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二十七章 无着得道【逆情顺性】



(一)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本章「无着得道」,又名「逆情顺性」,主旨是把「情」提升为「性」。「性」,就是本心本性、佛性,也就是菩提心、清净心、无住心。

  本心是菩提心,本性就是空性。情,是指我们心当中的贪、瞠、痴、慢、疑、邪见,冤亲、是非等种种烦恼,以及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七情、一切心意识的活动。

  凡夫众生这念心,随着六根、六尘境界而转,顺着情欲、情爱,产生种种烦恼、执着,就会流转生死,称为众生境界。顺着这念菩提心、这念觉性,安住在空性,即是「逆情顺性」,这样就能了生死、就能超凡入圣,证菩提、涅槃,就属于圣位。

  禅宗祖师云:「见性成佛」,想要契悟本性、觉性,想要明心见性、超凡入圣,就必须「逆情」。「逆情」,并不是把这念心灭掉。这念心灭掉了,就无法「顺性」。这念心从六根而出,攀缘外面的六尘境界,产生心意识,形成十八界,就是流转生死。「逆」即是反观自性,眼见色,不着色相;耳听声,不着声相;舌根触味尘,不着味相。不着,就是不起贪心、分别、计较。修行就是要在六根门头用功,把心意识产生的情执转过来,这就是「逆情」,逆生死之流,又称为回光返照。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云:「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反闻,就是回光返照,这念心经常都在定慧当中,没有颠倒,这就是逆情。我们的六根就像蜗牛的两个触角,一伸出来,这念心就随着六根攀缘六尘境界,顺着外面的色、声、香、味、触而起烦恼,患得患失,这就是流转生死。所以,古德说:「两眼内视,两耳内听。」听到外面任何的风吹草动,马上把六根往内收、往内照,这就是「就路还家」。念佛、参话头,就是把六根靠在佛号上、话头上,能听的这个闻性,听到好的不起喜心、听到坏的不生瞠心,心往内听、往内收,这就是「逆情」。所以,想要了生死,超凡入圣,就是要往内听、往内看,经常检讨反省,把这念心收回来,顺着自己的本心本性,这样用功,就能达到「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佛有法、报、化三身,要证三身,就要逆情顺性。无论禅、净、密、律,都是讲这念心性的道理,只是所修的法门不同,目的都是要证到佛的三身。

  将这念心往内收,这就是智慧;假使没有智慧,心就收不回来。智慧,就是觉察、觉照、能作主,称为智慧佛。这念智慧心时时刻刻回光返照,这样用功,将来所感的果报,就是「圆满报身卢舍那佛」。这念心转过来,就能契悟本性、法身。依着法身,起慈悲心、修六波罗蜜,就称为「千百亿化身」。

  儒家也讲心性,《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天命,是指上天赋予我们的生命;然而,以佛法的角度来阐述「天命之谓性」,更加彻底,「命」,指本具的心性。无论是教下或禅宗,都提到这念心性无始无终。六道众生的生命有始有终,属于分段生死,证到这念心性,就能脱离分段生死,生命无始无终,也就是净土宗所说的无量寿、无量光。

  要契合这念心性,就必须「逆情」──逆转自己的情爱、情欲,顺着本心本性,此即「顺性」而修。《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修无修修」,「修」是方便,「无修修」就是顺性。由方便顺着本性而修,使这念心经常保持存在,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了达诸法毕竟空寂,不着空、不着有,就是「顺性」。所以,无修无证的这念心,就是本性、就是道,也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

  本章所说的道,不是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更不是天道、人道、三涂恶道,而是最高的道──菩提道、涅槃道,也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顿悟自心,直了成佛」。

  佛法的道理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因果和心性。因果属于事,心性属于理,事理是一如的。事上不执着,就是理;理中生了分别、执着,就变成事。执事废理,就成为众生境界;执理废事,就会落空;事理圆融无碍,就是菩萨。修行能掌握以上的原则,这一生就能超凡入圣。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前面这一段就是因,从因上努力,将来产生的果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夫为道者」,「佛」是指释迦牟尼佛,是果位上的圣人,具足智慧、定力、福报、慈悲,乃至神通妙用。「夫」,是发语词,表提示作用。「为」指作为,就是修行。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无论世、出世法都讲「道」,乃至宇宙万法,都不离开这个「道」。然而,「道」究竟在哪里?要如何修、如何悟?

