,了達本心本性的清淨與可貴。時時反省、覺察覺照,體會到最究竟的生命本體與價值,就能夠擺脫色身的束縛與逼迫,出離生死的輪迴,真正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