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释经题


(一)

一、释经题

  每一部经,都可以分为经题和正文。正文又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讲经可依此来销文释义。

  为什么要讲经?大家都知道有文字般若,依文字般若来起观照,也就是明白文字之后修观行,依教观心;假使文字都不了解,怎么去观心呢?方法用错了,后续的落实根本没办法进行,所以文字、经义很重要。

  在佛法来讲,一个是教下,一个是宗门。教下,就是需要文字,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最后达到实相般若。宗门,就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心印,不需要文字,以心传心;如“释迦拈花、迦叶微笑”,没有文字。这就是禅宗的顿悟自心、直了成佛。释迦牟尼佛传给迦叶尊者之后,再由迦叶尊者传给阿难尊者,一直传到达磨祖师,再传到六祖惠能大师,一直传到现在,这个就是宗门。宗,就是心,以心为宗。

  我们现在又是教、又是宗,为什么呢?假使只知道宗而不知道教,就容易讲错话。古人悟了以后,还要悟后起修,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有些人知道一点点,马上就说自己开悟了,什么都不去学习,也不知道保任,就会胡言乱语。所以,修行必须要跟着师父一段时间;假使不跟着师父,又不去研究教理,产生邪见,就糟糕了。

  古人说:“藉教悟宗”,“悟宗”就是悟我们这念心;“教”是佛的言教。佛的言教包括很多,《教观纲宗》里讲得非常清楚。所以我们现在先知道佛的言教,最后的目的就是要明白这念心。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观照功夫得力,最终契悟实相般若。实相是什么?就是中道了义,就是大乘境界。

  佛法中一个是小乘,一个是大乘。小乘讲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要知道这部经是不是佛讲的,就用这三个方法来辨别。说法,不是三法印就是一法印,一法印就是究竟实相之理,其他都是方便。

  我们今天讲《佛说四十二章经》,先解释经题。明白经题以后,再讲译者。译者,就是翻译这部经的人。有了经题、有了译者,了解这部经翻译的时间,就能证明这部经的真实性,这部经就是实实在在的。接着就讲正文,正文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我们先解释经的题目,可以简单地解释,也可以研究得很彻底。从过去到现在有四种方法,用来解释一部经的题目──随相释、相对释、离合释、得名释。

壹、随相释

  什么是“随相释”?“言随相释者,即随文字相而次第释之也。又分二释:初分释、次合释。分释,即将经题七字分别解释。一为‘佛’字,二为‘说’字,三为‘四十二章’四字,四为‘经’字。”就是把经题分为这四个段落来解释。

  这是个别来解释,把它分开来解释,就称为“分释”。分开解释以后,最后再来归纳,称之为“合释”。这就称为“随相释”,随着经题的文字相来解释,一字、一句先分释,最后再综合,这个方法多为华严宗所用。这是第一种讲经的方法。



(二)


贰、相对释

  第二是“相对释”,能所一对,多半是法相宗(唯识宗)所用的方法。什么是“能所一对”?例如本题七字“佛说四十二章经”,可分为四对视之,然后一对、一对地来解释。这四对怎么分呢?

一、教义对

  教与义相对,就称为“教义对”。何谓是“教”?何谓是“义”?“‘经’字属能诠教,以经能教化普济一切众生故也。”所以,“经”字能先诠释出佛的教理,教的方法、教的道理。这种方法、这种道理是来用来作什么的呢?用来普度众生。

  “‘佛说四十二章’六字,属所诠之义”,前面这六个字和后面这个“经”字相对,这就是教义相对。“佛说四十二章”这六个字属所诠之义,下面的“经”字是能诠之教,“诠”就是解释。一个是义、一个是教,教义相对。

