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五章 轉重令輕


(一)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這一章是「轉重令輕」,告訴我們要悔過滅罪。「悔」,就是悔改;「過」,就是過失。如果知道悔改,罪就會消滅。「悔」,就是懺悔,在佛經中又稱為「懺磨」。懺悔能產生無量的功德,因為懺悔之後,心清淨,就能產生光明。

  人難免有過失,過失有輕、有重,有蓄意的、有無心的。蓄意之過與無心之過,二者起心動念不同,受罪的輕重差別及所受的果報也不同。

  什麼是無心之過?應該注意而未加注意,就屬於過失犯,如無心偷盜、無心殺生,在犯罪前並沒有預謀,只是應該注意卻忽略了,在偶然的因緣下,便犯了過失、造了罪業。過失犯雖然是無心之過,仍然有罪,只是罪業較輕。相反地,以殺生為例,假使預謀在先,無論是情殺、仇殺或謀殺,就不是過失犯,而是蓄意犯罪,罪就很重了。無論是過失或蓄意犯罪,自己知道錯了,這念心能夠慚愧懺悔,從今以後絕不再犯,這樣才能滅罪,這就是真正的懺悔。

  懺悔,一是事懺,一是理懺。什麼是事懺?在佛菩薩前、在三寶前發露。發露,就是把自己所犯的過失說出來,例如:「弟子某某,在何時何地,因不注意或是打妄想,以致犯了某種過失。這種過失將來會墮入三塗惡道,現在覺悟了,起懺悔之心,今後絕不再犯!」

  〈普賢十大願王〉第四「懺悔業障」,經中提到:「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一方面是要知道慚愧懺悔,一方面是要發如此廣大的願心──不是懺悔就了了,還要「念念相續」,時時刻刻都要慚愧懺悔,無有間斷,直到一切眾生的罪障都懺悔清淨。一方面是懺悔自己的罪業,二方面是代眾生懺悔,心遍法界,因為眾生無有窮盡,所以懺悔的願力也無有窮盡。由於不斷地精進努力,懺悔功深,就能獲得十方三寶的慈光加被,罪業便能消滅。因此,懺悔能夠悔過滅罪,亦能生功德。

  前一章講止惡行善,無論身、口、意都不造惡,不做壞事、不講壞話、不起惡念。進一步,不但止惡,心當中還要起善念。止惡,是屬於消極地行善,僅能自利;起善念,能產生功德與光明、能夠利他,屬於積極地行善,是真正的菩薩行。

  止惡行善的第一步是不起惡念;假使起了惡念,馬上要知道慚愧懺悔。此外,更要起善念、行善法,修五戒十善。以不殺生為例,不僅不殺生,還要救生、放生、吃素,這就是積極地行善。起了善念之後,恐怕又落入一邊,執著功德,產生我慢,所以,最後要把行善的心放下,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的境界,這念心回歸實相,這就是出家修行、成道、證果的一種過程。佛法中,法法皆可成道,懺悔、修善,也是成道證果的法門。

  禪宗所謂「返照自心」,就是要我們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知道起的是善念或是惡念,一有過失,馬上就知道慚愧懺悔;假使不知道返照自心,起了善念也不知道、起了惡念也不清楚,人就活得迷迷糊糊了。

  儒家跟佛法一樣,也講心念的道理,只是深淺程度不一樣。《孟子》云:「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幾希」,就是指人與禽獸的差別非常微細,就在這一念心當中。佛法告訴我們,一個念頭就感一世的果報──起善念、受三皈五戒,就感得人的果報;起貪心,無論是貪財、貪吃、貪色……就落入畜生的法界;起一念瞋心,立刻變現出修羅的形相,就落入修羅的法界。所以,必須時時刻刻返照這念心,否則已經墮入三塗惡道的法界還不自知。

  佛法講持戒,一是身戒,一是心戒。身戒,就是制身不犯,身不犯殺盜淫;制口不犯,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什麼是心戒?就是制心不犯,不起惡念、貪心、瞋心、癡心、疑心、慢心。凡夫眾生的習氣很重,心中起貪、瞋、癡等惡念,口說兩舌、惡口、綺語、虛妄不實的言語,身造殺、盜、淫等惡行,所以要悔改、懺悔過去所犯的過失,將來絕對不再犯,從此改過向善,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滅罪的目的。


