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普眼菩薩章


(一)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
  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一段就是說法的緣起。佛說法也是緣起法,要因緣和合、眾緣和合佛才說。佛經中記載,有人來啟請,佛才因機施教;除非有特別的因緣,佛才無問自說。例如靈山會上,釋迦牟尼佛接受了大梵天王供養的金色波羅花,把這個花拿起來曉示大眾,藉拈花來說法。這些都是說法的緣起。

  俗話說:「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所謂有緣,是指跟佛法有緣、跟善法有緣、跟三寶有緣;如果沒有緣,就沒有辦法普度眾生。這個緣要靠自己發心來栽培,所以要建立因緣,如果沒有緣,就要廣開方便來建立。像我們成立各精舍,就是廣開方便;如果我們道場僅限於靈泉寺、中台禪寺,結的緣就很少;透過在各地成立精舍,把佛法推廣到各縣市、各定點,就能與更多社會大眾結緣;所以我們弘揚佛法要主動積極。

  每部經都有其說法的因緣,《圓覺經》也是如此,每一個章節,都有一位菩薩來發問。因為眾生心中有很多問題,不知道如何請法,所以菩薩慈悲代眾生來請問。千萬不要認為問問題很簡單,有些人雖然想請法,但不知道從何問起,所以無法提問。還有些人只是自己默默用功,不好意思向他人提問、覺得很難啟齒。其實發問是好事情,學習不但要向師長請問、求教,還要不恥下問,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算是年紀、地位比我們低的人,也可以向他請問、學習。在這個地方普眼菩薩不是「下問」,而是祈請,請求佛慈悲開示。

  「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我們現在就是「末世」;普眼菩薩請求如來說法,不但是對所有與會的菩薩開示,也對末世眾生、也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來開示。

  「演說菩薩修行漸次」,我們修行總是要有一個次第、漸次深入。就像讀書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碩士到博士,這就是一個次第。以修行而言,初初學佛,先受三皈、五戒,再受八關齋戒、菩薩戒,乃至慢慢學習打坐,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淺入深,這就是漸次。所謂「菩薩修行漸次」,菩薩修證的階位有三賢、十地,法門有深有淺、有粗有細,這些都是修行漸次。

  「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修行就是要思惟;從什麼方向來思惟?一個是空、一個是假、一個是中;也就是作真空觀、假觀、中道實相觀。所謂「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我們這念心具足十法界,要如何開啟法界、轉凡成聖?就要透過思惟。思惟就像是一把鎖匙,要打開心門,就要靠思惟修。

  「云何思惟?」怎樣去思惟?思惟就是思量、想念。佛法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念心,看看我們這念心思惟什麼,就會從那個思惟的方向,契入相應的法界。社會上一般人,行住坐臥,心中想的都是名利財色,起貪瞋癡、造殺盜淫,想著怎樣去算計人家、巧取豪奪……這也是思惟;心中思惟這些,相應的頻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的法界。

  如果這念心想到三皈、想到五戒,思惟什麼是五戒的戒法、戒體、戒行、戒相?要如何持守五戒?這樣一專注思惟,這念心安住在五戒上面,就是「住持」。思惟這些道理,就屬於人道的法界。進一步思惟,人道苦樂參半,就算大富大貴,但福報享完了,還是會墮落,應該要進修十善;十善有上品、中品、下品,上品當中還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思惟要怎樣去修十善?這就超越五戒了;這念心思惟十善,就是一把打開天道法界的鎖匙。

  再進一步思惟,雖然在天上可以享福,但天福享盡了,又會墮落,還是不究竟,於是希望能超凡入聖;要超凡入聖、離開三界,就要修四諦、十二因緣,思惟四諦、十二因緣,就是聲聞、緣覺的法界。進一步要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要修菩薩行,修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思惟六波羅蜜的道理,就是菩薩的法界。

(二)

  思惟修就是一條心路歷程;社會上的人也有一條思惟的路,就像學者撰述、著作,也要靠思惟,也有他的心路歷程。以佛法而言,這一條路就是心路、思路、菩提路;所以我們不要忽略思惟,思惟久了,就知道這念心要從哪個地方來契入。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花一世界」,「一花」就是指我們這一念心,起一個念頭,就是一個世界,這個念頭是我們思惟出來的;「一葉一如來」,「一葉」就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就是一個化身佛,想到如來,就成了如來的化身;想到菩薩,就成了菩薩的化身。

  修菩薩行,就要思惟六波羅蜜。因為我們心當中有六個毛病,稱為「六弊」,弊就是弊病;修六波羅蜜,就是用這六個法門來轉我們的六弊。以布施來說:因為我們有慳貪的毛病,貪財、貪色、貪吃、貪睡……所以要用布施來轉化慳貪。又如持戒,因為我們心當中有毀犯,所以要用持戒來轉。戒,有五戒、八關齋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要怎樣來持戒?就是要思惟這些道理。