  “义是所诠,以能诠之经,诠所诠之义,即自他相对也。”一个义、一个教,两个配合起来解释这个道理,就是一个能、一个所,还是能所一对。

二、人法对

  “人”与“法”相对来解释经的道理,“佛说四十二章”,“从义六字中,更别‘佛说’二字,为能说之人。‘四十二章’四字,为所说之法,亦名境智对也。”“佛”为能说之人,“四十二章”为所说之法;又可称之为“境智相对”,“智”是能说之人,“境”是所说之法,《佛说四十二章经》,“佛”是果位上的圣人,是能说之人;“四十二章”为所说之法;“经”则是一个通称。这样就把经题交代清楚了。

三、通别对

  一个是“通”、一个是“别”,通于诸经、别于诸经。什么是“通”?每一部佛说的都称为经,都可以用“经”这个字,如《四十二章经》、《阿弥陀经》、《涅?经》……这是“通”。什么是“别”?“四十二章”就是别,别于其他诸经。

  一个是通释,一个是别释。用“通”来解释,或用“别”于诸经的方法来显明这部经和诸经不同。“从法四字中,更分通别”,从这个法、“四十二章”四字当中,又进一步分通别,可以说“四十二章”四个字当中,有通、也有别。

  “‘章’同于品”,例如《法华经》当中有很多品,一章就称为一个品,品也是独立存在的,每一章、每一品都有这么一个意义存在。“他经所同,故谓之通”,“章”同于“品”,所以是通。“‘四十二’字,此经所独,故谓之别”,为什么叫“别”?其他的经不叫“四十二”,只有这部经。不同于其他的经,是为此经所独有,故谓之“别”。

四、感应对

  有感就有应,也是能所相对。“又从人二字中,更分感应”,前面的“佛”是所说之人,人有圣、有凡,佛是圣位,不是凡位,所以更分别感应,“则‘佛’为果上能应之主,‘说’为因中所感之机也”,佛是果位上的圣人,是能应众生所发之主;下面所说的这些道理,当机的是众生之机。众生是什么根机?有上根、中根、下根,所以佛所说的法就有深、有浅。

  总之,相对释就是用“能所一对”来解释经题。这个经题可以用能所一对来解释,也可以用教义相对、也可以用人法相对、也可以称为境智相对、也可以用通别相对、也可以用感应相对,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解释经题。



(三)


参、离合释

  “离合释”,又叫“六离合释”,用六种“离”、六种“合”来解释这个经题,这又深了一层。六离合释,一共有六种方法来解释经题。视经题的长短、意义,在六种方法当中,或是选其中一个,或选二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是全部,都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就称为离合释。依照原来的意义,又称为六离合释,就是用六种方法来解释。一个是离,也可解释;一个是合,也可以解释。

  “谓每一名词,二字以上,各有事实者,先离后合,共成六释。”不一定是经题,凡是佛经的一个名词或一句,都可以用六离合释来解释。但是这个名词必须有两个条件,才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释:第一个条件,要有两个字以上的名词;如果只有一个字,没有办法解释。第二,名词中还要有事实,假使空空洞洞的,也没有办法解释。什么是空空洞洞?一个是有、一个是无。有什么?无什么?没有事实的存在,就没有办法解释。不但是要有两个字以上的名词,而且这两个字以上的名词里面,有东西存在。具足这两个条件,就可先离后合,先从离来解释,然后合起来用六个方法来解释。“简言之,即六种解释名词之方式也”,简单来讲,就是六种解释名词的方式,称为“六离合释”。

  “语言文字,皆由名词集合而成,故名词之义不审,则语言文字,亦必随之歧误晦塞,此六合释之所由起也!”佛经也是语言文字,世间上的书籍也是属于语言文字,“六离合释”不一定是佛教专用的,在印度当时的文学、哲学,也用六离合释的方法来解释,六离合释就是由印度原文翻译过来的。

  语言文字皆由名词集合而成,名词是由字集合而成的。例如,“大千世界”是一个名词,是从“大”、“千”、“世”、“界”四个字集合而成的,把它分开就没有这意义存在了。所以,由名词集合而成语言文字。世间上所有一切语言、一切文字,都是由字而句、由句而段、由段而章、由章而成书、成经、成传……这样把它集合起来的。

