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文殊菩薩章


(一)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圓覺經》,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唐佛陀多羅譯。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現諸淨土,文殊、普賢等十二大士次第請問因地修證之法門,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經有十二章。」其中「正宗分,敘述佛因文殊師利等十二大菩薩次第請問,而依次宣說圓覺的義理和觀行,即分十二章,每章先以長行問答說法,後以偈頌重宣其義。〈文殊章〉,是一經的宗趣所在。宣說有大陀羅尼──圓覺法門,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顯示佛菩薩的因行果相,都不外乎修證本有的圓覺道理」以上是《圓覺經》和〈文殊菩薩章〉的簡單介紹,出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希望大眾有空多看《圓覺經》。

  「圓覺」是一種果位──佛的果位;在因地稱為如來藏,在果上就稱為圓覺,就體而言,稱為不生滅心、一心、體性,又稱為真如。不論是真如、體性、圓覺……都是同體異名、都是指我們這一念心。所謂同體異名,體是同一個,站在不同的因緣來看,這個體就顯出不同的形相。以蓮為例來說明,蓮有莖、有葉、有根;等到生長成熟了,莖發展成藕、葉間有花、花上又有蓮子,不管是蓮子、蓮花、蓮藕,它的體還是一個。

  如來藏、圓覺、一心,三者同體異名;雖然是同體異名,但如來藏和圓覺,一個是因、一個是果,二者就相差很遠。就像鐵和鋼,鐵經過鍛鍊、錘鍊以後,就成了鋼;沒有經過鍛鍊、錘鍊,鐵就是鐵,也可以說是同體異名。鋼、鐵雖然同體異名,但作用完全不一樣:鐵隨著時間一久,慢慢就會生鏽、氧化,到最後就會壞散;若是經過鍛鍊、成了鋼,就不容易生鏽,始終是金光閃閃。

  我們的本心本性中,煩惱、無明;真如、法身都是同體,只是名稱不同;可是它的作用、功用、果報卻相差很遠。人人雖然都有佛性,如果沒有經過一番磨鍊、薰修,始終就是在無明煩惱當中,這就是眾生,始終是在生死、六道中沉淪。相反地,佛性裡面雖然有無明、煩惱,但是經過薰修、陶冶,煩惱就能轉成菩提,無明就能化成涅槃,化成真如、法身,煩惱、無明統統漏盡就成就諸佛如來「圓覺」的果報。同樣是這一念心,煩惱、無明有沒有轉化,兩者完全不同!一個是不自在,一個是自在;一個是輪迴,一個是解脫;一個是受盡無量苦報,一個是享受真如法身具足的神通妙用、無窮盡的壽命。

(二)

  現在開始講正文。「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這一段是文殊菩薩啟請、問法。在問法時,要有一種儀式、禮節,所謂「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就是一個最高的禮節。

  佛法的禮節,第一種是問訊:隨著對象不同,問訊的程度也有深淺,一個是站在原地合掌問訊,一個是彎腰十五度、乃至於九十度問訊,這些都是禮節。第二種是頂禮:頂就是頭頂,頂禮就是五體投地、用我們的頭頂來禮敬,這是最高的禮節。除此以外,在藏傳佛教裡還有大禮拜;大禮拜就相當於頂禮,這一拜下去,全身伏於地面,也一樣是五體投地。由於在很多場地不適合做大禮拜,因此就把禮節簡化、濃縮,用頂禮即可,不需要像藏傳佛教那樣,全身投地行大禮拜;如果再簡化,就是合掌問訊。

  所謂禮節、禮節,行禮要看時節因緣。例如打禪七時,專修攝心用功,就統統免禮,走在路上遇到師父、或師兄弟,不需要五體投地頂禮,也不需要合掌、問訊。又如在廁所裡面,也是免禮。佛法不離世間法,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不看時節因緣、又執著禮節,就要鬧笑話!

  這裡是為了請法,就要用最隆重、至尊、至上、至敬的禮節,所以要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頂禮佛足」,以我們最尊貴的頭部來禮敬佛的雙足,兩個手掌翻過來,希望佛的雙足踏在自己手掌上,用這個禮節來表示最高的恭敬。

  「右繞三匝」,在佛的身邊右繞三圈,也是一個最高的禮節。右繞時,繞一匝也可以,為什麼要繞三匝?表示仰望之至誠、無有窮盡;乃至繞七匝、一百零八匝……也都可以,都是要右繞。

  右繞三匝之後,「長跪叉手」,叉手就是把手放在胸前、合掌,這也是一種禮節;如果不叉手,不論手放在什麼地方,都不容易表達心中的誠意。「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是表現請法者以最上、最敬的禮,來求至尊、至貴、至稀有的妙法。

  「而白佛言」,「白」就是稟白,「言」就是說;頂禮了以後,向佛稟白、說出心中的願望、希望。一般人頂禮、供佛,總是有一個願心,例如希望求富貴、求生天、求成道……這個願心要透過我們的口、用言詞表達出來。這裡文殊菩薩不是像世間人求富貴、求吉祥、求多子多孫,而是求菩薩在因地上修行的法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這是文殊菩薩的慈悲,一方面為在座求法的大眾,二方面為末世眾生中求大乘者,來向佛請法、請如來開示清淨的因地法門。我們要想得解脫,就要先從因當中來修。

  因,有世間因、出世因;世間有種種因,出世間也有種種因:例如四諦是聲聞因、十二因緣是緣覺因、六波羅蜜是菩薩因;還有漸修因、頓悟因……。這裡文殊菩薩問的是出世因,這個出世因就是清淨的因地法門,所謂「清淨因地法行」,一個是法、一個是行,就是因地的法門、因地的行門;是直接了當的法門、不是方便法門。文殊菩薩基於這些原因,「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從終至始、又從始至終,這樣慇懃三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爾時」就是說法的這個時候;「世尊」是如來十號之一。「文殊師利」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妙吉祥」;「文殊」是「妙」之義,「師利」是「吉祥」之義;文殊菩薩就代表大智。

  這個時候,釋迦世尊就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善哉善哉!」如來世尊讚歎文殊菩薩:「你真是問得很好!」為什麼問得很好?因為文殊菩薩如果不問,其餘大眾也很難啟口來問這個問題。請法也要有智慧;假使沒有智慧,問出來的法太深、或太淺,大眾都不容易得到好處:問淺了,每個人都知道,問了等於白問;問深了,大眾又聽不懂;所以請法是不容易的事!

