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世界】─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二章举难劝修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一)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这一章举出修行人所面临的二十种困境。「佛言:人有二十难。」对于修行学佛的人来说,修定修慧,希望福慧增长,乃至成道证果、获得解脱,都会遇到这二十种障碍。假使能够突破这些困境,我们的福德、智慧、定力就能有所成就;相反地,若不去努力,修行就是处处障碍。「举难劝修」,就是劝发修行人努力突破困难、尽力学习。

  在社会上,无论做人做事,也会经常遇到困难,假使认为每件事很困难而不去做,那么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如果能够本着恒心、耐心、愿心去克服、突破障碍,不但学业、事业能成就,自己的修行和道业也能成就。所以,遇到了这二十个难题,要努力去突破,不要退缩、不要害怕困难。

贫穷布施难

  有些人因为运气不好,或是事业不顺利,乃至事业失败的因缘,所以来学佛。虽然学佛了,如果还是不明白穷困潦倒的原因在哪里?就很可惜。贫穷,是因为过去悭贪,没有修布施、没有修供养,今生就会感得贫穷的果报。

  为什么「贫穷布施难」?一者因为过去悭贪的习气还存在,二者因为已经很贫穷了,没有余力可以布施。一般人不了解,布施能够把贫穷、悭贪舍掉;假使把悭贪布施掉了,贫穷也会跟着布施掉。

  一般人到庙里拜拜,都会祈求佛菩萨、神明赐给他好运、赐给他财宝,但是要他布施却不太容易。如果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知道今生贫穷是由于过去的悭贪、吝于布施所招感,今生即使再怎么贫穷,也会尽力布施的。

  所以,难与不难,只是认知的问题,了解这个道理了,贫穷的人也会乐于布施。有一些学佛的居士和发心的菩萨,知道自己今生贫穷,是由于过去生缺少布施功德所招感的果报,所以遇到化缘、修建道场,都非常愿意尽力成就这些功德。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一生虽然贫穷,布施反而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一般人认为贫穷的人要三餐温饱都很困难,吃也吃不好、住也住不好,哪里有能力布施呢?有些人还会说:「师父,您劝我修行学佛,如果修行学佛可以有饭吃,菩萨能保佑我发财,我就来学佛。」修布施法门,确实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让人富贵,因为种善因、得善果,有施就必定有得。修大布施、大供养,真正可以把贫穷转化掉,为什么?虽然没有钱却能尽力发心,是真正的发心。对于有钱人而言,拿八万、十万、乃至一百万来布施并不困难,但对于没有钱的人而言,靠打工一天赚一千多元,却能拿五百元出来布施,这就非常不简单了!由于发心广大,所得的福报也大。明白了今生的贫穷,是由于过去没有布施,没有种富贵的因,今生就要赶快布施,未来才不会继续招感贫穷的果报。

  出家修行的法师没有钱财,怎么修布施?出家可以法布施,还可以布施自己的慈悲心。举例来说,有人来道场参访、观光,布施一个笑脸,或是亲切问候一句:「阿弥陀佛!」这也是布施。能够布施欢喜,处处都是福报。

  相反地,如果看到居士一来就心生烦恼,觉得又有人来扰乱清修,心量狭小,只想要躲避人群,时间一久,可能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变得自我封闭。所以,有人到道场来,我们要布施欢喜。布施欢喜的这念心,就是富贵、就是善果。因此,出家众也要修布施──法布施、智慧布施、慈悲布施,这些都能产生无量的福报。

  贫穷有两种:物质上的贫穷与精神上的贫穷。一般人认为没有钱就是贫穷,但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没有财富,并不是贫穷;有了财富却舍不得布施,才是贫穷。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拥有十万想百万,有了百万想千万,有了千万想一亿……甚至想要拥有全世界,希望财富尽入囊中;假使无法如愿,就觉得自己很贫穷,好像欠缺了什么。

  俗话说:「知足常乐。」道家也说:「富贵莫若知足。」假使心能知足,即使物质生活不如意,也能「常乐」。「常乐」,才是真正的富贵。所以,物质的贫穷并不是真贫穷,精神上的不知足,才是真正的贫穷。假使心不安定,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处,始终在物质上追求,一生就活在贫穷当中,这是修行学佛必须确立的正知见。

  几年前,有一位居士半夜到灵泉寺找师父。师父问他:「为什么这么晚上山?有什么事?」他说:「师父!我得了失眠症,已经半个月睡不着觉了,如果再继续失眠下去,可能会得精神病。恳请师父慈悲,帮忙想想办法。」师父问他:「你为什么失眠呢?失眠应该是心中有烦恼、有问题不能解决吧?」

  近年来,患失眠的人不少,有些是由于心当中累积了许多问题想不通,或是为了名利、家庭、事业……患得患失,钻牛角尖,忽然精神上失去主宰,就造成失眠。

  这位居士说:「十年前,我在观世音菩萨前许了一个愿,希望能买一栋房子。假使能够如愿,我就开始吃素。现在我不但买了一栋,还买了第二栋,照理说应该要吃素了,可是一来自己觉得素菜不好吃,二来太太也不允许,认为吃素没有营养。所以,到现在都还没有吃素,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对不起观世音菩萨。师父慈悲,请您跟观音菩萨讲,等我在迪化街买了房子之后再来吃素。」

  这个居士虽然拥有两栋房子,由于不知足,希望求观世音菩萨保佑,让他在迪化街再买一栋房子。师父告诉他:「这样下去,你的房子始终是买不完的。你说吃素没有味道,其实吃素有没有味道,决定在我们这一念心。吃素是先苦后甜,起初可能觉得很勉强,吃到嘴里淡然无味,慢慢养成了习惯,慈悲心也逐渐增长,这个时候,粗茶淡饭都觉得香甜,这时叫你再吃肉,反而觉得又腥又臭,令人发呕。为什么过去觉得不好吃的,现在却变得好吃了?可见,好不好吃,决定在我们这念心,与素菜本身无关。肚子饿的时候,什么都好吃;肚子不饿,吃什么都不顺口。」

  「再者,吃素不够营养,这个观念也不正确。现在的维生素,很多是从植物当中提炼制造的。出家人吃了几十年的素,身体还是很健康,很有力气。假使有人只吃肉、不吃蔬菜,却很快就会生病。此外,牛、羊、马、骆驼……都只有吃草,但都是力大无穷,怎么能说吃素没有营养呢?如果一个人心中很平静、很愉快、很安详、很自在,吃什么都能吸收。细胞能吸收养分,身体就会健康。如果心里忧愁、烦恼、患得患失,身上的细胞也随之产生变化,就会产生疾病。有些人得了癌症、长了肿瘤,或是生了怪病,都是过去心里的忧愁、烦恼积压久了,使得细胞跟着起变化,产生不正常的变化,就会生病。」

  「佛法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想要使身体健康,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要肯定佛法、肯定自己,这样吃什么东西都能吸收,身体就很健康。相反地,心当中忧愁、烦恼,即使吃最好的东西,吸收不良,怎么会健康呢?」这位居士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一个星期之后,他上山来告诉师父,他已经开始吃素,而且不再失眠了。


(二)

  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假使不知道满足,一直在物质上追求,即使名利双收,心中也会非常空虚、匮乏,这就是精神上的贫穷,也是真正的贫穷。

  以求名为例,一般人认为在社会上拥有权势,就是贵。有些人就想透过种种关系,或各种手段获得一官半职,乃至求高官厚禄,这念心始终都是向外追逐,求不到时,便产生苦恼;即使求到了,有了官位,别人在面前恭维,背后可能还是瞧不起这样的人,甚至私下诋毁……何贵之有?