  進一步要了解,每一個波羅蜜,都要具足般若波羅蜜,經云:「五波羅蜜離般若波羅蜜,亦如盲人無導,不能修道至薩婆若。若五波羅蜜為般若波羅蜜所護,則為有目。般若波羅蜜力故,五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名。」所謂布施般若波羅蜜、持戒般若波羅蜜、忍辱般若波羅蜜、精進般若波羅蜜、禪定般若波羅蜜。

  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般若就是空。以布施為例,能施的人、受施的人都是四大假合,虛妄不實,當體就是空;所施的財物也是因緣和合而成,也是空;能施的這個心也是遇緣而有,緣著外面的境界,而發起布施的心、慈悲的心,這個緣慮的心本來並沒有,因為有這個境界現前,才生出一個慈悲心,所以這個慈悲心也是緣起、也是性空……修了布施以後,三輪體空,沒有能布施的人、所布施的對象,當中沒有布施的錢財、法財,一切皆歸於空。把這些道理想通了,就明白布施也是虛妄不實的,當體即空。

  由文字般若慢慢起觀照、去思惟,證到空以後,進一步要不住空。假使認為所有都歸於空,這個心執著空的境界,還是不究竟;所以進一步要空而無空,了達這一念心性本空,布施了以後,無能無所,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寂然不動,就歸於中道實相;最後這念心安住在中道實相上面,中道實相就是無念。這樣來修布施的法門,從有念歸於無念,就具足般若。

  我們修每一個波羅蜜,最後都要歸於自心。持戒也是如此,禪宗祖師說:「持戒第一,參禪為先。」所謂戒乘具足,有戒、有乘,持戒最後要歸於大乘心,由戒相歸於戒體,「體」就是我們這一念心體,菩提妙明真心就是體。所以持了以後,要歸於覺性,持而無持;所謂持而無持,還是必須持戒,只是心不執著;明白了這些道理,要達到萬法歸宗,就是要這樣來思惟。我們在平時要作這種思惟,思惟了以後,一定要去實踐,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這樣不斷用功,把這些道理統統思惟貫通、成為一條路了,就能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云何思惟?」要怎樣去思惟?所謂思惟修,思惟就是修;最後思而無思,把能思的這念心收回來、歸於實相,就能達到中道實相的定境。

  「云何住持?」所謂「住持」,一個是事、一個是理。在道場裡擔任住持,管理、統理大眾,建設道場,這是事上的住持;大眾在精舍住持佛法、使正法住世,就是理上的住持。正法有深、有淺,最高的正法就是中道實相、菩提涅槃,住持這個法門,這是最重要的。因此「住持」的道理也要由淺入深:建設道場、安僧度眾、善開方便門,這些是事;最重要的是要由事歸理,這就要靠思惟修,思惟了以後,要住持這個理,使這個理念念分明、處處現前,隨順覺性,堅住正念,能夠住持這一念心,這就是理上的住持。

  「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在沒有開悟以前,就要作方便。像我們舉辦禪七,就是方便,目的是藉禪七這個因緣,使每一個人都能認識自己。在精舍開設禪修班,也是方便;如果我們沒有成立各精舍,沒有開設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研經班,一般社會大眾就不容易就近來親近佛法,所以我們要作方便。又如勸發大眾發心籌建普台小學、中學、高中,或是發心來供養,藉此讓大眾對中台禪寺產生凝聚的力量,進而護持道場,增長自己的善根、福報,這也是方便;乃至於懺悔、誦經……這些都是方便,藉種種方便令大眾能夠開悟;等到悟了以後就要落實修行,因為悟後起修才是真修。明白以後,就了解方便還是很重要。

(三)

  「普令開悟」,人人都有佛性,大家都希望能開悟。悟就是不要迷惑,不迷就是悟。所謂開悟,是悟我們本具的心性,悟到這念心是現成的、本自具足。然而有些人聽到開悟,就拚命向外去追求,一旦向外去追求,心中有了執著,就是在騎牛找牛。例如晚上作了一個好夢,夢到佛對我們笑一笑、跟我們摩頂……這些都是境界,並不是開悟。或是打坐時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認為自己開悟了,其實這並不是開悟;無論打坐時見到光明、見到花、見到佛像,或是見到青山綠水、親戚朋友……見到種種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這些都是境界,而不是開悟,大家要了解。

  打坐的境界有很多,在沒有成正覺以前,色、受、想、行、識五陰當中各有十種境界。色陰,我們身體的地水火風、四肢五官、一切筋骨,就屬於色法;從開始修行一直到最後成道,這個色陰會有十種境界。透過打坐,色身四大就能慢慢轉為清淨色法。受陰,受就是感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我們修行要淨化這個受,受陰也有十種境界。想陰,這個心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於境取相,有種種想像就是想陰。想陰淨化的過程也有十種境界。行陰,行就是造作,這個心念念遷流,就是行陰。行陰轉為清淨的過程,也有十種境界。識陰,分別為識,識陰也有十種境界。這些五陰境界總合起來,一共有五十種。