  佛經裡記載,文殊為七佛之師,是大智慧的人,照理說,文殊菩薩對這些道理都已經知道了;既然都知道了,為什麼還要問呢?第一,是代大眾請問;因為有很多菩薩想問,卻不知從何問起,文殊菩薩為了引導大眾了解道理,就代與會大眾來請問。第二,是為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來請問。所以如來就讚歎他:「善哉善哉!」你真是問得恰到好處!真是一件功德!

  「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經典中,佛稱在家、出家的男眾、女眾為「善男子、善女人」,要得到一個「善」字不容易。佛經裡稱「諸上善人」、「善男子」,加上一個「善」字,就與普通一般的人不同;一般人沒有修善、沒有信佛聞法,就不能稱之為「諸上善人」、「善男子」。就像儒家所說,一個是君子、一個是小人,有德者稱為君子,反之則稱為小人。相同的,佛法中稱「知識」,一個是惡知識、一個是善知識;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知識,如果觀念錯誤、成了邪見,就是惡知識,不能稱為善知識。要成為「善知識」,一方面要知道很多道理,二方面又要觀念正確,是不容易的!「善男子」也是一樣的道理。

  「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如來」是一種果報,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如來因,就能成就如來果。「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這裡所說的「住持」,不是指精舍、寺院裡的住持,而是指我們這念心住持正念、住持正法;這念心不生顛倒、不打妄想、不墮無明,時時刻刻安住在正念上,就是正法住世。《六祖壇經》裡講,什麼是出世?什麼是世間?「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這念心是正見,就是出世;這念心是邪見,就是世間。這念心時時刻刻安住在正見,就是「得正住持」、就是正法住世;相反地,這個心都是在生滅、顛倒中,乃至成了邪見,就不是正住持。

  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此法界,就是指這念心,一切法都是從這念心產生出來的;既然一切法都是這念心產生出來的,一切法又歸還此法界,如何歸還?就是「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寂然無為,一切法還歸自性,能夠有這種契悟,一切時間、空間都安住在這一念心,就是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破」、「一法界顯,九法界隱」;過去、現在、未來,古今三世,不離當下這一念心;東西南北、上下十方,也都不離開這一念心,悟到這個道理,就是「得正住持」、就是正法住世。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汝」就是指在座的大眾;「諦聽」就是一心、注意,不要打妄想、打瞌睡,只有這一念心、專心在聽佛法,就是一心諦聽。「當為汝說」,世尊告訴大眾:我現在當為大眾解釋這個道理,演說如來的因地、清淨法門。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文殊菩薩及與會大眾,聽到如來的開示、勉勵,都很歡喜;「默然而聽」,「默然」就是肅然恭敬,希望聆聽如來演說因地法門。

(三)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

  「無上法王」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指如來佛。什麼是「無上」?如果還有一個東西超過這個、比這個更高明,這個就不能稱為「無上」,而是「有上」。悟到了這一念心,沒有一法能夠超過這念心,這就是「無上」。所謂「法王」,是指佛對於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法法通達、法法無礙、法法平等,沒有任何一法不通達,所以稱為「法王」;又稱為「無上法王」。

  過去祖師大德開悟時說:「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悟了以後,萬法歸宗,一切法都離不開自己當下這一念心,外面沒有一法可得;真正悟到這一念心,就明白沒有任何一法、任何一個境界,能夠超過這念心,所以這念心是「無上」。心為萬法的根本,一切法都是從這一念心流出來的;成了佛以後,一切法又統統還歸於這一念心,所以佛稱為「無上法王」。

  無論是哲學、科學、醫學等世間法、乃至出世間法,一切法都是從我們心當中流露出來的。例如現在科學研究認為,生物界中的一切都有它的基因;但如果沒有這一念心,怎麼能知道一切生物都有它的基因呢?現在科學、科技很發達,所有一切研究成果,也都是我們這一念心的智慧結晶。如果我們運用科技時,沒有慈悲心、平等心,科技反而會毀滅人類;如果能以慈悲心、平等心來運用科技,就能給人類帶來幸福、給社會帶來祥和;由此證明,這一念心是最上。

  無論一個人的智慧、事業、功德再怎麼偉大、增勝,假使這個心迷糊了、作不了主,就會像個植物人一樣,人生就報銷了、什麼都沒有了。

  我們明白了心為無上,這一念心就要時時刻刻存在,堅住正念、安住正念;堅住覺性、安住覺性;覺性才是最重要的!古人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本心就是無上;假使離開這個本心,拚命去學習一些枝末的法,還沾沾自喜,這樣就成了顛倒。佛就是悟到這個道理;不但悟到,而且證到這個道理,所以稱為「無上法王」。

  「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佛所說的無上法,就是大陀羅尼。一般人認為陀羅尼就是咒,長的咒稱為陀羅尼,短的稱為真言;如佛頂尊勝陀羅尼、大悲陀羅尼,楞嚴咒也是陀羅尼……這是從事上來講。從理上來講,這些咒、這些真言從哪裡來?還是從心當中流露出來的!理上的陀羅尼就是我們本具的心性;在因地稱為如來藏,就是我們的本覺;經過返照,最後無明、煩惱、執著統統漏盡,這一念本具的覺心清淨了,覺性現前,就是圓覺。

  我們每個人都有本具的覺性,稱為本覺。覺性就是我們的靈知靈覺、就是菩提心;靈知靈覺在哪裡?「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這就是我們的覺性。雖然人人都有本具的覺性,但由於一念不覺、「真如不守自性」,這個心作不了主,就成了不覺;現在知道薰修、返照,就是始覺;經過薰修、返照,從始覺一直到正覺、分證覺、究竟覺,圓滿了自己的覺性,就是圓覺;如果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都不能稱為圓覺。