  所以,富贵和贫穷,有事、有理,有物质层面、有精神层面。什么才是真正的贵?心当中清净,没有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无欠无余,一片清凉,真正是人生最大的富足与安乐。所以,真正的贵,就是知足。知足常乐,始终心系善法、善念,精进不懈,功德时时刻刻都在增长,就是最大的富贵,如此,人生就有无穷尽的希望,未来更有无穷尽的功德果报。古德云:「人贫不是贫,心贫实是贫;人贫能养道,是为贫道人;心贫无智慧,堕入饿鬼身。」有些人虽然物质上很匮乏,但是心里却自在满足,时时刻刻安住在善法、安住在菩提涅盘,这就是真正的富贵。

  所以,所谓「贫穷布施难」,难与不难,就是观念上的问题,认识清楚了,就不难;认识不清楚,就是难。假使知见不正确,做什么都很难,布施很困难、修行也很困难;但修行、布施是一定要做的事,做了,一定可以得到好处,认识清楚了,再苦也不为所苦,吃苦就了苦,这样一来,即使很贫穷,也不会觉得布施是一件难事,修行就更能有所成就。


(三)

豪贵学道难

  所谓「豪贵学道难」,「豪」是豪门,指在社会上有地位、有权有势之人。「贵」是尊贵,拥有名誉、才能与学识,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与尊敬,这就是「贵」。一般人都会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势产生执着与贪爱,要他舍弃权势来修行学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佛法说「诸法缘起」,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眼前的富贵剎那即逝,贫穷的人会老、会死,富贵的人也会老、会死,无论是当权或不当权,也免不了一死。佛法告诉我们「心性本具」,只有这一念心才是最真实的,这才是无穷无尽的真生命,这才是真正的富贵。了解这个道理了,舍豪贵、出家学道,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四)

弃命必死难

  对一般人而言,舍弃生命、布施生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难与易,也是观念与认知的问题。中国人讲究「忠孝节义」,为忠、为孝、为节、为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是君子为人的理念。

  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比生命更为可贵。有了这样的理念,舍生取义就不是困难的事情,因为舍弃一个短暂而无常的色身、寿命,换来的是无穷尽的生命,这是非常值得的。

  佛法讲得更深入,要开悟、成道、证果,要证我空、法空,最后空也不执着,契入实相境界,生命就是盖天盖地、不生不灭。世间的生命是脆弱无常的,只有实相才是真正的永恒。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安住正念,时时刻刻都很自在,即使命在旦夕,也不会慌乱。假使没有悟到这个道理,要他把生命布施出来,就会像大难临头一样,只会选择逃避,哪里还会赴汤蹈火、义不容辞呢?所以佛说「弃命必死难」,就是这个道理。

  佛陀时代,有两位比丘结伴去听佛说法。路途遥远,又缺乏水源,两人都濒临渴死的边缘。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水井,一位比丘汲水便饮,另一位见水中充满了小虫便不饮。饮水的比丘问他:「怎么不喝水?」比丘回答:「世尊制戒不得饮有虫水,井水有虫,所以我不饮水。」喝了水的比丘便劝他饮水,以免渴死不能见佛。比丘回答:「我要持佛净戒,宁可为道而死,不可无道而生。假使因此渴死,也没有关系。」结果这位比丘,终因缺水而死。喝了水的比丘,保全了性命,抵达佛陀说法的处所。

  佛陀见到喝了水的比丘,问他:「你从哪里来?有人与你结伴同行吗?」比丘对佛陀说:「世尊!我从波罗脂国来。有一位比丘同行,但因路途遥远,又缺乏水源,最后发现了一口井,可是井水有虫,我为了能够听到佛说法,因此喝了井水,才能来此见到世尊。另一位同伴因为坚持不饮有虫水,在途中不幸渴死,无缘见到世尊。」佛陀对他说:「你实在愚痴!你没有真正见到佛却误以为已经见到佛。你的同伴虽然因守戒往生,但他能够守志弘道,所以福报是最大的。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伤害任何生命,由于持戒清净的缘故,这位比丘已经往生天界,继续闻法修行。」佛陀接着说:「持戒的功德非常殊胜,不但可以享天福,而且生生世世不退菩提。亲闻佛法是很大的福报,而持戒清净的功德尤为殊胜。」

  历史上有很多投降、变节的人物,虽然保全了性命,却遗臭万年。相反地,忠臣孝子为了忠、孝、节、义,舍身弃命,表面上看好像是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流芳千古,功德善果更是无量无边。明白这些道理,就能如文天祥所言:「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这念心定了,与真理相应,就能视死如归。

  以佛法的角度来说,不但是精神不死,进一步还要开悟,证到菩提、涅盘,这才是真正的不死。所以,修行没有别的,就是要精进、要放得下,为了成就道业,这一生都可以拿来布施、供养。《楞严经》云:「将此深心奉尘剎」,这就是真正的大舍。舍得彻底,妄想、业障也舍掉了,只有这念心才是最真实的。悟到这念心,就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生命,否则,将虚妄的色身当作自己,就真正是「弃命必死难」。

  修行学佛,必须了解色身是无常的,只有法身和功德才是盖天盖地,无量寿、无量光。要证到这个境界,就先要如禅宗所说的「大死一番」。什么是「大死」?就是拚命舍弃过去的种种坏习惯,牺牲奉献、广行布施,所以,要有大悲心、大愿心,有正知正见,才能成就;如果没有大愿,就会因循苟且,有一点小毛病,就时时挂碍色身,这就是怕死。病,是从过去的业障而来的。有了病,不知道精进用功,偏偏执着这个假的色身,四处求医,妄想颠倒,哪里谈得上「弃命必死」?

  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贪生怕死。我们既然明白了,就要发心、要用功、要认识清楚,这一生修行一定要果证无生。达到无生的境界,就能生死自在。假使没有这个愿心,道业不能成就,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成就。


(五)

得睹佛经难

  过去要想见到佛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有大福报、要有殊胜因缘,才看得到佛经,现代由于印刷术和交通的发达 ,弘法普遍,佛经流通也广,所以看佛经非常方便。虽然如此,却有许多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把佛经视为普通书籍,不 知道佛法的珍贵;即使有机会听闻佛法,既不相信、也不能深入,甚至认为佛法只是行善而已,把佛法当成一般的善法,这 样即使听闻了佛法,还是等于没有听闻。由于现代社会佛经流通很广泛,一般人反而不知道珍惜,所以说「得睹佛经难」,要真正契入佛法的心要,更是不容易。

  过去,佛经是非常珍贵的,不是一般人能见到的。古德先贤发愿保存大藏经,或是刻在石碑上,或是用木刻制版、 印制、保存。保存大藏经不是件容易的事,储存木刻版大藏经,需要很大的空间,以及特殊的环境条件。宋朝有一位法珍比 丘尼,看到大藏经,如获至宝,便发心要刻印大藏经,使其广为流通。刻印木刻版大藏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法珍比 丘尼的家里虽然非常富有,但变卖了所有的房子、土地,还是没有办法刻完一部大藏经。

  为了使佛经流通,法珍比丘尼更发起大慈悲心,自己出去化缘。起初还有人愿意支持助印,但慢慢地愈来愈少。为 了刻经,法珍比丘尼不惜舍身为法,砍下自己的左手,用盐水浸渍以免腐烂,然后右手拿着砍下来的左手,去托钵化缘。当 时很多人被她的悲愿所感动,也跟着变卖田产来成就刻经的功德。

  刻经的志愿尚未完成,法珍比丘尼就往生了。徒弟们继承她的遗志,如法炮制,一代接一代地断臂托钵化缘,经历 这样艰辛的过程,一直到第三代,才完成整部藏经的刻印工作。

  藏经集结,也是不简单的工作,要经过种种复杂的手续,就像立法院的案子要三读通过一样。经过第一次集结、第 二次集结……动用了很多财力、人力,才使得佛经流传到现在。所以,「得睹佛经」确实是不容易的事。即使是现代,很多 边地民族也是看不到佛经、听不到佛法。现在即使有很多人发心流通佛经,但没有福报的人还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了 以后甚至把佛经扔了,还加以诽谤,自招罪过。所以,与佛法无缘的人,真正是「得睹佛经难」。

  唐朝玄奘大师到西天取经,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把佛经从印度带回中国。带回来的佛经是梵文写成的,要经 过繁复的翻译过程,才能在中土流传。在古代,翻译经典需要动用庞大的财力、人力,不像现在翻译一般小说那么简单。翻 译佛经,必须要请高僧大德,要请证义,以证明翻译无误,还要经过诸多润饰,这部佛经才可以流通。所以,每天诵经、看 经,要心存感恩,要作难遭遇想。

  玄奘大师之后,又有一位义净大师,千里迢迢地西行取经,经过二十五年的岁月,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回到中土,写 了一首诗感叹佛经的难得:「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去人」,指到西 天取经求法的人。「去人成百归无十」,去了一百个人,回来的不到十个,许多人都命丧途中。「后者安知前者难」,后代 读经、看经的人,如何知道前人取经的困难呢?