  每一个宗教都认为自己有道,其他的宗教、法门都不是在修道,这就是一种我执的看法。佛不但超越了我执,而且破了法执,所以对于「道」,看得更清楚。佛法所说的道虽然也有深浅,其中最究竟的,就是无言无说、无视无听、无所不在的这念心。


(二)

  禅宗祖师说:「庭前柏树子」,柏树子就是道,所以「平常心」就是道。「平」者,不动;「常」者,过去、现在、未来,恒常不变。这念心达到不变、不动的境界就是道,也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人人都有,就是这么简单。但是众生的心,要它不变、不动,不容易达到,所以要经过一番觉照,这个功夫要靠自己养成,首先就是要有信心。《妙法莲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出现于世,开种种方便,说小乘、大乘,说渐、说顿,乃至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为了阐述中道实相这个「道」。

  其他的宗教也是讲道,不过对道的解释却很模糊,佛经中以「盲人摸象」的譬喻,形容其他宗教对「道」的了解。各宗教所认知的,只是象的一部分,并没有看到象的整体。摸到象的尾巴,说象像一根扫帚;摸到象的耳朵,认为象像一把簸箕;摸到象的肚子,说象是一个鼓;摸到象的脚,则说象像柱子。所以对于道的了解并不是全部,只是一部分而已。假使执着部分为全体,就会迷失道的真义。如苏东坡咏庐山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庐山也不同,因此,永远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就如同众生有我执、我所,所以始终看不清这念心性。

  佛法对于「道」的了解,就如同看到象的整体。整体,就是指本具的心性,无言无说,因为一说出来就是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生灭,就像水泡般,幻起幻灭。真正的菩提、涅槃道,如大海之水。海中的水泡也不离开大海之水,就像心念生灭也不离自性。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就是没有名称。有名字,是方便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开始。开始,就有一个生相。有生,就有灭。所以,「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无上菩提道,而是方便的说法。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讲一句佛法,因为所讲的佛法,都是方便言说。所谓「没有讲一句佛法」,能所俱空,空、有皆不执着,这就是真正的道。

  学道之人,最重要的就是:一、不被情欲所惑,二、不为众邪所娆,这样就不会走错路、走远路。不被邪知邪见所迷惑,就能精进无为,契悟到这念心。一切精进都不能离开无为,无为就是心性。心性也离不开有为,有为而不执着就是无为。无为才是道,假使违背这个道理,就不是无上菩提道,而是方便道。明白这个道理,依照这个原则去用功、学习,「吾保此人,必得道矣!」这就是本章的目的。

  「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过去在大陆,山上的木头砍伐之后,就扎成木筏,放在河里,顺流而下,就能一直流入大海。山,譬喻心当中的种种烦恼,如无明山、我慢山。运用各种方法,把木头从山上放入河里,就等于是八万四千个方便法门。放在水中,譬喻开悟了。悟后起修,就能「全修在性,性修不二」。称性而修,就是「寻流而行」。所以,修行学道如何才能从凡夫契入菩提大海?如果能像木筏一样,能够毫无阻碍,一直流到大海,这样就决定可以成道。

  修行不论是遇到顺境、逆境,都要像木头一样顺流而下。遇到外面种种境界,知道如何善调身心,顺着清净心、慈悲心、无我心、无染着心,用功修行,就是寻流而行、称性而修,也就是顺着觉性而修。心行、口行、身行清净,从有为归于无为、有念归于无念,进而达到《佛说四十二章经》所说:「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相反地,若是依瞠恚心、痴心、慢心而修,乃至执着自己在修行,或是执着法门为实有,有了这些法执,就不是寻流而行。

  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虽然这念心性是本具的,但是没有经过一番返照、薰习,里面始终夹杂著无明、烦恼,就好像金在矿中,不得彰显。虽然心性在烦恼、我执、四大、五蕴当中,其中也有菩提、涅槃,不假外求。佛性在烦恼当中,就如同波在水中,水和波浪是一个,了解这个道理,对于「人人都有佛性」的道理、对于修行,就能产生信心。

  修行的目的在见性,「性」就在烦恼当中,随着这念心性而修,就能转烦恼成菩提、就能见性。小乘称为「断烦恼、证涅槃」,大乘称为「转烦恼成菩提」,无上乘则是「烦恼即菩提」。不论小乘、大乘、无上乘,都是寻流而行,只是修行程度的深浅有别。此处所讲的,就是最高的境界──无上乘的顿悟法门。