  我們打坐,就像洗衣服、煉鋼一樣,要把髒衣服變成乾淨的衣服、把鏽鐵煉成鋼,總是要有方便。以洗衣服來說,要把衣服上很深的垢穢洗淨、清潔,要用洗衣機、去污粉,要有水,還要靠人力去操作……這些都是方便;有這些方便,就有種種過程,在過程中就有種種變化。我們心淨化的過程也是如此,心當中有很多心結、心垢,要把這些心結、心垢去掉、破除,也不離這些道理。打坐過程中的種種境界,都是由於色受想行識的轉變、提升、淨化,所產生出來的幻境,這些境界都不能執著。如同打鐵煉鋼,把鐵放到火爐裡去燒、去煉,過程中會冒出紅的火花、白的火花、藍的火花,會看到紅色的光、白色的光、藍色的光、青色的光……這些火花、這些光其實是鐵渣滓發出來的,並不真實;等到一鎚打下去,火花掉到地上了,才知道是鐵渣滓,並不是真的有什麼光。修行也是如此,過程中會有種種境界,都不能執著。我們這個心有了心結、心垢,就成了鏽鐵,雖然是鏽鐵,也不需要嫌棄它,因為鏽鐵裡面有鋼性,經過千錘百鍊,把鐵鏽、鐵渣滓統統煉掉,最後真正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鋼就能現前;假使沒有這個鏽鐵,也沒有辦法煉成鋼。同樣地,凡夫的身心雖然是五陰,不自在、不真實,但是在不真實當中,也有真實的東西、在五陰當中也有真性。

  修行就是要轉識成智,無論身、心都要鍛鍊、薰修。所謂「大眾薰修希勝進」,大眾在精舍發心、推廣一切善法,這就是薰修,既能自利、又能利他,不但自己能起善念,又能帶動居士來常住發心,又能建設道場、作種種佛法的事業,這是一件大善事;用這種方法來薰修、自利利他,這是方便,最後一切都要歸於心地,由方便歸於究竟。

  所謂開悟,就是悟這念心是本具的;這念心從過去到現在,本來如此、法爾如是、本自具足。悟到這念心是現成的,沒有男相、沒有女相;諸位聽法的這個心沒有形相,沒有形相就是真空。但如果又執著真空,這也不是我們的本心。這念心,真空當中能生萬法,雖然是空性,裡面又具足一切智慧。例如大眾從過去到現在,能說會道、知道很多道理、學了很多技能,這些智慧、技能放在什麼地方?又找不出來,這就是真空;真空當中又具足這些智慧、功能,這就是妙有。這念心具足真空、妙有,我們開悟就是悟這個,不是另外悟一個東西,所以一定要在這個心路歷程來落實。

(四)

  所謂「悟後起修,才是真修」,真正悟了的人,一定能了解,這念心是現成的,人人都有,沒有哪個沒有。凡夫心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始終都有;悟了這個凡夫心,要超凡入聖,這念心就是要不染污、不執著,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處處淨化自己,這個就是真修。

  古德云:「悟了同未悟」,悟同未悟,悟了以後,開悟的這念心也要放下,因為這念心是本具的,悟了,還是不離未悟的這個心、這個凡夫心。凡夫心人人都有,但為什麼不是人人都成佛?只因凡夫的心在迷當中,裡面有無明煩惱,就像鏽鐵一樣;一旦覺悟了,悟到凡夫心裡面就有如來心,如同知道鏽鐵裡面有鋼性,只要把鐵渣、鐵鏽統統煉掉,就能煉成鋼,鋼就是譬喻佛性。悟到了這個道理,就是在理上契悟了;悟到「心即是佛」,悟到這念心是真空,真空當中又是不空、能生妙有。雖然在理上悟了,但不去修,始終還是大凡夫一個,心當中還是黑暗、憂愁煩惱,因為裡面的心結、心垢並沒有化除。因此,理上悟了以後,還要在事上來薰修、保養這念心。這念心要保持清淨、不染污;有了煩惱,就要檢討、反省,把煩惱化掉,這就是薰修。所以「悟」和「修」之間,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悟後起修才是真修;悟了這念心,煩惱就是我,我就是煩惱,我從現在開始不起煩惱,這就是「煩惱即菩提」。

  《六祖壇經》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謂「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真正開悟了,是在這一念心上薰修,保任本具的清淨心;在過程中自然會有很多感應,但是這些感應都不能執著,為什麼?心清淨了,自然就會有這些作用。所謂開悟,是悟到我們這念心是本具的,並非得到神通就是悟,兩者相差很遠!這個道理一定要知道。神通有深、有淺,鬼神、外道也有神通,然而他們並沒有悟。就算得了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也不是開悟;這些都是我們心清淨了,自性當中產生出來的功德、妙用,與開悟無關。