(二)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佛」,指釋迦牟尼佛。「眾過」,人有很多過失,身口意三業都會犯錯。佛法中提到,人有八萬四千種煩惱、有如恆河沙般的過失。檢討自己的心念一定有貪瞋癡等過失,亦曾犯口過──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乃至於身體犯了種種惡行,這就是「眾過」。而歸納起來,「眾過」不外乎是由貪瞋癡三種煩惱心所引起的。

  許多人不了解,認為出家修行與在家修行都一樣,所以不一定要出家。這樣的觀念其實有所誤解。在社會上、在家庭中,容易產生很多煩惱,與父母、兄弟、姊妹等親眷,與朋友往來,所言所行,常與名利財色、是非得失、情愛恩怨有關,因此犯過失的機會也多。佛法並不是要逃避現實,也不一定是要在深山裡才能修行,而是因為初初修行習氣很重,假使能夠暫時離開煩惱、染污的環境,就避開了犯過失的因緣。

  凡夫眾生的心總是打妄想,時時刻刻向外攀緣。有些人看到人家有錢,就想去借,借不到就想偷、想搶……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始終想東想西,還自以為聰明,其實念念都是罪過,如《地藏經》云:「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什麼原因?第一,不知道悔改;第二,不能頓息其心。佛法告訴我們,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罪過,將來就感得一個業報身。所以,要「頓息其心」──悔改之後,這念心就要止息不動。

  如何頓息其心?佛法云:「狂心自歇,歇即菩提。」俗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舉例來說,知道抽煙不好,馬上就不抽煙;無論是貪財、貪色、貪名、貪利……知道貪心不好,立刻就不起貪心,當下就轉過來,這就是頓息其心。

  一般人不了解,以為人生在世就是為了追求財色名利,所以心念始終在這上面活動。「罪來赴身」,當惡業果熟,惡念便招感、牽引惡業赴身。相反地,假使時時刻刻都起善念,就能招感功德。譬如交了好的朋友,菩薩也會來護持;交了壞的朋友,邪神、邪鬼便會靠近。一切都是從心所造就出來的,無論是善或惡、光明或黑暗,都是由這念心所生。佛法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明白這個道理了,絕對不敢隨便起心動念。

  「如水歸海,漸成深廣」,惡念接續不斷,就像流水匯集到大海一般。平常起一個小小的惡念,並不覺得怎麼樣,就像細小流水一樣;但假使不知道檢討反省,時時刻刻起貪瞋癡、造殺盜淫,罪惡之水、染污之水就愈積愈多,「漸成深廣」,慢慢地習氣愈來愈重,惡業愈來愈深,就如同大海之水般,將來的罪報也愈來愈大。

  古人曾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要以為犯了小過失沒有關係,今天造一個小過、明天造一個小過……日積月累,小過就集成大過。相對地,也不要認為善事、功德很小而不屑去做。建道場是一件大功德,但單靠一個人很難建成,既然如此,平時就應該從微小的善事上慢慢累積──雖然沒有錢,但可以出力;假使不能出力,亦可勸人來發心;如果沒有因緣勸人發心,還有隨喜讚歎的功德。

  經常起善念、說好話、心生歡喜讚歎,當下就是光明,立刻就能獲得功德利益。善念是好的種子,假使能時時起善念,便時時都在光明當中。相反地,沒有覺察、覺照,任由無明煩惱生起,心起惡念、口出惡言、身犯惡行,心中的光明就消失了,罪業如水歸海,漸成深廣;當惡業現前時,就為時已晚、無法挽救了。一切惡報都是由過去微細的惡念、惡行所聚集而來,受報時才心生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古德言:「修善如春日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減,日有所損。」這一念心非常微妙,無論是修善或造惡,當下並不容易感受得到,然而「修善如春日之草,未見其長,而有所增」,就如同小草一般,今天看是如此,明天看也是如此,並沒有長高,可是其實它天天都在生長,等到察覺時,遍地都是綠油油的草地了──平時修善,雖然一時半刻不容易看出成效,但立即能感受到心的寧靜。「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減,而有所損」,起惡念、做壞事,就好像是磨刀的石頭,雖然沒有看到它被銷磨,但實際上它天天都在損耗。所以,修行人必須清楚明白自己起的是善念還是惡念。

