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章 欲火遠離



(一)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這一章是談欲與修道的關係。欲,是指欲界眾生的欲望。五欲七情、財色名食睡,都是欲。

  我們這個世界分成欲界、色界、無色界。修行的人都知道要脫離三界、脫離六道輪迴,但三界、六道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產生的?怎麼樣才能脫離?一般人認為三界、六道是在外面,外面的境界屬於事,確確實實有三界、有六道輪迴。事是從什麼地方產生出來的?是從理產生出來的。理在哪裡?就在我們的心當中。

  我們這念心就是理,因為心中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心念,所感的果報就是外面的欲界、色界、無色界。因能感果,外面的境界,是從我們這念心產生出來的,因為我們有男女之欲、飲食之欲、睡眠之欲,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有種種欲望、種種貪愛、種種執著,所以心中產生種種煩惱,外面就感種種果報,這就屬於欲界。

  假使把財、色、名、食、睡這些欲望轉過來,心清涼了,雖然身處欲界,但心得解脫,這樣很快就能離開三界。所以,要離開三界,必須現在從因當中離,如果要等待未來,始終是沒有辦法的。

  什麼是因?現在的起心動念就是因,由於這一念因,將來就能感果。所以,「因心即果覺」,因地心、果地覺。「因地心」,就是經常檢討反省,看看自己有沒有欲愛?有沒有色愛?有,馬上慚愧懺悔。這樣一來,我們的心慢慢地就清淨了。清淨以後,雖然身還在欲界,心已經離開了欲界。

  儒家云:「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能夠持續地克制自己的念頭,這念心就是清淨的、超然的。克制,不是簡單的事情,不但是儒家,道家也講這個道理,但佛法講得最為徹底。明白以後,就了解修行必須從這方面去努力,要在這念心上來用功;如果不知道在這念心用功,這一生只是修一些福報,還是沒有辦法得到解脫。

  我們了解佛法的道理,知道人生是苦,就必須要尋求出離。怎麼樣才能出離?要從起心動念這念因心上去出離,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修行就不容易成功;不但不容易成功,乃至於產生煩惱、邪見。產生了煩惱和邪見,就會毀謗正法,將來就會墮落。

  現在社會上就有這種現象,有些人主張「自在禪」,認為既然「心即是佛」,我的心就是佛,所以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心自在就好了。表面上聽起來好像頭頭是道,認為儒家也說:「食、色,性也。」所以就是要放縱食、色等人之本性,講究物質生活,過得快樂。事實上,這並不是本性,而是眾生性。

  舉例來說,有些人認為活在世上,過得愉快、過得自在比較重要,何必出家修行?以為縱欲就是自在,假使有這樣的觀念,當男女之欲得不到滿足時,心當中就會起煩惱,這時便會無視道德、無視倫理,乃至於會觸犯法律。

  再等而下之,社會上有些亂倫的事件,祖孫、父女、親眷發生關係,這就是沒有理智,屬於禽獸的世界。禽獸的世界沒有父母的觀念,很多動物在繁殖場裡,被關在同一個地方,只知道淫欲,生了很多的孩子,孩子又和牠的父母發生關係,始終是在惡業的循環中,沒完沒了。

  慢慢去觀察,什麼是禽獸?什麼是人?人有倫理道德,稱之為倫常。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君臣之間相處的道理,就是倫常,把倫常守住,人格就能完整。假使人格守不住,雖然是人,但心已經變成了畜生,就如衣冠禽獸,穿的是人的衣服,長的是人的樣子,但心裡面都是欲愛、色愛,沒有一點善法、沒有一點尊卑、沒有一點善惡、因果的觀念,這就是畜生的法界。所以,十法界不離當下這念心。

  佛法中有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什麼是不邪淫?除了夫妻關係之外,跟夫妻以外的對象發生關係,就是邪淫,以後就要感惡果。