  「不触两岸」,世间上的任何一切境界、事物都是两岸、都是相对的境界。众生不是执有,就是着空,始终处在相对的境界当中。例如,执着明暗为实有,执着美丑、善恶、男女、远近,乃至执着出世间法为实有,这些都属于两岸。不触两岸,意指不住两边、中道而行。

  世间一切万法,都是相对的境界。只要是相对的,就是无常,虚妄不实。世间上没有一个始终存在、不变的事物。以美丑来说,也是相对的,例如,高山族人认为在脸上刺青纹面,才是美;平地人看到他们脸上的纹面,却觉得害怕!所以,随着地方、文化、风俗民情的差异,对于美、丑的看法也不同。美、丑也不是恒常如一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当中,现在看起来年轻貌美,经过几十年,发白、面皱,青春美貌不复存在。若能明白美丑不是绝对,而是相对虚妄不实的境界,就不会心生执着。


(三)

  一般人都嫉恶如仇,认为要从善如流。以佛法而言,善与恶是相对的境界,也会随着外在的时节因缘而改变,所以也是虚妄不实的。例如,在台湾认为是善,在其他国家不一定是善;佛法认为是善,对其他宗教而言不一定是善……过去认为是善的事,现在也不一定认为是善;现在是善,未来也不一定是善。从这些角度来分析,善、恶就是两边,执着善或执着恶,就没有办法超越,就是住在两岸。所以,善与恶,都不能执着。

  佛法把善分成三种:假观善、真空善、中道实相善。一般人认为做善事很好,以佛法而言,世间善属于天上、人间的福报,是个好梦,天福享尽,又要受轮回,所以还不是真正究竟的善。修了善法,进一步归于无念,能所俱空是真空善。真正的善是不住空有两边,称性而修。这念心时时刻刻清楚明白,动静都能作主,不昏沉、不妄想,清清明明,这才是最高的善法──中道实相善。它是绝对、不可破坏的境界,也是宇宙的根源,是超越两边,解脱的无上菩提道。

  佛陀告诉我们不住两岸,「住」就是心念的执着,这念心把外在的境界当作实有,就产生相对的境界。假使心不执着,知道两岸都是虚妄,就是不住两岸。所以,这一生修行要了生脱死,首先就是不住两岸,不执着世间一切相对的境界,也就是禅宗祖师所说:「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不着空、有两岸,因为这念心性本来就是空,另外再加一个空,就是空上加空、头上安头。这念心本自具足无量的智慧、功德及神通妙用,本来就是有,再执着外面的假有,就迷失了本有。要悟到这个道理,就必须称性而修,这就是正知正见。

  会通了这个道理,看到好的,知道是虚妄,就不会心生爱着;见到恶的,也不会起烦恼,这念心就能得到解脱。否则,心始终定不下来,不断地攀缘,执着善恶、是非、明暗、得失、美丑……始终落在两边,这样的人生就是在作梦。所以,这里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达到不作梦的境界。

  「不住两岸」是最高的道理,是无上甚深妙法。不但世间的两岸不能住,出世间的两岸也不能住。例如,一般人认为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是秽土,所以要离开秽土,往生到西方净土,把西方净土当成未来的果报。但哪个是东方?哪个是西方?现在,人处在东方,就以为净土在西方;对西方而言,东方又成了西方。

  所以,东、西、南、北,都是方便的世间法,属于两岸,真正的净土就在这念心当中。这念心有贪瞠痴、杀盗淫,心不清净,所看到的就是五浊恶世;相反地,把这念烦恼心转过来,心清净了,就是光明,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净土。所以,净、秽不离当下这念心。

  要生净土,就要不离本参、不离自心,时时检讨反省,断恶修善,又不执着善恶,这念心离开相对,超越两边,就是真正的常寂光净土。明白这个道理,修行就能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执着两边,始终契悟不了这念心性。譬如现在出家,认为出家是解脱相,在家是烦恼相,但即使出了家,心不清净、心有挂碍,还是不能得到解脱。佛法有渐、有顿,这里所讲的是心性,属于顿悟。离开两边,就能悟到这念心性。

  一般人认为凡与圣的差别是:凡夫是苦恼的境界,圣人已证果位,有神通、得大自在。事相上而言,确实如此,但凡与圣最究竟的差别,还是在于这念心。如《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凡、圣不是从事相上分别,执着了事相,就是落入一边。例如,持戒的人认为自己持戒清净,看不起没持戒的人,产生了我执、法执,也是一种烦恼。师父并不是鼓励大众不要持戒,而是要大众明白:这念心要离开两边、放下执着,才能得到平静。