  “故名词之义不审,则语言文字,亦必随之歧误晦塞”,假使我们不去审查每一字、每一句、每一章、乃至于这一段落、全经的种种义理,怎么了解佛法?例如,现代有人主张把佛经翻译为白话,假使这句当中有很多含义,没有办法翻译,乃至于不去审查、不去了解这些道理,只翻译字面上的意义,其中的道理就没有办法完全显示出来,乃至于会发生误会,所以古人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歧”是什么?就是走到小路去了;大路不走,走到岔路去了。举例来说,禅宗祖师常说:“一丝不挂”,是指我们这念心不能存在一点东西;但是,很多人依文解义,认为求道必须一丝不挂,不穿衣服,就像是印度的裸体外道,这就是走入歧路了。

  又如,禅宗说“保养圣胎”,就是保养当下这念心。“圣胎”就是指这念心,是无形无相的。有很多人解释错误,认为我们观想一个佛像,脑里就是一个圣人,经常想、经常想……这就是保养圣胎。这样就把文字的意义弄错了。“误”,就是误解了这个道理。“晦塞”,“晦而不显,塞而不通”,虽然解释出来了,但只有事而没有理,这就是晦。

  什么叫“有事无理”?譬如说,经中说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水不能淹、火不能烧,这是什么意思呢?假使大风来了,马上念观世音菩萨;水灾来了,马上念观世音菩萨;刀兵来了,马上念观世音菩萨,人有诚心,当然会有感应,但这种感应必须念到三昧境界才可以,这是事。

  理上来说,水指贪心、火指瞋心。什么叫水不能淹?贪心是水,例如看到前面有一盘点心,起了贪心,想要吃却吃不到,口水出来了,马上念观世音菩萨,贪心一下就随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转过来了,这就是水不能淹。什么是火不能烧?大火来了,就念观世音菩萨,这是事;进一步更圆满的解释,假使生了无明、发了脾气,这是瞋火;肚子饿了没东西吃,是饥火;看到异性,心中起了贪爱,就是欲火,欲火一动,身上就发烧、发热。假使察觉了,马上念观世音菩萨来转化,这就是火不能烧。

  了解这个道理了,就是不“晦”。如果只知道事而不知道理,就是“晦”。“晦”,就是不显。佛法中有事、有理,必须事理圆融。《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又是修证的方法,又是感应的方法。了解事与理,无论是上根、中根、下根,念观世音菩萨都能道业有成。

  假使我们不了解文字,确实“亦必随之歧误晦塞”,因而误解了经中的意义。“此六合释之所由起也”,可以从六离合释来解释这个道理,使我们了解事和理,这就是六离合释的缘起。



(四)


  为什么要用六离合释?这是一种智慧的法门、是思惟的法门、哲理的法门,除了表面的文字意义外,还有更进一层的道理。从以上的例子来说,除了外面的火灾以外,我们心当中还有瞋火;除了外面的水灾以外,我们心当中还有贪心;除了外面的风灾以外,我们心当中还有无明,无明就是风,这就是更进一步的道理。如果我们没有贪心、瞋心、痴心,外面也没有水灾、火灾、风灾了。这样就把佛法的真实意义,完全表示出来了。

  “然必有二字以上,而各有事实者,方能适用。”但是要解释这个道理、解释这个名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两个字以上;第二,名词里面具有事实的存在。假使只有两个字:有、无,只有名词而没有事实,就不能用六离合释的方法。所以,必须要有事实,方能适用。

  “例如‘汽车’一名,系‘汽’、‘车’两字而成。‘汽’字、‘车’字,又各有事实”,“汽”有东西存在,“车”也有东西存在,可以依名而循实,就可以知道里面是一个东西,是一个物件、物品,是一个实体的东西,才可适用。“若如‘有车’或‘无车’,则虽有二字,而‘有’、‘无’均属虚字,并无事实,即不适用。”