  二乘聖者只斷了見思惑,還有塵沙惑、無明惑沒有斷,煩惱還沒有漏盡,覺性還沒有圓滿,因此稱為正覺、不能稱為圓覺。菩薩進一步斷塵沙惑,正在往究竟覺的方向修證,煩惱分分破,法身分分現,由於還沒有達到圓滿,所以稱為分證覺。如果能把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惑漏盡,所有的煩惱統統解脫了,覺性統統圓滿了,就稱為圓覺,這就是如來佛的境界。

  天台宗建立空、假、中三觀,用這三觀來漏盡三惑:修空觀圓滿了,就破見思惑;修假觀圓滿了,就破塵沙惑;修中道實相觀圓滿了,就破無明惑。三惑漏盡,就圓滿了覺性,所以名為圓覺;這些都是指我們的覺性、佛性。

  這個覺性、佛性,就是靈知靈覺、就是空性。靈知靈覺就是菩提;空性就是法身、涅槃;所以菩提和涅槃是一個、不是兩個,這就是圓滿!二乘聖者證偏空涅槃,只是證到空性,並沒有發菩提心、沒有證到菩提。《法華經》裡講,從凡夫位開始修行,直到成就佛的果位,譬如要經過五百由旬才能到達寶所,聲聞、緣覺只行了三百由旬、只證偏空涅槃,這是佛為了度眾生、方便建立的化城;所以要繼續發大心、大願,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才能到達寶所、證無上菩提。

  菩提就是靈知靈覺、就是這個覺性;覺性是本具的,因為本自具足,所以無所得、不去不來。在《六祖壇經》裡說得更詳細:「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是指現前這一念心、這個覺性,沒有去、沒有來,沒有出、沒有入,沒有取、沒有捨,這是最高的究竟涅槃。「圓明」就是指這一念心性圓滿光明,沒有我執、沒有法執,三覺圓滿、三諦圓滿,一切功德圓滿,遍照法界。這一念心性達到圓滿了,就是寂然不動;不但不動,而且這念心就像燈一樣明亮,所以稱為「圓明常寂照」;達到這個境界,覺性圓滿了、空性圓滿了,煩惱漏盡,就是真正的圓滿。所謂「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凡夫認為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把涅槃當作是死;外道取斷滅之見,認為人死如燈滅,死了以後就斷滅、空掉了;二乘證到無作的這個空性,無作就是無所造作、作為,二乘認為無作就是涅槃,執著一個空的境界;這些覺性都沒有圓滿。雖然如此,無論怎麼說覺性始終還是一個;現在雖然沒有圓滿,經過一番修證、未來因緣成熟就能圓滿;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覺性始終也不減少一絲一毫。

  「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佛從自性當中,開出一切方便,「流出一切清淨真如」。「真如」就是真空妙有,真實不虛、如如不動,就是覺性、佛性、空性;「清淨真如」,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佛也有真如,菩薩也有真如,聲聞、緣覺也有真如,乃至地獄、畜生、餓鬼都有真如;雖然眾生也有真如,可是真如在纏,裡面夾雜著無明,是不清淨的真如。佛三惑漏盡、覺性圓滿,所以從自性當中「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

  所謂「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我們經常看到佛經上講菩提樂、涅槃樂,自己想一想:有沒有證到涅槃樂?有沒有證到菩提樂?所謂「菩提覺法樂」,「菩提」就是覺性;「覺」就是覺照;「法」有善法、惡法。能夠覺察、覺照惡法,把惡法化掉,保持這一念清明的心,就能產生菩提覺法樂。例如我們做錯事、犯了過失,馬上檢討反省,反省了以後,把心中起的煩惱照破;知道覺察、又能照破煩惱,從中產生一種快樂,就是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涅槃就是空寂、寂靜無為;這念心達到寂靜無為,是最大的快樂。

  一般人的心都是在想東想西、患得患失當中,不知道有菩提涅槃的境界、菩提涅槃的快樂,所以拚命去追求世間上的快樂、追求種種刺激,物質上的刺激、男女的刺激、唱歌跳舞的刺激……來刺激自己的六根、自己的身心;刺激久了,就感覺很厭倦、疲憊,又想要去追求下一個刺激。

  現在我們知道,菩提是我們本具的覺性;只是這個覺性從過去到現在,都是在攀緣、染污當中,昏昏沉沉、迷迷糊糊,所以沒有菩提樂、涅槃樂。如果我們的覺性真正清明了,有了菩提智慧,就像明燈一樣;有了這一盞明燈,就不會迷失道路,做任何事情都有定力、智慧,都能看得很清楚;所作所為,都沒有過失;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能恰到好處。

(四)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

  「菩提」不是一個名相,而是我們的覺性,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菩提心。菩提心要如何契入?就要透過檢討反省;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做到了,就能成就菩提。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檢討反省,這一念心不能染污、不能寶鏡蒙塵;明白這個道理,就找到一條菩提路。「涅槃」是寂靜,一念不生。要馬上做到一念不生不容易,所以要透過靜坐、誦經、持咒……練習保持寂然不動,就是這個道理。

  涅槃是寂然不動、是空性,菩提是覺性,這些都是我們本具的。要達到菩提和涅槃的境界,就要修六波羅蜜、十波羅蜜;六波羅蜜加上方便、願、力、智這四個波羅蜜,就是十波羅蜜;這些都是菩薩行的方便。因為我們心中有慳貪、毀犯、瞋恚等六個障礙,這六個障礙稱為「六蔽」,障蔽了菩提和涅槃,所以要修六波羅蜜來對治。

  第一,布施波羅蜜:我們每個人都有慳貪的心、慳貪不捨,這就是一種弊病;因此要修布施波羅蜜來除去慳貪,目的是在這裡。

  第二,持戒波羅蜜:每個人都認為自己不錯,但還是有一身的習氣,所謂大事不犯、小事不斷,經常容易犯一些小的過失,例如嘴巴說話不修邊幅,眼睛亂看、東瞄西瞄,身體亂動……就要修持戒波羅蜜來化除這種缺點,度化自己的毀犯。