  儒家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造了惡業,卻不知道要趕緊將心念停止下來,還繼續打妄想、繼續造惡,就如水歸海,罪業愈積愈多,等到匯集成大海般的果報現前時,想逃也無處可逃。臨命終時,八識田中看到遍地都是地獄、畜生、餓鬼,要往哪裡逃?這是定業,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相反地,「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若人有過」,假使有人犯了口過、心過、身過,乃至於殺盜淫等過失,「自解知非」,「自解」,明白因緣果報之理,自己覺悟、解悟了;「知非」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造惡業,如果繼續造惡,將來必定要受惡果報應,成為受苦之人。所謂「覺今是而昨非」,由於不想要成為惡人,希望成為好人,再進一步想要成為賢人、聖人,從今以後就要「改惡行善」,口無善不言,不散心雜話,只講好話;身非善事不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乃至於發大願。漸漸地,念念都是善念,就能把八識田中的種子,由惡轉成善。這樣一來,「罪自消滅」,罪業自然就滅除了。


(三)

  佛法云:「三點似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罪由心生,善法亦然。佛經中說,十法界當中是一個「心」字。十法界分為四聖六凡:佛、菩薩、緣覺、聲聞,為四種聖人果位;天、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凡。造了五逆十惡,依所造惡業之輕重,最重的墮入地獄,其次是餓鬼,再其次是畜生。

  相反地,受持五戒,將來就是人道。假使善惡業夾雜,有善業,亦有瞋恚、我慢,就屬於修羅道。修十善屬於天道,修四禪八定也屬於天道。假使覺悟到這一切都是世間法,有生有滅,將來不過是人天富貴,富貴享盡了,仍會墮落,因此繼續提升,修戒定慧、依四諦修三十七助道品;修成就了,心得解脫,就證得羅漢果位。修十二因緣成就了,即是緣覺果位。再發廣大道心,修六波羅蜜,便入菩薩位。精進再精進,契悟了中道實相,便由凡夫菩薩提升為賢位菩薩,再由賢位菩薩到登地菩薩,最後究竟成佛。

  所謂三界唯心,修善是這念心,造惡仍是這念心,成佛了,仍不離這念心。佛法云:「三點似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超凡入聖是這念心,墮三塗惡道也是這念心,自己是導演,也是演員、觀眾,一切都掌握在這念心。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便要從心中確實悔改。

  檢討看看自己現在屬於哪一個法界?假使堅持五戒,必生人道。修十善,這念心當下就在天道,就感得六欲天的境界。覺得天界不究竟,進一步發大願、修大行,行六波羅蜜,馬上就入菩薩位。菩薩行得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圓滿,進一步就修頓悟法門──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自解知非」,「自解」就是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如果過去發的是小乘心,現在要發大乘心。「知非」,知道貪瞋癡是非、戒定慧是正。起了貪瞋癡,要立刻察覺,勤修戒定慧。假使不了解這些道理,就沒有辦法生起真正的願行。佛法是真理,也是實踐的方法,有願、有行。要清楚自己的願行,不要發錯願、行錯誤的行持。

  什麼是發錯願?過去曾有人說:「一般人都想生東方、生兜率天、生淨土,我哪裡都不生,只想生到普陀山觀音洞裡。」然而即便生到普陀山,都還是在三界中,這就是發錯了願。所以,要「自解知非」,修行學佛最低限度要了解善就是「是」、惡就是「非」。

  知道「善」是正確的,「惡」是不對的,就要改過向善。檢討反省,這即是滅罪的方法。時時刻刻檢討反省自己是否造了口業、犯了惡行?儒家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修行不僅針對這三件事,凡事都必須檢討反省。反省之後,絕不再犯同樣的過失。時時刻刻都起善念,絕不起惡念,罪業自然慢慢消滅,因為罪由心生。

  由於我們過去的習氣太重,所以要持之以恆,發大願、行大行,才能成辦。舉例來說,修行人想學習祖師,到大寮發心,修善積福;但真正到大寮之後,卻心生退悔。為什麼呢?因為善心不能持續。假使這樣進進退退、善善惡惡,罪就不容易消滅。

  佛法言,善是功德天,罪過是黑暗天。有功德天,就有黑暗天,所以成就一件功德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起了善念、做了善事,還遭人毀謗,就心灰意冷,不想再行善。其實,善法是不容易成就的,所有逆境都是一種考驗。

  要想成就善法功德,必定要有願行。首先,必須了解是非對錯,是對的,拚了命也要做,不拚命絕對無法成功。為什麼呢?因為過去的惡念已經成了種子,存在八識田中,當惡業果熟就要受報。現在要把惡的種子轉過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雖然不容易,難行能行,還是要拚命去做,所以要發大願、要有大行──以地藏菩薩的大願、普賢菩薩的大行,絕對可以轉化惡業。