  依据这个方法,“他可类推,凡一名词,不必具足六释。或二或三,随时酌定,学者难之。”对于任何一个名词,不一定要同时具足这六个方式,或者是二个、或者是三个,随时来酌定。在六个当中选二个也可以,选三个、四个也可以,乃至于六个也可以,就看我们的智慧是不是用得上这个公式。所以,“学者难之”,究竟是用一个、二个、三个?或全部都用?这个道理和前面所说的随相释、相对释不一样,就显得比较困难。

  接着,我们看看六离合释是什么意义?是哪六种方式?第一是持业释、第二是依主释、第三是有财释、第四是相违释、第五是邻近释、第六是带数释。释,就是解释。

一、持业释

  “业有二义,一者所作为业,善恶皆同。善业感善,恶业感恶,谓之业力,或称业感。二者体用之用,亦谓之业。今取用义。一切名词,皆有体用。以用显体,故名持业。”“例如‘石砚’一名”,举例来说,“石砚”是一个名词,是石头的砚台。“石砚”是两个字,假如只有一个“石”字,就没有办法解释;只有“砚”字,也没有办法解释。必须具足“石”、“砚”两个字,成为“石砚”这一个名词。虽然“石砚”是一个名词,但是“石砚”也是一个事实,又是石头、又是砚台。

  “砚有磨墨之用,石亦有之。”砚台可以用来磨墨,石头也可以拿来磨墨,也有它的作用。“但称为石,即显砚用。”只要是“石”,就可做砚台,可当磨墨之用,这样就把它归纳起来了。

  “中间可加一‘即’字,谓石即砚。或各加‘亦’字,谓亦石亦砚,皆持业释”,“砚”可作为磨墨之用,“石”亦可作为磨墨之用,以此类推,我们看到“石”就可以知道它可以磨墨,它有这种作用。再进一步,中间可加一“即”字,谓“石即砚”,石头亦可当砚台用;或各加“亦”字,谓“亦石亦砚”,它既是石、也是砚,既是砚、也是石,“石”具有“砚”的作用,“砚”具有“石”的体性,所以有体、有用。“皆持业释”,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这个就是持业、就是业用,用这个方法来解释石头和砚,是这个道理。这是过去的解释,“若以近代文法而论,是形容决定之实名词体也。”假使用近代文法来解释,这个“石砚”,就是实有名词。这样解释,我们就明白了。



(五)


二、依主释

  “谓此名词有主客之别。今依主而不依客者。例如‘佛堂’,佛为主乎?堂为主乎?若堂为主,则佛依于堂,应名堂佛。若佛为主,则堂依于佛,可名佛堂。中间可加一‘之’字,谓佛之堂,故名依主释。”

  “约文法言”,依照我们现在的文法来讲,一个是宾、一个是主,所以“依主释”有宾主之别。“即宾主决定之实名词体也。”看看这一个名词,哪个是主位?哪个是宾位?修行也是一样的,一个主位、一个宾位,主就是主人,宾就是客位。看看这一个名词,哪个是主体?哪个是客体?

  “今依主而不依客者”,我们现在依主来解释这个名词,而不依客来解释,为什么呢?我们心中有客尘,就是指烦恼、妄想,来来去去、有生有灭,能知道烦恼、妄想的这念心,始终是存在的,这个就是主位。所以,一个是宾、主,一个是主、客。

  以“佛堂”为例,“佛堂”是一名词,佛堂不是子虚乌有,它是个实体的事物。“佛堂”这个名词,是以哪个为主体?“佛为主乎?堂为主乎?”当然是依佛像才建一个佛堂,所以是以佛为主体。“若堂为主,则佛依于堂”,假使我们以堂为主体,佛就靠到堂上了,那就不能称作“佛堂”,而应该叫作“堂佛”,这样就颠倒、错误了。所以,应该以佛为主,称之为“佛堂”,也可以说是“供佛之堂”、“礼佛之堂”、“拜佛之堂”。

