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九章 返本會道



(一)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指此言為佛所說,非普通人所講。「博聞愛道,道必難會」,此處所謂的「博聞」,是指只聽聞佛法,覺得佛法的道理很好,專門在文字上下功夫,記一些名相,但不知道依教修行,不能體悟佛法的精髓,始終與道相違背,所以說「道必難會」。

  《八大人覺經》云:「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為何這裡卻說「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呢?「道」有二種:有為法和無為法。有為法是通達無為法的一種管道,無為法才是真正的道。「博聞」是屬於有為法,是方便行者趨向正道的橋樑,假使誤把「博聞」當作道,產生了執著,知而不行,就沒有辦法契悟無為的道理。

  相反地,有些人認為多學無益,所以不需要聽經聞法,只要念一句佛號就夠了,同樣誤解了「博聞愛道,道必難會」的意義,也是一種偏見、一種邪見。在修行的過程中,必須「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多聽多聞,解行並重,對於經藏、律藏、論藏的道理,對於什麼是頓?什麼是漸?都要了解。

  這一章是講「聞而不行」之過。多聞無過,但是聽聞之後要能融會貫通,使之博而約,約而後精,精而後明。「明」,就是歸於心地,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樣「博聞」就於道無害。

  明白這個道理了,依教奉行,必能「會道」。反之,假使聞而不行,「道必難會」,雖然知道很多佛法的道理,充其量不過是個佛教學者,而不是佛法的行者。現代社會學佛的人,觀念偏頗便會走兩種極端路線:一種是專門作研究、著書立說;一種是執著行門、不涉典籍。這兩種都是偏差的觀念。

  以念佛來說,有些人認為不需要聽經聞法,只要念一句佛號就好了,但假使不了解教理,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念佛,這樣念佛也不容易相應。

  念佛有四種: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要了解其中的道理,就需要「博聞」。了解道理之後,才知道實相是最高、最究竟的念佛法門。「念」有幾種解釋:一種是口念;一種是攝心默念;另一種則是達到「念而無念」的境界。「念而無念」,就是真正悟道了。

  「道必難會」,「會」即是會心體悟。只知道聞法,而不能與日常生活相應,就不容易體悟聖道。假使博聞與修行並重,定慧等持,會道之期指日可待。


(二)

  「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志」,是心願、心志,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這念心要時時刻刻安住在正念、正道上,就稱為「奉道」。安住正念、正道,才是真正的大道。

  就佛法而言,不起貪、瞋、癡,就是「志」,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返照自己的心念,起了貪、瞋、癡,馬上覺察、覺照,立即改過,安住在正念上,這就是「奉道」。更進一步,要慈悲為懷,經常提醒自己要發慈悲心,達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但要堅守這念慈悲的心願,還要奉行、實踐,分分秒秒、動靜閒忙,都要具足慈悲。例如,不但不殺生,而且要吃素,時時刻刻長養慈悲心,這就是「奉道」。

  「守志奉道」有事、有理,就事上而言,最簡單的就是要持戒,持戒以明其志。所以,這裡的「志」就是要發心持清淨戒。持清淨戒就能得解脫,守一條戒,就解脫一個煩惱。不但要堅守志願,還要奉行不懈,才能真正解脫煩惱。佛法強調要事理圓融,事上要信受奉行,事上做到了,理就現前,否則「道必難會」。

  「守志奉道」也有層次上的差別。人道是以五戒為本,自己要堅定信心,相信五戒是人道的因,一定要將五戒持守清淨,這就是「守志」。在日常生活中,確確實實行五戒,就是「奉道」。假使要成就生天之福,就要以十善為目標,志在十善,奉行十善。

  出家眾除了五戒、十善以外,更要以四諦為「志」。四諦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了解道理、堅信不移就是「守」。然後依據道理,一點一滴去實行,就屬於「奉道」。

