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五章 垢淨明存【去染即淨】



(一)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這一章是「去染即淨」。什麼是「染」?就是貪、瞋、癡、慢、疑、邪見。什麼是「淨」?我們這念心本來清淨無染,就像白紙、白布一樣。但是從過去無始劫以來,乃至這一生,眼睛所看見的東西、耳朵所聽到的聲音、鼻子所聞到的香臭、舌頭所嚐到的酸甜苦辣、身體所接觸的冷暖感受,以及種種的妄想,讓我們的心有了染著。

  染上好的,就是彩色。彩色雖然是好,卻不是自己的本心,只是一個好夢。染上壞的,就是黑點,心中失去了光明、智慧,就容易糊塗、做錯事情,就像是一場惡夢,這就是黑暗。

  一般人始終是在夢境當中,好夢就是善法,惡夢就是惡法、黑法。無論好、壞,都是夢境。我們這念真心,是真空無相、真空絕相,就好像是一面鏡子、一潭止水一樣,光明、潔白、純真,但是因執著色、聲、香、味、觸種種境界,心有了染著,就失去了本真。

  「去染即淨」的第一步,就是先要除去黑點,淨化惡法、保留善法,也就是擇善固執。第二步,壞的渣滓都清除了,最後呈現的就是功德、善法;進一步還要不執著善法,好的染著也要去掉。無論是人天的富貴,乃至於淨土的果報,都是功德法財、都是善法。這時,應觀一切善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金剛經》所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淨;不是相對的淨,而是絕對的淨,也就是「心性本淨」。修了善法也不執著,就達到真正無染的境界。

  一般人都想求道,求,就是有所求;有求就有得,有得就有失。《楞嚴經》中,阿難尊者祈求釋迦牟尼佛給他一個三昧境界,雖然釋迦牟尼佛跟阿難是堂兄弟,也沒有辦法送一個三昧給阿難。三昧就是正定,必須要靠自己薰修。有了定,就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才能回光返照。回光返照,就是「去染」,把染轉過來就是淨,不是另外去求一個淨。

  一般人都想要生「淨土」,要如何才能生淨土?不是離開娑婆世界另外去找一個淨土,也不是離開凡夫的妄想心,去另外找一個清淨心,這樣是找不到的!要想離開娑婆世界、生淨土,必須在這念心上去離。把染污的心轉過來,就是清淨心;心清淨了,佛土就清淨。明白這個道理,修行就是四兩撥千斤。

  「去染即淨」,就是一條修行的路。《華嚴經》云:「不起染污心,必成菩提道。」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藥,用這些藥去除心當中的染污,心就能寧靜、安定,到達一個絕對的境界了,就能夠超凡入聖、得到解脫。

  業有很多種,第一是黑業,就是惡業。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都是名利財色,等到業障成熟了,所感的果報就是地獄、畜生、餓鬼。第二是善業,一般人都知道要做善事,對父母盡孝、對師長恭敬,要有仁、義、禮、智、信,要有道德、良心,遵守法律、遵守規矩……這些世間的善法,就稱為善業。第三是淨業,如誦經、持咒、修六波羅蜜、慚愧懺悔等。第四是不動業,如修四禪八定等。雖然修這些禪定的果報是在色界天、無色界天,但假使只知修定而不知修慧,一旦定力散掉了,又要繼續輪迴受報。

  業有程度上的差別,惡業也有種種不同,例如,同樣是畜生道,有些畜生是在享樂,有些畜生是在受罪,有些畜生則是被宰殺。同樣地餓鬼道、地獄道,也有種種差別。

  善業也有種種不同,例如,一樣是作早晚課,但每個人所感的功德果報都不一樣──有的人誦經時還打妄想、打瞌睡;有的人作早晚課只是虛應故事,馬馬虎虎;有的人則很精進,兢兢業業,不夾雜、不間斷,心存感恩,珍惜這個福報,這樣做功德就不一樣了,這就是淨業。淨業成就了,將來就能生淨土。而同樣是生到淨土,也會因為淨業的深淺不同,而有種種差別。

  以佛法來講,善業有三品九級的差別。三品為上品、中品、下品。上品又分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又分為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品又分為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由於所修的善業有程度上的差別,所以福德、果報就有貧富、壽夭的不同。