  罪由心生,功德亦由心生,所以,把惡業轉化過來,就能產生功德,罪業也自然消滅。過去造了種種惡業,現在覺悟了,想修善法以脫離三塗惡道的果報,但過去的惡業就像一塊大石頭一樣,障礙著我們,這時就必須以大禪定、大智慧,才能轉化惡業。假使惡業已經現前,要忍得住,才能轉業;假使忍不住,就會被惡業牽著走。

  有些人妄想太多,心靜不下來,做不了主,自己犯了錯,還以為是被鬼附身,所謂「疑心生暗鬼」,最後就墮落了。由於過去做的壞事太多,所以心中的惡念已經根深柢固,成結、成垢,甚至成熟了。因緣成熟,就是要受報。實際上,造惡受報的境界,還是離不開這一念心、還是自己的意識在作用,而不是外來的鬼怪。假使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觀罪性空寂,了不可得;造罪之身為四大假合,無有實性;妄心念念變異遷流,虛妄不實。當下這念心安住實相,一念不生。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這念心契入不可思、不可議的實相境界,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則無始劫的罪障,剎那滅卻。這樣就更進一步了,這是真正的懺悔。

  過去所造的惡業,就像一間沒有燈光的房間,一片黑暗;假使惡業不斷,就愈來愈黑暗,見不到一絲光明。一般人晚上容易做惡夢,在夢境當中,見不到光明,為什麼?心是黑暗的,哪裡會見到光明?見到太陽?相對地,修善積福、懺悔有功,晚上做夢都是光明;不但如此,平時打坐時,心當中也一樣是光明朗照。


(四)

  眾生不知道修善,甚至認為行善的人是迷信、是傻瓜,自己時時刻刻都在造惡業,心當中一片漆黑。佛法告訴我們,心就是法界,心黑暗,整個法界都黑暗。善與惡都在這念心,只要念頭一轉、心燈一照,過去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的黑暗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善念能夠消滅惡念,所以必須靠善法來改變自己。

  善有層次上的差別,有假觀善、真空善、中道第一義諦善。以光明為喻,假觀善是光明,真空善亦是光明,中道第一義諦善更是光明。然而,光明也有深淺差別,中道第一義諦善如佛菩薩的光明,是最大的光明──完全證到中道實相,是佛的光明,就像千日放光一般;還沒有完全證到中道實相,是菩薩的光明。假觀善,是賢位菩薩的光明;真空善則是聲聞緣覺的光明。

  「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是什麼意思?舉例來說,過去大陸鄉村有一種感冒偏方,在紫蘇裡加一點草藥,再放點生薑、辣椒,混著麵吃,吃了以後,馬上去睡覺,讓身體出汗,感冒就好了。因為身上的毛孔蔽塞,身體就不舒服,吃藥發汗後,馬上就會感到一身輕鬆。

  修善、誦經、懺悔,就是吃藥。懺悔六根,即得六根清淨。由於懺悔,心得清涼自在,就能消滅惡業,感覺身心輕安,病也就好了。許多人生了病,不知道慚愧懺悔,也不知道精進用功,只靠藥物治療,是不容易痊癒的。「痊」就是病好了,「損」就是過去的惡業去除了。

  懺悔也是一種專注法門,專注就是禪定,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懺悔確確實實可以治病。最後,善也不執著,了達一切性空,達到最究竟的懺悔,就是「無生懺」。所以,懺悔不但具有改過向善的功德,還能成道,就是這個道理。

  佛陀時代,提婆達多自說自己是新佛,而釋迦牟尼佛是老佛,聯合阿闍世王,違反佛教,毀謗僧團,甚至出佛身血。後來,阿闍世王病了,長了一身惡瘤。當時的神醫耆婆是他的御醫,耆婆說:「大王!我是天下的神醫,能治好所有的病,就是治不了大王的病」,「大王,您這是業障病,我雖是神醫,也束手無策,唯一的方法,就是向佛陀懺悔。」阿闍世王已經病得動不了了,就找了幾個人把他抬到釋迦牟尼佛前懺悔。懺悔之後,惡瘤就消除了。