  第三,忍辱波羅蜜:每個人都有脾氣,所謂無明火高三丈;要用忍辱波羅蜜來度化自己的瞋恚。我們心中有三把火,第一是欲火,第二是飢火,第三是無明火;修忍辱波羅蜜,就能夠度化、熄滅這三把火。

  第四,精進波羅蜜:每個人都有懈怠的心理,只要一誦經、念佛、打坐……就打呵欠、瞌睡就來了。由於我們從過去到現在都在懈怠當中,已經成了習慣,自己還不知不覺;有了懈怠,就會障蔽菩提、障蔽涅槃,所以要用精進波羅蜜來度化自己的懈怠心。

  第五,禪定波羅蜜:我們的心都在散亂當中,一坐下來就想東想西、患得患失,心始終不容易定下來;要對治這個弊病,就要修禪定、養成定力,坐在這裡如如不動,站得住、站得長,用禪定波羅蜜來度化自己的散亂心、顛倒心。

  第六,般若波羅蜜:般若就是智慧、空的智慧。前五個波羅蜜,統統都要具足般若波羅蜜。以布施為例,假使現在布施一塊錢,只是為了想要得一萬塊錢的果報,用有所得的心來修布施,就只能得到人天的福報。所以我們修布施波羅蜜,不論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都要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知道當中沒有能布施的人、所布施的東西、布施的對象,了達三輪體空,心中無所得,這樣就具足般若波羅蜜。又如持戒波羅蜜,也要具足般若,持了以後,沒有能持、所持,持而無持,最後要歸於覺性;修忍辱波羅蜜也是如此,忍無忍相,能所俱空,最後歸於空性、歸於覺性;精進波羅蜜也是如此;打坐、修禪定也是如此,要具足般若,修了禪定不執著,能所俱空,無人無我,就像維摩詰居士所說:「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於三界內不動身口意,這就是真正的宴坐;最後一切法統統都歸於自性,這就是禪定波羅蜜。

  佛從自性當中,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一切波羅蜜,這是菩薩修行、教授菩薩的法門。「菩薩」譯為覺有情,就是覺悟的眾生;而眾生則是在迷的菩薩。所以覺與不覺,都在當下這一念心,翻過來是手掌、翻過去是手背,水能載舟、水能覆舟。這念心迷了就稱為眾生,覺悟了就稱為菩薩,是一體的兩面。十法界當中是一個「心」字,這一念心流出十法界,十法界又歸於這一念心。既然十法界都是從心當中流出來的,我們要怎樣把十法界收回來、歸於自心、得到解脫?一個是漸修、一個是頓悟。漸修,是漸次修證,藉由種種法門來對治我們的習氣、煩惱;頓悟,就是悟到所有一切法不離自心,既然如此,就不要管一切法了,就是安住自心,常寂常照,站得住、站得長,時間一久,萬法歸宗,這是最直接了當的方法。

  佛用六波羅蜜、菩提、涅槃、圓覺這些方法,來教授菩薩覺悟自心。我們修行,要先有這種概念,這是正信、這是真理;明白這些道理,就絕對不會退失菩提心,進一步還要能將一切法門會通。《圓覺經》的「圓覺」,在其他經典稱為「大覺」;圓覺是果報,因就是如來藏心,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就是我們的如來藏所顯現、是我們本覺的作用。佛法講,一個是本覺、一個是始覺;本覺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始覺就是開始覺悟,以名昭德,以念佛而言,「佛」就是指覺性,用這一句佛號來返照自心、顯出性德;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清淨了,就是阿彌陀佛;這樣來解釋,法法平等,道理完全是一樣的!

(五)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我們要想成佛,就必須依據這個道理來修行。無論過去、現在、乃至未來,要想成就如來的功德、成就如來的圓覺果報,都必須從因當中來修,不能從果上來求;佛法中沒有從果上來求的法門!成佛不是想出來的,也不是求出來的。若是想出一尊佛像,這尊佛像以前沒有,現在想了才有;既然是心中想出來的,因想而生,有生就一定有滅,這就不是真正的如來、不是無上大法。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這裡講得非常清楚,這個「因」就是如來妙因,這念心每一個人都有、沒有哪一個沒有,是本具的;在果上稱為圓覺,在因地稱為如來藏。每一個人都有如來藏心,如來藏在哪裡?我們一定要了解。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這就是如來藏;在唯識上稱為八識心王,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這就是如來藏,每一個人都有。修行要轉識成智,八識統統轉過來了,就稱為大圓鏡智;十八界統統轉過來了,就是圓覺。道理都是一樣的!把這些道理會通了,就不會互相排斥;否則執此謗彼,就招罪過。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在因地上要怎樣來修?第一就是要「圓照清淨覺相」,這很重要!什麼是「圓照」?「圓」,依文義來解釋,就是圓融無礙、圓滿無缺;「照」,有能照、所照;一個是覺、一個是照,覺就是覺察,在因地上這樣去照,經過覺察、覺照,就能達到覺悟。所謂「圓照」,一個是事、一個是理,事理都不能偏廢。像天台宗修三觀──空觀、假觀、中道實相觀,這三觀當中,每個觀都有它的道理,如果沒有圓融修習,功德就不圓滿;修三觀到即空、即假、即中,平等無二,圓融無礙,這就是「圓」。

  這裡講「圓照清淨覺相」,「覺」就是靈知靈覺;覺性沒有形相,所謂「覺相」也只是文字上方便的說法。在因地上要時時刻刻保持正念,不要失去正念;正念就是清淨的覺相。六根對六塵時,這個覺性如果是清淨的,就是清淨的覺相;六根對六塵,假使這個覺性起了染污,起了貪愛、瞋恚、愚癡、邪見……就是染污的覺相。清淨的覺相,慢慢就能成菩薩、最後就能成如來;染污的覺相,就感地獄、畜生、餓鬼的果報。