  什么是不执着?不执着,不是不要,也不是把执着的东西毁掉、丢掉,而是知而不着,心当中不生挂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但不执着善、恶,而且进一步积极地为善去恶,到最后善也不执着,达到无善无恶,就离开了两边。这念心不执着,才能契悟绝对的境界。

  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容易断章取义,产生邪见。其实修行不离方便,方便是一个管道,借由方便,最后就能离开两边。穿衣吃饭是相,穿衣吃饭的这念心就是性。如果认为修行不需要穿衣吃饭,色身就会挨饿、受冻,甚至败坏,这样修行就修不成功。所以,相不碍性、性不离相,只是不执着,而不是什么都不要。

  烦恼、菩提,属于相对的两岸;生死、涅槃,也属于相对的两岸。世间是烦恼,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菩提和烦恼同是一个。所以,只要当下不起烦恼,烦恼就成为菩提,生死就变成涅槃。离开生死,另外再去找一个涅槃,是找不到的。烦恼和菩提表面上看来是相对的,实际上却是一个,犹如波浪和水,不起风浪,波浪就是水;假使把波浪全部去掉,水也不存在。

  所以,心不平静,心随境转,就会起波浪。一般人认为,没有外面的风,自然就没有波浪。修行就是要反过来,即使外面有风,不随着外面的境界风而动,就是顺性、就是离开两岸,烦恼就成为菩提。所谓「八风吹不动」,「八风」是什么?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不外乎这八种境界。遇到这八种境界,这念心要知而不动,保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寂照一如,不随境界所转。相反地,心随境界所转,心烦意乱,就失去方寸、失去了主宰,乃至精神出了状况,这就是因为遇到外境,失去了本心所致。

  从渐修的角度而言,现在是因,未来是果。因即是此岸,果就是彼岸,这也是两边。以「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而言,此岸就是彼岸,烦恼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如古德所说:「万里途程,不离初步。」这一万里路,从一开始起心动念,一直到抵达目的地时,还是不离开初初动念的这念心。

  「诸法缘起,缘起性空」,世间上的一切现象,都属于相对的境界。要想超越相对的境界,不能离开日常生活,也不能离开世间。纵使离开了这个世界,还是活在相对当中。假使身在世间,心不着世间之相,如《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都不执着,这念心清楚明白,心就能够得到解脱,自然而然就离开两岸。

  佛法有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三谛原是一心中得。对钝根而言,三谛是分开的。契悟到这一念绝对的心,就能明白三谛原在一心中,一切法都不离开当念。


(四)

  「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在日常生活中,放不下名利得失,心中有贪爱,或是看不破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就容易为人所取、为人所谋计。世间上的陷阱很多,到处都是诱惑,假使不注意,一不小心,不只是色身,甚至法身慧命都会葬送!所以,修行要有智慧及慈悲,悲智双运,照破外境,离开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时时保持心的宁静,这样就绝对不会为人所取。

  「不为鬼神所遮」,「鬼神」分为外面的鬼神及内心的鬼神。外面的鬼,是就事相上而言;神,是在鬼中当官的,生前福报、福德大者,死后在鬼道中就能作官,称之为神,如土地公、城隍爷、山神、水神、河神、树神、火神等。神的福德、神通、定力比鬼大,所以神是管鬼的,如天神是管天上的事,世间的神则管世间的事。佛法讲六道众生,鬼和神,是六道当中的鬼道。

  什么是内心的鬼?这是就理上而言,譬如,看到好吃的东西,起了贪心,却吃不到,口水就直流。贪心使得心意识产生转变,遮蔽了自性的光明,脸孔马上就现出饿鬼相,不需要等到将来堕入饿鬼道,当下就是饿鬼。

  这念心贪色,起了欲爱、色爱,身体马上就会发热。假使作不了主,不知道回光返照,把境界当成实有的,继续不断地攀缘、打妄想,欲火就会烧身,使身体不得自在,甚至失去理智,造作恶业,将来不但会堕入畜生道,甚至会下地狱。

  有些人看到女孩子就打妄想,想久了以后,晚上睡觉就作梦。梦久了以后,连白天也看到对方的影子、听到对方的声音,心里觉得很奇怪,就到处求神问卜。其实,这些都是从意识转变而来,这念心有内鬼──邪见、愚痴、瞠恚、贪爱,慢慢就招感外面的鬼。外面的鬼是从心当中所产生。因此,想要脱离外面的鬼神,要从这念心开始。