  四諦是寂滅道、涅槃道,要想達到寂滅、涅槃的境界,就要依四諦的方法修行。修四念處觀就是修行的具體實踐,依之而行,能使行者達到離欲、寂靜、無為的境界,證到我空,乃至證得聲聞果位。菩薩以六波羅蜜為志,在日常生活中,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就是「奉道」。

  「奉道」也有深淺之別,譬如布施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這些都屬於有為法,最後要由有為到達無為,這念心達到三輪體空,就是更進一步的「奉道」。最高的道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直截了當,心就是道、心就是佛。佛教的思想不外乎守志奉道,能夠「守志奉道」,才能真正達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三)

  儒家、道家也講「守志奉道」。《大學》中有三綱領、八條目,三綱領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八條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所謂:「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要想統一天下,先要將國家治理好,未有國未治而天下平者。「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要想治國得先齊家;要想齊家先要修身,人格要完整。這八條目層次分明,循序漸進。

  以儒家來說,堅守三綱領就是「守志」,奉行八條目就是「奉道」。依據八條目去實行,便能達到三綱領所立定的目標──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所以真正的儒者也能契入佛法;而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對儒家的思想也能通達了解。

  佛法講中道實相,儒家亦談中道,如《尚書‧大禹謨》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允執厥中」就是「守志奉道」,誠守中庸之道。這念心要覺悟,要保持覺性,覺性是本具的,本具的覺性就是道。雖然覺性本具,然而不經過一番功夫,道也不容易現前。

  在中國有關道的論述,可追溯至黃帝問廣成子什麼是「道」?廣成子答:「至道之精,窈窈冥冥……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

  「至道」,是最高的道。「窈窈冥冥」、「無視無聽」,即是無能無所。若視,則有能視所視;若聽,則有能聽所聽;若無視無聽,就只有絕對的這念心現前。「抱」即是「守」,守著這念心。修道,就是要時刻守住這念絕對的心。「抱神以靜」,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要經常存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動靜閒忙,都要能保任,站得住、站得長,這就是最高的道。

  「必靜必清」,要保持寧靜與清淨,心中不要有煩惱,有了煩惱就要檢討改進。「靜」就是智慧,「清」就是沒有貪、瞋、癡、慢、疑、邪見種種煩惱,這念心像一面鏡子、像一潭止水,這樣就能「形將自正」,無論是心形、身形,自然而然就能端正。

  「無勞汝形」是調身的方法,身體不可以太疲勞,也不可以太放逸,這樣心神才能安定。「無搖汝精」,要時時刻刻安住這念心,不打妄想。然後「慎內」、「閉外」,「慎內」是很微細的,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只起善念不起惡念,不能有絲毫的妄想,所謂「觀機於心意初動之時」,時時刻刻注意這念心,有了妄想馬上覺察、覺照。「閉外」,關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使其向外攀緣、為六塵境界所染著。

  「多知為敗」,只有第一知,沒有第二知、第三知,這是最高的境界,這就是道。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是知?是不知?起了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就成了「多知」。所謂「一念不覺生三細」,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念念遷流,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全部現前。

  伏羲畫八卦,一陰一陽,認為世界萬象由此陰陽和合而產生。《易經》云,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變化而成六十四爻。這些不外乎都是這念心的變化,即一生二、二生三。「守道」就是要守住這念心,不生二、三念,這樣就是絕對的境界,安住在這念心,才是最實在的。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只有當下一念,這一念就是覺性,時時刻刻都要覺察、覺照、覺悟,守著這一念覺心。「以處其和」,任心自在,「任」就是保任,守住這念心,行住坐臥不離當念,安詳自在,不緩不急,不生不滅的大道就能現前。

  「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這是說明道的作用,假使能夠依照這個原則來實踐,就能成為天上之皇、人中之王。以佛法來講,即是成佛,為天中天、聖中聖;就道家而言,就是修心成道的境界。

  所以,依照這個方法修行,心慮專一,到達最高的禪定境界,則「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就能產生無窮的神通變化,也能通達眾多的道理。故上與日月同光,下與天地同長,人其盡死而我獨存也。道家認為,長生不死的境界就是道。黃帝問廣成子時,廣成子已經一千二百歲,然其形貌未衰,如年輕人一般。