  舉例來說,修五戒十善圓滿了,就能投生天上。欲界的六欲天有: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由於所修的善法不同,所感天上的果報也有所不同。淨化有種種差別,染著也有種種差別,所以,看我們「去染」到什麼程度,最後就感得什麼樣的淨土果報。

  想要成就淨土的果報,就要用智慧來檢討反省,去除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最後能所俱空,空也不執著,這念心就是真空妙有、就是中道、就是實相,這就是真正的「去染即淨」。





(二)

  修行要修淨業,就是修清淨的業。眾生起貪瞋癡、造殺盜淫,爾虞我詐、貪著名利財色,從早到晚都是染業,不是淨業;不但是染業,而且是黑業。明白這個道理了,從現在開始不造作染業。過去已經染污了,怎麼辦呢?就要把染污的斑點鐵銹鍛鍊、去除。如何鍛鍊?作早晚課、誦經、打坐、聽經、聞法、參禪,乃至於修六波羅蜜,這就是鍛鍊,目的是用善法來轉我們的惡法;到最後善法也不執著,這念心就完全達到清淨。

  善法屬於功德淨,清淨心屬於自性淨。用功德、善法來改變自己的習氣,心當中產生光明、產生安定,就是功德淨。最後,不執著這種光明,了悟這念清淨心本不動搖就是定,不要另外去求一個定,這就是自性淨,稱為般若法門。

  般若有幾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看經、聞法,從文字上去了解佛法,就是文字般若。了解以後,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觀,就是觀照、觀想、覺觀。觀行得力,就能去除心當中的雜毒、臭穢,去除了以後,就是淨。最後達到明心見性,就是真正的淨,也就是實相般若。實相,就是中道。這些都是修行過程「去染即淨」的方法。

  明白這些道理,今生修行都來不及了,怎麼敢懈怠呢!人道比起三惡道是淨,但是和天道相比,就變成染。天道,有六欲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六欲天比人道清淨,住的是七寶宮殿,享受很大的福報,人道則是苦樂參半,所以一般人認為六欲天是淨。但從色界天的角度來看,六欲天又是染,因為六欲天還有男女的欲愛、色愛,所以和色界天相比,欲界天又變成染。而色界天和無色界天相比,色界天還有質礙,所以色界天又變成染,無色界天又變成淨。

  同樣地,無色界天和聲聞、緣覺相比,無色界天又是染,聲聞、緣覺又是淨。聲聞、緣覺證到了涅槃果位,但和菩薩相比,聲聞、緣覺還不是真正的淨,菩薩修悲、智、願、行,才是淨。但菩薩和佛比起來,還是染,真正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才是真正的淨。

  所以,染和淨有程度上的差別。古德云:「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眾生都是黑雲,修行人如果執著功德,就變成白雲,白雲雖然比黑雲好,但是黑雲不可得,白雲也不可得,唯有無雲才是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菩提、涅槃。這些不必向外尋找,只要在這念心中來提升、淨化、安住,就能達到。

  了解五逆十惡是染,一定要把五逆十惡去掉;五戒十善是淨,一定要修五戒十善。除了五戒十善以外,戒、定、慧三無漏學也是淨;再進一步修六波羅蜜,又更進一步;到最後「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六波羅蜜不可得,空也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不執著,能所俱空,就是真正「去染即淨」。

  眾生的心是粗中之粗,菩薩的心是粗中帶細,如來的心是細中再細。粗與細的差別,是由於去染的程度不同。眾生的心是粗中之粗,身也粗、心也粗,粗手粗腳,坐在這裡,又是妄想、又是昏沉、又是無聊,這就是染。所以,要把惡法變成善法,把昏沉心變成清淨心,把散亂心變成定心,一步一步地,由粗到細、由細再到細,就是進步再進步。

  修行先要除去五逆十惡,守五戒十善,再用三十七助道品、修戒定慧來除去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因為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都是染。然後再進一步,用細微的觀照,修假觀、真空觀、中道實相觀,到最後法也不執著,如《金剛經》所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已經把染去掉了,假使還執著去染的法,法又變成染。所以,先用法來去除染垢,染垢去除了,法也不執著,到達純淨的境界;最後淨也不執著,就是心性本淨。