  又云:「路远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古代取经的菩萨都是用生命去 换取佛经,所以我们看到佛经,要珍惜、要恭敬,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要珍惜听闻佛法的因缘,否则错过了这一 生,要再看佛经就不容易了。

  中国最早的佛经是《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佛遗教经》,这三部经在当时都是至宝。当时的 人知道佛经得来不易,比其它宝物还要珍贵,所以看经前一定都要先洗手;经书一定摆放在最清净的地方,用干净的布盖上 ,以避免灰尘。由于古时的人写经、印经、诵经,都有这种恭敬心,所以就能产生种种感应。现在因为佛经唾手可得,大众 不以其为珍贵,没有恭敬心,所以诵经、写经、印经,都不容易产生感应。

  佛经说,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如何供养法?一是流通,一是恭敬。在过去,就是缮写佛经。由于过去印刷术 不发达,所以需要人工誊写;现在印刷技术进步了,佛经印刷精美,不需要人工缮写了。假使书法写得很好,为了流通佛经 ,也可以发心写经。但假使只是以经书为习字的范本,写了一章、一节、一句,写完了就扔掉,就会招罪过。

  佛经是佛所说的,是人生的真理,也是古人牺牲生命换来的。假使不尊重、不恭敬,乃至轻蔑佛法、毁坏佛经,就 会招罪过。看经也是如此,要作难遭遇想,毕恭毕敬地将经本摆正,左歪右斜都不好。放置佛经的地方要清净,不要放在椅 子或坐垫上。此外,还要保持佛经的清洁,不要弄脏、弄乱;经上不能随便写字,或是圈圈点点,必须另外作笔记。佛经和 世间的书籍不要放在一起,不但是佛经,一般荐亡消灾的疏文也要端端正正地摆放,假使随意扔在一旁,就是对法不恭敬。 没有恭敬心,就没有感应。

  「得睹佛经难」,既然看佛经、研究佛法是这么殊胜难得,今生能够听闻佛法,实在是很大的福报,要作难遭遇想 。对法宝有恭敬心,就能得到无量的福报。


(六)

生值佛世难

  「生值佛世难」,「佛世」,一是指佛法住世,一是指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住世。佛住世是为了度化众生,但要出生在佛住世的时代,非常不容易。佛的法身恒常住世。佛的报身化现在净土,要得了三昧、心清净了,才有缘得见佛的报身。佛的应化之身,有大化、小化、随类化之别,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佛的应化之身也是可见的,如释迦牟尼佛就是应化之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世寿八十年。

  佛经过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能够遇到相好庄严的化身佛住持世间,是非常稀有难得的。现在仍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间,下一尊佛是弥勒佛,据经典记载,要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佛才会出世,在龙华树下成无上正等正觉。

  佛法住世有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正法、像法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末法时代。三个时期主要是指人的根机有正法、像法和末法三种;所谓末法根机,就是对于佛经起疑、对佛像不生恭敬心,乃至怀疑佛的真实性,生毁谤心。对佛法没有办法生起正信,道业就不容易成就。

  现在是末法初期,末法有一万年,前五千年期间,还有人可以成道证果,后五千年就非常困难了。成道愈来愈难,并不是佛法不灵,而是人的根机每况愈下的缘故。每一个时代,众生的根机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信心而有差别。无论是出家或在家修行学佛,假使信心生根、根深柢固,信心达到百分之百,道业就成就了。

  很多人认为末法时代不能成道,只好念佛求生西方,这是错误的观念。生西方不是坏事,但是如果认为修行无法成道,只能等待生西方,靠这种等待的心理,是绝对没有办法成道的。无论是西方净土或东方净土,都是一种果报,必须靠现在的努力,有因一定有果。

  有大因缘、大福报的人,才能见佛,亲见圣迹、亲闻法音,立刻就能成道证果。佛在世时,根机好的人见佛得度,听到佛说:「善来比丘,袈裟自着,须发自落。」马上就证得阿罗汉果。现在虽然无缘见到佛的丈六金身,但仍能见到佛的舍利。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每一座塔中都供养着佛的舍利,遇到有缘的人、发大心的菩萨,舍利塔就会从地下、从空中涌出。此外,现在还有佛像、佛经的流传,见到了佛像、佛经,也能增加我们的信心。

  现在的人不容易成道,就是因为疑心太重。疑什么呢?第一、怀疑佛法;第二、未能亲见佛、菩萨、罗汉,所以怀疑圣贤的存在。无论是出家或在家,都是如此。佛法是以信心为基础,假使能够亲见佛陀,就能断疑生信。信心达到百分之百,感应就现前,无论打坐、诵经、持咒,都有感应;假使没有信心,修什么法门都没有办法成功。要增长信心并不容易,信心是多方面的,有事、有理。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契入心性、菩提、涅盘、觉性、真空之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就要借着庄严的佛像,令其产生信心。

  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要想见到这个虚妄的假相,还是要靠因缘。举例来说,大众坐在讲堂里听经闻法,讲堂是虚妄的,中台山也是虚妄的,但是有些人,可能连中台山的名字都没有听过,更不可能到中台山来。虚妄,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这些都是假相、假有。这个假有要靠福报,才能因缘和合呈现出来。修行要了解这些道理,否则信心无法增长;信心不够,怎么修行,遇到一点点困难、烦恼,马上就退失菩提心,如何成道?

  佛教从印度发展出来后,分成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所以佛像也有南、北的不同形象、风格。中国人塑的就是中国相,印度人、泰国人、斯里兰卡人、寮国人塑的佛像,就是印度相、泰国相、斯里兰卡相、寮国相。所以,佛像虽是个假名、假相,藉由这个假相来启发内在自性,由相而见性,因名而昭德,也是悟道的一种方便法。

  过去曾经有一位居士到山上来参访,他告诉师父:「中国大乘佛法的所有宗派,我都不相信。」师父问他:「那你相信什么?」他说:「我只相信小乘佛法。」师父再问:「你只相信小乘,小乘经典提到须弥山、提到三千大千世界,那么,须弥山在哪里?」他一下子便答不出来了,所以,以这样怀疑的心态来学佛是没有用的。

  有些人主张「须弥山是喜马拉雅山」。假使须弥山是喜马拉雅山,那所有的佛法都站不住脚了,这些都是邪见,对于佛法没有信心,只是跟着现代学者赶时髦,对于佛法只是质疑、研究、考证,而不落实修行,这是错误的心态。

  后来,又有另一位居士到山上来,提到:「不但大乘不是佛讲的,连小乘也不是佛讲的。」师父就问:「如果不是佛讲的,总是有一个根据,你们发表这种论点是以什么为根据?或是自己打坐开悟,得到禅定、得到宿命通或天眼通而得知的;或是自己分析出来的?」这人说道:「既不是自己得到三昧神通,也不是从教理中分析出来的,是根据国外的研究结果。」他说:「目前有人甚至怀疑,释迦牟尼佛是不是真有其人?」既然连佛的存在都成了疑问,如何修行学佛?有一年报纸刊载,在尼泊尔发现了古代记录释迦牟尼佛的碑文,许多学者也参与了这项考古工作,相信他们以后不会再怀疑释迦牟尼佛存在的真实性了。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七觉支,第一就是择法觉支,修行学佛要选择无漏、清净的法。假使没有选择的智慧和能力,往往会被外在的名望所迷惑,以为有名气的人所说的知见都是正确的。虽然很有名气,但假使不去实践,道理讲得再多,对自己的修行一点也没有帮助。

  如果对佛法、对修行没有真正的信心,不但学什么都不容易成就,还会产生邪知邪见。譬如一桌好菜,每一盘都是上等好菜,但其中一盘被下了毒,不小心吃到了,就会丧失性命。中了邪知邪见的毒,则会失去法身慧命。

