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三章 精進破魔【智明破魔】



(一)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這一章是「精進破魔」。精進,有事上的精進、有理上的精進。事上的精進,就是修六波羅蜜、修善法:誦經、持咒、念佛、參禪、打坐……使身口意三業時時刻刻依止在善法上。所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念死……就是讓自己經常起善念、行善行,口說好話、身做善事、心想善法,始終讓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在善法上不眠不休地精進用功,上半夜、中半夜、下半夜,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事上的精進。

  明朝袁了凡每日寫「功過格」,把所做的一切都記錄下來,每天反省:「有沒有做善事?有沒有作功德?」這是從事上來精進,也就是「四正勤」。又如「普賢十大願王──禮敬諸佛」,口中稱念佛號、身體禮拜、心起觀行,念念不斷,禮敬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而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些都是在事相上精進的方法。

  除了在事相上精進,在理上也要精進。事精進,屬於生滅、屬於福報。例如,每天計算念了多少佛號、持了多少咒、拜了多少佛?為常住做了多少善法?這是在事上精進。事精進做到了,要提升到理精進。什麼是理精進?一念不生就是大精進!一念不生,就能契入禪定的境界,無論什麼樣的魔障都能夠突破。

  修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魔障,因為有佛就必定有魔。要了解什麼是魔,修行才不會有障礙。魔,不一定是三頭六臂的妖魔鬼怪,也不一定是看得見的。魔,有事上的魔、有理上的魔。種種的障礙與煩惱,使人身心無法安定,是屬於事上的魔;假使對大乘、小乘、空、有的道理不了解,就是在理上生魔,不但會讓人走錯路、走遠路,還會讓人無法安住正念,退失菩提心。所以,這一章主要就是在說明如何超越種種魔障,解脫入道。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修行能不能有所成就,就看我們精不精進。如果精進不懈,就能得勝而還,成就道果;如果不精進,就容易半路而退,退失菩提心,甚至格鬥而死。修行走了錯路、走了遠路,又沒有長遠心,就很容易斷送自己的法身慧命。所以要能持續不斷精進,方能得勝而還,回歸自性,契悟菩提、涅槃,也就是所謂的「返璞歸真」,回歸到真實本性。

  「夫為道者」,就是指想要修行、學道的人。「道」有很多種,有世間的道、有出世間的道。什麼是世間的道?受持五戒,將來成就人道;修十善,成就天道。什麼是出世間的道?如小乘、中乘、大乘,要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羅蜜,安住中道實相,修福德、修慈悲、修智慧、修忍辱……不斷地從這些方向去努力,提起覺性,回光返照。

  「譬如一人與萬人戰」,修道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種種的障礙。障礙,就是所謂的「魔」。「萬人」,是指我們的煩惱實在很多,習氣很重。一個念頭就是一個果報,如果現在起的是貪心的念頭,將來就必須承受餓鬼的果報。現在的起心動念是因,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要把貪念轉過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好像作戰一樣,要時時刻刻注意貪心這個敵人。

  佛法用「賊人」來比喻我們心中的煩惱。既然是有賊人,就要作戰、就要抵抗。所謂作戰,是指善法與惡法作戰、出世法與世間法作戰,也就是天理良心、佛性、法性與人性、獸性、眾生性作戰。如儒家所說的天理與人欲交戰。天理是什麼呢?就是清淨心、無為心、菩提心,就是空性、覺性。想要契悟這些道理,就必須「作戰」,克服自己的貪、瞋、癡、慢、疑、邪見,也就是要轉識成智。

  我們心中的妄想很多,包含色、受、想、行、識五陰,加總起來,豈止萬人?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要對治八萬四千煩惱。所以,我們這念覺性時時要與八萬四千個煩惱作戰,就好像「一人與萬人戰」一般。實際上,「萬人」也是虛妄不實的,因為小乘還有法執,所以才說與萬人戰;以大乘來說,一切無明煩惱都是虛妄的,明白這個道理,修行就無有畏懼。

  「挂鎧出門」,作戰需要披甲帶鎧。「鎧」,是指持戒清淨。有了戒,就等於有了鎧,因戒生定。有戒、有定,還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斷除煩惱。用戒定慧,出生死之門,才能入涅槃之門、菩提之門。

  「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修行學佛如果沒有信心,即使出了家,想要成道證果,是不可能的。心裡總是在懷疑:「是不是真正可以證到阿羅漢果?是不是人人皆有佛性?是不是真的可以成道?是不是真正有涅槃、有菩提可證?是不是真正可以得五神通、六神通?是不是真正能生淨土?」「意或怯弱」,意志不堅定,總是進進退退,害怕、觀望,心中疑惑不斷,游移不定,修行就會畏怯、懦弱。「半路而退」,修行無法持續地精進,走到中途就放棄、停止了。