  所謂「圓照」,一個是動、一個是靜;一個是事、一個是理。我們不但要在動中用功,在靜中也要用功,靜中養成、動中磨鍊,事理無礙、理事無礙,這就是圓;如果執事廢理、或執理廢事,都不是圓。每個人都有佛性,如果只是知道佛性的道理,卻不去修,不去檢討、反省,不去養成、磨鍊,這個清淨覺相也始終不會現前!因此,要達到圓融無礙,不但在理上要知道,在事上也要去薰修、磨鍊。所謂「大眾薰修希勝進,十地頓超無難事」,這個就是事;事上修了以後不執著,修而無修,這個就是理。例如我們禮佛、拜懺、念佛、誦經、持咒、打坐、參禪……這是事,藉由事上用功,使我們六根清淨,目的是在這裡。自己有了過失,就要懺悔;把過失懺悔清淨了,就得清淨覺相,就能得解脫;如果沒有懺悔,就是染污的覺相;染污的覺相,就始終在六道中輪迴。

  有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認為:「不一定要打坐,心定就好了;不一定要受戒,不犯法就好了;不一定要出家,心好就行了;不一定要吃素,心慈悲就好了……」這個說法對不對呢?捫心自問,自己心定不定、心中有沒有煩惱?如果心不定,就必須藉由打坐來定心;如果心顛倒、心裡面有煩惱,自己作不了主,就一定要受戒,由戒法來規範;這就是事。事上薰習成就了,理才會現前,理就是菩提、涅槃。

  雖然每個人都有清淨覺相,都有涅槃、寂照無為的這一念心,如果沒有經過事上薰修,始終沒辦法現前。但如果只是在事上用功,執著一個法門,而排斥其他的法門,這樣也不圓滿。

  總而言之,要「圓照清淨覺相」,無論是事理、動靜、修空假中三觀,乃至誦念……修種種法門,最後都要歸於自性菩提,念而無念。例如我們念經、念佛,目的是對治妄想、昏沉、消除業障;念了以後,要銷歸自性,等於沒有念一樣,這個心是本自具足,就是我們的本覺。又如我們建了很多道場,這是方便,假使沒有這些方便,就不容易在世間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建了道場以後,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檢討反省,能所俱空,空也不執著,這樣就得清淨覺相。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只在事上努力,就只是得一個大福報,福報享完了以後,不知要等到哪一生才能證到菩提涅槃、才能得到清淨覺相?如果我們能夠「圓照」,不需要等到未來,現在就能證得清淨覺相!

  修行,最後要「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我們誦經、持咒、打坐、參禪,就是要斷除無明煩惱,因為清淨覺相是從永斷無明來的。在佛法當中,把煩惱分成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幾個層次;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漏盡,分段生死、變易生死統統了脫,稱為「三惑永斷,二死永亡」,就成就佛道。

(六)

  「云何無明?」無明究竟是什麼東西?什麼心境?這個無明是我們心中一大障礙!所以在這個地方要進一步來分析,使我們能更了然於心。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所有一切眾生,從過去一直到現在,種種顛倒,就像迷失方向的迷人,以東為西,既一方迷,餘三俱轉,所以稱為四方易處,東西南北不知定處。這一句是開頭,以下就更詳細來解釋,眾生有哪些顛倒?為什麼猶如迷人、四方易處?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一切眾生從過去到現在,因為妄想顛倒,一直認為自己的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是自己的身相;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妄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在心中留下的塵影,是自己心的相貌。六根對六塵,產生識塵境界,屬於我們心念的現象;這不是真心,而是眾生心;像我們晚上作夢,就是因為六根對六塵攀緣的種子,落在八識田中,所以會作夢;攀緣好的,就是一個好夢;攀緣壞的,就是一個惡夢。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這裡舉了一個譬喻:譬如眼睛生了病,見到空中生出花來;其實空中本來沒有花,之所以見到「空中花」,是因為眼睛有毛病。不但看到「空中花」,而且還看到空中有「第二月」;空中本來只有一個月亮,之所以看到兩個月亮,就是因為眼睛出了問題,而產生錯覺。

  「眼」就是比喻慧眼。我們從無始以來,因為心當中的慧眼生了病、看不清楚,產生顛倒、迷惑,不知道四大、六塵緣影都是虛妄的境界,把它當作真實的、執萬法為實有,而產生我執、法執,就如同空中本來沒有花、卻看作有花,空中只有一個月亮、卻看作兩個月亮。眾生有我執、二乘有法執,這些都是心中的慧眼生了病所致。

  「善男子!空實無華」,空中哪裡找花?事實上並沒有。「病者妄執」,是眼睛生病的人產生妄想執著。「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這裡就告訴我們,虛空本來一無所得、沒有邊際。因為生了病、產生妄想執著,由於妄想執著的關係,所以看到這些虛妄的境界。「非唯惑此虛空自性」,我們不知道這些道理,不但對虛空自性產生了迷惑,認為虛空中有自性,這是第一重迷惑、第一重顛倒。「亦復迷彼實華生處」,既執花從空生,即不知從翳而起,還認為實實在在有花、有月,於是執著這個花、執著這個月有實在的生處,這是第二重迷惑;一重迷一重。

  「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我們了解了以後,便知道所謂無明,就是從我們的妄想執著而生,有了妄想執著,就迷惑顛倒,一層加一層、愈迷愈深,由於這些原因,所以生生世世輪迴不休;「故名無明」,所以就稱它叫做無明。

(七)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無明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東西,它沒有一個實在的體性;無明是空性,煩惱也是空性。這一段就是告訴我們,無明也是虛妄的。有很多人不了解這個道理,就說:「我無明很深重、業障很深重,所以我不能夠修禪,只好去修淨,這樣將來才可以成佛。」這就是把無明當作實有了。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無明的體性是空性。就像我們正在作夢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作夢;「夢時非無」,作夢的當時,這個心在迷,並不知道這是一個夢境,還認為夢中所顯現的一切都是真實,以為確確實實是在吃飯、穿衣、遊樂、做種種事情。「及至於醒,了無所得」,等到夢醒了以後,才知道是一個夢境,了無所得、什麼都沒有。