  佛經裡面講,出家眾稱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為什麼這樣稱呼?就是不淫欲的關係。不淫欲可以得到解脫,心當中清涼就是解脫。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依,就是佛的弟子,就和普通人不一樣了。受了三皈依,有無量的功德,因為皈依了三寶,就是佛的弟子,心當中以佛為師、以法為師、以僧為師,念佛、念法、念僧,這就是功德,就能脫離三塗惡道。因為「欲」界,就是有男女之欲;能夠遠離男女之欲,就能脫離欲界,脫離三塗惡道。

  佛經上記載,天上的天人男眾稱為天子;天上的女眾稱為天女。天人享受五欲之樂,但天福享盡了,就會有五衰現前。什麼是五衰?就是五種衰敗的現象──第一,天上的人戴有天冠,像花一樣鮮艷,快死的時候,天冠慢慢枯萎,花就像快謝了,失去顏色。第二,所謂「天衣無縫」,天人的寶衣一出生就穿著,紗很薄,會發光,從來不髒,所以不用更換;快死的時候,就會「衣裳垢膩」。

  第三,「身體臭穢」,天人身上是香的,快死的時候,腋下發出臭味。第四,天人不流汗,快死的時候,腋下汗出。第五,「不樂本座」,天人坐在寶座上,只要動個念,寶座就會飛行,要快就快、要慢就慢;快死的時候,不安於座,甚至就看到寶座旁有人在等著他的位子。當五衰現前的時候,就知道要墮落了。為什麼知道要墮落?因為天上的人有天眼通,這是報通。神通有幾種:修通、報通、妖通。果報帶來的神通,就稱為報通。所謂「天眼無障礙」,有天眼的報通,能看到世間、天堂、地獄,沒有障礙。


(二)

  欲界天、色界天,就是以欲望的輕重、心清淨的程度,來區分天上的果報。欲界天又稱為六欲天,有男女之欲、飲食之欲,其中男女之欲是最厲害的。四大天王這層天,有男、有女,還有衣服、飲食,男女之間會交會,這就是四天王天的欲愛境界,這層天,天壽五百歲。透過修行,男女的欲愛減少了,就超越了四天王天,生到忉利天;忉利天的天人,還是以欲為根本,但欲愛心比四天王天少很多,有相抱交會,但不流不淨。因為色愛減少,壽命千歲,福德也很大,所以,超越了四天王天。

  透過修行,欲愛、色愛更少了,壽命就更長,天上的七寶宮殿更光亮,超越了忉利天,就生到夜摩天。這層天天壽二千歲,夜摩天的天人,只要兩手握一握,男女之間的欲愛就得到滿足。更進一步往上生到了兜率天,這層天的壽命又超過了夜摩天,在此能聽經、聞法、禪修,欲愛相較也較輕,男女之間不需接觸,只要相視會心一笑,就能得到滿足。所以想要長壽,就要從這念清淨心去超越,如果修了福德,經常反省檢討,把男女的欲愛減低,再往上就生到化樂天,這層天的壽命又更長,男女之間只是看一看,欲愛就滿足了。再往上是他化自在天,只要看一眼,欲愛就滿足了。

  慢慢去觀察,世間人對男女欲愛的執著,每個人輕重不同,有的人看得很淡,有的人就是看不開;如果看得淡,心中沒有執著、掛礙,就覺得生活幸福、快樂。所以男女欲愛輕,便往上提升;欲愛、色愛重,就墮入三塗。

  例如聲聞緣覺斷見惑、思惑的煩惱,斷除貪、瞋、癡、慢、疑、邪見六根本煩惱,習氣改過來,就證羅漢果。得六種神通,證涅槃果位;涅槃就是真空、寂滅,證到涅槃、真空,壽命就是無量。釋迦牟尼佛示現涅槃時,將自己的金縷衣交給迦葉尊者,付囑尊者將衣傳給彌勒佛,迦葉尊者在雞足山入定,等彌勒佛出世,傳衣給彌勒佛後再入涅槃。所以,要了生死,就必須把心中的煩惱斷除,了解這些道理,便知道修行要如何提升。