  舉例來說,有些人起初修行很有道心、很精進,但是念佛念得口乾舌燥,覺得念佛不容易,自己認為與這個法門沒有因緣,中途就放棄了;打坐,坐得腿又痠、又麻、又痛,瞌睡連連,心當中都是煩惱,覺得坐禪也不簡單,於是又打了退堂鼓;乾脆來看經,經上名相很多,看不懂,又是一種壓力;想發心領執事,做了一點點事情,就覺得疲倦;想拜佛,覺得拜佛也很勞累,最後覺得修行實在是很難,乾脆今生做一個在家居士,護持佛法、種個善根就好,於是半路就退失了菩提心。

  什麼是「格鬥而死」?雖然發了大心,卻發不起長遠心。古人說:「不負初心,成佛有餘。」、「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修行如果半途而廢,就是斷送了自己的法身慧命。有些人精進心不夠,更不知道要發長遠心,這山望見那山高,有了一點小病,也不知道要調身、調心,也不知道忍耐,就容易退失菩提心。例如,出了家,覺得讀佛學院的壓力很大,無法承受,就要求到常住發心;一到常住,又覺得工作量太多,面對大眾時,自己又起煩惱,就覺得常住也不好,又不想做了,最後處處都無法安住,更談不上修行能夠有所成就。

  所以,要達到事也精進、理也精進,才能真正「得勝而還」。修行必須要知道調身、調心,還要發長遠心,時時刻刻不夾雜、不間斷,綿綿密密不斷地用功下去,才能夠得勝而歸。如何才算是得勝?或是證到三昧,或是與理相應,或是證到初果、二果,或是證到初地、二地……始終都能把心安住在正念上,這就是得勝而還。





(二)

  「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修行學佛要堅持心念,就要發大願。師父經常說:「要安住正念、堅住正念。」這是最重要的。無論在順境、逆境,在明、在暗,在任何時間、空間,時時刻刻都不受外在境界的影響,就是堅住,如蘇東坡所說:「八風吹不動。」儒家《尚書.大禹謨》也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要能擇善固執,無論學業、事業、功德,都要有這種心願,否則就不容易成就。

  如何才是「堅持」?不論別人怎麼講,始終堅定自己的看法,堅住正信。不僅相信,還要深信,讓道理在心當中生根;生根以後,才能產生力量。在三十七助道品中有五根、五力助道法門,「信」就是五根、五力的其中一種。

  佛法講因果的道理,明白了世間、出世間因果的道理,還要堅持,在事相上堅持六波羅蜜,在理上堅持菩提、涅槃、因緣果報等道理,讓自己的心能夠隨處安住。能夠堅持這念心,在任何環境下都不會退失菩提心,如佛經所說:「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堅持菩提、堅持自己的佛性,一直努力下去,一定可以契入涅槃、成道證果。如果沒有這種堅持,就很容易退失道心。

  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有堅持的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不知道堅持,只知道隨緣而不知道不變,一味地隨緣流轉,就很容易退失道心,修行就很難成功。所以,隨緣還要不變,這就是堅持。堅持現在自己是比丘(尼)、沙彌(尼)的身分,堅持把比丘(尼)、沙彌(尼)的事情做好。因為取得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的資格是很不容易的,所謂「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宿世種菩提。」過去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曾發大願:凡是披過袈裟,或對袈裟起了一分恭敬心者,都能得到三乘授記。

  所以,我們對法要堅持,對自己的修行也要堅持,對自己出家的身分、僧格要堅持,對我們的道場要堅持,最重要的是,這念心要時時堅持安住在正念上、安住在正定上,精進不懈,堅住自己的道業、堅住自己的願行,不退失菩提心,這就是擇善固執。

  「沙門學道」,「沙門」是從梵語翻譯過來的,又稱作桑門,泛指出家眾。在印度,沙門不一定專指佛門的出家人,其他宗派的修行者也可以稱作沙門。出家並不只是佛門的修行方式,印度的婆羅門也是離開家庭出家修行,還有很多外道也說自己是出家人。凡是出家修行的人,都可稱為沙門;乃至於神父、道士,也可稱為沙門。所以,沙門是出家修行者的總稱。

  此外,我們經常在一些經論上看到,許多祖師大德謙稱自己為沙門,不稱自己為比丘,這是因為要成為一位真正的比丘是不容易的。男眾受持清淨的比丘戒、女眾受持清淨的比丘尼戒,才能稱為比丘、比丘尼,由於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完全做到,於是謙虛地自稱為「沙門」,表示自己是個正朝向解脫之路前進的修行者。