  所以,懺悔一方面可以治身病,二方面也可以治業障病,這是就事相上來講;就理上來講,就更進一步了。

  《華嚴經》云:「菩薩知諸業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而共積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就理上來懺悔,病不可得,業障也不可得,因為業障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不是菩薩給的,不是閻王小鬼給的,也不是父母給的,那到底是怎麼來的?「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業障是這念心顛倒所生。

  報紙上刊登過一則新聞,有一對夫婦,太太殺害丈夫,讓丈夫遇橫禍而死。這對夫妻,兩人因戀愛而結婚,婚後生活很愉快,也生了孩子。

  慢慢地,太太染上賭博的惡習,把家裡的財產輸得精光;先生看在孩子和過去的情面上,就忍了下來,想利用搬家來逃避原來賭博的環境。可是賭博到處都有,不但臺灣有,全世界都有,逃不勝逃。

  搬家之後,太太故態復萌,又在當地賭了起來。兩人存在銀行裡的財產輸光了,還欠了一些債務,必須藉由貸款來償還。

  先生覺得妻子實在太過分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沉迷賭博,真是無藥可救,就不再理她,雙方的關係愈來愈冷淡,以前是愛,後來變質成了恨。太太懷恨在心,買通一個流氓把先生殺掉想詐領保險金,最後觸犯國法。想一想,過去的人為情而殺,現在不但是情殺,還有仇殺、財殺。就佛法的角度來看,這不就是顛倒、妄想?起初夫妻恩恩愛愛,到最後演變成冤家,這就是業。我們慢慢觀察,這一念心一動,真正是顛倒、妄想。

  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凡夫起心動念都是顛倒、妄想、無常,每一個念頭都是生滅。然而,由於一切都是生滅幻化,所以覓罪亦了不可得。一切法空,無有住處;罪亦是空,無有住處。


(五)

  佛經提到,善惡業都是虛妄不實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善惡如幻化,三界如空華,具足般若智慧,由事懺提升到理懺,就是最高的懺悔。什麼原因?既然知道善惡如幻化,三界如空華,罪業從妄想顛倒生,無處可住,心也是如此,不住東南西北方,不住有、亦不住無,當下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就契入無生之理。經常保持無生,一切罪業無從生起,就稱為「無生懺」,這是菩薩的懺悔法。

  既然諸法緣起、緣起性空,一切法都是虛妄的,罪不從東西南北任何一個地方來,而是顛倒所生,因此安住在空性與覺性上,「一念不生,萬法無咎」。悟到這個道理,心還要能安住得下來;不但要安住,更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不但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一個鐘頭如此、一天如此、白天晚上如此、一月一年也是如此……時時刻刻安住在無生、安住在實相上。等到功夫現前了,哪裡去找罪業呢?「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這才真正是一了百了,就是所謂的「千年暗室,一燈即破」。

  有些人認為,既然如此,善是虛妄、惡也是虛妄,做錯事只要不認帳就行了;偷也好、搶也好,殺也好……罪從顛倒生,不管它,只要心自在就好了。這就是誤解佛法。所謂「無生懺」,是指這念心時時刻刻安住在無生、安住在實相般若,才能真正懺罪。實相般若,才是安身立命的所在。契悟般若實相,就能產生定力、智慧與慈悲。所以,雖然善法、惡法都是虛妄不實的,仍然要斷惡修善,不昧因果,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佛法中有兩幅對聯,一幅是「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另一幅是「降伏鏡裡魔軍,廣度無量眾生」,雖然知道善法是虛妄的,可是仍然要行善法,行了善法而不執著於善法,安住在中道實相,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這是最究竟、最安全的處所,這就是真正的懺罪。先從事相上懺,再提升到理上來懺,就是「無生懺」。

  另外還有一種懺法稱做「唯心識懺」。什麼是「唯心識懺」?先在佛前上香,然後發露:「弟子某某,過去造了某種惡業,從今以後,絕對持戒清淨,以大悲、大願、大行,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事相上懺悔之後,接著靜坐,安禪靜慮,起觀行。從假有開始觀,以出家眾為例,既然出家了,就繫念三衣瓦缽──觀想吃飯的缽,大小、顏色、缽上所刻的字……每一個細節都要想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觀想清楚了,第二階段,再起一個念頭:「一切法皆由心生,皆是虛妄。一切都是假相,一假一切假,十方三世一切相都是假相。既然是假相,這個缽也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當體即空。一空一切空,十方三世畢竟空,天堂、地獄、佛、魔、淨土、穢土等皆是空,身心內外、六根六塵畢竟空寂……」,這是從假入空觀。