  以出家眾來講,現在的生活粗茶淡飯,不需追求名、利,最大的煩惱就是男女之欲,這種習氣,是生死的根本,從過去到現在,無量劫來一直都在。要了生死,就要由起心動念處來努力,「生」就是一個念頭生,「死」就是一個念頭滅。看到任何境界,第一個念頭起來,就是「生」,第二個念頭起時,第一個念頭就滅了,這就是「死」。一般人從早到晚八億四千萬個念頭,就有八億四千萬個生死。所以真正要了生死,就是要無念;無念,就是中道實相,頓悟自性,直了成佛,這是最直截了當的法門。

  無論是禪、淨、密、律,各個宗派都是講這念清淨心、絕對的心。淨土宗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男女的欲愛不重,就不會來受生;這念心沒有達到絕對的境界,還在攀緣顛倒,就是念不一,就不可能生到極樂世界。不清淨的心,就是眾生;不絕對的心,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所以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的差別,就是在欲愛、色愛的輕重,依此產生出這些不同的果報、壽命、福德因緣。六欲天中,欲愛最輕的是他化自在天,壽命也最長;欲愛比其他層天重的,就是四天王天;人道的欲愛更重,都是妄想顛倒;三塗惡道的欲愛更重,業障也重。所以要了生死,就要找到生死的根源,欲愛就是生死的根源。

  佛法用偈語來形容六欲天男女的欲愛:「四王忉利共相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熟視他暫視,此是六天真快樂。」四天王天共相抱,不可能從早上抱到晚上,所以即使是六欲天,男女之間的欲愛,也是一下就過去、短暫即逝,所以這不是真正的快樂。世間的男女,還沒談情說愛,就會羨慕談情說愛的人,等到自己談情說愛、最後結婚,不到幾個月卻又離婚了。而且,不但是年輕人會離婚,年紀老了也會鬧離婚。如果男女的欲愛、色愛,是真正的快樂,就不會離婚,這就證明欲愛、色愛是一種煩惱,這種快樂是一種刺激,一旦時間過了,不但不快樂,而且還會後悔、空虛、煩惱。譬如男眾在外面金屋藏嬌,夫妻之間因此情感破裂,家庭四分五裂,甚至個人名聲受損,社會地位一落千丈,讓人看不起,不需等到未來,現在就會受到種種苦果。了解男女的欲愛、色愛是一種煩惱,在家居士修行,一方面修供養、修六波羅蜜,二方面要檢討反省,雖然有太太,但夫妻間的關係要減少,慢慢化除欲愛、色愛的煩惱,才能成就解脫自在。相對的,如果不知道佛法,不知道欲愛是一種禍根,也不知檢討反省,就會縱欲,男女欲愛的貪心一起,就想占有,甚至強暴,這樣就會墮入三塗惡道。

  一個人的智慧高低,就是看欲愛心重不重。假使欲愛心很重,意識便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沒有什麼智慧;如果男女的欲愛、色愛比較輕,智慧就會通達。慢慢去觀察,不論世、出世間的賢聖,智慧都比一般人高,就是因為對於男女欲愛看得很淡。所以要智慧增長,就要把心中欲愛、色愛之火息滅,心中清涼,自然就有智慧;不但有智慧、身體健康,而且長壽。進一步得了大禪定,就能成就解脫、自在。

  所以,「離欲寂靜,是最為勝」才是真正的快樂,佛的智慧很高就是因為住大禪定,所以想要得到智慧,達到真正的快樂,就要得禪定。所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得到了禪定,在禪定中最快樂;證到寂滅,心境達到一如,最安詳、自在。修四禪八定,證到初禪離生喜樂地,一離開惡法,生理、心理就會變化,身心清淨,這時走路身體覺得輕飄飄,心中也很寧靜,這就是真正的快樂。再繼續打坐,超越初禪,證到二禪定生喜樂地,所產生的歡喜更甚;此時不貪著定中的境界,繼續再打坐,就超越二禪,證到三禪離喜妙樂地,這種喜悅更是微妙;到了三禪還是不貪著,繼續用功,便證到四禪捨念清淨地,連歡喜的心都沒有了,心就得清涼自在。