  如何从这念心下手?觉察到自己起了贪吃、贪色的念头,马上就要「逆情顺性」,发惭愧心,把贪吃、贪色的心收回来;进一步思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或是修不净观,把世间的一切看破。这念心转过来了,心中的欲火、瞠火、饥火,也就熄灭了,当下就离开了饿鬼道,这就是「不为鬼神所遮」。

  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十法界都在当下这念心当中,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法界,但这些还是生灭的法界。假使这念心能够安住在实相,内心保持光明、慈悲、正念、正定现前,就是菩萨的境界。悟到这念心性,称性而修,就是如来的境界,也就是不生不灭的一真法界,不但是「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亦「不为鬼神所遮」。

  「不为洄流所住」,什么是「洄流」?一般人遇到善的境界,就沾沾自喜,遇到障碍就裹足不前,退失了菩提心,或是对境界产生执着、贪爱,这念心始终在攀缘。乃至于懈怠、放逸,心无所安住,这就是「洄流」。要达到「不为洄流所住」,就是要精进。

  精进,分为事精进及理精进。什么是事精进?如佛经所载,上半夜、中半夜、下半夜,无有间断地用功。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死,心靠在善法上,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行为己行,广行六波罗蜜,就是事精进。

  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为大施太子时,虽贵为太子,但由于过去的愿行和智慧,始终精进不懈地修菩萨行,广行布施。国王知道太子把国库里的财宝布施给人民,便将他驱逐出宫。太子出宫后,看到人民贫穷困乏,心想:「只有取得龙王的如意珠,才能救度大众!」这样的愿心,感得龙王送给他如意珠,但却被其他龙群给盗走,为了要回龙王的如意珠,太子便发愿要把海水挑干,因此日以继夜地挑水,挑到骨瘦如柴,最后昏过去了。四大天王被太子的行为所感动,就帮助大施太子挑水,四大天王有神通,不一会儿海水就被挑去了一半,龙群吓得不得了,赶快把如意珠拿出来献给太子,这就是事精进。

  修行遇到一点点不如意的事,就垂头丧气,心生懈怠、放逸,就是没有精进心。不精进,就容易起烦恼,甚至身体也会不安。因此,要「不为洄流所住」,不但要事精进,而且要理精进。首先从起善念开始,修有为的布施,在事上精进;进一步,从有为归于无为,达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无为。最后能所俱空,安住正念,修而无修,这就是大精进。

  《楞严经》云:「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知见无见」就是直流,「知见立知」就是洄流。有一就有二,有二就必有三,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念心始终被外境所转,就在六道当中轮回。修行想要「不为洄流所住」,这念心就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清楚明白,处处作主,这就是直流;违背这个道理,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被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所扰,就是流转生死。


(五)

  「亦不腐败」,心当中起烦恼,业障现前,乃至于破戒,就是「腐败」,所有善法都不容易修成功,如儒家所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以,修行学佛要持戒清净。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修十善,就能增长福德和智慧,心就能宁静;出家众更进一步还要修戒、定、慧,受三坛大戒。

  戒,分为戒法、戒相、戒体。在戒法、戒相上加功用行,最后还要归于戒体。什么是戒体?就是这一念心。这念心要清楚明白、处处作主、常寂常照,有了过失,要经常检讨反省、改过,始终保持身口意三业清净──心清净,不起贪、瞠、痴;口清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言;身清净,不造杀、盗、淫。心当中一片光明,就绝对不会腐败。心水清净了,菩提心、涅槃性就会现前,如古德所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所谓「参禅第一,持戒为先」,不但事理要融通,更要持戒清净,具足戒行。这念心时时安住在正念、安住在实相,这就是最高的持戒。

  「吾保此木,决定入海」,「木」譬喻「道」,「海」譬喻「性海」。这念心当中具足无量的智慧、禅定,乃至于神通,如同大海里面的宝藏一样。海是众流汇集而成,这念心要达到像海水一般深广,必须要不拒细流──「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样就能契悟心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佛」是指清净法身佛,也就是禅宗所说的这念心。

  以前有一位女众居士,听到某位法师讲经时开示:「女众不能成佛,不但如此,连魔都不能成。」于是很伤心地问师父:「师父!我修行这么发心,不但不能成佛,连魔都不能成,那我还修什么行?这位法师是不是讲错了?」师父跟她说:「这位法师并没有讲错,只是没有说清楚。佛有法身、报身、化身,女众不能成佛,是指不能成就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丈六金身的报身。」成就报身佛必须「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属于渐修。修六波罗蜜圆满了,最后百劫修相好,修行六度成就百福,用百福德才能成就一个相好。