  沙門有四種意義:第一、勤行。勤,是勤勞;行,就是大願、大行──在自己的行持、修行上精進不懈,朝著自己的大願前進,就稱之為勤行。第二、功勞。由於精進行持、精進修行,進而產生修道的功德。什麼功德?清淨、禪定、三昧、智慧等種種功德,所以又稱為功勞。

  第三、息心。息,是息滅;心,是指妄想心。除了前面兩種意義之外,沙門還要知道止息自己的妄想心、攀緣心。無論是對於財、色、名、食、睡的貪著,或者是患得患失、情愛執著、是非人我、種種戲論,都要息滅、停止,這就是息心。第四、勤息。沙門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是沙門的四種涵義。

  在佛門中,只要是出了家的人,統稱為釋子,如佛經提到:「四姓出家,同一釋姓。」關於沙門與釋子,有四句話可以用來鑑別。第一,「是釋子,非沙門」:有一類人,只是釋子而不是沙門。這類釋子貪著享受世間的榮華富貴,只知道享受人間的福報,修的是太子行,也就是事事都要求稱心如意,吃要吃得好、住也要住得好,遇到一點點不如意就起煩惱。

  在過去的大叢林裡,出家眾是住通舖、睡廣單,現在的僧眾卻覺得廣單不好,最好是單人房;有了單人房,還是覺得不好,因為不是套房;有了套房,又嫌套房太小;套房的大小適中,又覺得光線不好、空氣也不好,在這些細節上計較,這就是修太子行!這樣就只是「釋子」,而非「沙門」。雖然出家修道,成為法王之子,和釋迦牟尼佛同樣姓釋,但如果沒有用功修行,反而修太子行,貪著享受、心生懈怠、心存放逸,即使時間再久,也仍然「是釋子,非沙門」,難以有所成就。

  第二、「是沙門,非釋子」:這一類就是所謂的外道,雖然是沙門,卻沒有依佛法中的戒定慧、六波羅蜜來落實修行,不知道小乘、大乘、無上乘,更不知道什麼是菩提、涅槃,什麼是真如、法身,所行不如法,乃至於走遠路、走錯路。身雖看似沙門,並沒有行持佛法的道理,不是釋迦牟尼佛的真子、不是法王之子。所以「是沙門,非釋子」。

  第三、「非沙門,非釋子」:如社會上一般的人,不知道修行,更不知道什麼是佛法,所以這類人不是沙門、也不是釋子,是世間上的俗人。

  第四、「是沙門,是釋子」:指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不僅從佛出家,又依據佛陀的教法落實修行,明白小乘是以戒定慧來斷煩惱、大乘是修六波羅蜜來轉煩惱、無上乘是「煩惱即菩提」,乃至於知道要安住中道實相。這些現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形象的僧眾,真正在受持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依法修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是真正的沙門,也是釋子。

  所以,我們鑑別一下自己是屬於哪一類的修行人?如果修的是太子行,那就是「是釋子,非沙門」;如果心外求道,不但不是在學佛,而且還走遠路、走錯路,那就成了「是沙門,非釋子」。老子曾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世間上的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佛法,也不知道什麼是修行,只知道財、色、名、食、睡,這就是一般的眾生,「非沙門,非釋子」。所以我們出家修行要堅持淨戒、依法修行,才真正「是沙門、是釋子」。





(三)

  「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畏」就是害怕的意思;「不畏」就是無論前途有多少障礙,都不會產生懷疑、憂慮。作生意的人有作生意的前境,士農工商也有各自不同的前境。修行要有所成就,就必須不畏前境,無論是順境或逆境、無論是好或是不好,都不要受到影響。

  外面所有的境界,不外乎是從我們這念心產生出來的,所謂「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心清淨,佛土自然就清淨。一切境界都是從心所生,逃離現境,只能暫時地安心,卻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如果心中沒有這些是非、煩惱、無明,沒有財色名食睡、沒有這些渣滓,前面的境界自然而然很順利、很光明,就能夠得到解脫,超凡入聖。

  所以,要達到不畏前境,就要從因上去努力。面對外在環境的種種考驗,這念心要時時刻刻安住正念、安住在定慧當中,這樣就能不畏前境;相反地,如果沒有定慧、沒有正念,只是一味地往前衝,只能稱為「匹夫之勇」,結果只是碰得焦頭爛額,最終全軍覆沒。所以,「不畏前境」,需要有智慧。要明瞭未來的一切都離不開現在,從現在開始努力,一定能改變外面的環境、改變未來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不畏前境」。