  有些人不知道夢境是虛妄的,夢醒了以後,還去想自己昨天晚上作了一個夢,這個夢是好、是壞……這樣又是在作夢了。如果夢到恐怖的事情,就很憂愁煩惱,心想:「今天可能會有大禍,要注意!」如果夢到一件好事情,就沾沾自喜,心想:「今天可能會有好事發生!」要知道,好的夢也是一個夢,壞的夢也是一個夢,這一切都不必回憶!如果作了夢,第二天還在回憶,表示沒有智慧,為什麼呢?因為在回憶的這個心,又墮入了夢境,又是一個妄想、一個生死、一個輪轉!因此,無論是好夢、惡夢,我們都不要理會,過去心不可得。

  以前永明延壽禪師作了《宗鏡錄》,有人問他,作這部《宗鏡錄》的心得是什麼?他說了四句話:「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一切法都如夢幻泡影,沒有一樣東西是實在的;作這部《宗鏡錄》是夢人說夢話,自己現在就在夢中,即便有所言說,也都是夢中話,幻化不實。世間萬事萬法就像空谷聲響,我們在空谷中拍拍手、叫一聲,馬上就有回音;但能找到聲音從哪裡來嗎?人生就是如此;我們要把人生看破,無論是好的聲音、壞的聲音,就像空谷中的聲響一樣,聲音過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都是空性。「欲達吾宗旨」,要問我宗旨究竟是什麼?是希望將來生西方、東方、南方、北方?生兜率?還是轉世作菩薩度眾生?或是傳佛心印?如「泥牛水上行」,就像泥巴做的牛在水中行走,遇到水就化掉了,什麼都沒有!人生在世,要有這種般若智慧;修行也要有這種智慧。

  我們這一念心是本具的,既是本具又一無所得。《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念心沒有一法可得、沒有一法可立。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實際理地,就是大眾聽法的這一念心;這念心什麼都不能要、不能執著,一旦有了執著,就是垃圾、就是一個夢,就不能得解脫!古德說:「萬法皆空明佛性,一塵不染證禪心。」要想契悟這一念心,就要修善不執著善,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檢討反省;能夠檢討反省、在這一念心上安住下來,就是菩提路。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人生就是一個夢!眾生是作夢的佛、始終在顛倒夢想中;所謂聖人無夢,佛是不作夢的眾生、遠離夢想顛倒;這些都是這念心的作用。只要這念心不再作夢,安住在覺性上面,人人都是圓覺。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一般人認為,現在所見的一切現象,到最後不存在了,才稱為滅,好像滅有定處;其實並非如此!就像眼睛生病、看到虛空中生了花,等到病眼好了、看不見花了,便以為這個花在虛空中滅掉了。其實空中根本就沒有花,所以空花本來就沒有生、是無生;既然沒有生,也沒有滅、也沒有滅於虛空;只是我們自己夢想顛倒,妄見生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本來沒有生死;是因為眾生在妄想當中、妄見生滅,才假名叫做輪轉生死,就像病眼見空花一樣。

(八)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有些人認為在末世唯念佛生西方一法:「現在是末法時代,不能修大乘佛法、不能修禪、不能靠自力,一定要依靠念佛才能生西方、見彌陀。」是不是如此?很多念佛的人,並不知道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真正在哪裡?假使知道佛法真實的道理,就明白這些問題完全是誤解。《圓覺經》中講得很清楚,末世的眾生,也可以修如來因地法行,成就如來的知見、如來的觀行。

  古德說,阿彌陀佛,就在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就是我們的本覺、本具的覺性。由於眾生迷失了本覺,所以要念佛,以名昭德,用「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來顯出自己的性德。「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無量光;念佛時要知道,阿彌陀佛不是一個有相的境界,而是無量壽、無量光,所以沒有形相;這念心清淨了,成就無量壽、無量光,就是阿彌陀佛。東方、西方,都是佛方便說法,一切都在這念心當中,明白這個道理,東方即是西方、西方不離東方。

  「釋迦牟尼佛」就是能仁寂默,「寂默」是指我們這一念心達到寂滅、寂然不動;既是寂然不動,又能起慈悲的作用,而不是像木頭、石頭一樣,這就是「能仁」。這念心能起慈悲之用,又能寂滅,就是釋迦牟尼佛。

  什麼是觀音?慈悲心就是觀音;我們能夠有慈悲心,就入觀音法界。什麼是普賢?一切善法圓滿就是普賢;我們能夠廣修一切善,就入普賢法界。什麼是地藏?發了大願,就入地藏法界。什麼是迦葉?在日常生活中腳踏實地、實踐苦幹,就入迦葉法界。什麼是阿難?博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就入阿難法界。一切一切都是因門,大家要知道,因地修行是最重要的!如此來了解佛法,這一生就受用無窮,不會走遠路、走錯路。

  要想成就如來的圓覺法界,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就是不要迷惑、不要顛倒,了解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虛妄不實是假有,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有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只是知道要放下,放下到什麼都沒有了,最後還是出問題,為什麼呢?雖然要放下,但這個覺性還要存在,這念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要隨順覺性;假使這念心不存在,這個知見就錯誤了!所以「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就是要隨順覺性!

