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九章 教誨無差【依教無差】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本章「教誨無差」,亦名「依教無差」,說明依據佛的言教去修行,就沒有錯誤。修行要先了解佛的言教,信受奉行佛的言教,依教修觀,行解並重,這一生就能成道、證果,就能得解脫。否則只是成了專門研究、考證佛教的學者,很容易就出差錯。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佛告訴弟子,要依據佛的言教認真修行,能夠依據三十七助道品去用功,道就現前。所謂「助道」,是藉三十七助道品來明道、悟道、證道。所以佛告訴我們,要想真正學習佛道,要先了解什麼是佛道。受持五戒,屬於人道;修十善,屬於天道;五戒、十善都做到了,修四諦得聲聞道,修十二因緣得緣覺道,修六波羅蜜成菩薩道;而明白這一念不生不滅的心性,「頓悟自心,直了成佛」,是親證法身的無上大道。

  「佛所言說」,佛所說的言教──小、始、終、頓、圓,藏、通、別、圓……都是教典。佛陀言說的目的,是要指示我們修行如何悟道。不論是講人道、天道、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乃至無上道,一切言說「皆應信順」,不要起疑惑。「皆」,指全部;「信順」,是不要懷疑。

  修行學佛,信是最重要的。「信」字,是由「人」和「言」組成,就是說明人言為信。信什麼呢?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順什麼呢?順菩提、順涅槃、順出世法、順解脫法、順因果、順緣起……要信順奉行這些道理。

  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其他的宗教也講信,如基督教說:「信我者得救。」儒家也說:「民無信不立。」佛法更重視信,所講的是智慧的信心、是正信,而不是邪信;是智信,而不是迷信。

  信有深、有淺。佛法講:「信滿成佛。」信心達到圓滿了,就能成就佛道。但信心要達到最高的境界並不容易,必須靠平時的薰修。三十七助道品中,信、進、念、定、慧等五根、五力,都以信為首,也就是說,信要生根,根穩固了,就能產生出力量;有了力量,這一生修行學佛,就能夠得到利益。

  所以要「信順」,順著佛的教法、佛的教理去實踐,不論是戒定慧三無漏學、六波羅蜜、十二因緣、五戒十善、菩提涅槃,都要相信,這就是信順、就是依教奉行。修行人對佛的教法不能有絲毫懷疑,有了一點懷疑,就不能成道、不能證果。現在一般人懷疑到底有沒有羅漢、菩薩?因為還在懷疑當中,所以始終不能超凡入聖、不能得解脫。

  「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假使有了信心,修大乘也好、修小乘也好,都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因為這些都是真實的道理。佛舉了一個譬喻,就好像吃蜜糖一樣,吃中間也甜、吃旁邊也甜,無論選擇哪一邊,它都是蜜、都是甜的。佛法的道理有小乘、有大乘,還有無上乘,小、始、終、頓、圓,藏、通、別、圓,無論是修哪一種,只要依教奉行,都能夠得到利益。

  執著空、執著有,就是「邊」;中道實相是最高的境界,就是「中」。沒有契悟到中道實相,就容易執著空、有兩邊。既然如此,為什麼佛還要說有、說空?佛說「有」是方便道,譬如佛說十方皆有淨土,這是說有。先相信有淨土,假使想要生到淨土,第一,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要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要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相信這些道理,持續不斷地用功,最後也能夠得到解脫。先相信「空」的道理,也是屬於方便,明白「諸法緣起,緣起性空」,修觀法無我、觀心無常、觀受是苦、觀身不淨,修析空觀,得到空定,最後也能夠得解脫──這都是佛的方便說。

  上根利智的人,知道佛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而說空、說有。而真正的佛法、佛的究竟智慧是非空非有,不著有、無兩邊,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處處作主,這就是中道、就是實相;在這個地方用功,就能夠契入佛智、就能夠得到利益。所以,不論是空也好、有也好、中也好,只要依據這個道理去用功、去學習、去契悟,有這種信心,最後都能得到解脫。

  「吾經亦爾」,「吾經」,就是佛所說的經,有方便、有感應、有究竟,有上根、有中根、有下根,有權、有實……這些都是佛所說的經教。「亦爾」,這些經教都和這塊蜜糖一樣,中、邊皆甜。無論是小乘、中乘、大乘,乃至無上乘,法法平等,只要依著這些經教,隨個人的根器去用功修學,解行並重,最後都能夠得到好處。

  現在社會上有些人依據考證的結果,主張很多佛經不是佛所說的,認為大乘不是佛講的,甚至小乘也不是佛講的,好像自己比佛還要高明,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因為認為這些經不是佛講的,所以沒有信心,無法信順奉行,這樣就不是「信順」。不信不順,不順菩提、不順涅槃,不順因、不順果,乃至不順佛的種種教法,各執己說,就會退失菩提心。

  佛法最究竟的道理就是菩提、就是涅槃、就是中道、就是實相,違背了這個原則,就偏到一邊了,就走了遠路。不論是小乘、大乘,都離不開這一念心──小乘是斷煩惱,證涅槃;大乘是轉煩惱成菩提;無上乘是煩惱即菩提。假使不信順這個道理,離道就很遙遠;信順這些道理,道就在眼前。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