(三)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修行就像把鐵放到火爐裡鍛鍊,《六祖壇經》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道」,就是我們這念心。離開了這念心,另外去找一個道,是找不到的!這念心經過鍛鍊、磨鍊、返照,除去所有的染污──心的染污、口的染污、身的染污,最後六根清淨,就與果位的聖者相應,這就是鍊鐵成鋼。為什麼要鍊?因為鐵裡面本來就有鋼,不是另外去找鋼,鋼性就在銹鐵當中,如同佛性就在無明當中,是一樣的道理。

  祖師大德說:「佛在哪裡?佛就是貪瞋癡。」很多人覺得奇怪,為什麼佛是貪瞋癡?因為佛性是在貪瞋癡當中,這是從因地上來回答。凡夫心裡面有佛性,就如同銹鐵裡面有鋼性。鋼就在礦當中、在銹鐵當中,所以要經過火爐來冶煉。道場就是一個大爐子,禪堂也是一個爐子。冶煉什麼?冶煉我們的起心動念!

  在禪堂裡打禪七,絕對不可以講話。以前喜歡講話,現在不講話,養成寂滅這念心,這就是轉。凡夫喜歡動,動得靜不得,社會上的人就是如此的,動就失去方向,迷失方向就起惑造業,心就染污,如同鐵生了銹一樣。明白這些道理,不要在外面找鋼,要在銹鐵中找,把鐵放到火爐裡去鍛鍊,一鎚一打,有紅色的火花、綠色的火花,顏色非常好看,但是這些火花是從鐵渣所產生的,就像修行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境界。無論是什麼境界,都不要執著。假使沒有境界,就表示這個鋼還沒有經過鍛鍊,裡面還有很多鐵銹、鐵渣。鍊到最後火花沒有了,所謂「爐火純青」,就鍊成了鋼。

  一般人認為,既然凡夫心就是道,就不用修了。凡夫心確實不離開這個道,但是凡夫心就像是銹鐵一樣,充滿了渣滓、充滿了貪瞋癡,所以必須經過錘鍊。如何錘鍊?誦經、持咒、打坐、聽經聞法、修六波羅蜜……上半夜、中半夜、下半夜,沒有間斷,這就是錘鍊。假使沒有經過這些順境、逆境的磨鍊,佛性始終不容易現前。

  所以,貪瞋癡當中就有佛性,想要離開貪瞋癡另外去找一個佛性,是找不到的。等於水中有波浪,假使沒有風,波浪就會停止下來,波浪就變成了水。要想停止這個風也不簡單,要化波浪成水,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明白這個道理,修行就上路了,就找到一條大路、一條近路。

  一般人拚命向外去求淨土、生天堂,然而這樣做,是求不到的!如果找到這條心路,不但能生淨土,還能成道;不但能成正覺,而且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成器,成為有用的法器。假使在社會上,明白了這些道理,就能成為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樑,這就成器了。在佛法當中,可以為象、為龍,成佛作祖,成為法器,這就是「去滓成器,器即精好」

  這個器,有種類的不同,成了世間上的器,就不「精」、不「好」,就是有漏。因為修善法,雖然得到人道富貴的果報,但造了惡業,還是要墮落,所以不是真正的「精好」、不是完美的境界。真正的「器即精好」,就要成器,成有用之器、成法器,這個器不但要精好,而且要精益求精,要一直努力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經過千錘百鍊,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每個人都能成佛、成道,所以不要消極。但要怎麼樣才能成道、成佛呢?就是要在當下這念心來磨鍊、薰習。什麼是「薰」?聽一遍不懂,不要灰心;雖然聽不懂,先結個法緣。第二遍好像有一點懂了,再聽三遍、四遍……十遍,十而百、百而千,這就是薰。到最後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一下子就開悟了。悟後起修,很快就能成就道果。所以,要努力達到精、達到好,不要得少為足;得少為足,就不能精、不能好。

  現在一般人容易得少為足,認為佛法只是修心就好,在家也好、出家也好,處處都是道場,何必一定要到道場去呢?這種觀念,深入了解就知道是偏到一邊了。修行就像打鐵煉鋼,我們心當中有雜毒、臭穢、有垃圾,雖然家裡也可以是道場,但沒有助緣;在家打鐵煉鋼,爐子也不夠火候,環境也不適合;反觀在道場當中,有火爐,又有燃料,還有工具,具足時節因緣,這就是一個專門鍊鐵的環境。





(四)