  出生于佛陀时代的人,能够亲眼见到释迦牟尼佛的丈六金身,亲耳听闻佛开演梵音,根本不需要去考证,也不会怀疑。但是,「生值佛世」是不容易的。现在由于去圣日遥,人们对于佛经、佛像没有恭敬心,甚至用怀疑的态度来研究佛法,自己起了种种烦恼,当然没有办法成道证果。我们现在虽然见不到佛的丈六金身,但和一般人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的福报,因为我们能够听闻佛法、出家修行,还见得到佛像并生起信心。


(七)

  中国北魏、北齐时代,佛教兴盛,佛像雕刻也很发达。我们从佛像的身上,就可以体会出当时人们对佛法的恭敬心,也能看到佛法在当时兴盛的情况。从隋唐到现代,每一个朝代佛像的风格都不尽相同,当我们看到这些佛像时,就好像回到了那个朝代,心就定下来了。

  心念很重要,修行就是要转化这一念心。心起了烦恼了,就要转念,可以念佛,也可以看佛像。看到清净、庄严的佛像,烦恼自然而然就化掉了。也可以思惟佛的法身、报身、化身,思惟佛从因地到果位是如何修行成功的,具有哪些功德?进一步,思惟什么才是真正的佛?佛的法身就是实相,实相才是真正的佛。佛的法身不离佛的报身,佛的化身也不离佛的报身和法身。了解这些道理,才能对佛和佛像产生信心。

  同样是看佛像,每一个人看到的结果都不一样。有些人看到的佛像是光明的,有些人只看到一般的佛像。由于每个人的恭敬心、愿心不同,业力也不同,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随着每个人的心念所反映出来的境界。

  古德云:「佛在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忏悔自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佛在世的时候,自己沉沦在地狱、饿鬼、畜生道,始终与佛无缘。当佛的报身入涅盘之后,自己才出生到人间,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自己业障重,福报不够,所以始终见不到如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生值佛世的确是不容易的事,要有大福报、大因缘、大愿行,要与三宝结缘,才能生值佛世,遇佛、见佛。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本来想出家修行,但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都劝他:「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可以修。」历史上的确有在家居士修行成就的记载,如佛陀时代的维摩诘居士、中国唐朝的庞蕴居士,现代也有一些修行很好的大居士,但这些例子毕竟是少数。

  这个年轻人就听从旁人的话,没有出家,找了一份工作,成家立业。有一次工作中发生意外,眼睛就看不见了,怎么医也医不好。后来这个居士到山上来,希望眼睛如果治得好,他就要出家,因为出家必须六根完备。但是,定业难逃,怎么医得好呢?所以,无论是男众或女众,没有福报就出不了家。一切法都是因缘,修行学佛也要有福报、善缘。在道场中,一切都是净缘、都是善缘。在家居士要面对家人、面对现实的生活,要养家餬口,就必须要有事业,在家庭、在社会上,要遇到净缘、善缘很不容易。眼睛失明了,再想要出家,就没有这个福报和因缘了。

  一切法都是缘起,出世法和世间法的因缘不同,所产生的心境也不一样。当遇到净缘、善缘出现时,就要把握;假使错过了,想要再成就这件事就不容易了。看到佛像是殊胜的缘,也是因为自己心中有这个因,因缘和合才能够成就果报。如果看的不是佛像,而是美人像,而且心当中产生了贪爱,果报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为什么会产生男女的欲爱?一是因为过去的习气;二是自己心中的执着,执着男女的假相,以假乱真;三是由于迷色迷心,以为这些假相是美好的、是清净的。要对治欲爱、色爱的烦恼,就要透过思惟,思惟这些假相是不净的、是不美好的;还要经常返照自己的心念,经常保持正念、正定,检讨反省,欲爱、色爱的烦恼就能慢慢地转过来了,这就是转识成智。

  出家修行不容易,生值佛世更是困难。要想生值佛世,就要靠自己发愿,广集福慧资粮,要诵经、持咒、念佛、念法、修福报、修供养……借着这些前方便,由外在的佛、外在的法来启发自性佛宝、自性法宝,最后得到毕竟解脱。在得到解脱之前,这些方便也是必须的。所以,「生值佛世」是最大的福报、最大的胜缘。


(八)

忍色忍欲难

  佛说:「忍色忍欲难。」「欲」,是心中的欲爱、物欲;「色」,指外面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界,这些都属于色法。一般人都希望追求好的境界、好的风光,看到好的境界,就起贪心。或是贪着财色、或是贪着山水花草……这些都属于欲爱、色爱。

  什么是「忍色」?一切色法、外境都是虚妄的,无论是青红赤白、高官厚禄……都是虚妄的假相,看到这些假相时,绝对不要被它所迷惑,这就是「忍色」。什么是「忍欲」?「欲」指欲爱、色爱,这是生死的根本。要想突破心中的欲爱、色爱、男女之欲,可以修「缘起性空观」、「不净观」,或是修忍、修定,这就是「忍欲」。

  修行没有别的,要超凡入圣、要解脱,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忍」字。忍成就了,其它功德都会跟着成就。所谓「『忍』字心上一把刀」,要达到当这把刀放在心上时,都能够忍得下来,如如不动,就是修行。只要能够忍得下来,修行就会有所进步,否则修行就不容易成就。

  《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能成就一种德行,心就定下来了。达到不动,就是「德」。忍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心不动,心不动,就能够产生感应。所以,无论外面的境界再好,也要忍得下来,不要攀缘──听到赞叹的言辞,心中不动也不喜;听到不好的批评,也不要心生烦恼。

  要达到不动的境界,就要知道人生是无常、一切外境也是无常。时时刻刻思惟无常的道理,自然而然就能看得破、放得下,这念心也才能得到清凉与自在──这就是忍的功德。

  从凡夫到究竟成佛的修行过程中,就是要忍。第一是「伏忍」,就是降伏自己的妄想、烦恼,藉由念佛、持咒、发愿、修观行等种种方法,把贪色贪欲的这念心制伏下来,这就是伏忍。由伏忍慢慢达到信忍、顺忍、无生法忍,最后达到寂灭忍,就是如如不动的境界。

  汉朝有一位管宁,少年读书时与华歆是同学,两人共享一张席子。有一天,正当大家在一起用功时,忽然县太爷出巡路过,锣鼓喧天,好不热闹。学生们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都跑出去看热闹,华歆也不例外,只有管宁继续用功,不为所动。同学们看完热闹回来后,都觉得县长很威风,立志以后要当官。

  华歆回来后,管宁正色对他说:「我们念书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研究学问,成为学问家、教育家,这才是读书人的本分和目的。你现在听到一点声音,就跟着去看热闹,就心动想求名求利,这样学业肯定不会有成就的。从今以后,我俩分道扬镳,你走你的,我过我的。」说完,管宁就用刀子把席子割开,从此分席而坐,不相往来。

  忍,就是定。如果研究学问的人没有愿心,不能忍耐,学业就不能有所成就。古人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忍的功夫,就达不到这种境界。对修行人来说,不只是两耳、两眼,假使六根都不攀缘,就能得到解脱,所以「忍」是很重要的。后来,管宁果然成了大学问家。

  一件事情的成败要从因上观察,修行也要从因上修。因上修行,就是靠一个「忍」字。很多修行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一点小事忍不下来,就四处讲东讲西,和世间人没有两样。世间人什么都要讲道理,哪里谈得上「忍」?忍,就是人家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去做;人家不能吃的苦头,我去吃。能够忍苦、忍劳、忍怨,修行才能有所成就。如果处处一帆风顺,就没有办法成就忍的功德了。

  忍,是一种磨炼。不但要忍外面的境界,还要忍心当中的欲爱、色爱。儒家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又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能忍得下来,就能成大功、立大业。出家修行要能有所成就,就是要忍得住。释迦牟尼佛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这就是忍。修行的最低限度,要时时观心返照,看看自己有没有欲爱、色爱的烦恼?能不能够忍得住?