  六根、六塵、六識,都不離開我們本具的覺性;這念覺性要清楚、明白,不假絲毫造作,念念分明、了了分明、處處作主。永嘉大師〈四料簡〉提到:「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這就是隨順覺性的修行方法。我們打坐時,就是要隨順覺性,站得住、站得長,看到什麼境界都不能理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能夠明白這個道理,這一生修行絕對不會走錯路、走遠路。

(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在很多經典中都有「重宣此義」,為什麼要重宣此義?因為佛講經時,講得很細、很廣,恐怕大眾聽到後來忘記了,所以最後又把前面所說的道理綜合、歸納,為大眾重新複習一遍,加深記憶幫助了解。同時這也是如來的大慈悲,恐怕有晚到的眾生,沒有聽到前面的內容,佛就把前面所講的道理簡單歸納起來,讓後來聽法的人能夠知道經意。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要用智慧來了達無明,無明就像空中花一樣,了不可得。不要認為自己是博地凡夫,無明、煩惱、業障很重;如果執著自己的無明業障很重,始終處在自卑境界當中,就沒有辦法轉識成智。

  修行要有智慧,知道無明煩惱就像空中花一樣,了解這個道理,就是智慧,而不是另外還有一個智慧。所謂智慧,是指般若的智慧、一塵不染的智慧;打坐時,這念心一塵不染,無論聽到什麼、見到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始終不理它,保持當下這一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隨順覺性,這是因當中修觀行的智慧。在因上修習成就,就能得到果報上的智慧;根本智、無師智、一切種智,就是果上的智慧。

  「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知道無明是空花,就像作夢一樣,再也不要去想了,這就是智慧。假使沒有智慧,晚上作了一個夢,第二天醒來以後還津津樂道、逢人便談,那就是糊塗,真正是癡人說夢話!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我們這念心要安住在覺性上。這個心就像虛空一樣廣大、沒有障礙;「虛空」只是譬喻,如果因此又去想一個虛空的形相,就錯誤了。經云:「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就是譬喻我們這念心,「猶如蓮華不著水」,就像蓮花,什麼樣的水滴上去,它都不執著、不留一點痕跡,香水也不執著、臭水也不執著;就像日月在空中運行、流轉一樣,在空當中不住著空。這念心有也不著、無也不著,自性本空,平等不動轉。為什麼有也不著,無也不著?因為這念心本來就是空,如果另外還再去想一個空,就是空上加空,不見本空。為什麼猶如蓮花不著水?因為這念心空當中能生妙有,一切功德智慧、神通妙用,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如果心中再有一個求的念頭,又是頭上安頭!所以空也不執著、有也不執著,這念心清淨如虛空,廣大無有邊際;這個譬喻就是說明此理。

  「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這個覺性遍滿十方、沒有遠近、無遠弗屆,大家要了解。不但要在理上知道,還要在事上用功來求證,這樣不斷堅住、隨順覺性,自然而然就能證到這些境界;覺性遍滿十方,即得成佛道。

(十)

  「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前面提到「即得成佛道」,恐怕大眾又對「成佛道」產生執著,有成就有壞,無成即無壞,所以後面又作了補充:「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這些無明煩惱都是空花亂墜,它本來就不存在、不是從任何一個地方生出來的,滅了亦無處所,而是由於我們的執著、妄想,所以有種種幻相;如果我們起了覺性的智慧,不理它,它自然而然就沒有了。知道了無明煩惱都是虛妄的,這念心只要保持平等不動轉,自然而然就遍滿十法界。「成道亦無得」,這念心本自具足,一切都是現成的,哪裡還有一個道可成?如果有成,就一定有壞。眾生都是在妄想、夢境當中,執著種種生滅、種種形相是真實,所以要修種種法門來對治。這裡所說的法門,就只是隨順覺性,了達一切法都是虛妄的,所有虛幻的境界統統沒有了,我們本具的覺性自然現前,這就是成佛道。

  「本性圓滿故」,我們的本性是本自具足、一切都是圓滿的。像密宗講本尊,有些人不了解,以為要去觀想一個佛像當作自己的本尊,例如觀想一尊觀音菩薩,說觀音菩薩是自己的本尊;或是觀想一尊地藏菩薩,說地藏菩薩是自己的本尊;觀想一尊文殊菩薩,說文殊菩薩是自己的本尊……對不對呢?要知道觀想是假想觀,既然是想出來的,有生就一定有滅。所謂「本尊」是本自具足、本來尊貴,就是這念覺性,每一個人都有!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這念心不是任何人給自己的,如果是別人給的,他就可以收回去,這就不是本心。我們想要成道,如果道是別人給的,自己辛苦一番,最後別人還可以收回去,這樣我們如何成道呢?「道」是本具的,法爾如是、本自具足,只是我們自己產生了執著、妄想,在沒有生當中看到生、沒有滅當中看到滅,所以本具的覺性不得現前。

  覺性現前很重要。我們修行,一個是靜中養成、一個是動中磨鍊,一切一切都不能離開覺性,假使離開了覺性,所做的都是生滅、所得的也只是生滅果報,不能成就無上道。我們現在所修的方法,就是如如不動、隨順覺性。因為覺性是本具的,依覺性起修,就是不生不滅;這當中遇到種種幻境、種種生滅,都不要理它,一直堅持到底,就能成就。在理上明白了,心安住在這個道理上、安住在覺性上,就稱為入理聖人。

  這個覺性,在因地稱為如來藏,每一個人都有,就是我們的本覺;由始覺返照本覺,最後無明、煩惱、執著統統漏盡,這一念心清淨了,圓滿覺性現前,就稱為圓覺。不論《圓覺經》或其他佛經,都講這個道理。

  每一個人都有本具的覺性,稱為「本覺」;眾生是「不覺」;我們現在是「始覺」、開始覺悟了,覺悟種種道理、事相,所以來出家修行;開始覺悟了以後,自利利他、在利他當中完成自利,慢慢轉化自己的煩惱、改變自己的習氣,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把見思惑漏盡了,就稱為「正覺」;由正覺繼續再修六波羅蜜,修如幻觀、觀一切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斷了界外塵沙惑,就是登地菩薩;由初地到十地,一分一分地覺悟,所謂無明分分斷,真如法身分分現,就稱為「分證覺」。無明煩惱統統漏盡了,到達「等覺」,願行、功德和如來佛相等,但還是有一些差距,像彌勒菩薩就是等覺菩薩;到最後在龍華樹下入金剛定,破無始無明,就成「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就是「圓覺」。從本覺、不覺、始覺、正覺、分證覺、等覺,到最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始終不離這一念心。