  「破滅眾魔,而得道果」,所謂「眾魔」,是指煩惱魔、睡魔、五陰魔、病魔、死魔、天魔等阻礙道業的魔障,如果能把這些魔破掉,絕對能夠成道證果。

  首先是煩惱魔,貪瞋癡等煩惱、習氣,會惱害我們的身心,壞道法、奪慧命,故名「魔」。譬如,貪睡、睡魔,打坐時瞌睡連連,使人無法清醒;瞌睡減少時,又會起妄想;妄想減少了,又開始打瞌睡……總是令人無法專心用功,所以稱之為魔。

  瞌睡這一關過了以後,就是五陰魔。五陰,是指五陰境界,也就是色、受、想、行、識。五陰魔,是指自己的生理、心理產生障礙。五陰境界有很多種,對治的方法就是要安住正念,不理它,用精進的方法來破除。例如,打坐時會有八觸現象,就是屬於五陰境界。例如癢觸,功夫沒有養成,就會亂抓,這一抓就容易出問題,假使能夠精進,安住正念,就能很快地度過八觸。一旦度過了,打坐就能得到輕安。所以,瞌睡、煩惱、五陰等障礙,要用精進的方法去破除。

  修行最怕病來磨,病一來、病魔纏身,如果招架不住,就用不上功。我們要知道,病,是從業障所生的;業,是過去的貪、瞋、癡造作而來的;而貪、瞋、癡,是我們的心念所生。如果不知道用精進的方法來檢討、反省、慚愧、懺悔,一點點小病也忍耐不住,始終這裡不舒服、那裡也不舒服,早課也不上,一聽說這個醫生好,就跑到這裡去;聽說那個醫生好,就跑到那裡去。所以,病苦實在是一種魔,讓人行住坐臥都不得安寧。雖然病魔很厲害,但是用精進的方法一樣也可以克制。

  病魔過了以後,還有死魔。修行還沒有成就以前,隨時都可能會死。死亡斷人生存的命根,使人道業不能成就、功德不能成就、學業也不能成就,所以稱為「魔」。

  如果能夠一關關地通過這些魔障,就能產生定力,這時候天魔便會來考驗。這念心本來內外就是一體,現在有了定、有了功德,就和外面的境界相感應,就能把我們的心從地獄、天宮的纏縛當中解脫出來,甚至也能把山河大地轉過來,這就是所謂的轉識成智、真如出纏。這一轉,使得天上的宮殿發生震動。天宮發生了震動,天上的魔就來了,他們用天眼觀察,以為你和他們作對。但其實並不是如此,完全是由於修定的功夫產生力量,使得真如去除纏縛,得到解脫。

  天魔,一個是他化自在天,一個是摩醯首羅天,這兩層天的神通都很廣大,如果修行人能通過這一關,離成道也就不遠。所以,想要超越魔障,就是要靠禪定、智慧,就是要精進,要有正念、正定,如如不動。換句話說,不管是哪一種魔,我們都應該要發大願、要精進,不要退失菩提,用精進心來對治,就能降伏一切魔障。

  不論是事精進也好、理精進也好,只要能夠堅持,就能破除魔障。在事相上努力不懈,發大願,給自己一些期許、一些約束,用事上的精進來突破自己的障礙。無論大乘、小乘,無論頓、漸,都需要精進。小乘是用修戒、修定、修慧的方式來斷煩惱,戒成就、定成就、慧成就了,就能真正斷除煩惱、真正得到解脫。這當中,必須要靠精進來成就,不能一曝十寒,不能像一般人所說「一天捕魚,兩天曬網」,這就不是精進。

  小乘修戒、定、慧,必須精進;大乘修六波羅蜜,更要精進──布施要精進、持戒要精進、忍辱要精進、禪定要精進,般若智慧也要精進,這些都是屬於事相上的精進。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曾為大施太子,就是精進布施的例子。大施太子為了取得海龍王的如意珠來行布施,決心要把海水挑乾。海水怎麼挑得乾呢?他不分白天、晚上,拚命去挑水,挑到骨瘦如柴,最後奄奄一息,不支倒地,這就是事上的精進。由於事上真正做到精進,不惜犧牲一切地精進,從事精進達到理精進,就產生感通的作用,感應道交,感得四大天王前來相助,順利取得寶珠。

  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長時間不斷地精進,就能使六波羅蜜中的每一度都能圓滿。假使不精進,就沒有辦法圓滿六波羅蜜的功德;功德不圓滿,就無法轉煩惱為菩提。以無上乘來說,雖然「煩惱即菩提」,頓悟自心就能直了成佛,但還是需要精進,時時刻刻要提起正念,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處處作主,一路精進用功下去,修行才能有所成就,這是屬於理上的精進。

  所以,無論是小乘、大乘、無上乘,只要精進不懈,一定能破除魔障,成就自己的道業。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