  一般人听到成佛要历经这么长远的时间,就不想发心修行。佛很慈悲,告诉大众,不需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也能成佛,只要依据这一章的道理来修,「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往,亦不腐败」,这一生修行绝对可以成就清净法身佛。

  所谓「清净法身佛」,就是指这一念心。这念心迷了,就是众生;悟了,就是佛;起了邪见,就成魔。这念心是本具的,人人都有,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经云:「凡有心者,皆当作佛。」悟了这念心,还要依据这些道理来修,在这念心上安住、返照,绝对可以「见性成佛」。

  佛法是真实的道理,不是口头的学问而已。明白佛法的道理,能够使自己增加对佛法的信心,并且进一步去实行。假使修行能够不触两岸、称性而行,「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就一定可以从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

  「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发无上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圆成佛智而精进的修行人,必须「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情欲所产生的烦恼,能使人迷失本心,而不断地起惑、造业、受苦。心当中有情欲,心水就变成浑水,懵懵懂懂、昏昏沉沉,没有智慧,不知道人为何而活,只知道沉溺在名利财色中,认为人生就是要享受,完全不知道这是错误的观念,这就是属于一种惑业。

  情爱是生死的根本,经云:「菩萨见欲如避火坑。」一般人不了解「情是枷,爱是锁」,有了情爱,患得患失,心水就起了波浪,就不能得自在。如果把情欲心转过来,自然就破惑,就能不为烦恼所转,脱离三界,真正到达毗卢性海。

  「不为情欲所惑」,「情」,指男女之情;「欲」,指对色的贪欲、贪爱。贪欲的根源,即是无明。世间人认为情欲是快乐的,看到女孩长得很苗条,声音很清脆,皮肤白白净净的,就心生贪爱,产生情欲,由情欲而心生占有。同样地,女性看到男性很强壮,就心生喜爱。这些都是烦恼。了解以后,要思惟不净观的道理,照破对声音、皮肤……的执着,知道这些只是暂时的假相,要把它看破。

  世间的男女之情,起初是谈情说爱、卿卿我我,最后结了婚,不合又离婚。如果爱情能够始终存在,应该一直都很恩爱,怎么会离婚?这就证明情欲是虚妄的。男女之间的情欲、色欲,也是一刹那就过去,之后换得一身的空虚、烦恼与凄凉,所谓「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所以,古德说:「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转增趣味。」思惟这些道理,心就宁静了。这样就能去三毒、破三惑,证三智、三德,得到真正的自在。

  一般人遇到美女,觉得是一种艳福。站在修行的立场,这不是福,而是祸!所以,不但佛法强调远离情欲,修道的仙人也知道要远离情欲、色爱。过去有一位陈搏仙人,当时的皇帝为了表达对仙人的尊重、欣赏,就送了美女给他。陈仙人题了一首诗:「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处士不兴巫峡梦,空烦神女下阳台。」之后就飘然离去。这首诗说明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世人却执着这种假相为实有,心生颠倒。

  对一般世间人来说,假使情欲太重,学业、事业都不能成就,最后一定是功败垂成。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丧身的君主和英雄豪杰,都是因为情和欲挣脱不开,使得心无法安住,以致身败名裂。所以,贪着欲爱、色爱,世间法尚且不能成就,何况是出世法?


(六)

  过去,有一位比丘在河边打坐十二年,虽然身体在打坐,心当中却放不下财、色、名、食、睡,所以一直无法成道。有一天,释迦牟尼佛观察这位比丘得度的因缘成熟了,就前去度化他。

  正在此时,河边有一只乌龟出来乘凉,但旁边来了一只水狗,上前想吃乌龟。乌龟看到水狗,马上把头尾和四肢缩进壳里,水狗看一看,吃不到,只好无奈地走开。看到这一幕,佛陀就问比丘说:「你在这里修道,有什么体悟?」比丘回答:「世尊!我现在心里面有很多烦恼、妄想,心始终定不下来。这个心实在很难把它降伏下来。」