  唐朝时候,有一位张公艺,他家中九代同住一起始终没有分家。高宗皇帝问他如何使家族这样和睦,究竟是用了什么法子?张公艺就连写了一百多个「忍」字,上呈到皇帝那里。照张公艺的意思是,大凡一大家族的人之所以会不和睦,每每由于尊长的衣食或者有所不均,卑幼的礼节或者有所不备。大家因此便互相责怪、争闹。如果相处都能互相忍耐,那么家里自然和睦了。


(九)

  佛说:「忍色忍欲难」,男女之欲爱更是不容易忍得下来。能够忍得下来,就能超凡入圣;忍不下来,就会退失菩提心。有些修行人对于名利可以看破,就是色关、情关不容易过,不知道这就是生死的根本。无论禅、净、密、律,都很重视这个问题。净土宗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心不一不生极乐。」一般人认为净土法门简单易行,其实真正的净土就在自心当中,所谓「心净佛土净」。要达到心净,就必须有忍的功夫、有定的功夫,这一关谁也帮不上忙。「师父引上门,修行在个人」,自己的烦恼要靠自己转。

  社会上有所谓的「自在禅」,对于男女关系有很多荒谬的论调,他们标榜「食、色,性也」,认为饮食和男女关系是人的本分事,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自在就好了。其实这是放纵的行为,并不是禅。禅,是定慧不二,这念心时时刻刻像一潭止水、一面镜子一样,如如不动。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忍色忍欲」。经常检讨反省当下这念心,看看自己有没有欲爱、愚痴、瞋恚?有爱、有痴、有怖,这念心就不在定中,就要赶快从因上去努力,检讨反省、修忍的功夫。

  明朝儒者王阳明,被贬到龙场驿时,自省这一生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以前当官,经世济民,现在官途上受了挫折,就应该致力学习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无他,就是检讨反省,经常观照这念心。当时王阳明所有的财产都被充公了,珍贵的东西只剩下江西景德镇出产的瓷碗,王阳明每天都要欣赏这个瓷碗,非常珍爱。

  有一天,他反省到自己连功名利禄都不贪爱了,却仍贪爱这个瓷碗,仍有贪爱,就表示自己生死心不切。于是,他就做了一个棺材放在旁边,提醒自己提起生死心。

  儒家的道理和佛法的道理有许多是相通的。棺材代表无常,人时时刻刻都活在无常当中。王阳明非常精进用功,发现自己还有许多贪爱、许多执着,没有办法了脱生死,于是决心对治自己的贪爱。他把心爱的瓷碗敲了一个裂口,有了瑕疵,心当中就不会再贪爱它了。

  《大乘起信论》云:「一念不觉生三细。」我们的心念是很微细的,假使不知道觉察、觉照、觉悟,六根一接触六尘,立刻会衍生出三个细的烦恼,就成了众生境界。这当中,欲爱、色爱就是障道的因缘。所以,佛制三衣瓦钵,就是要修行人放下,要远离贪欲,少欲知足。

  为什么是三衣,而不是四衣、五衣、六衣呢?因为衣多了,就容易起贪心,对于修行就是一种障碍;衣少了,不容易维持色身的基本需求。所以,三衣恰到好处,表示中道,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它的精神就是告诉我们要看破、要放下。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六根时时刻刻都在跟外境接触,遇到顺境,就容易产生贪爱,所以要时时返照、反省检讨自己的心念。烦恼一起,很快就能察觉,把烦恼转过来,保持当下这念心常在定慧当中,就能出离六尘、出离三界。假使不知道在这念心上用功,每天都在攀缘外境,就会离道愈来愈远。

  我们的心当中有很多贼人,欲爱、色爱的贪着,就是贼人。所以,要掌握自己的心念,抓住贼人,把贼人转化为好人。《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根对六尘时,不生染着;有了染着,就要检讨反省,对治、转化。最后达到六根都能作主,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当下就是顿超,就能获得解脱。

  明白这个道理了,可以渐修,也可以顿悟。个别对治,就是渐修,修了以后不执着修,回归中道、安住实相,欲爱、色爱自然不脱而脱、不解而解,这就是顿悟。

  有些人主张中国的佛法要学日本,僧人可以结婚生子,这就是不了解出家的目的。出家就是要得解脱,要得清净、要证菩提涅盘。希望达到这个目的,怎么能有妻子、有家累?假使心当中充满了欲爱、色爱,不但得不到解脱,还会产生种种邪知邪见,堕入三涂恶道。只有心清净,才能契入菩提;这念清净心与无为心、菩提心相应了,这才是真正的道。


(十)

见好不求难

  什么是「见好不求难」?日常生活中,遇到好的境界,不生贪爱,也不强求、不占为己有,是不容易的。〈达磨二入四行观〉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世间的混乱,来自于人们强求名利财色。如果能够做到「功德归三宝,好事给他人,坏事自己承担」,有这种心量,「见好不求」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一般人看到好的境界,都容易产生贪求的心。举例来说,在公共场合里,看到有好的座位一定争相占有,这就是众生境界;相反地,把好的位子让给老弱妇孺乃至贤德之人,不为己求,这就是「见好不求」。一般人看到好的房间,也是希望能够轮到自己,这就是求;「不求」,就是当好的境界现前时,这念心安住不动──如果有福报,好的房间自然是自己的,不必强求;如果被分配到比较差的房间,表示自己福德不够,要随遇而安──能够具有这样的心境,才能达到「无诤」的境界。

被辱不瞋难

  「被辱」,就是受到侮辱,或是言语辱骂,或是当场受窘;「不瞋」,就是不起瞋心、不发脾气。「被辱不瞋」,就是靠一个「忍」字,这不是容易的事情。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委屈,有时与人争论或讲道理完全无济于事,等到事情过后真相大白,是非自有论断,自己也能成就忍辱的功德。

  历史上,韩信曾受「胯下之辱」。韩信喜欢配一把宝剑在身上。有一次,一位少年看到韩信背着宝剑,便故意羞辱他:「背一把宝剑有什么了不起,如果真是英雄好汉,就把我杀了;如果没有这个本事和能耐,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一般人如果忍不下来,一定会杀了这个人,但韩信忍了下来,不但没有挥剑杀人,还从少年的胯下钻过去,这就是「被辱不瞋」。

有势不临难

  「临」,是令人难堪的意思。「有势不临」,指不仗着权势来欺侮善良的人。一般人有了权势,不但要运用权势,还要扩张权势;即使自己没有权势,也想仗着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他人,所以说「有势不临难」。

  一般没有权势的人,人微言轻,处处碰壁;有权有势的人,人家都要看你脸色,感觉上比较好做事,所以容易仗势欺人,乃至公报私仇,借着自己的势力来使对方难看。实际上,比较好做事,就更应该做好事,从这个角度想,「有势不临」就不是难事了。


(十一)

触事无心难

  凡夫众生处处心生执着,执着自己为家庭、为公司、为团体、为社会国家做了多少善事、累积多少功德,时时刻刻心生计较,所以说「触事无心难」。遇到境界、遇到事情了,要想做一个无心道人并不容易。为社会、为常住做了很多善事,做了好像没做一样,不生我慢、不起骄心,不执着功德,如《金刚经》所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触事无心」。

  修行学佛,无论遇到好的境界或坏的境界,心中都要能保持平静与宁静,如明镜当台,不落一点尘垢,「汉来汉现,胡来胡现」,「像来则现,像去则无」。达到这样的境界,这念心就是圣心;否则,这念心充满人我是非,就是障碍、就是烦恼。

  有些人往往将「无心」的意义解释错误,以为「无心」就是什么事都不要做。执着一个「无心」,这念心如槁木死灰,人就成了木头、石头了。有些人则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逃避现实、逃境安心。

  所以,「触事」,仍然要做事,做事时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每件事都尽心尽力去做;做完以后,心里不生挂碍、不起执着,无我相、无人相,自在无碍,这念心像镜子一样,不留一点痕迹,做了就像没做一样,这就是「无心」。

  一般人都是「有心」,容易落入境界当中。做了事情以后,牵肠挂肚,做得好就心生骄慢,沾沾自喜;做得不好,心里就起烦恼。这就不是无心。真正的无心,绝不逃避现实,面对现实,做了事情以后,心中不生挂碍,保持平静、宁静,「功德归三宝,好事给他人,坏事自己检讨反省」。