(三)

  修行講求「離欲」,一般人不了解,以為出家眾捨家修行,遠離情愛,沒有倫理,不近人情,其實不然。以世間法來說,倫理道德是用來維持社會秩序;但就算人做得再好、活得再久,還是免不了老、病、死苦,假使造了惡業,將來還要墮入惡道。

  中國最長壽的彭祖,活了八百歲,享盡齊人之福,有四十九個太太、五十四個兒子,大家都羨慕他,但是他還是很煩惱、還是要死,死的時候也很痛苦,還向上天禱告求壽,認為自己的壽命太短了。然而,不要說是活到八百歲,就算是六欲天最高一層他化自在天,天壽一萬六千歲,一樣要死;不要說是欲界,就算是無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最後定散掉了,業障現前,也一樣要墮入輪迴。

  所以佛法除了講定以外,還告訴我們要用智慧來返照自己,把欲愛、色愛、貪愛的煩惱漏盡。漏盡欲愛、色愛的煩惱,就證到真空、證到真如,真空、真如,就是無量壽、無量光,壽命就無有窮盡。所以,從長遠來看,我們現在修行實在是很大的福報。如果修行沒有得到禪定,就很苦,這時對欲愛、色愛的煩惱就是要忍,沒有別的。所以《佛說四十二章經》講:「忍色忍欲難」要學會忍的功夫,忍色忍欲。欲愛是生死的根本,天上的人一樣有欲愛、色愛,一樣要輪迴生死。所以進一步要證到阿羅漢果,解脫生死,就必須斷六個根本煩惱。

  一般人都想生天,許多宗教也認為天堂是快樂的。天堂究竟如何快樂?就是男女之欲、飲食之欲,常在吃喝玩樂當中。為什麼天人有這麼大的福報?也是過去修來的,我們也一樣,從現在要開始修,現在不修,將來也沒有天上的福報。

  過去有一位天子,天福享盡了,用天眼看到自己要投生拘夷那竭國,變成一隻癩子豬,心裡很不安,就去請釋提桓因(帝釋天)幫他想辦法。釋提桓因說,我們天上的人都是如此的,誰也逃不了無常,不過你很有福報,現在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善法堂為母親說法,你趕快去請佛陀救你,看看是不是可以把你天上的壽命保住。

  天子見到了釋迦牟尼佛,請佛救他。佛說:「救你是可以,第一要受三皈依,第二要受五戒,第三要修習禪定。假使能夠做到這些,天上的壽命和果位就可以保住。」天上的人誰願意受三皈五戒?還要打坐?耐都耐不住!真正是如此的,這是什麼原因呢?舉個例子來說,過去僧團裡有人生了病,都是由耆婆醫治。耆婆往生後,生到天上去了。這時,目連尊者的一個弟子生病了,怎麼樣都醫不好,目連尊者想找耆婆為弟子醫病,就用神足通飛到天上去找耆婆。

  假使人間出現了阿羅漢,那是不得了的事,但天上的人看到阿羅漢,理都不理。耆婆看到目連尊者,也只是舉個手。目連尊者實在想不通,就問耆婆:「以前你在人間,看到佛的弟子,都會恭敬禮拜;現在你看到我只是舉個手,連個問訊都沒有,這是為什麼?」

  耆婆回答:「尊者,我對你舉手已經不錯了,你看其他人對你理都不理啊!」目連尊者覺得確實很奇怪,耆婆接著就說:「你要知道,我們天上的人,時時刻刻都在享受,看到你來了,他那種快樂的心還停止不下來。」就好像小孩子到了兒童樂園,看到五光十色,高興得不得了,爸爸、媽媽要帶他走,他馬上就又哭、又叫,吵著不要離開。天上的人也是如此的,都是在享樂當中,但福報享完,就要墮落了。