  所謂「正思惟」、「正住持」、「普令開悟」,普眼菩薩希望世尊從這幾個方面來開示,相信每一位都很歡喜聽聞這些道理。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所謂「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眾生的這念心,稱為如來藏;沒有開悟以前,這個心稱為如來藏心,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就是如來藏。在唯識來講,如來藏又分成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前五識,如果統統轉識成智了,第八識就轉成大圓鏡智,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圓覺經》這個地方不講這些,而是講「圓覺」,我們的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統統清淨了、統統圓滿了,就稱之為圓覺、圓滿自己的覺性,這和唯識所說的大圓鏡智、三身四智,是一樣的道理。

  所謂圓滿,一個是事、一個是理;一個是空、一個是假、一個是中;一個是在體上圓滿、一個是在用上圓滿。在體上圓滿,就是一念不生,覺性統統清淨了,《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三惑漏盡了,就是圓覺。這是我們修行的根本,其他都是方便。

(五)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釋迦牟尼佛聽到普眼菩薩所問的問題,就讚歎普眼菩薩:真是問得很好!能為一切菩薩、乃至末世眾生,請問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請世尊開示成就如來解脫境界的方便。「修行漸次」、「思惟」、「住持」、「方便」,這些對修行都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懂得這些道理,才可以去教化眾生;否則,自己對佛法的認識模稜兩可,甚至知見不正,成了佛門當中的外道,如何能教化他人?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恆作是念。」「奢摩他」就是「止」。修行要修止、修觀,這是前方便,透過修止觀,就能成就定慧。

  「恆作是念」,「恆」就是不斷,「念」就是專注思惟、想念。眾生的心散亂是散念;顛倒是倒念;無明煩惱、愚癡、邪見,是邪念。修觀行專注思惟,念頭提正,就是正念。佛法有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有空、假、中三觀,修習這些法門,反覆不斷地思惟,就是「恆作是念」,也就是重慮緣真。《圓覺經》這段經文所說的道理通達大乘、小乘,也是思惟修的一種。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眾生都有我執,思惟此身四大假合的道理,就是在破除眾生的顛倒執著。我執,就是執著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為實有,執著我們的頭髮、眼睛、指甲……身上所有一切,統統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例如現在有很多愛漂亮的女孩子,執著外形的美觀,把頭髮染成黃色、綠色,把眉毛畫來畫去,或是動手術,把單眼皮變成雙眼皮、把鼻子變高,甚至為了改變自己的形象,不惜開腸破肚……這就是我執作祟。一個人的相貌是前世修善積福得來的,如果過去沒有修善積福,現在為了要得到相好,用人為的方法去改變自己的相貌,這些本來就不是自己應得的,就會產生副作用、就要付出一些慘痛的代價。就像有些人因為執著自己的相貌,為了整型去開刀,後來卻發炎、甚至死亡,這實在是眾生的顛倒。

  我們修行,要用思惟的方法來破除執著、自己向自己開刀;這個刀不是手術切割用的刀,而是金剛杵、智慧刀。佛法所說的「慧刀」,就是般若智慧;用般若智慧來觀照、思惟,就能破除心中的貪愛、執著,獲得平靜。

  靜坐思惟,佛法就稱為安禪靜慮。靜坐時,不要讓任何人打閒岔,這念心專注思惟:「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和合的假相、是緣起法,並不實在,只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才是真實。過去不知道這個道理,把假的當作真的,反而把真的迷失了。現在要破除這種顛倒的觀念,就要靜坐思惟,一項一項來分析,了解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

  「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我們的毛髮、指甲、牙齒、皮膚、筋、骨、髓、腦,乃至於內外種種垢膩顏色,「皆歸於地」,「地」就是固體、是堅固性,既然這些都屬於地大,地大歸地,那就不屬於我的東西、也不是我。

  「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我們的鼻涕、口水、痰液、膿、血、津、液、涎、沫,乃至於眼淚、精、氣、大小便利,這些都屬於水大,水大就歸水,跟我也沒有關係。

  「暖氣歸火」,我們身上的熱量就是暖氣,暖氣屬於火大,火大歸火,跟我也沒有關係。「動轉歸風」,一切動作、運轉、呼吸,這些屬於風大,風大就歸風。這樣一分析,就知道我們的身體是由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四大和合所成,是一個假相。

  「四大各離」,身體的地水火風四大,最後都會壞掉、分散。有的人是地大先壞、有的是水大先壞、有的是火大先壞、有的是風大先壞。舉例來說,有些人得了病,身上很多地方都是瘡洞,這就是地大分散;或是發生車禍,手腳被車子撞斷了,乃至車子從身上輾壓過去、把五臟六腑壓壞,這也是地大分散。又如,很多人臥病在床,無法控制大小便,整個床鋪都是排泄物,這就是水大分散。我們身上的熱量屬於火大,有些久病的人身體冷冰冰的、沒有一點暖氣,就是火大分散。我們的呼吸屬於風大,有些植物人沒辦法自主呼吸,就是風大分散。

  「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我們想一想,假使這個身體的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統統壞掉、分散了,四大各離,那我們所認為的這個人又在哪裡?「即知此身畢竟無體」,由此可知,這個身體是因緣和合、四大假合的假相。用這種方法分析、思惟,一遍、二遍、三遍,乃至十遍、百遍……分析到最後,就能破除我執。我們心當中因為執著而有愚癡,佛法就告訴我們用析空觀來破除執著。執著破除了,這個心就從四大當中解脫;心得解脫、得清涼,就能產生智慧。