  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他,刚才乌龟为了保命,急忙把头尾和四肢都缩进壳里,修行人也要知道保命,因为黑白无常杀鬼都在等候我们。白天一刹那就过去,是白无常;晚上也一刹那就过去,是黑无常。要脱离无常杀鬼,就要像乌龟一样,头尾、四肢都要往内缩。四只脚、头、尾,代表我们的六根。六根往内照,就是「逆情顺性」,自然而然就不为情欲所惑,得以保住自己的法身慧命。

  最后佛告诉比丘四句话:「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修行时时刻刻要「逆情顺性」,六根内照,防意如城。因为六根攀缘,是从我们的意识所产生,假使意根不动,眼、耳、鼻、舌、身自然就随之寂灭不动。所以,要时时刻刻觉察、觉照,看好这念意识,就像卫兵守城门一样,不要让心从六根这六个门头跑出去,这样就能守住城门。

  憨山大师曾说「修行说难是难、说易也是易,只要意根保持不动,顺性而修,自然而然就不被情欲所惑。」了解以后修行就很容易,假使不了解这些道理,修行就是很难。想要脱离生死轮回,就是要远离情欲。在儒家称为「修心养性」;佛法更进一步,要「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也有深浅,想达到最高的境界,就要依照这些方法返照、检讨、反省,「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这些都做到了,这一生的修行就不会白费,一定能够成就正觉。

  「不为众邪所娆」,「娆」,即困扰、迷惑之意。「娆」旁边加个「女」字,意谓本来这念心是平静的,但是一看到女孩花枝招展,就起心动念,想东想西、患得患失,心始终定不下来,为这些烦恼所困惑、迷乱。

  「众邪」,指世间人对于人生的真相看不清楚,而产生种种疑惑,乃至于邪见。例如,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有断见、常见。「断见」,就是认为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常见」,就是认为人死为人、牛死为牛……始终不变。这些都是众邪。由于没有正知正见,听到似是而非的道理,就当作真实,产生了执着,自然而然影响身口意三业,无法契入无为。

  社会上提倡宗教扫黑,把所有信仰一概而论,认为拜佛是邪见、是怪力乱神、是迷信,认为修行学佛是痴人所为。甚至有人说:「宗教是鸦片,对社会、政治没有好处!」这些都是邪知邪见。一般人听到这些道理,就会退失信心,而不了解宗教当中有正有邪、有深有浅、有事有理,不明白人生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精神生活。

  例如世界是如何产生?每个宗教对于世界的看法,众说纷纭。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婆罗门教说,世界是梵天所创造的。儒家说,世界是清与浊合成的,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当中就是人类。道家主张,世界是阴阳所生,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而成六十四卦。然而,这些都还是在心外求法。

  就佛法而言,无论是事、是理,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本无自性,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这个世界没有创造者,一切都是共业所产生的依、正二报因缘和合而成。所谓「因缘和合」,就是要具足种种条件,才能产生结果。譬如师父在这里讲经,希望大众听了能够开智慧、断烦恼,转识成智,明悟本心。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具足众缘──要有讲堂、电灯、椅子、桌子、麦克风……这些都具足了,还要有讲经的人、听经的人,这场法会才能成就。假使这些因缘散去,这个法会也就不存在了。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世间一切万法都是因缘和合,本无自性,绝对没有任何一个创造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道理。

  诸法本无自性,仗因托缘方生。再举例来说,人不能直接生人,必须要男女交合;即使是人工受孕,也必须具足种种条件,才能够达到人工受孕的目的。人道如此,畜生道、天道,乃至于植物,也是如此。树不能直接生树,必须借由几种方法,以延续树的生命和成长。一、播种:种子种下去,还要具足土壤、空气、阳光、水等种种外缘,因缘具足了,才会长成树。二、压条:把树的枝桠皮剥开,放些水草、泥土,用塑胶袋扎起来,经过一段时间,长根了,再把它锯下来,种在土里。三、阡插。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具足因缘,才能使树绵绵不绝地繁殖下去。

  因此,修行学佛必须要破除邪见。第一、要知道诸法缘起性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没有一个主宰。第二、知道人人皆有佛性。假使能够了解缘起性空、心即是佛、道不离心,就能从邪见转成正见,「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


(七)

  「精进无为」,「无为」就是顺性──顺着这念心性。《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也不离开有为法。外在的衣、食、住、行,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以及受、想、行、识,这些都属于有为。修行就是在有为当中,并将有为化成无为。观空,是破除对有为法的执着,观空而不执着空,契入了空性又不着空,就达到无为。