  古德云:「无心不碍有心用,有心用时亦无心。」这就是「触事无心」的境界,是真正的般若智慧、真正的菩萨行。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发挥心的妙用,心是真空,真空不碍妙用。假使执着一个「无心」,始终都是一个空空洞洞的境界,就是「死心」,不是真空妙有。「无心不碍有心用,有心用时亦无心」,真正是亦有亦无、亦不落有无,是真正的妙心。修行要达到这个境界,说得到、做得到,「触事无心」就不难了。

广学博究难

  《佛说八大人觉经》云:「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很多人对佛法一知半解,依文解义,认为广学多闻反成障碍。其实障碍是来自于执着,假使不生执着,就不会产生障碍。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跟随着释迦牟尼佛四处游化,就是为了要广学多闻。在现代社会中更要广学,要知道一切方便法门,才能利益众生。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就会像有些学佛的人一样,认为多学无益,只要念一句佛号就好了,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念佛有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假使不博学多闻、不广学博究,不了解这些道理,迷迷糊糊的,没有智慧,念佛也会念不好。

  菩萨要向五明处学习,第一是「内明」,「内」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转识成智,破三惑、成三德,这就属于内明。除了内明,还要有外明,发广大慈悲心,修习世间上一切法门与技术──包括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明」,就是学得很专精,由精而明。真正达到「明」的境界,世间法就成了出世法,这是一体的两面。

  为什么世间法就是佛法?以布施来说,布施的目的是在舍悭贪、舍掉贪心。布施是一种善法,布施之后,却执着布施,就只是福报;若不执着布施,布施就成了无为法。在社会上,无论是学习任何学问或技能,假使能慈悲为怀,运用所学利益他人,世间法就变成了佛法;利他以后又不居功,无能无所,当下就成就了解脱法门。举例来说,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电力,用在电灯上,可以照明、造福人群,成就无量功德;假使利用电力去做杀盗淫的事,就会招罪过。

  不但世间法要广学博究,出世间法也要广学博究。释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三大阿僧祇劫都在学习,就证明修行必须广学。广学之后要穷究,深入地研究,使之通达;通达之后,还要简约。所谓「博而约」,会通一切道理,然后在日常生活上实践。「博而约,约而精,精而明」,「明」就是归于自性。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佛法讲「闻、思、修」──闻慧、思慧、修慧。「闻」,就是要广学多闻。闻了以后要「思」,「思」就是研究、探究所学的道理。利用「闻、思、修」三慧,把道理贯通了,再运用到日常生活上来契悟这念心、来返照自己的本心、来转识成智,这才是我们听经闻法、学习的目的。

  想要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心量要广大,愿行才会广大,因大悲心启发大愿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广学博究。就像医生一样,要知道众生的病源、药材的特性、如何配药,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了对治众生八万四千个烦恼,要想通达一切法门,就必须广学博究,来医治众生的烦恼病苦。

  人除了身体上的病痛,还有心理上的病苦。身体上的病痛来自于业障,业由心生,所以从这念心上去消业转业、修定修慧,身体的病苦自然能够消除。佛陀是大医王,能治众生病,要想学习佛陀,就要广学博究,才能圆满菩萨愿行。广学之后,还要将所学归纳、简约、精明,最后心当中保持正念,这是最重要的。


(十二)

除灭我慢难

  众生有六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邪见,其中之一就是「慢」。每个人都有慢心,有了慢心,要转识成智就不容易。佛经当中提到有七种慢:

  第一、「慢」:就是慢心。对劣于自己之人,认为自己较殊胜。

  譬如,自己的学问好、相貌也端正,所精通的技能也很广博;跟对方比起来,对方的长相既不端正,学问、技能也不如自己,不知不觉中自己就生出一种优越感,起了慢心,看不起对方,这就是第一种「慢」。这种心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有了这种心态,就要改正;假使不改过来,始终是障蔽自心。

  第二、「过慢」:对与自己同等之人,硬说自己胜过对方;对于胜过自己之人,偏说对方与自己同等。

  「过慢」的烦恼比较细微。明明知道彼此的学问、技术都差不多,他会开车、我也会开车,我考八十分、他也考八十分,我能够背经、他也能够背经……两人互较是不相上下,但自己却坚持认为胜过对方,这就是「过慢」。另一种情况是,明明对方比自己优秀,却始终不承认对方的优点,反而认为对方不过和自己差不多而已,这种心理就属于「过慢」。

  第三、「慢过慢」:对于胜过自己之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自己胜过对方。

  举例来说,对方考八十分,自己考得比较差,不但不认输,还臆测对方可能是作弊才拿到高分,或是老师偏心,偏袒对方,自认平时的表现很好,只不过考试的运气较差。所以,明明对方已经胜过自己了,却始终不承认这个事实,敝帚自珍,这就是「慢过慢」。

  第四、「我慢」:乃七慢之根本慢。于五蕴假合之身,执着我、我所,恃我而起慢。内执有我,则一切人皆不如我;外执有我所,则凡我所有的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我慢」,是一切慢的根本。

  人是由五蕴假合而成──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障蔽本心,所以又称为「五阴」,就好像天上的云将太阳的光遮蔽起来一样。众生执着色身为实有,我的眼睛、眉毛、耳朵……我的身材苗条、我的身体健康……不但执着自身为实有,而且认为我所有的一切优于别人,这样的心态就称为「我慢」。

  要破除我慢,就要先破除我执。我执怎么破?修析空观,了达色身乃四大假合,色身无我,受、想、行、识,也是无我。破了我执,证到我空,才能超凡入圣,这样就能去除我慢。

  第五、「增上慢」:于尚未证得之果位或殊胜之德,自认为已经证得。

  有些人修行有了一点功夫,打坐时看到一些境界,或是有轻安的体验,好像能忍心不动、有一点定境了;或是听法一听就明了,或是读经一看就能通达,好像智慧现前了……就自以为已经成道证果了。这些情形只是相似境界,并没有证果,只是相似位而已,距离成道证果还有一段距离。有了这些境界,就自认为已经成道证果,就是「增上慢」。

  第六、「卑慢」:对于极优秀的人,却认为自己仅稍劣于其人;或虽已承认他人之高胜、己实卑劣,然绝不肯虚心向他人学习。

  对方一切都比自己优秀,修戒、修定、修慧,乃至于修六波罗蜜,精进用功,自知不如人,却不肯虚心向人学习,觉得自己只比对方差一点而已,这就是「卑慢」。还有一种情况,对方任何一方面都胜过自己,因此自觉卑劣,始终不敢面对现实,不敢向对方请益,你好是你的事,自己依然故我,这就是「卑劣慢」。

  第七、「邪慢」:无德而自认为有德。什么是「邪慢」?自己并没有德行,懵懵懂懂、迷迷糊糊,邪知邪见,却自认为很有德行,已经得了定或开悟了。因邪见而误认自己有德有行,并产生一种高慢的态度,就是「邪慢」。

  每个人都有慢心,除灭我慢是不容易的。在七种慢当中,六种慢都是依据我慢而产生出来的。因此,想要灭除慢心,先要破除我慢。怎么样才能破除我慢?修析空观。首先静坐思惟哪一个是我?从色法和心法二方面来思惟。色法,属于地、水、火、风四大,四大皆是空性。心法,为受、想、行、识,也是生灭不实的,也是空性。最后毕竟空寂,无我亦无我所。这样思惟,便能除灭我慢。思惟一遍、两遍、三遍不行,就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始终不断地重虑缘真,缘真空之理。等到观行成就,一念相应,就能契入空性,破除我慢。


(十三)

不轻未学难

  轻视他人,就是慢心的一种表现,对于修行学佛始终是一个障碍。举例来说,戒法有层次上的差别,从三皈、五戒、八关斋戒,一直到菩萨戒,受过戒的人看不起未受戒的人,这就是一种轻视未学的心态;就出家众而言,受了三坛大戒一段时间的人称为「老参」,由于老参出家很久,慢心现前,就容易轻视新学,乃至尚未发菩提心的人。

  一般人要做到不轻视未学,是不容易的事情。佛法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使受戒在前,修行在先,仍然有很多业障、很多妄想,尚未与道相应;对方虽然是新学,乃至尚未入门学佛,说不定忽然一下契悟了道,就超越我们了。