  「發菩提心」也是一樣的道理。菩提就是覺性;修行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分為幾個層次:我們最初發菩提心,發了成就無上佛果的心願,就是「發心菩提」。發心了以後,要知道降伏自己這個心,假使不知道降伏,自己做錯了事、說錯了話,還不知道!知道返照自心、降伏自己的煩惱,就稱為「伏心菩提」;慢慢降伏、時間久了,忽然知道這念心是本具的,這時又更進一步明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道理了,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就稱為「明心菩提」。到達明心菩提,心中還是有無明煩惱,所以不要得少為足,要繼續再用功、返照自心,煩惱分分斷,真如法身分分證,進而出離三界,到薩婆若,稱為「出到菩提」。最後煩惱漏盡,就是「究竟菩提」、無上菩提。這些道理都是一樣的。

  無論是頓悟、漸修,都不能離開這念心。假使對這個道理不了解、不堅持,連方向都錯誤,始終就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所以最低限度,我們對道理要了解、要堅持。能夠了解、堅持,朝這個方向努力,由發心菩提、到伏心菩提,再到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最後到達究竟菩提,一步一腳印,步步都是光明。

(十一)

  這念心是本具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出家更是不容易的事。中台禪寺經過每一個人的努力,現在已經落成了;落成了以後,我們還要百尺竿頭再進步:第一,要照顧自己。第二,要照顧中台禪寺的大眾。第三,要照顧道場。第四,要照顧居士,讓所有的人都很歡喜、樂意到中台山來發心,這就是百尺竿頭再進步。更進一步就要自利,要化除煩惱,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這才是我們的本分!自心就是我們的覺性,這是根本。這件事任何人都幫不上忙,十方諸佛也幫不上忙;因為解鈴必須繫鈴人,我們自己的執著、煩惱、自己造的惡業,要靠自己檢討反省才能化除;如果自己不檢討反省,始終沒有辦法化除。

  諸位聽法的這一念心,就是「明明白白一條路」!雖然是明明白白一條路,但「萬萬千千不肯修」。這念心每個人都有,沒有哪一個沒有;男女老幼、士農工商、蜎飛蠕動,都有這念心。一般人不知道在這念心上來用功,不敢承擔;我們要直下承擔,這一條路是很正確的。

  《六祖壇經》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菩提自性,本來清淨」,如果本來是不清淨,而去修一個清淨的東西出來,修出來的就是有得,有得就必有失。我們本具的菩提自性,本來清淨;只是因為我們六根對六塵,產生了執著、妄想,因而不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但用此心」,不要在外面其他境界上生是非、生瓜葛。例如聽說哪裡有神通,就想去求神通;聽說哪裡有靈感,就想去求靈感、看看自己業障重不重?過去是什麼轉世的?……這樣就錯誤了!這一念心跑掉了,就不是「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直了」就是直接了當,不能轉彎抹角,心中如果還有一點點疑惑,都不是直了。我們的煩惱心,就是菩提心,所以不是要離開煩惱心,而是要從現在開始,不起煩惱、不生無明,這樣煩惱無明就化成菩提涅槃;一個月如是、一年如是、十年如是,乃至二十年、三十年……始終如是,最終必能契悟,成就佛道,就是「直了成佛」,這是最重要的!悟後起修才是真修,假使不知道保養這念心,即便已經悟了,還是不能成道。

  這個就是無上法,就是圓覺。果位上稱為圓覺,因地上稱為如來藏,每個人都有如來藏,這就是理。其他宗教不知道這個道理,在心外求道,因此稱之為外道;有些人雖然知道佛性本具這個道理,卻不敢直下承擔,不知道在這念心性上用功,始終向外馳求,背道而馳,這樣也是外道、是佛法當中的外道。

  我們的煩惱、習氣很重,這念心進進退退、退退進進,心中起了無明、犯了過失,就如同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相反地,知道有了過失,趕快慚愧懺悔,就能從地獄、畜生、餓鬼當中出離了;如果起了善念、正念,就是在人道、在天道、乃至菩薩道……這些都不離我們這念心。如果看到佛經、聽聞頓悟法門,所謂「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忽然一下契悟這念心,「一法界顯,九法界隱」,悟到這個道理,就是如來境界、不可思、不可議。但這只是一個理;這個理要時時刻刻現前,在這個地方要站得住、站得長,才會有消息,才能真正超越時空,一坐下來,感覺一天一剎那就過了。一般人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所以信不及。我們要相信這個道理;《六祖壇經》、《金剛經》、《圓覺經》都是這麼講,達磨祖師《二入四行觀》也是這麼講,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一定不會騙人的!我們還懷疑什麼?這是最真實的道理!就是圓覺。

  「十方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我們經常要把這些道理背一背、記一記,使這念心安住在理上。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如果這個理只在順境時現前,逆境來了,面對種種大風大浪的境界時,理就不在了,這樣就是沒有工夫!如果這個理在白天都能現前,到了晚上睡覺時,理又不現前了,這樣還是沒有工夫!工夫是練出來的,靜中養成、動中磨鍊;動中磨鍊、靜中養成,始終不離開這一念心。心中有了這個理、安住在理上,無論面對任何境界,都能處之泰然;真正做到了,這一生一定可以得到解脫。

  今天跟大眾提示《圓覺經》〈文殊菩薩章〉,裡面的經文都很好,大眾可以去看一看;此外,天台宗湛然尊者的《始終心要》,大眾更要背下來、要背到滾瓜爛熟。經與經之間,沒有牴觸,道理都是相互關聯、互相成就、互相會通的。

  「圓覺」是我們覺性上圓滿的果報,要成就圓滿的果報,就要在因當中努力,依本具如來藏心來修。所謂菩提、涅槃、六波羅蜜,都是菩薩修行的法門;修無修修,修了以後,又要歸於覺性,始終不離當念。萬里途程,不離初步,雖然走了萬里遠的路程,但最初動腳跨出第一步時,是這念心;最後走到目的地了,還是這念心,沒有兩樣!〈文殊菩薩章〉講到這裡為止,大眾休息。(待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