  如:念佛,能念之心要清清楚楚,所念之佛要了了分明,这些属于有为;进一步要达到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皆了不可得,就是无为。所以,无论修任何宗派,禅、净、密、律,都要达到无为,这念心时时安住在中道实相,精进无为,这就是佛法的根本。

  依据这一章的方法用功,静坐思惟、反省、返照,照破这念心当中的无明烦恼,达到一念不生,无为心、平等心、真空心、涅槃心、菩提心现前,这就是无为。要达到无为,先从有为当中去修善法,修六波罗蜜、惭愧忏悔,早晚课、打坐、诵经、持咒,修四正勤,用善法转化心当中的恶念,化除习气,使身口意三业都是善法,心保持光明,这就是福报。

  修一切善法,不执着这些功德、福报,最后达到一念不生,这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清清楚楚、处处作主,当下就是无为。想契悟这念心,要先从有为法,精进修一切方便法门,再进一步契入无为。

  精进,分为消极与积极两面。心不起贪、瞠、痴,口没有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四种过失,身不造杀、盗、淫,这是属于消极的精进。进一步,发四弘誓愿,时时刻刻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死,如《普门品》所说:「心念不空过」,上半夜、中半夜、下半夜,无有间断。身修一切善,口说大乘、小乘,渐修、顿悟、出世间法……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就属于积极的精进。精进以后,又不执着这些功德、果报,就是真精进。

  佛法中提到:「功德归三宝,好事给他人,坏事自己检讨反省。」依据这个原则去修行,无为法就会现前。无为法不是求来的,因为有求就有得,有得就必有失;无为法也不是想出来的境界,因为能想这念心,如果不想了,无为法也就退失。所以,真正的精进,是先从有为开始,进一步不执着有为,最后无为法就会现前。

  由有为归于无为,次第而修,就属于渐修,如佛经所云:「先以善舍恶,后以舍舍善。」最后归于中道实相观。由事到理,最后事理也不执着,无为法就现前。一切贤圣的精进,最后都要归于无为法。老子也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达到无为的境界,心当中就是真空、妙有,具足一切功德、智慧、神通妙用,是最高的境界、是宇宙的根本,在佛法就称为法王。

  依据这些道理来用功,「吾保此人,必得道矣!」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是本具的,既然是本具,「当下即是,动念乖真」,这念心时时刻刻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寂照一如,就是无为。

  《六祖坛经》云:「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都是讲这念心,但所显出来的作用,有层次上的差别。明白这些道理后,所有一切法还是要努力去做,修一切善法,不执着一切善法。断一切恶,无恶不断,断了以后,没有能断、所断;因为假使有能断、所断,这念心又成了相对,这就不是真正的无为。

  真正的无为,是指我们当前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没有妄想,这就是定;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慧。定慧一如,就是无为。无为当中不妨碍有为,有为不执着,就是无为。有为是用,无为是体,体不碍用,用不离体,体用一如,就是真正的自在。

  佛法说:「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一乘」,就是指无为法。「任运」,任持自性,保持这念心,始终安住在无为。无为这念心不是死的,可以运用在假有、真空、中道实相上,这就是真正的体用一如、体用自在。

  想悟道,就要称性而行,这样修行就是真修、真悟。真悟就是「顺性」,真修就是修而无修,「寻流而行」、「不为人取」。假使为人所取,赶快觉照、检讨反省;假使住在洄流,就要赶快精进;如果腐败了,身口意三业不清净,要赶快忏悔,这样就是真正的修行。修无修修,依性起修,始终不离当念,这一生修行就能契入无为,成就道果。

  这部经涵盖大乘、小乘,渐修、顿悟之理。依据这些道理来返照、来用功,这一生绝对可以成道、证菩提、证涅槃,因为道是现成的,不是东求西找,也不是等待来世。就如《六祖坛经》所说:「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在日中求影,绝对找不到的!因为一切都是现成,不假外求。

  道理虽然如此,可是如果不修,就是执着身体地水火风四大,以及受想行识、妄想、瞌睡;修了,又是起心动念。所以,要依据「称性而修」的道理来修,就能转识成智,这一生就能超凡入圣。

  本章的大意,就是修行的根本。相信这个道理,就是与理相应。与理相应,就入了圣位。如果只知道事而不知道理,就算把身体烧掉,或是精进三大阿僧只劫,始终是在凡位,仍然与理不相干。所以,要修而无修,时时刻刻安住正念、清清楚楚、如如不动、处处作主,就能「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依性起修,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如此修行,理就现前。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