  最後,既然這念心是一切假,是畢竟空,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法唯一心識,因此,心不住空、有兩邊,一心晏然,安住在中道實相。這樣就能契入不生不滅的實相境界,這就是「無生懺悔」。

  這一種觀行懺法,仍然要先從事相上懺悔,然後再回歸到理上來懺悔,經過幾次反覆的觀照,反省檢討,才能滅罪。這種方法必須真正發起懺悔心,懺悔了以後,絕對不再造惡業,這樣懺悔才有效果。如果心存僥倖,心想:「既然有這麼好的方法,造了惡業也沒關係,犯罪後,再用這方法來懺悔就好了!」由於預謀在先,這樣懺悔就沒有效果了。

  經上提到,修四念處觀的不淨觀,能夠懺悔業障,使心得到清淨。有人便認為:「這個法門這麼好,我乾脆先去犯淫欲戒,之後再來修不淨觀。」假使有這種偏邪的想法,修觀是不可能成就的,也無法懺除業障。


(六)

  過去無論犯了什麼惡業,心生懺悔,觀想罪業不從東方、南西北方來,不從上下四方來,而是顛倒而生,無有住處。這樣一觀想,心就安定不動了,繼續保持安定、清楚、明白、不動的這念心。前面所說的偏重理懺,後面則由事懺而歸於實相。

  每個人都有過失,假使知道反省、慚愧懺悔,一樣可以獲得清淨,這是佛的大慈悲。

  佛法講慈悲、智慧、定力、善行。但很多人誤解佛法,以為一切法都是緣起、都是空性,所以罪也是空的,既然是空的,就可以隨意造惡,這就是不了解佛法,假使沒有功夫,還是會被緣起法所轉,造了惡,依然要受報。

  懺悔以後還是要修善,修善而不執著善,善亦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所以,《金剛經》的法門包含了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依照這個法門修行,將來就能感得實報莊嚴土。真諦是真空,俗諦為假有。在俗諦當中,修福德、修智慧,依正莊嚴。進一步,不得少為足,了達一切法緣起性空,心就離開了假有而住在真空當中。體達真空亦非究竟真理,不住假有、不住真空,這念心安住中道第一義諦,寂照一如,就能破除無始無明。契悟這個道理,依之而行,才是最究竟的懺悔。

  社會上流行一種口頭禪,認為緣起性空,心要自在,於是邊造業邊說空,等到報應現前時,才知道惡業難逃。所以,雖然知道道理,自己不一定做得到。身體病了,要它不痛,做不做得到?主張「吃而無吃」,那麼反過來說,三天不吃飯,不吃即是吃,做不做得到?只有達到中道實相或三昧境界,一念萬年、萬年一念,三大阿僧祇劫只在一剎那間,自然了達罪「從顛倒生,無有住處」的道理。假使還沒有悟到這個道理,就要先從事相上懺悔。佛法的道理有深有淺,懺悔的第一個層次,先要起善念、不起惡念,這是每個人現在就可以做得到的。

  高峰妙祖師說,修行有兩大原則──動中修與靜中修。什麼是靜中修?禪坐時一念不生,保持無念、無住,就能超越時間、空間,這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處。禪宗祖師說要「站得住、站得長」,達到時時刻刻站得住、站得長,就不會被生老病死、順逆等境界所轉。「站得住」就是悟到一念不生,自己在悟境中找到一個落腳處,不管在順境或逆境,都能保持這種心境;要「站得長」,就必須經常薰修,繼續安住在無生的境界,這才是功夫。

  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是自受用。在靜中養成這種功夫之後,還要在動中磨鍊。如何磨鍊?所謂「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要堅住正念,心無善念不起,口無善言不說,身無善事不行,靜也靜得、動也動得,修善而不執著善,回歸無念。相信這個道理,具足信心,這一生修行絕對不會退轉!