  “故名依主释”,这个名词总是一个主体、一个客体,看看主体在哪里?客体在哪里?依据这个主体或客体,来解释这一句话的意义,这就是依主释。

三、有财释

  “财谓财产,为所有”,“财”是财产、财物。“人为能有”,一个是能、一个是所;一个是能有、一个是所有。人为能有、财为所有。“以所有显能有,谓之有财”,上面是财、下面是人,用财产、财物来说明下面的人,主要的目的是突显能有。

  例如“人才”或“人品”,怎么解释人才、人品呢?“即人有才,人有品也”,依据这个道理来解释,“中间可加一‘有’字,或说有才有品之人,以示别异于无才无品之人,即今文法中之形容词体也。”

  有财释,就是用上面的词来形容下面的词。以“人才”、“人品”为例,就是“即人有才,人有品也”,这个人有才或有品德。可以在当中加一个“有”字,“或说有才有品之人”。这就是解释名相,就称之为“有财释”,这是顾名思义,用它的意义来解释的。

四、相违释

  前面是以上面解释下面,“相违释”则是完全相违。

  “谓若有名词”,假使有一个名词“各有体用,不相随顺而成”,这个名词能独立存在,各有各的体、各有各的用,彼此相违,不是一个;虽然不是一个,把它连贯起来,也可以说是一个;但说它是一个吗?却又彼此相违,仍然不是一个。

  以“兄弟”为例,“例如‘兄弟’二字,连为一名”,“兄”、“弟”两个字连在一起,就可以当作是一个名词;但是,“兄非即弟,弟非即兄”,“兄”和“弟”是两回事,不是一个意思,兄是兄、弟是弟,不能说兄即是弟,弟即是兄,各有各的主体、各有各的用。

  “又如‘夫妻’,夫定非妻,妻亦非夫”,又如“夫妻”一词,“夫”和“妻”不是一个,夫不是妻、妻也不是夫,“各各相违,而相联成名,中间可加一‘与’字以明之”,虽然夫不是妻、妻也不是夫,但可以把它连贯起来,我们可以在中间加一个“与”字,成为“兄与弟”、“夫与妻”。

  “名相违释,即今文法中同等结聚之实名词体也”,这样的道理,就是以相违释来解释。



(六)


五、邻近释

  什么是“邻近释”?“邻”,就是靠近。

  “谓若有名词”,假使有这么一个名词,“并非本体,但从邻近而成者,例如有住北者,问其籍贯,彼称吴江,实则彼非吴江,而是北,因吴江系县,人所易知,且近于北,故说吴江,以代表北,此之谓邻近释。即今文法中之副词体也。”譬如,你说你住在台北市某一条街,人家不知道,但假使说你住在台北,人家就知道,因为大家都知道台北。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就是住的地方很小,但是旁边有很大的标帜,只要说邻近显著的目标,大家马上就知道我这个地方,这就称为“邻近释”。

六、带数释

  “数”,就是数目,带着数来解释。“谓若有名词,带有数目而成者”,假设有一个名词是带有数目字的。“例如三身、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各有数目连带而成,即名带数释。”这是因数目字而成的名词,例如“三身”、“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什么是三身?法身、报身、化身,马上就了解了。以“四十二章经”来说,“四十二”就是数字,我们马上就知道这是带数来解释经的题。

  “六释之中,此最易明,即今文法中带数决定之实名词体也。”六种方法当中,带数释最容易理解。不一定是经题,其他名词也可以依据六离合释来解释。

  “《佛说四十二章经》七字经题,在六离合释中,祗邻近释不适用。”为什么唯独“邻近释”不适用呢?因为我们不能说讲到《八大人觉经》,马上就想到《四十二章经》,这不容易啊!也不会说到《佛遗教经》,马上就想到《四十二章经》。因为《佛遗教三经》虽然是合订本,但是意义是各自独立存在的。

  “其他五释,皆可适用,逐一示之。”《四十二章经》除了邻近释不适用外,其他五释都适用。“则佛说四十二章即经,为持业释。显此经不离佛说四十二章也。”这就是刚才所说的能、所,马上成了相对了,一个是教、一个是义。