  天子聽完佛陀開示,說:「世尊,只要能夠保全性命、保全我天上的果位,受三皈五戒、打坐……什麼都可以!」釋迦牟尼佛就為他傳授三皈,才剛把三皈受完,這位天子就往生了。由於這位天子看到三塗惡道的恐怖,皈依向道的心很真切,一句接著一句唸:「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往生了以後還在唸。由於皈依的功德,這位天子往生以後脫離畜生道,投胎到一位長者家中。出生的時候,口中還在唸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長者夫人覺得很奇怪:「這孩子怎麼一生下來就會說話?」左右的侍女也覺得很奇怪,大家討論著:「這孩子生下來就會講話,一定是妖怪,趕快把他扔掉,否則將來恐怕會帶來厄運、帶來災難。」

  長者聽到眾人吵鬧,前來詢問:「你們怎麼在這裡吵吵鬧鬧?」侍女說:「夫人生了一個妖怪,我們覺得很不安,正在這裡商量。」長者問:「怎麼會是妖怪?」侍女說:「這孩子一生下來就會講話。」長者決定先看看再說。長者是佛弟子,一到房裡,就聽到這個孩子在唸三皈依,說:「你們實在太糊塗了!這孩子一出生就知道唸三皈依,你們年紀這麼大了,還不知道什麼是三皈依呢!」

  這個孩子七歲時,一天,遇到目連尊者,便向前跟目連尊者打招呼:「目連尊者,您還認識我嗎?」目連尊者回答:「不認識。」孩子說:「目連尊者,您以前到天上去過,當時世尊在天上為母親說法,那時我見過您。我本來要墮畜生道,世尊幫我授了三皈依,救了我一命,我現在不但轉人身,還當了長者的孩子,這份恩德我一定要報答。請您轉達世尊,我要供養佛及僧眾。」長者知道以後,設齋供佛和僧眾。席間,釋迦牟尼佛為大眾開示四諦法門,這個孩子一聽聞四諦,當下得法眼淨。

  只受三皈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受持五戒的功德更是不可思議。以佛法來說,受了三皈,就是佛的弟子、三寶的弟子;受了五戒,是戒弟子,更不容易。受了五戒,有五戒的果位,男眾稱為優婆塞、女眾稱為優婆夷,又稱為近事男、近事女,能夠住在道場裡面,近事三寶。在家居士在家修行,證了菩薩果,就稱為白衣大士。如果受了八關齋戒,那又不一樣了,稱為近住男、近住女。近住,就是近住阿羅漢果,與聖人的位置接近了,快要近住到果位上。

  出了家又不一樣了、又升等了,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進一步受了菩薩戒、三壇大戒,身分又不一樣了。所以,佛法是最真實的,只有佛教有沙門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其他的宗教沒有,為什麼?一般的宗教最高的境界是生到天上去。等到天福享盡了,又會墮落。


(四)

  前面提到,天人所享的福,是男女的欲愛、色愛,天人位階的高低,也是依著對男女欲愛貪著的輕重而定,所謂「四王忉利共相抱」,四王天和忉利天,需藉由男女相抱來產生快樂;「夜摩執手兜率笑」,夜摩天是以握手,兜率天是以對視而笑來產生快感;「化樂熟視他暫視」,彼此之間看一看就能得到滿足了;「此是六天真快樂」,我們想一想,這是不是真正的快樂?這種快樂一剎那就過去了。天人的壽命很長,欲界最高到一萬六千歲,最後壽命也會享盡。假使能斷除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壽命就是無量。所以,《佛說四十二章經》裡講得很清楚:「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一般人沒有研究佛法,不了解佛法,認為佛法絕情絕義、破壞社會倫理,甚至修行學佛的人,看到佛法要離欲,心中起反感,認為「食、色,性也」,既然是人的本性,為什麼要離欲?凡夫眾生離不開生、老、病、死苦,假使不修行學佛,將來墮入三塗惡道是更苦,苦上加苦。所以,《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什麼是「大事因緣」?就是到我們這個世間來度眾生的生死大事。