  要達到精、達到好,必須要因緣和合,等於儒家所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出完美的作品,必須要有很好的工具。想要打鐵,要有火爐、要有燃料,還要有適當的環境,以及指導打鐵的師傅,告訴我們火候要達到什麼程度,並且不斷地鼓勵、督導。環境、條件具足了,還要不斷地精進,假使一曝十寒,始終是鍊不好鐵的。

  「學道之人,去心垢染」,學道的人要時時刻刻檢討反省,把心當中的垢染、雜毒去掉。修行就是息滅貪瞋癡,這是理,了解了理,還要經過事上的鍛鍊,才能真正得到解脫。佛經上經常用垢、結,來形容我們的煩惱,一般的染污只是灰塵,洗一洗就去除了;但煩惱已經成垢、成結,用水洗一次、二次都洗不掉,就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薰習和磨鍊。等於薰衣服一樣,用檀香、沉香去薰,起初薰一次、二次、三次還沒有味道,慢慢地持之以恆,經過一天、兩天、三天……的薰修,這衣服就會有香氣。

  修行也是如此,心當中有很多煩惱,患得患失,這山望著那山高,心始終定不下來。起初念佛求生淨土,聽師父說淨土就在淨心中,認為這個法門實在太殊勝,就從修淨土轉成修禪。但是一打坐腿子又痠、又痛、又麻,覺得這個法門很難修,就動搖了,心想:「到底是念佛好?聽經好?還是學密好?」心中產生了懷疑,充滿了執著、妄想,始終定不下來。

  想來想去,覺得對修淨土也沒興趣、對修禪也沒興趣,乾脆研究經教,專門弘揚佛法,種個大善根好了,但是一讀經,又要記名相、要背經;就頭昏腦脹。這部經說有,那部經說空;這部經說非空非有,那部經說亦空亦有;有時說心即是佛,有時又說非心非佛……弄得頭昏眼花,覺得學佛怎麼這麼困難?心當中粗的妄想都降伏不下來,更不用談細的煩惱、細的結垢了。

  了解以後,就知道修行沒有別的,必須腳踏實地去修,腳踏實地「去心垢染」。心當中沒有垢染,心即是佛;心當中有垢染,就是眾生;心當中產生了邪見,就成為魔鬼。所以,垢染包括得非常廣泛。去除了心垢,「行即清淨」,行為就清淨;行為清淨了,就得解脫。

  一般人認為學佛只要修善就好了,但是善有世間的善法,還有出世間的善法;在佛法來講,有假觀善、真空善、中道實相善。一般人並不知道善法有這麼多的差別,以為老老實實做人、做事就好了。除了修善,還要「去心垢染」,因為有了心垢,就有生老病死苦,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必須要從這個方面來認識修行這條路,若是走錯了路,不知道「去心垢染」,南轅北轍,就像其他宗教一樣,向外求道,所以我們稱之為外道。

  有些學佛的人也不了解這個道理,不知要去除心垢才能生淨土,只執著修善法、執著未來的果報,認為現在修行馬虎一點沒關係,只要幫別人助念,將來別人也會幫我助念,這種想法也是心垢。想要超凡入聖,不是求菩薩為我們加持,而是要用戒、定、慧,返照自心的煩惱。煩惱,就是心垢。假使修行學佛不了解這個道理,即便受了三皈五戒,卻產生了邪見,甚至退失菩提心,始終是走遠路。

  所以,直截了當「去心垢染」,這就是一條大路。小乘講斷煩惱、證涅槃,斷煩惱,就是斷除心垢。心垢有深有淺、有粗有細,《教觀綱宗》所講的三十七助道品、四向四果,都是在去心垢。以大乘而言,則是轉心垢。用什麼轉?用戒、定、慧,用六波羅蜜來轉,用順境、逆境來轉;菩薩修六波羅蜜轉識成智,就是在轉心垢,這是大乘境界。如古德所說:「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過去貪著的,現在不再貪著;過去懈怠,現在要精進。例如,什麼時間該起床、什麼時間休息、什麼時間用功,一切如法如律,這樣子來轉,養成習慣了,自然就得到好處,這就是精進。

  無上乘「煩惱即菩提」,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破」,直下承擔,這就更進一步了。什麼是「煩惱即菩提」?不用去想辦法離開煩惱,只要這念心不起煩惱,這就是菩提心,時時刻刻安住在清楚明白、不動、作主的這念心上,這條心路就找到了。

