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明長者迎佛除疫因緣(三)
文/傳璇  圖/傳塔


閱讀感言
 
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各 期 連 結


此時,世尊教諸弟子著衣持缽,往受阿闍世王之請。當佛陀與聖弟子們到達王宮,阿闍世王至誠恭敬,在宮門以香花伎樂迎接。世尊與弟子們入座後,阿闍世王親自執瓶行水,依次為聖眾淨手,並親自奉上鮮潔香美的百味飯食,平等供養。在世尊於宮中應供的一個月期間,阿闍世王日日供養飯食、臥具、醫藥等一切所須;也令人將宮外的道路鋪設平整,道旁種滿了香花玉樹,沿著道路直至恆河邊,均設有帳幔、床座等具,並以幡蓋嚴飾,猶如天上的街道一般清淨莊嚴;並且新造五百頂七寶蓋以為供養。

在維耶離國,大眾聽聞佛陀即將蒞臨,亦將道路修治平整,沿途植樹,並敷設種種帳幔床座。國王親自帶領著大臣、長者、居士等,一行浩浩蕩蕩,出國迎佛。

應供一月期滿,世尊與諸聖眾便從摩竭陀國王宮離開,步行前往維耶離國。道旁大眾雲集,上至國王下至百姓,各各皆以香花散佛,周遍覆地。阿闍世王以無比恭敬之心,奉上以明月珠莊嚴校飾的七寶蓋,並親執寶蓋隨佛而行。

世尊在大眾的夾道簇擁下,行至恆河岸邊。此時阿闍世王奉上五百頂新製的七寶蓋,大海龍王、恆河諸龍眾、天帝釋及諸天眾,也都各以五百頂七寶蓋敬獻於佛。

恆河對岸,維耶離國前來迎佛的隊伍人數甚眾,部別井然:青馬、青車;赤馬、赤車;黃馬、黃車;白馬、白車;黑馬、黑車;其幡、蓋、服飾,皆同其色,齊整嚴麗,蔚為壯觀。佛陀遙見此景,便告訴隨行弟子說:「欲知天帝出城遊觀時的莊嚴威儀及盛大場景,便是如此。」維耶離國大眾,亦向佛恭敬奉上五百頂七寶蓋。

供養寶蓋者,各各來到佛前,向佛稟白:「佛是天中之天!普世皆蒙佛慈覆,願佛接受大眾供養的寶蓋。」佛即接受大眾所施,唯獨留下一蓋而不受。

大眾眼見此景,心想:「佛陀於宿世之中究竟積何福德、修何善行,而感得今日大海龍王、恆河龍眾、忉利天帝、維耶離國、以及摩竭陀國阿闍世王,都各各向世尊奉上七寶妙蓋?而佛陀又是以何因緣不受一蓋呢?」

阿難尊者知道大眾心裡的疑惑,便長跪叉手,向佛恭敬請問:「世尊!在會大眾心中有疑,今日有此二千五百頂七寶蓋同時俱至,奉上世尊,不知是何因緣?唯願世尊為大眾解惑釋疑。」

佛告訴阿難:「汝等一心專聽!今當為大眾除決疑惑。

過去無數劫前,有位轉輪聖王名叫摩調,統御四方。王有千子,並具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典兵寶等七寶。輪王最小的兒子看到父親出入均有七寶御蓋隨行,便問其母:『我何時當能得此寶蓋,以自嚴飾?』其母回答:『你是千位王子當中最小的一位,若王辭世,王位由太子繼承;若太子崩逝,由次子繼承……如是輾轉而下,恐怕等到你命盡骨朽,都未能得此寶蓋。』王子聽到人生在世終將死去、命終之後形骸腐朽,由於宿福所追,當下即悚然心恐,思惟人生世間,必當有死,便發起出離心,向其母說道:『我欲捨家學道,唯願母親聽許。』其母雖愛憐不捨,但也不忍違背他的心願,便告訴他:『我聽許你出家;你若修行成道,記得回來相見。』王子答道:『如母親所教!道業成就必定歸來。』(待續)

典故摘自:《佛說除恐災患經》

 

省思

傘蓋遮日防雨,在佛法中有覆護之義。《賢劫經》記載,牟尼如來於過去世中,曾為富人,以珠寶校飾的莊嚴傘蓋供養悅意如來,發起道心、行菩薩法,並發願以供養寶蓋的功德,令十方有情皆得覆護;由是精勤行道不懈,終成正覺,以無緣大慈覆護度脫一切眾生。行者若見寶蓋、或以寶蓋奉施供佛,亦當效法如來因地發心,以大慈心、大願心覆護眾生,皆令離諸熱惱,身心安隱,自在解脫。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