(六)

  修析空觀,就是依四大假合的道理來思惟,分析內四大是空,外四大也是空。身體是內四大,是四大假合、因緣和合而成,所以是空、是假有,找不到一個真實的存在。不但內四大是虛妄的,外面所有一切境界也是四大假合、虛妄不實。舉例來說,茶杯也是四大和合:做茶杯要先用泥土塑形、捏成茶杯的模樣,土就屬於地大;用泥土塑形,必須要加入水,這是屬於水大;杯子的形狀做好之後,要放到火裡去燒,這就屬於火大;燒了以後,要在空氣中冷卻,這就屬於風大。所以杯子形塑的過程也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是虛妄不實的。

  佛法中有三假觀──因成假、相待假、相續假。因成假,就是教我們分析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是假有,並不是真實存在。不但我們的身體、內四大是空,外四大也是空,外面的一草一木,也都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假有,佛法就稱之為因成假。

  其次是相待假。例如空間的內、外,就是對待而立的假相。我們坐在講堂裡,認為講堂是內,外面的天井是外;站在天井來觀察,天井又變成內,園林就成了外;站在園林來觀察,園林又變成內,外面的馬路則變成外……所以內外是相對的。又如明暗也是相對之相。以這間教室而言,把電燈打開就是明,關掉就是暗,明暗二相,自相陵奪,明來暗去,暗生明滅。在這個時間、空間,究竟這間教室是明、是暗?由此可知,明暗是相對的。又如白天、晚上也是相對。在台灣是白天,在美國則是晚上;我們看到是白天,有的動物看到卻是晚上;我們看到是晚上,有的動物看到卻是白天……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相對的,既然是相對,就是假名、假相、假有,虛妄不實。

  其次是相續假。例如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相續,這個時間就是相續而成的假有、是虛妄的。其實本來沒有這些時間,我們無法認知時間虛妄,便認為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以空間而言,本來也沒有內、外……這麼多不同的差別相,這都是我們分別、造作出來的。世間一切法都是相續而成的假相,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不斷延續,都是虛妄不實的假有,稱為相續假。

  世間一切法,表面上看起來有種種現象,如果我們從因成假、相待假、相續假,這三個角度來觀察,就明白這些現象的本質都是虛妄的。我們所在的世界就是虛妄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所以不能執著。靜坐的時候思惟這些道理,就能破除我執。思惟就是修、就是想念,把這個道理思惟一遍、二遍、三遍、四遍,乃至百遍、千遍……不斷地思惟,這個心就在法上安住下來,這就是「住持」。

  透過思惟、不斷修習,達到相應的境界,就是修成就了。所謂相應,一個是能,一個是所,「能」就是能觀、能思惟的這個智慧心,「所」就是所觀之境、所觀的這個道理。例如修假觀,就是思惟因成假、相待假、相續假;修析空觀,就是思惟分析我們的身體、外面的境界都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內四大是空、外四大也是空,這些都是所觀之境。

  以修析空觀來說,這念心緣慮到空性之理起觀,這是第一步。經過不斷思惟、重慮緣真,最後把執著破除了,能觀之智與所觀之理相應,內外都是空,空境現前就入空定。如果空定中繼續用功,定愈來愈深,就能斷除貪、瞋、癡、慢、疑、邪見這六個根本煩惱,證阿羅漢果。聲聞、緣覺證到真空,把這個空當作是真的、執取一個空,就入偏空涅槃、入禪定,但還沒有證到菩提心,所以證到偏空的境界還是一個方便,並不是究竟。

(七)

  修析空觀,經過一番思惟,「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知道身體是四大假合、虛妄不實,就破除了執著。「四緣假合,妄有六根」,既然這個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是四大假合、虛妄不實,所以說「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假名為心」,「心」是指識心。依四大、六根和合成身,即有六塵妄現,由此內外根塵,引起妄心緣慮不絕,念念生滅、剎那不停;緣合即有,緣散即無,推其自體了不可得。所以說「假名為心」,識心也是假的、是虛妄不實的。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因為這個識心,是由六根對六塵攀緣而有;六根攀緣六塵,而產生六識。假使沒有外面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這六識也不可得。「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六塵也是四大所成,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所攀緣的塵境統統散掉、滅掉了,能緣之心也了不可得,就是這樣來思惟。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如果地水火風四大分散,這個「幻身」滅掉了,四大所成的六根就沒有了,那麼六根對六塵所產生的六識、這個「幻心」也沒有了。「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心沒有了,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滅掉了。「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外面的六塵滅掉了,所有幻化境界都滅掉了,最後連「滅」的這念心也要滅掉,因為如果執著這個「滅」,心中還是有一個執著的境界。例如修「苦、集、滅、道」四諦法門,最後滅諦成就、證到涅槃,還是對「滅」有一個執著。所以這裡告訴我們,連「滅」都不要執著,達到這個境界,就破除了法執。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一切境界都是緣起法、都是生滅,而我們這念心是本具的,法爾如是,不生不滅。最後一切幻化境界統統滅盡了,「非幻不滅」,這念心本自具足,不是假的東西,自然就不滅。如同六祖大師聽五祖講《金剛經》,大徹大悟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就是非幻不滅。諸位聽法的這個心、這個覺性是本具的、本來就有,所謂「圓裹三世」,圓遍虛空、含裹三世,無遠弗屆。「非幻不滅」,這念心不是假的、不是虛妄不實的東西,所以就不滅。