  很多人不了解這些道理,斷章取義,認為心無塵垢這個境界不高。假使不要心無塵垢,難道要時時刻刻起貪瞋癡嗎?可見這些都是邪知邪見的錯誤見解。





(五)

  其實我們這念心就像是一潭止水一樣、就像一面鏡子一樣。

  什麼叫做一潭止水?我們這念心就像水一樣清明,如《楞嚴經》所云:「如澄濁水」,「水」是一個形容詞,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修行第一步,不要因風起浪,外面的邪知邪見、稱、譏、毀、譽……這些就是風。道場是一個避風港,在避風港裡,慢慢就能達到風平浪靜。止水,就是形容這念心沒有掛礙。所以,「如澄濁水」只是一個開始。假使心水渾濁了,第一,要先離開是非境界、離開風浪。第二,要在這裡安住,不要起波浪。第三,更進一步,把渣滓沉澱下去。最後定力功深,把沉澱的渣滓化掉,達到究竟菩提。

  有些人斷章取義,不了解佛法的真義,批評這些道理不究竟,認為別人不敢講的,他敢講,想藉此膨脹自己的身價。以前有一位學者,大家認為他不得了,時常請他演講,有的佛教團體也請他上課。他說:「吃素不是佛教所倡導的,和修行學佛沒有關係。牛羊吃素,還是要被宰殺,所以吃素不能得解脫。」他這麼一發表,很多人讚歎他,認為他是菩薩轉世,人家不敢講,他敢講,很多人本來吃素,聽了他的話就不吃素了。

  一般人認為他是個學者、是專家,所以都認同他,認為他著作了這麼多書,講的話一定沒有錯誤,其實都是邪見。修行就是要去心垢,吃素是大慈悲心的養成,因為人有瞋心、有惡毒心,需要藉由一些方便來淨化。什麼方便?第一要戒殺,第二要吃素。如果每個人都不吃肉,那台灣就很清淨、就成淨土了,所以,吃素和修行學佛怎麼會沒有關係?所以我們要弘揚正法,就要知道什麼是正法?修行就是要去心垢染,「心如止水,心如明鏡」,這就是去心垢染的入門。

  有人認為「心如止水,心如明鏡」,只是一個四禪八定的定境,這也是錯誤的觀念。四禪八定,只有定而沒有慧,寶鏡裡面還有塵勞;「心如明鏡」,則是定慧具足的境界。所以我們要了解,無論是社會上或佛教界,有些人士來毀謗、排斥正法,也是因為心有垢染。心有垢、有染,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就會亂。

  社會上有兩種極端,一種是你有了一點成就,只要有人捧你,在報紙上披露一下,大家都來恭喜道賀、錦上添花,乃至於趨炎附勢。第二種,只要有人批評你,在報紙上一公布,就有很多人來落井下石。這就是兩極。為什麼有兩極?就是缺乏定力、智慧、慈悲,這就是心有垢染。如果每個人把心垢去除,大家心量廣大,開門見山,彼此之間相互成就,我們的社會就會清淨、就會和諧。所以,佛法是真正的心靈淨化,是人生的真理。

  中台禪寺在建設方面的努力,目的是展現佛教的精神。我們有佛教學院、禪堂可以弘揚佛法,還建設了博物館,收藏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文物,以及佛教的佛像、文物、經典、貝葉經等。為什麼我們要注重這些?一方面就宗教性而言,佛法從過去傳到現在,經過種種的戰亂,這些文物散佚各地,現在我們要藉由這些文物,來增加大眾對佛法的信心。二方面,佛教文物是有歷史性的,代表這個社會、這個宗教、這個國家歷史悠久。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代表佛教是從過去就有,佛教是有根據、有歷史、有文化的宗教。

  第三,佛像是一種藝術,每一個朝代所雕出來的佛像都不一樣,有木雕、有石雕,我們可以從佛像來了解、研究每個朝代的文化。例如,秦朝的兵馬俑,表情都很憂愁,就證明這個社會是專制的,不是民主的,人民都在苦惱當中。唐朝的佛像面貌端正、身體結實,身上披瓔珞,戴著手環、耳環,腳踏蓮花,就代表這個時代人民生活是很富庶的。