  什麼是生死?就是欲。如果我們把這個道理肯定了,這一生絕對能夠成道證果;假使不知道在這個地方來用功,這一生最多修些福報,未來還要繼續修行,如果產生了煩惱、邪見,將來還是要墮落。因為不安本位!認為自己現在出家,好像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沒有享受到世間男女之欲,感覺對不起自己,心中還在後悔,覺得佛法太苛刻了,起了這些煩惱就糟糕了,就退道了,退失菩提心了。不僅如此,這一生無論是吃的、用的,都是施主供養,墮落了,就要還債,所謂「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真正是如此的。明白這個道理,也不用害怕,「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千年暗室,一燈即破」、「老僧一打坐,能消萬擔糧」,契悟這念心,無量劫的生死一剎那就了了。

  這一章告訴我們欲火要遠離,所謂「菩薩見欲,如避火坑」,大眾要肯定這個觀念,自己有很大的福氣,過去修了善根、慧根,跟三寶結了緣,前世發了願心,今生又來度眾生,現在要從這裡入手,這是自己的本分,實在是如此的。前面很多章節都談這個問題,這一章特別再提,叮嚀再叮嚀,這是佛陀的大慈大悲。

  我們的心中有三把火,一個是欲火,一個是無明火,一個是飢火。火來了,就失去理智了。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把欲修掉。相信每一個人都看得破世間上的名利,但要看破這一關,是不容易的,古德說:「透得此關,出塵羅漢。」俗話也說:「酒色財氣四堵牆,當中埋的是英良;若能跳出牆門外,此是長生不老方。」由此可知欲火的禍害。

  佛法講戒,儒家也講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年輕人還未成年、還在發育的階段,不可貪求男女之色。貪色,就會影響發育,一個是智慧的發育,一個是生理的發育。現在很多學生、年輕人神經衰弱,什麼原因?就是欲愛、色愛得不到滿足,產生手淫的行為。如果養成這一種習慣,就糟糕了,就會神經衰弱,腦袋昏昏沉沉、糊里糊塗,記憶力減退,最後失眠,這一生就完了。

  佛法是以戒為根本,戒是最重要的。不但有戒法、戒行、戒相,還有戒體,最重要的就是時時刻刻觀照這念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打了妄想,馬上照住,把打妄想、起貪愛的這個心轉過來;如果轉不過來,就要修「四念處觀」。四念處觀很重要,是對治我們的執著和男女之欲愛、色愛的法門。

  四念處觀──身念處,觀身不淨;受念處,觀受是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觀法無我──這是別相念,個別來修,對治執著和欲愛。別相念修成功了,不但能斷煩惱,而且可以入禪定、啟發神通。別相念修好了,進一步修總相念,一個具足四個──觀身不淨,觀受也是不淨、觀心也是不淨、觀法也是不淨,就是一法具足一切法。所以,佛法就是要如實地去修行,尤其是大眾出家不容易,把家庭、事業放下,來依止道場、依止師父用功。假使能夠把這一關看破,這一生絕對可以得解脫。所謂「解脫」,是指心當中的煩惱沒有了;煩惱沒有了,心就清涼;心清涼,就得自在;自在,就是解脫。

  修行,想要心得到自在、解脫,有頓悟、有漸修。什麼是頓悟?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時時刻刻安住正念,沒有妄想,一念到底。所謂「一法界顯,九法界隱」,「一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如如不動,這就是一真法界。悟到一真法界,就是開悟了。悟,就是這樣悟。假使沒有悟,相信這個道理,達到百分之百了,也是悟,這就是站得住;站得住,還要站得長,就是功夫,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頓悟法門。

  假使習氣太重,還是要修方便法門,早晚課誦、誦經持咒、禮佛懺悔、打坐參禪,修一切善,斷一切惡,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用來磨鍊自己的,這就屬於漸修。例如,四諦法門是三乘所共學。所以,四諦是最重要的──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四念處、安住八正道。要達到這個境界,第一關就是要離欲,沒有別的。