  “佛之说,简非佛弟子天仙化人之说。或佛说之四十二章,简非他说之四十二章。”佛是主体,这部经是佛说的,不是佛弟子说的,也不是天人说的,也不是仙人说的,是果位上的大觉圣人说的。“或佛说四十二章之经,简非佛说之律论”,简别这是经,而不是佛说的律藏,也不是佛说的论藏。“皆依主释也”,这些都是依主释,都有它的主体。

  “佛说有四十二章经,或佛说四十二章有经,为有财释”,这是有财释。“四十二章为带数释。”这部经有数字存在,不是四十三,也不是四十五,就是四十二,这是带数释。

  “佛说四十二章经,非说他经,为相违释”,佛说四十二章经,简别于其他经,所以是相违释。这部经是一章、一章独立的,明白以后,就能了解六离合释的意义。

肆、得名释

  现在一般通用的是天台宗所用的“得名释”。什么是“得名释”?“得名谓三藏经典之题名”,得到了这么一个题名。“因何而得也”,三藏经典这么多,是藉由什么因缘而成立的?因什么名而成立这个经题?是这个意思。

  “唐《开元释教录》云:三藏经典,共五千零四十八卷”,依据唐朝开元年间所编的《释教录》,有这么一个记载:所有的大藏经典一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这是最早的一个数目。其后,许多高僧大德至西天取经,慢慢增加、翻译……陆陆续续增加了很多,到现在一共有九千余卷。“其题名,即有九千余种之多”,现在我们依天台宗讲经的方法,把九千余卷的经藏、律藏、论藏归纳起来,用七种立题的方法来解释这一个经题。

  换句话说,所有的经题,不外乎这七种立题──“单三、复三、具足一是也”。人、法、喻三者当中,假使只有其中一个,就是单。只讲人、或只讲法、或只讲喻,就是“单三”。两个配合起来就是双,称为“复”,即法喻、人喻、人法。“具足一”,就是有人、有法、有喻,三者同时具足。

  “但有一人,而无法喻,例如《维摩诘经》及《佛说阿弥陀经》等”,只有人名,因人而得名,这个经题就称为单人立题。“或但有一法,而无人喻”,只有法而没有人,这就是单法立题,如《涅?经》、《般若经》,单以法得名,而没有人的存在,就是单法立题。单喻立题,只有喻而没有法、没有人。譬如《梵网经》、《大宝积经》。“梵网”是一个譬喻,天上有网,网中有珠,光光相照、珠珠相摄,一珠当中呈现无量的宝珠,宝珠当中呈现无量的光明,光明当中又呈现无量的宝珠,所以光光相照、珠珠相摄,这是一种譬喻。“喻戒律如梵王宫之因陀罗网然,喻佛法如珍宝聚,是以喻而得名者,曰单喻立题。”《大宝积经》也是一种譬喻,这部经没有人、也没有法,完全是以譬喻为题。以人、以法、以喻个别立题,称为“单”。

  什么是“复三”?“复”就是两个同时存在,也有三种:“或人法相合,或人喻相合,或法喻相合”。假使经题有人也有法,就是以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又如《优婆塞戒经》,‘优婆塞’为人、‘戒’为法”,有法、又有人,所以人法立题当中并没有喻。法喻也是复,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譬喻,法、喻同时存在,当中没有人,称为法喻立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是喻、“般若波罗蜜”是法,一个是喻、一个是法,也是法喻立题。又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果位上的人,“师子吼”是喻,师子一吼,百兽惊伏,当中没有法,这是人喻立题。《菩萨璎珞经》也是人喻立题,“菩萨”是人,“璎珞”是喻。

  有法、有人、有喻,三个同时存在,就是具足一,《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能说之人,“华严”是喻,因此,此经是具足一。