  古德云:「有道不在年高。」悟道是靠根机和因缘,而不是看出家受戒的时间长短。虽然只是一个沙弥,但或许根性好,立刻就能契悟。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悟达国师,刚出家为沙弥时,就已经开悟,登台说法:「沙弥说法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所以,要以平等心与恭敬心来对待众生。

  过去,有一位常不轻菩萨,遇到任何人都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我应当礼拜大众、供养大众。」了解人人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亲眷,以慈悲心、同情心和谦卑心来对待众生,就不会产生轻视未学的心态。

心行平等难

  为什么「心行平等难」?这念心要达到平等对待众生、对待万物的境界,是不容易的。如果能够体认一切众生都是自己过去的亲眷,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皆当成佛,就不会轻视任何人,这样就能心行平等。

  世界上所有外在的境界都是相对的,社会上有高官、有百姓,有人富贵、有人贫贱,有人外相端正庄严,有人六根残缺不全,有人聪慧伶俐、有人愚痴笨拙;在僧团中,有老参、也有新学。面对种种相对的外境,要能心行平等。假使心不平等,就会产生烦恼,而造作种种过失。

  身为出家众,无论是富人或穷人来亲近三宝,都要尽心尽力地接引他们。富贵人家来学佛是不容易的,他们在过去生中已经跟三宝结过缘,今生继续来修行学佛,人生光明再增光明,对于这些人,我们要尊重,也要鼓励。贫穷人家来学佛,不能看不起他,人人都有佛性,他能在最苦恼的时候来学佛,因缘更是不可思议,对于这些人,也要给予鼓励、赞叹,要以慈悲心来关照他们。佛法强调的就是平等,因为佛性是平等的。

  很多人都误解了平等的意义,以为在家或出家,男众或女众,都没有差别,因此衍生出我慢心。虽然佛性是平等的,但迷、悟是遇缘而生。怎么说呢?虽然人人都有佛性,但要遇到善知识的启发,遇到外面好的因缘,我们才能觉悟,这就是始觉。

  开始觉悟的人与尚未开始觉悟的人,当中有很大的差别。已经觉悟的人有功德、有戒行,有修行、有断德和证德;没有学佛、没有修行的人,虽然有佛性,但起贪瞋痴、造杀盗淫,始终在造作恶业。前者是提升,后者是堕落,当然是不平等。所以,平等当中还有不平等。如果这个观念转不过来,就会迷迷糊糊,眉毛、胡子一把抓。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人权,也有很多人误解人权及自由、平等的意义。举例来说,有些小孩看到大人抽烟、谈恋爱,认为人人平等,大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他也跟着抽烟、谈恋爱,这种观念和行为就偏差了。

  虽然佛性平等、人权平等,但平等当中还有不平等。大人是成年人,对于自己的事可以独立作主;小孩还在成长当中,智慧、心理、身体都尚未发育健全,行为必须在监护人的教导管束之下。所以,二者是有差别的。

  众生和佛的差别也是如此──佛证到菩提、涅盘,功德圆满,有大智慧、大慈悲、大福德、大神通,得到解脱自在;众生虽有佛性,却没有这些功德,一身都是烦恼,还在受苦受难当中,这就是平等中的不平等。

  这里所说的「心行平等」,就是要以平等心来对待每一个人,以慈悲的心去关怀大众,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假使明白其中的道理,要做到心行平等,其实并不难。从开始修行到现在,每个人都发了自利利他的大愿,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罗蜜……这些是自利;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则是利他。以四摄法来摄受众生,同成佛道、同得解脱,就要有慈悲心,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是自己过去的亲眷,一切众生都有生命,所以要护生、不杀生……做到了,就是心行平等。要达到心行平等的境界,必须时时刻刻发大愿、起大悲、修大行,这样才做得到,否则是不容易的。


(十四)

不说是非难

  不说是非,是不容易的。一般人为了要显示自己的高明,有了一点点事情,马上就传播消息,好像是通讯社一样,结果以讹传讹,所谓「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经过众人的谣传,假的也被说成真的,就衍生出种种是非。

  现在的人不但说人家的是非,挖人家的疮疤,而且还喜欢膨胀自己。俗话说:「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说人家的短处,也不要夸大自己的长处。道人短、恃己长,就是是非的根源。

  我们眼睛所见的世间事,往往不是事情的真相。既然见不到事情的真相,就不应该再去谈论其中的是与非,说了其中的是非,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有什么好处。假使对事情的真相没弄清楚,因为心生怀疑,以讹传讹,就会酿下祸害。

  释迦牟尼佛未成道时,修了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麦,最终了解苦行不能成道,便离开苦行林,到尼连禅河沐浴,上岸后却因体力不支而倒在岸旁。此时有位牧羊女经过,看到骨瘦如柴的修道人,便以乳糜供养世尊,世尊接受供养食用乳糜便恢复了力气。五位跟随太子修苦行的大臣看到了这一幕,便产生了误会,以为太子退了道心,便决定离开世尊。所以,世间上很多事情,眼睛所见并不一定就是事实,更有许多眼目不及之处。

  即使真正见到他人的过失,也不必宣扬。见到是非,眼根就不清净了,再一宣扬,舌根也跟着不清净。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是也好,非也好,始终不要去讲,讲出来就是罪过。无论是家庭、社会、国家或道场,难免有一些是非,要有智能,不要说人家的是非;说了是非,自己就卷入是非之中,就产生过失,自己就成了是非之人。

  佛法有一个偈子:「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就是这个道理。要经常自我检讨反省,身口意三业是否清净?口业有没有过失?心有没有妄想?有没有贪心、瞋心、痴心?身是否常行善法?有没有造恶业?如果每个人都能往内看,观心返照,而不向外攀缘,自然而然就不会说他人的是非了。

会善知识难

  所谓「善知识」,就是能讲述佛法的正知见,能劝人断恶修善,进一步,还能引导众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人。藉由善知识的教诲,能使人从黑暗到光明,从迷惑到觉悟,从愚痴到解脱。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邪知邪见的人,喜欢说别人的三世因果,说人家前世是某人、说将来可能要遭受一些灾厄……使人心中产生疑虑,这就不是善知识;乃至说:「你的家风水不好,前面有一根柱头、有个屋角,所以全家都不顺利,身体都不健康。」或是说:「你现在不顺利,是因为祖先坟墓葬得不好,我看你后面跟着几个人,所以你的身体才会不健康!」这些都是邪知邪见,不是善知识应有的言行。真正的善知识,是教导人们惭愧忏悔、修善断恶、明心见性,从因上去努力,因为有因一定有果。讲佛法、讲真理,讲这些道理的人,才是善知识。

  遇到大善知识是非常不容易的,要靠自己的福德因缘和愿行,所谓「会善知识难」,遇到了善知识,自己更要虚心学习。

见性学道难

  所谓「学道如牛毛,悟道如麟角」,修行学道的人很多,但开悟见性的人却很少。见性是不容易的,「性」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悟了本性之后,还要继续用功。假使没有见性,也可以学道,是修加行、加功用行──早课、晚课、诵经、持咒、忏悔、诵戒、修善断恶、听经闻法、结夏安居……这些都属于修加行。当加行修到相当程度,业障消除,悟到这一念心,才真正进入修道位。既能见性又能学道,就等于找到了一条大道,步步都是光明。假使尚未见性而来学道,就必须依止大善知识;除了亲近大善知识外,还要学习戒行,戒行清净,根基扎稳了,才不会走错路、走远路。

  什么是本性?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是谁在听法?明白这个道理,就见到了自己的本心本性;没有悟到这念心,就要诵经、持咒、打坐、参禅……先修这些方便法门,慢慢地也能契悟这念心。见性之后,这念心可以安住在理上了,再来修行、再来修道,就是四两拨千斤。没有见性时,也可以修行、修道,只是多半会在事上琢磨,心不容易定下来,这时就要有大愿心,才不会退转,否则就容易起烦恼。要有恒心、愿心,由事到理,事达到圆满了,理自然就会现前。