  這是道家所講的道,要時時刻刻「抱神以靜」,要「慎內閉外」,起心動念要謹慎,「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使之「必靜必清」。這念心要保持清楚明白,假使妄想多了,神即昏聵,精神就會迷迷糊糊。從這個觀點來看,道家亦談「守志奉道」。


(四)

  佛法講漸修與頓悟,人道、天道、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都屬於漸修。所謂「理則頓悟,事非頓除」,無論是漸修或頓悟,都需要智慧,所以要「博聞」。了解教理,才能知道正確的修行方法。譬如醫生既要知道病源,也要清楚藥方,才能開方配藥,為人治病。「博聞」就如同了解藥的屬性及藥方的配法。

  藥配好之後,病人一定要吃藥,病才能痊癒;假使只執著博聞,卻不知落實修行,就如只知道藥方,卻不知服藥,仍然無法治病,所以「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就是服藥,假使能夠「守志奉道」,則「其道甚大」,才能契悟大道,契悟蓋天蓋地的這念心。

  道有多大?端看每個人悟道的深淺。守五戒,就悟到人道之理,享人間福報;若以十善為志,奉行十善道,果報就在欲界天;以四禪八定為志、為道,果報最高在非想非非想處天;奉四諦以為道,就能證空性、得涅槃,證羅漢果;以十二因緣為志、為道,就能證緣覺果;志在菩薩,以六波羅蜜為志,奉行菩薩道,當六波羅蜜修證圓滿時,就能成就佛的果位。若以頓悟為志,又能站得住、站得長,當下就證到清淨法身佛、圓滿報身佛,乃至千百億化身佛,這個道非常廣大,蓋天蓋地、無有邊際。

  無論是頓悟或是漸修,都要「守志奉道」。然而,道有深淺,修道、奉道當以何為根本?在家居士以五戒、十善為根本;出家比丘、比丘尼受了三壇大戒,雖然志在菩提、涅槃,仍不能離開五戒、十善,因為戒是根本。即使是修證「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佛道,還是要在人道成就,仍然以五戒、十善為基礎。所以,假使還不能體悟甚深的「道」,也不妨礙檢討反省,看看自己是否守好五戒、十善?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要蓋最高的樓、最高的寶塔,一定要先將地基打穩才行。

  老子講的道,也有事、有理。《道德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分為二種:一種是文字語言可解釋者,一種是無法以語言文字形容者。「道可道,非常道」,能夠言說之道,絕非永恆不變之道、絕非真正的大道。能言之道,只是一種方便,藉由這種方便管道,目的是要引導行者達到無為的大道。

  「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講出的種種名相,都是安立假名,這些名稱也會因人、地、時而變化,例如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前五識,這些名相都是假名。現在所講的「道」,也是一個假名。所謂「藉假顯真」,如果不講,大眾無所遵循。所以,如果執著假名,就落入漸次、落入階級了。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了名稱,就落入現象界,就有成有壞、有始有終。「無,名天地之始」,究竟的大道,並沒有所謂的開始。「無」,即佛經中所說無形無相、無始無終的本具自性,也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契悟了這念心,心亦了不可得,就安住在實相境界。馬祖大師云:「心即是佛」,是從「有」的觀點來講。這裡所說的是「非心非佛」,是站在最高境界來講。達到最高的境界,也不妨礙「即心即佛」,這就是方便。

  所以,佛法的道理很深,不能偏執一邊,要事理圓融。假使只是「博聞愛道」,而沒有「守志奉道」,道是不會現前的。相反地,認為「博聞愛道,道必難會」,而不聽經聞法,又產生執著、落入一邊。所以,不但要「博聞愛道」,進一步要「守志奉道」,這樣依教奉行,事理圓融、解行並重,這一生就能得到解脫,真正達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註:《莊子‧外篇‧在宥》原文用「女」,通作「汝」。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