  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譬如磨鏡,垢盡明現」,譬如一面鏡子,寶鏡蒙塵,鏡面有很多灰塵、塵垢;如果把這些塵垢擦掉,「垢盡明現」,塵垢沒有了,鏡子的光明自然就顯現出來。

  鏡子譬喻我們這念心,塵垢譬喻我法二執。前面提到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這些都是虛妄不實的,我們用智慧來觀察、一樣一樣來分析,分析到最後,所有的執著統統破除了、所有的幻相統統滅掉了,「非幻不滅」,如同寶鏡上的塵垢已完全擦掉,明鏡現前,心中的妄執化除了,這念清淨心自然就現前。這個道理就相當於老子所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我們這念心什麼都要放下、什麼都不執著,到最後,所有幻化不實的境界統統沒有了,本具的心性自然就現前。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現前」,生滅滅已、最後達到沒有生滅,寂滅自然就會現前,「寂滅」就是我們本具的覺性,這個覺性本來就有,所以是「非幻不滅」。

(八)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我們患得患失的這個心,和地水火風假合的這個身,本來就是虛妄的,只是我們顛倒執著、把它執為實有。「垢相永滅,十方清淨」,這些執著破除了,我們所見到的就是清淨的世界,這個地方就是淨土。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這裡舉了一個譬喻:我們這念心就像摩尼寶珠一樣,摩尼寶珠是透明、剔透的,「映於五色」,五色是指青、黃、赤、白、黑,這五種顏色照到摩尼寶珠上面,都能顯現出來。「隨方各現」,隨著東西南北中央五方,就現出這五種顏色。事實上摩尼寶珠裡沒有任何顏色、也沒有任何東西,因為它是真空、剔透,所以能映於五色;如果它不是真空、剔透,也沒有辦法映於五色。換而言之,雖然摩尼寶珠能夠隨方現出種種顏色,但寶珠本身並沒有青黃赤白黑,我們從摩尼寶珠上看到花花綠綠的景象,都是外面的塵境所映現出來、是虛妄不實的。「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而愚癡、沒有智慧的人,見到這個摩尼寶珠,卻誤認為摩尼寶珠裡有顏色,其實並非如此。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摩尼寶珠譬喻我們這念心;五色,譬喻五蘊身心。五道眾生各有身心,都是這念心隨業所現,也是虛妄的。愚癡的人卻執為實有。「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所謂「身心幻垢」,我們的身心,六根、六塵、六識,所有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眾生執著身心為實有,「對離幻垢,說名菩薩」,「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翻成中文是覺悟的有情。假使能夠知道遠離幻垢、遠離這些幻化境界,覺悟了,就是菩薩。佛法講:「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一般人執事廢理,執著菩薩為實有,以為這裡所指是菩薩在虛空中一尊一尊地排列,其實並非如此;而是指悟到了自己這念心,安住正念、堅住正念,就是菩薩!這念心就像虛空一樣,虛空廣大沒有邊際,當中又有森羅萬象,而且這些森羅萬象還能在虛空中各自發揮,這就是真空妙有。相同地,菩薩沒有形相,無男相、無女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雖然是無相,但這念心也不離一切相、不能離開色聲香味觸法,不即不離。了解了這個道理,就知道這念心確實真空中能生妙有、能生種種妙用。

  「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對於這些幻化境界,知道遠離,就是菩薩。什麼叫做遠離?不是用身體離開這個世界,而是指心不染著、心無所住,才是真正的遠離;假使心沒有遠離,就算跑到最高的山上、跑到沒有人煙的地方、乃至跑到月球上去,還是不能遠離。例如現在的科學已經能發射人造衛星到太空去,如果心沒有遠離,就算是到了月球,還是一樣會覺得受干擾。過去因為交通不發達,人口稀少,許多荒山都沒有人煙,如果想要獨自跑到偏遠的地方去當隱士,我們可以住在荒山,享受沒有人煙的生活。但現在到處都寸土寸金,不可能找到這樣的地方,就算真的找到了,如果心當中始終覺得很孤獨、寂寞,還是沒有用,還是沒辦法超凡入聖。因為心眼未開,這個心還是處在暗無天日的無明中,沒辦法得解脫,所以依然沒有遠離。如同深山裡有野人,他們雖然生活在深山裡,但對人生的意義不了解,只知道吃、住,心中還是煩惱、無明,還是有生死,還是沒辦法遠離,所以稱為野人。