  中台山在開始建設道場時,就計劃興建博物館,很多居士知道我們在保存佛教歷史文物,都很有道心前來發心護持,捐贈自己收藏的佛像,共襄盛舉。佛教文物能夠表現當時的社會生活、文化,無論從歷史或文化的角度來看,都值得我們珍惜,值得我們保管、典藏,因為它是一種宗教教化、一種藝術、一種文化、一種歷史。所以,佛法當中涵蓋了文化、藝術、歷史和宗教,實在是社會最大的資源。

  許多不明就裡的人,不知道保存文物是一件功德,唯恐天下不亂,到處渲染,這就是心垢。心垢蒙蔽了良知,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壞人,誤會了宗教,這是錯誤的觀念,就是心有垢染,對於事理認識不清。佛法是智慧的寶庫,能夠淨化世間。佛法最高的境界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想建設人間淨土、淨化心靈,就要「去心垢染」。因此佛法無論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有正面的影響。





(六)

  佛法是人生的真理,弘揚佛法,去心垢染,才能真正達到人間的淨土,這些都要靠每一個人去努力。希望每個人先從自己做起,看看自己的心當中有沒有垢?有沒有染?有垢染,就趕快檢討反省。若是透過檢討反省,還沒有辦法把心垢、染著改過來,就要修善法、修功德、修福報、修慈悲、修願行。

  所謂「悲、智、願、行」,「悲」就是觀眾生苦、發菩提心,哀憫眾生。眾生從早上到晚上,這念心都有垢染;有了垢染,將來就是墮地獄、畜生、餓鬼。我們建設道場、普度眾生,有了這種慈悲願行,還要有智慧;假使沒有智慧,自己的垢染都除不了,怎麼去除眾生的垢染?所以,佛法就是要有智慧,佛法的智慧是建立在慈悲上面,這樣悲智雙運就是福報。

  慈悲,首先要做到不殺生,第一,不殺人;第二,不殺動物;第三,要愛護動物。再其次,不食眾生肉,這些我們都要去實踐。檢討反省看看自己的慈悲到達什麼程度?最低限度,不要損人利己、不要嫉妒。看到別人用功、精進,很守規矩,學業也好,不知道向他們學習,精進用功,還在懈怠放逸;不但自己懈怠放逸,還認為這樣是應該的。甚至於對別人心生嫉妒,說風涼話,潑冷水、排斥、毀謗,這就是沒有慈悲心。所以,慈悲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我們對大眾要慈悲,對動物也要慈悲,不要殺害動物,走路時,看看路上有沒有蟲蟻,不要踩死了,在生活中能注意這些細節,心就定下來了。慈悲要有智慧,還要有大願、有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佛學院的學僧,要把課業作得很好,該背的經一定要背、該寫的筆記一定要寫,時時刻刻注重自己的學業,要有所成就。在常住也是一樣的,看看自己該做的工作有沒有做好?建設道場的任務非常艱鉅,要不眠不休,雖然很辛苦,但是吃苦就能了苦,這是無量的福報。從這方面去努力、去檢討、去落實,具足悲智願行,修這些法門就能去心垢染。

  每個人心當中都有垢染,自己檢討看看,若是看到異性以後,心中放不下,這就是愛著。淨土宗祖師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男女之間的愛著,是染垢、是渣滓,要把這種渣滓、染垢轉過來,就要發大願,從現在開始絕對不要起貪愛;假使心還是作不了主,就要修觀行,修不淨觀、九想觀,乃至於修四念處觀。觀,就是觀行,這就是藥,能夠除去心當中的垢染。明白這些道理,按照這一章去用功、去修行,這一生就能成就道業。

佛法的道理很多,每一句、每一節、每一章都可以獨立存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也是如此。這一部經把大乘、小乘的道理綜合起來,讓我們去了解、去用功。無論是大乘也好、小乘也好,出家眾也好、在家眾也好,乃至於社會大眾,這些道理都很適用,這就是一種真理。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佛法的道理都很適用,這就是絕對真實的道理,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從這裡去起觀行。

  所以,要把這部經背起來,這是最重要的。假使不背起來,就容易忘記;忘記了,要修觀行就不容易。要先了解、熟悉這個法門,然後依據這個法門來用功、來返照、來修行,我們的心垢、染著、染污就能轉化,就能夠轉識成智。最後,身、口、意三業就會清淨。心清淨了,就得解脫,所謂「心淨則國土淨」,這就是最真實的佛法。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