  儒家、道家、佛法都講這個道理,只是深淺不同。佛法當中聲聞、緣覺、菩薩、佛等果位,屬於聖;道家是仙,呂洞賓就是仙。證到初禪,就是仙,四禪八定都屬於仙位,得到禪定,有五種神通,所以稱之為仙。如果得到禪定,再配合智慧,修四念處觀,斷除自己的欲愛、色愛,就能超凡入聖。

  煩惱分為三種: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欲愛就屬於見思惑,修四念處觀,就是破欲愛的煩惱。要把煩惱、無明完全淨除,就是修中道實相觀,破了無明,就是如來的境界。

  這些都要腳踏實地去修,怎麼修?第一是持戒。早晚課誦、慚愧懺悔、檢討反省、打坐……這些是方便,功夫現前了,就能轉識成智。怎麼樣功夫才能現前?時時刻刻發長遠心,心當中有煩惱,正念不現前時,就要誦經持咒、發大願、修四念處觀,這樣修行就會落實下來。要有恆心、有信心,還要有大願,以願導行,就像菩薩以誓願持身一樣。為什麼要發大願?還沒有得到禪定、沒有證到三昧時,心當中有很多煩惱,就要以願力來支持自己的行為、以願力來引導自己的方向。


(五)

  道家也是遠離淫欲,方法是採藥煉丹就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練虛還無,但是如果練得不好,就會走火入魔。佛法修四念處觀,絕對是很平靜,專門對治自己的煩惱。四念處觀屬於漸修,漸修之後,安住中道實相,又是頓悟。所以,頓悟不礙漸修,漸修又不妨礙頓悟,二者互相融通。

  儒釋道對遠離欲愛,也有相似的觀點,宋朝時期,有一位陳摶仙人被皇帝拜為國師,不但特別崇拜、優待他,而且送了很多美女給他。一般人認為美女是很好的,但站在修行的立場,女色不但不好,而且還是禍害,所以陳摶仙人寫了一首詩就離開了:「雪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得來;處士不興巫峽夢,空煩神女下陽台。」什麼意思呢?美女的皮膚就像雪一樣白,兩頰就像玉一樣潤,一般人求都求不到,認為是齊人豔福;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了解它不是好事,古德云:「豔女來奔、妖姬獻媚,君子視為莫大之禍殃而拒之。」所以,一件事看你從什麼角度來看,愚癡的人以為是享受齊人之福,有智慧的人認為是大禍臨頭,實在是如此的。

  佛教有一位維摩詰居士,「雖有妻子,常修梵行」,雖然有妻子,但經常都是保持清淨,心也是清淨的、口也是清淨的、身也是清淨的,等於儒家所說的「柳下惠坐懷不亂」,達到這個境界是不是功夫?這只是一種定。定當中要有智慧,要定慧等持,用智慧來漏盡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才是真正的超凡入聖。

  佛法是智慧的,當下這念心能管得住,就是四兩撥千斤。一個是轉念,一個是提念,一個是化念。假使對某個人打了妄想、起了執著,會參禪的人馬上照它一下:「誰?」「是誰在想?」一照,妄想就沒有了,這個功夫比較細。功夫粗的人,實在是沒辦法不打妄想,就誦經、念佛、禮拜懺悔。假使自己有一點功夫,檢討反省,把起心動念這個心一下就轉過來了,中道實相觀,一念不生究竟懺悔,這就是所謂的「無生懺」,是真正的懺悔。

  修行,就是要在這念心上去修,這念心相應,就成道了。什麼是「相應」?不是另外有一個相應,而是妄想不生、處處作主,這就是相應──與清淨心相應、與無為心相應、與不動心相應。孟子說:「我四十不動心。」也是這個道理。蘇東坡說「八風吹不動」,也是一個「定」字。除了定以外,當中還要有智慧,才能直了成佛。

  這一章「欲火遠離」,我們明白欲在心當中會起火,稱為欲火。異性之間產生了執著,馬上身心就不得自在,為什麼?身體會發燒、發熱,這就是火。佛經中提到,凡夫看到天女,就會被欲火燒死,所以這把火是很厲害的。由此可知,任何宗教對男女之欲都是忌諱的,若不了解,就會誤解佛法不近人情;了解以後,才知道佛法是大慈、大悲。