  所謂遠離,就是要遠離塵垢、遠離煩惱,心當中有了煩惱,要把它化掉。化就是轉化,可以用慚愧的方法來化除煩惱,例如發一個慚愧心,告訴自己從現在開始不起煩惱,這樣就遠離了。陶淵明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修行最重要的是心要遠離。雖然身處在都市、車水馬龍當中,只要不去攀緣都市中種種塵勞的事情,心清淨、心安定、心平靜,堅住正念,馬上就能遠離。相同的道理,我們雖然身出家了,遠離了紅塵家,假使心中依然都是欲愛、色愛,心染污了,還是沒有遠離。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就知道最重要的是我們這個心,心能遠離,就是智慧。所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這就是遠離。菩薩和光同塵、和而不流,隨流而不合污,這念心隨緣不變,隨著大眾的因緣來生活作息,衣食住行與大眾都一樣、沒有什麼差別;可是這念心始終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寂照一如。做到了,就是在淨土,就能超凡入聖。

(九)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這個地方所說的道理就是依心起修、依性起修。我們修習每一個法門,都要知道是依什麼起修?例如依空大起修、依根大起修……這個地方就是依心性起修,依圓覺淨性、也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起修。時時刻刻都要使這念覺性清淨。覺性在哪裡?古德云:「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等於儒家所說:「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這個就是覺性。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依覺性起修,這一念心、這個覺性清淨了,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就清淨了。我們這念心清淨了,就是菩提心、覺心。師父在這裡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清淨了,我們的六根就清淨;六根清淨,外面的六塵就清淨;六塵清淨,根塵相對而生的六識就清淨;六識清淨,十八界就清淨。內有六根、外有六塵、當中生六識,根塵識加起來,就稱為十八界。十八界清淨了,整個世界、一切國土、佛土,所有境界統統都清淨,這就是淨土。我們這個心清淨了,外境就清淨,這就是佛法的根本。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這裡提到「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二十五有」都屬於三界的範疇,把三界細分開來,就是二十五有。為了方便記憶,古德用四句話總括二十五有的內容:「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五那含。」「四洲」是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是指人道;「四惡趣」是指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六欲」指欲界六天,「梵天」指初禪的大梵天。「四禪四空處」,證到四禪八定,就生到四禪天、四空處天。「無想」是四禪的無想天,「五那含」是五阿那含天,指四禪中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又稱為五淨居天,證到阿那含果,也就是證到三果、不還果,生到天上就住在淨居天。四洲為四有,四惡趣為四有,六欲天為六有,梵天為一有,四禪天為四有,四空處天為四有,無想天為一有,五那含天為一有,這些就是「二十五有」。所謂「有」,就是有情識、有業。我們修行要明白這些道理。世間法清淨了、乃至出世間一切清淨。

(十)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這個地方所說的道理,就是修無修修。覺性遍滿一切,無壞無雜。有成就有壞,無成即無壞,這一念心本來如是,法爾如是,所以「無修亦無成就」。

  要想達到究竟的境界,這一念心就要遠離欣厭。「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一個是生死、一個是涅槃,一個是愛、一個是憎,都是兩邊;所有一切法門,都是基於愛憎二心而產生出來的方便法。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不厭生死,不愛涅槃」,就是離開兩邊,這是最究竟的法門。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例,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是苦、西方極樂淨土是樂,所以厭離這個世界,希望求生西方,一捨一取、一憎一愛,這就是方便。乃至於說修行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厭離生死、趣向涅槃……這些都是佛所說的方便。

  要想契悟中道實相,就要不落兩邊,沒有愛、沒有憎,這才是究竟。「不敬持戒,不憎毀禁」,對於持戒的人,我們也不讚歎;對於破戒的人,我們也不嫌棄。因為有了這些念頭,這個心就落入兩邊,就不是實相、不是這念心實實在在的相貌。這念心做到不落兩邊,就是實相,所以這個法門,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門。

  我們修行、說法,要看對方的根機。假使對普通人講這個道理,他不能了解,聽了心生誤解,可能就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心想:「佛經裡提倡持戒,而你卻說『不敬持戒』,這不是顛倒嗎?對於毀戒的罪惡之人,我們應該要把他擯除,要作羯磨、不共住,怎麼還說『不憎毀禁』?像這種人為何還要對他客氣?」大家要了解,這個地方所說的是心地法門,是指我們這念心離開憎愛兩邊,不取不捨,不敬不憎;因為這念心一旦落入了兩邊,就沒有辦法契悟中道實相。

  「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一般人看到年紀大的上座大德,就對他很尊重、請他到前面坐首座;看到剛剛出家的人,認為他什麼都不懂,就輕視他。我們從這個地方就明白,這種觀念是不對的!「不重久習,不輕初學」,就是心行平等,這念心不動不搖、不去不來。所謂「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聽到現在有某一尊佛出世,心中也不歡喜;聽到有人批評佛教,說佛只是個精神象徵、並沒有佛的存在,心中也不恐懼。聽到佛經裡面講,修行學佛可以得六神通,也不高興;聽到有人說神通是虛妄、沒有六神通,也不起煩惱。這個心不欣不厭、不取不捨、不迎不送,這樣來用功,自然就能證到如來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