  以修六波罗蜜来说,修六波罗蜜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种智。例如,布施是事,布施功德圆满,成就了三昧,就得到正定,这就是理。持戒也是如此,每一个法门都是如此,由事到理,见到了本性,就是事理无碍。佛法云:「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之法界也。」一乘任运,就是要悟到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这念心时时刻刻要能作主,要清楚明白,动也能作主、静也能作主,动也清楚、静也清楚,要站得住,站得长。时时刻刻保养这念心,任运自性,运空不着空,运假不着假,运中不着中,这样见性学道就容易了。

  没有悟到这念心,就要从事上来学习、来修行,要发大愿心,要广度众生,要成就佛智。所谓「以行满愿」,有了愿还不算,还要修六波罗蜜,以善行圆满自己的愿心,从事到理,就能够见到自己的本心。见性以后,圆修六波罗蜜,而不执着六波罗蜜的功德,不执着能修、所修,时时刻刻安住正念,这样见性学道就不再是难事了。

随化度人难

  什么是「随化度人难」?随着现在的因缘来普度众生,是不容易的。举例来说,结夏期间是一个因缘,有在家居士来护持、来参加,我们希望在家居士能藉此护夏闻法的机会,启发出世的善根,进而了脱生死,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在法会活动中,以佛法的知见来启发、开导众生,一旦因缘成熟,剎那间他的善根和慧根现前,开悟了,发了出世心,这就是随化度人。

  做任何事情,都要运用因缘,把握机会来度众生。但想要随化度人,就要办种种活动,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钱财、人才、场地和时节因缘……具足这些条件并不容易;条件具足了,还要把行程安排得恰到好处,让参与的人产生法喜和禅悦,这样才能度脱众生。所以,随化度人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有智慧、要有慈悲、要有愿行、要有福德,具足这些条件了,随化度人才能够成功。


(十五)

睹境不动难

  什么是「睹境不动难」?遇到任何境界,心要能清楚、不动,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遇到境界时,如果慌张失措,掌握不住,就会替自己带来灾难。没有定力,就会被境界所左右;有了定力,睹境不动就不是难事。所以,时时刻刻心都要安住、要如如不动。

  境,有顺境、有逆境。不但遇到逆境,心要不动;遇到顺境,心也要不动。什么是顺境?名的引诱、利的引诱,当这些诱惑出现时,都要无动于衷,如如不动。中国历史上柳下惠坐怀不乱,这就是不动的境界。修行有心有境,有主有宾。主,就是这念心;宾,就是外面的境界。能够心境调和,修行才会有所成就。

  外面的境界千变万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这念心能作主,就有能力将外面的境界转过来,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假使遇到事情时,这念心迷迷糊糊,不清不楚,就会方寸大乱,被境界所转,自己就会跟着入到境界当中。假使遇到坏的境界,就是受苦受难;入到好的境界,最后仍不免乐极生悲。

  心如如不动,就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自然而然就能转境。要达到这种境界,平时就要熏习禅定,要契悟本心。外境有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称之为「八风」。苏东坡曾作诗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当这八种境界现前时,心都要如如不动。如如不动,不是傻瓜、不是迷糊,而是要有定力。有了定力,就能产生智慧,就能够化戾气为详和。假使听到外面一点点风声,马上就盲从、穿凿附会,就会方寸大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除了定力之外,更要能做到心境一如。假使心清净、心安定,如如不动,没有贪瞋痴,外面的境界就会转化成净土。禅宗所谓的「悟」,就是悟到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的这念心。做到了,自然而然就能够调身调心。身心能够调和,境界也就转过来了。否则,只能逃境安心,始终没有办法契悟本心。

  什么是逃境安心?譬如有人看到目前的社会环境不好,就办理移民,搬到国外,这就是逃境。台湾有绑票勒索,外国也有很多的绑票勒索;在台湾有病痛,到外国去仍然有病痛;在台湾会老,难道在世界中能够找到一个不老、不病、不死的地方吗?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全世界都在动乱当中。动乱,来自于心不安定,心有贪瞋痴。假使贪瞋痴息灭了,心就能如如不动,整个世界也就能平静下来。所以,心是主要的根源。

  假使心能经常安住在实相、安住在定境,当下就是净土。儒家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因为外境和这念心是息息相关的。要想改变外面的环境成为净土,先要使自己的心清净。心清净了,世界就清净。世界清净,一切人事物也都能安定。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看到一点点事情,自己就六神无主,就办理移民,结果不但劳民伤财,终归是得不偿失。

  外面不安的境界,源自于内心的贪瞋痴,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息灭贪瞋痴,保持这念心如如不动,这个世界就会转化成人间的净土,所有的事情也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俗话说:「心想事成」、「福至心灵」,心要定,才能心想事成;心不定,时时向外攀缘,跟着外面的境界转,就属于众生境界,始终是烦恼。所以,睹境不动,看到外面的境界,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不要被它所转。明白这些道理了,并且亲身去实践,睹境不动就不难了。

善解方便难

  没有方便法门,就不能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没有办法普度众生。譬如,修建中台禅寺、办佛教学院、设立精舍、举办禅七……这些都是方便;没有这些方便,就没有办法把佛法推广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阶层。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法门。透过这些方便的管道,最后的目的是要通达究竟。什么是究竟?菩提心、涅盘心、无为心、真空心、妙有心、平等心。要想契入这些境界,就必须了解所有的方便法门。不但要了解,而且要通达透彻。这就是善解方便,这不是容易的事情。

  除了善解方便外,还要善开方便。要先了解哪些是方便?了解之后,再决定是否开这个方便。否则乱开方便,不但没有正面的作用,反而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方便多下流」。所以,要善解方便,再善开方便。

  开方便,就是建立一切法门。有了这些法门,就能够通达菩提、涅盘,通达净土。藉由这些方便,就能够脱离苦难。众生在苦海当中,要离开苦海,就要藉由种种的管道。这些管道,就是方便;所以,方便就像是一艘船,能度众生出离苦海。

  方便法门的极致,就是究竟法门。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法法都是方便。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所以必须广开种种方便法门。八万四千法门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契入究竟真理。一切方便法门都是为了实相而开,为实相而立,都是为了通达实际理地而设的方便。有了方便,无论上根、中根、下根,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最后都能入佛究竟觉海。

  方便是权巧,最后开权显实,小乘、中乘、菩萨乘,都会归于一佛乘。一佛乘,就是究竟、中道、实相,就是一真法界、菩提涅盘。中道实相,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契悟了实相,一切法都在实相当中,开悟的人才知道这个境界;没有开悟,就必须修一切前方便。

结语

  这一章举出修行人所面临的二十种困境。其实难与不难,都决定在这念心。明白其中的道理,任何事都不难;不明白道理,什么事情都很困难。所谓「烦恼即菩提」,难,就是烦恼;把烦恼转过来,就成了菩提。世间上的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从某方面看是难事,从另一方面看却是通达出世菩提涅盘的关口。了解这个道理,修习佛法就容易了。

  举例来说,园圃中长了一株杂草,障碍了园圃的清净。要把它拔起来,丢到垃圾桶里,难不难呢?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假使只是考虑自己能得什么利益,那么拔这根草的利益实在是微乎其微,加上又分别计较认为杂草是地上的东西,拔的过程难免会弄脏自己,那么拔这根草就变成一件难事了。相反地,明白打扫、庄严道场有无量的功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大事也好、小事也好,都要尽力去做。修行就是要无人、无我,藉由这个机会,破除自己的障碍和执着;进一步,由事显理,把这根草移除,意谓着拔除心中的无明草,那么它确确实实是一个修福报的殊胜因缘。有了这些观念,任何福德、功德、善法,都能够成就。所以,难与易,决定在一个人的观念。观念能够转过来,什么事都不困难;观念转不过来,什么事都很困难。

  《孟子》也讲,难与易都在我们这念心。愚公移山难不难?「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不难。反掌折枝易不易?不愿意去做就变得很困难,愿意去做就不难。困不困难决定在自己的观念,所以,知见、观念是很重要的。

  这一章举出修行人必须突破的二十个难点,假使能够克服,步步都是光明;不能克服,处处都是障碍、处处都是烦恼。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