  有些人錯解佛法,認為心不犯就好──嘴巴罵人,心不動就好了;偷人家的東西,心不動就好了……這樣的想法,已經產生了邪見,還自以為是真正的大乘佛法,這都是似是而非的歪理,是一種顛倒。假使這念心真正達到不動的境界,還會去偷、去罵人嗎?真正的菩薩行者,心安住於實相,所作所為都是利益眾生。即使故意惡言,也是為了普度眾生,因為心安於正念,所以沒有過失。

  例如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手中拿著金剛杵、刀、槍和劍,也拿著經書和淨水瓶,代表什麼意義?菩薩了悟無生,心真正達到實相、如如不動的境界,依體起用,便能從慈悲心中變現出各種形相來普度眾生、利益眾生。一般凡夫以為有了神通,就可以去偷、去搶、去嫖,享受世間五欲之樂,這是錯誤的觀念。神通,不是用來顯現威風權勢的。釋迦牟尼佛具足無量的神通,也從來沒有用神通示現做不對的行為。

  佛法中,菩薩低眉,是無量的慈悲;金剛怒目,也是無量的慈悲。為什麼拿著金剛杵、刀、槍和劍,也是無量的慈悲?因為眾生的惡習太重,必須用非常手段才能讓眾生遠離惡行,不再繼續毀謗正法、破壞佛法,所以要用金剛力士的方法來降伏眾生。表面上看來,這樣的作為好像不慈悲,其實真正是無量的慈悲,因為菩薩的心安住實相、安住不動,無恨、無仇、無取、無捨,真正達到了「做而無做」的境界。

  凡夫眾生即使契悟了這念心,但站不長,只能保持幾分鐘、幾個鐘頭,這樣是不夠的。真正的菩薩行,要時時刻刻安住在實相理體上,依體起用;用了之後,還能捨用歸體,了達體用不二。實相,是大乘佛法最高的境界。假使沒有實在的功夫,只是知道道理,是沒有用的。所以,修行要腳踏實地,時時刻刻起觀照,時時刻刻安住實相,才能得到真實受用。


(七)

  大陸南京有一個雨花臺,上面有雨花石。雨花石是透明的,裡面有花,乃至種種形相。雨花臺原名石子崗,梁朝雲光法師曾在那裡講演大乘佛法,感得天人來散花、來護法。天人所散的花像雨一樣,落到地上就變成了石頭,這是一種瑞相。石頭裡面有花,後人就稱為雨花石,自此以後,石子崗也改稱為雨花臺。

  雲光法師佛法的道理講得很好,可是他愛吃牛肉,邊吃牛肉邊說:「吃而無吃,諸法緣起性空,畢竟空寂。」認為這樣起觀照就是佛法。雖然所說的是佛法,但自己心中已經起貪念並造業,其實並沒有觀照功夫,如何能安住在「吃而無吃」的實相境界?

  假使心常在定慧當中,能夠站得長,行住坐臥保持一念不生,又做得了主,看到閻王小鬼來,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看到佛菩薩來,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看到牛肉現前,也不起一念貪心;看到糞便現前,也不起一念瞋心,始終安住在實相上,這才是真功夫。

  吃了牛肉是業,業障一來,就得受報。雲光法師死了以後,業障現前,投胎變成一頭牛。由於他修行還算有一些功夫,投生為牛之後,還知道自己前世是一位法師,現在卻變成一頭牛,心裡很苦。有一天,正巧遇到梁武帝的師父誌公禪師路過,這牛就跪下來,求誌公禪師救牠。誌公禪師入定觀察,知道牛的前世是雲光法師,雖然口說「吃而無吃」,可是沒有真正的功夫,造了惡業卻沒有轉業的能力。誌公禪師就開示:「你以前愛吃牛肉,邊吃邊說:『吃而無吃』,現在變為牛身,也用同樣的方法,『做而無做』就好了。」什麼道理呢?做牛也是個假相、也是一個虛妄不實的境界,心中安住實相,身雖是牛,心不住牛身,而是住在如來的境界,就是『做而無做』。」牠聽了這番開示,心馬上就安定下來,安住實相,立刻就得到解脫。

  佛法講緣起、空性、實相,雖然知道道理,還要有功夫;假使沒有功夫,就要持戒清淨。修行離不開戒定慧,離不開止惡向善;假使離開了戒定慧、離開了止惡向善,就會產生偏差。口說妄言、綺語,身造殺盜淫,卻說只要心清淨就好了,這就是偏差。既然心清淨,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應該也是清淨的。由於心不清淨,所以看不清楚方向,身口意才會犯錯、造作惡業。

  明白這些道理了,時時刻刻心都要正、要淨,只起善念,不起惡念。《詩經》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做人就要達到這種程度、養成這種習慣。所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一切天地、神明、菩薩都瞭若指掌。了解這個道理,就知道不能隨便起心動念。