  要達到無畏的境界,這念心就要安住不動,無論遇到什麼境界,這念心都不動,不驚慌、不恐怖。孟子也說「四十不動心」,佛法講不動,儒家也是如此,只是佛法的道理與儒家相比,有層次深淺的差別。《圓覺經》這裡所講的是心地法門,告訴我們面對這些境界時,這念心應該如何安住,方能證到圓覺的境界。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一切法,有成就有壞、沒有成就沒有壞,而這念心是本具的,所以沒有成、也沒有壞,也就沒有所謂的成就。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達到這個境界,才曉得一切眾生本來都可以成佛,只因迷惑、顛倒,所以成了不覺的眾生。「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從漸次修證來看,生死就是生死、涅槃就是涅槃。一個是眾生的境界、一個是佛的境界;一個是因、一個是果。從究竟來看,因果是一體的,生佛是一體的,所以「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十一)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以漸修而言,在修行的過程中有「作」、「止」、「任」、「滅」;例如天台宗建立三止、三觀,都屬於作止任滅。「作」就是作意,例如這個心要覺察、覺照,提念、轉念、破念,這就是作。「止」,就是把這個心止在一個定點上。「任」就是保任、保持這個境界,任持自性,這念心要清清楚楚,站得住、站得長,人在哪裡,心在哪裡,這就是任。「滅」就是寂滅、滅除心境,例如修觀,無論觀日輪、觀月輪、觀佛像……這些都是假想出來的,都是修行的方便,修觀到最後,還要把這些所觀的境界滅掉。《圓覺經》所談的是究竟的道理,而不是方便,作、止、任、滅,在這裡來講,還是心當中的四種過,所以要「無作無止,無任無滅」,這樣來用功,這念心才能任運無礙。「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無能證之智、無所證之相,能所一如。「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有能證、所證,就屬於小乘,就屬於漸修、方便,不屬於圓覺。這個地方是指最高的圓覺境界來講,所以說畢竟無證、亦無證者。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在一開始時,普眼菩薩向如來請問修行漸次,怎樣去思惟?怎樣去住持?怎樣是正方便?怎樣才能開悟?這裡如來就作了總結答覆。方便,有前方便、正方便;要有正方便,才有正思惟。前方便有很多,我們修福德、修智慧,參加種種法會,誦經持咒,聽經聞法……這些都屬於前方便。正方便,就要依據我們這一念心來起修,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就屬於正方便的法門。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很多佛經中,最後都會看到世尊「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一方面是做一個結論,恐怕大眾聽了很多道理,不知道如何歸納,在這些文字相中迷失了,所以佛最後又把道理重新再說一遍,提綱挈領,讓大眾知道重點在什麼地方。另一方面,因為會中有晚到的眾生,雖然最後趕上了,但前面的道理沒有聽到,所以佛很慈悲,最後又簡單扼要地再說一次。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不動遍法界。」一切眾生從過去到現在,因為妄想顛倒,一直認為自己的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是自己的身相;妄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在心中留下的塵影,是自己心的相貌,產生顛倒、迷惑。不知道四大、六塵緣影都是因緣假合的虛妄境界,把它當作真實的、執萬法為實有,而產生我執、法執。現在把這個虛妄的境界,統統了解了,深信不疑,就能破除這些顛倒、妄想、執著。所以要想成就如來的圓覺法界,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就是不要迷惑、不要顛倒,了解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六根、六塵、六識,都不離我們本具的覺性;只要保持這念覺性,念念分明、處處作主,這念心寂然不動,即周遍法界,就是這麼簡單。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作止任滅,都是修行的方便;有能證、有所證,就是有法可得,就屬於小乘。這個地方講「圓覺」,直接了當、不假方便,所以無作止任滅。我們這念心本來如是,法爾如是,要直下承擔,當中不能有絲毫造作,就是如此。「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一般人都想要見到三世佛、見到一切淨土,究竟來看,這些都是虛妄不實的,就像空中的花一樣。「三世悉平等」,一般人都執著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而這念心如果達到究竟,就是三世悉平等,過去、現在、未來平等一如,沒有空間、沒有時間,統統歸於圓覺、歸於這一念心。「畢竟無來去」,沒有去、沒有來,到達這個境界,就是如來的心境,當下就是實相,內外一如,生佛平等;所謂平等法界,無人無我、無佛無眾生,就是實相境界。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要想成無上正等正覺,就要了解這些道理、要有這種觀念,有了這些觀念之後,在動靜閒忙中安住實相,就能契入如來的境界。如《六祖壇經》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就是無上乘,這當中沒有作止任滅,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這一章很有意義,大眾要多去研究、多去思惟。〈普眼菩薩章〉講到這裡為止,大眾休息。(全文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