  欲火要遠離,一個是身遠離,一個是心遠離,由事到理。出家遠離紅塵,是身遠離,但如果身體遠離,心不遠離也沒有用;可是如果連身體都不遠離,那就更糟了。所以,暫時身體遠離,找一個避風港安住下來,道場就是一個避風港。第二步,心遠離,要注意這念心,不要打妄想。陶淵明有一首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身遠離,只有事,沒有理。身心都遠離,有事也有理,就能與道相應。

  心要遠離,就是時時刻刻要觀照、時時刻刻都安住正念,這念心一轉過來,就遠離了十萬八千里;相反地,這念心一打妄想,就身處在火宅中。明白這個道理了,就了解佛經所說:「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火宅當中,法王還存在。法王是什麼?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要能作主,就是火宅當中的主人。這一章的目的就是告訴我們要遠離欲火,事要遠離,理上也要遠離。假使事上不能遠離,最低限度男女之間要保持分際。

  出了家,男女之間保持距離、保持分際,為的是預防產生一些枝節。欲火要遠離,一個是在事上遠離,男眾和女眾之間少講話,沒有事情就不要交談;有事情要談,就要保持正念,這樣也是遠離,就是《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也就是「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最後說沒有說一句佛法;度了無量無邊眾生,最後說沒有度一個眾生。什麼原因呢?就是無我相、無人相,這念心始終安住正念。安住正念,超越時間、超越空間,哪裡還有我相、人相?這些道理必須要自己去體悟。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遠離欲。「夫為道者」,「道」在什麼地方?道不離心。心悟了,就是道;心迷了,就是眾生。

  悟了,心就在定慧當中、就是光明。在定慧當中的這念心,起心動念就有智慧、就有感應、就有神通,所以稱之為「道」。相反地,這念心迷了,在妄想當中,哪裡會有感應、神通?這就不是道。所以,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時時刻刻離欲。

  「夫為道者」要想修道,要怎麼修?「道」就是這念心,無為的心、真空的心、清淨的心、妙有的心。怎麼樣才能悟道?怎麼樣才能得道?「如被乾草」,希望心清淨光明,達到定慧這個正道、中道的境界,必須時時刻刻有警覺的心,就好像身上披了乾草,這是一種譬喻。乾草遇到火馬上就燒起來了,就會喪身失命。

  「火來須避」,外面有火,馬上就要避開。怎麼避開?一個是事上避開,一個是理上避開。什麼是事上避開?很多地方都不要去,要避開是非、避開煩惱;即使為了常住事不得已得去,必須要安住正念,不能有非分之想,就好像身上披著乾草,遇到外面的境界、外面的緣,火一燃,命都沒有了。

  乾草是什麼?就是外面的境界,所謂「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這些境界要避開。實在是一定要面對時,起心動念都要安住正念──年紀大的,是我的父母;年紀與我相仿的,是我的兄弟姊妹;年紀小的,是我的晚輩,思惟這個道理,把念頭轉一下,或是藉由誦經、持咒、念佛……來轉念,這就是「避」,這就是方便法門。

  除此之外,過去玉琳國師的師兄曾教他一種方法,假使看到女性,無法安住正念,用針錐一錐自己的手,這樣一刺激,馬上就醒過來了。所以,把念頭轉一轉,提念、轉念、化念,這些都是方法。最徹底的方法,就是修四念處觀,最後安住正念、安住中道實相,這麼一來,什麼都避開了。時間、空間都沒有了,人我是非都沒有了,欲界、色界、無色界統統沒有了,避得乾乾淨淨的,所謂「實際理地,一法不立」,這就是避。

  「道人見欲,必當遠之」,既然想修道,就必須認識清楚,要從「欲」這方面來息滅,轉化自己。這念心清淨了,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光明、就像一潭止水一樣清涼。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要想見到菩薩,就是要淨化這念心,這是最重要的。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