  不起心動念,心清楚明白,不但打坐的時候不打瞌睡,看到好的境界、壞的境界,知道是虛妄不實的,一切無所著,心始終安住在實相上,如如不動;動當中,知善知惡,這念心也能時時保持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打坐絕對會有成就,這一生絕對可以得解脫。

  知善知惡,就是良知良能。知道是善事,就要積極去做;知道是惡事,絕對不去做,這就是清楚。在這當中還要知恩、感恩、報恩,了解今生能夠親近佛法,有這麼好的地方成就我們的學業、道業,是沾佛祖、師長及所有護法的慈悲、光明,所以要更精進努力。知恩,就是心存感恩;報恩,就是完成自己的學業和道業,行自利利他的菩薩道。假使連這個觀念都模模糊糊,還自以為清楚明白,就是自欺欺人。

  不但要知恩、感恩,更進一步,做了善事而不執著,回歸實相。什麼是不執著?如果沒有道場、沒有佛法、沒有眾生、沒有大眾的因緣和合,善事就無從做起,所以要將功德歸三寶,好事歸大眾,壞事自己檢討反省。佛法是最實在的真理,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


(八)

  總結這一章的意義,就是告訴我們:第一,要止惡向善。每個人都免不了有過失;有了過失,就要知道懺悔。很多人不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認為沒有因果,拚命地做壞事,惡業成熟,受了苦果,不但不知道懺悔,還怨天尤人,這就是在迷的眾生。

  第二,知過能改。修行學佛以後,知道自己的習氣很重,從早到晚都是妄想、執著、情愛,明明知道要懺悔,偏偏做不到,覺得自己這一生的修行可能沒有希望了,甚至消極悲觀的想:「現在的食衣住行都是大眾的供養,自己心當中感覺很慚愧,起了一些不好的想法,認為不配做一個出家眾,乾脆還俗,當在家居士來護法就好了。」這樣就退失菩提心了。大家要知道,每個人難免有過失,知過能改,就是真正的菩薩。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懺悔,就是給我們一個改過向善的機會,知道有過,馬上要改。要能返照自心,起了惡念,馬上照它一下,照破自己的惡念,從今以後,只起善念、不起惡念,知道慚愧懺悔,就是解脫之道。

  發現自己有過失,並不是壞事,表示自己修行有進步了。一般人不知道自己有過失,只看到人家的過失,始終是貢高我慢,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古德云:「凡夫無過,聖人過多。」眾生不知道自己始終在過失、無明當中,也不知道貪瞋癡是一種過失,有些人會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用這些話來自圓其說、安慰自己,而不知道貪心一起,心中就失去了光明。

  舉例來說,貪吃的人,一起貪心,心意識馬上就墮入餓鬼道;貪色的心一起,立刻就墮入畜生道。凡夫眾生不了解除了貪瞋癡、除了名利以外,還有功德、還有精神的存在。由於不了解,所以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經常都在過失當中。相反地,聖人經常反省檢討自己的每一個心念,了解一個念頭就是一個過失,所以說「聖人過多」。能夠返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惡念就像小偷一樣,一個一個來,就一個一個地感化,到最後強盜、土匪都能轉成羅漢、菩薩。因此,能夠知過、改過,修行就會有所成就。

  這一章分為兩個段落,第一段告訴我們,不知道改過,「如水歸海」,將來過失愈來愈多,業障現前,就無處可逃。所以,要避免未來的惡果,就要知道因緣果報的道理,知道是善,就積極去做;知道是非,就要馬上改過。了解這個道理了,不憂愁煩惱、不患得患失,不起惡念,心當中一片光明,身體就會健康。無論是在家或出家,只要依據這個道理返照用功,道業一定有所成就。

  第二個段落告訴我們,要腳踏實地去力行,有了過失,就要改過。造了惡業,要當機立斷,改過遷善,就是真正的懺悔。佛法與儒家,都講止惡行善,只是深淺不同。儒家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每個人都有無始無明,都不是賢人、聖人,最重要的是要改過遷善,心就能夠清涼自在。佛法講得更清楚:「佛說有二種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偉大,第一種人從來不造惡業,是先知先覺的聖者;第二種則是後知後覺的菩薩;不知不覺的眾生只知道名利財色,將來就會墮入惡道。

  什麼是後知後覺的菩薩?知過改過、改惡向善,就是後知後覺的菩薩。後知後覺的菩薩,知道建功立德,觀心返照,修善而不執著善,所以能夠消災免難、遇難呈祥,最後得到究竟解脫。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