  这是一个纲要,以后看到什么经,都可以看看这部经是单、是复、或是具足一来立题?所谓“以名昭德”、“因相显性”,藉由名相就能了解这部经的大纲和内容。我们所要讲的《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说”是人,“四十二章”是法,当中没有喻,就了解这部经是人法立题,这是解释经的题目。



(七)


  讲经的方式有几种:一个是华严宗,讲经的方式是十门悬谈;第二是慈恩宗,讲经的方式是五门分别;密宗讲经的方式,称为十心开题;天台宗讲经的方式,称为五重玄义。如果听经的人对佛法了解很深,就可以用五重玄义来提示纲要;听经的人有上根、中根、下根,深浅不一,或是对于经教的道理没有深入,就不容易了解五重玄义的道理。所以,一般普通的开示、讲经,就直接用“能所一对”的方法,能说之人、所说之法,就把经题讲完了。

  每一部经都可以分为经题、译者、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经题,有通题、别题。以《四十二章经》为例,“经”是通于各经,称为通题;“四十二章”为别,他经所无,别于其他经论,就称为别题。

五重玄义

一、释名

  上次提到释经有四种方法,最后一种是“得名释”,以什么因缘来成立这个经题?所谓“单三、复三、具足一”。《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以什么为题?“佛”是能说之人,“四十二章”是所说之法,所以这部经是人法立题。这是五重玄义的第一重──释名──解释经的题名。

二、辨体

  释名之后,要辨体。体,就是体性、体相。任何一件事物,有了名就必须有体。体,可以分成三种来解释:

  第一,声名句文为体。这部经有其声、名、文、句:我们一念,就是“声”;说出来就是“名”,一个字、一个字,称为“名”;一字一字接起来,是“句”;每一句串连起来,就是“文”。

  进一步研究,“声”有两种:一是“直”,一是“曲”。声音就是声音,当中不掺杂其他任何意义,称为“直”,例如风声、水声、雨声;第二种是“曲”,除了声音以外,当中还有其他涵义,例如声闻、缘觉。声闻是因声而悟道,四谛、十二因缘也是声,当中有无穷尽的意义,依这个道理起闻思修,就可以得到解脱,这就称为“曲”。所以,声当中有曲、有直。

  第二,“一实三假”。“文”里面有“句”,句子里还有它实质的意义存在,这就是“声”当中含有实质。有声、有名、有句、有文,这些加起来就是体,就是一个相的存在了。

  声、名、文、句,是“假”名;假名当中有其意义,这意义就是“实”。所以,一名当中有三假──声是“假”、名是“假”、文句也是“假”;虽然是假,当中有其意义,就是“实”──称为“一实三假”。一部经的文字相,具有这三种体相。这是属于法相宗的说法。

  无论是声、名、文、句,都离不开我们的意识。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唯识所现。所以,虽然声、名、句、文都是假相,但假相离不开我们八识田中识心分别、执着所现,这就是以唯识为体。

  第三,一法印、一真法界。无论是声、名、句、文也好,唯识也好,总是有一个根。就等于金子一样,金子可以打成耳环、戒指,也可以做成佛像、香炉……。但无论是耳环、戒指、佛像、香炉……都离不开金。金是什么?金是耳环、戒指、佛像、香炉的本体。就如同万法有种种差别相,但种种相不离真如,真如是诸法的本体。这是性宗的说法,性宗是以真如为体。

  总结以上所说,第一种体相是以“声、名、句、文”为体,第二种体相是以“唯识”为体,第三种体相就是“真如”。

  此外,依据《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把佛法分成大乘、小乘。小乘的经、律、论三藏,最根本就是要证到涅?,所以,小乘称之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只要是讲这三种道理的经典,就属于小乘。大乘经典是“一法印”,谈一真法界、谈一实相。所以,如果谈的是一法印,就属于大乘实相;如果谈的是三法印,就属于小乘涅?。

  以这种方法,就可以观察一部经的体性。无论是禅、净,显、密,殊途同归,即便有种种前方便,由这个前方便最终还是要达到三法印或一法印。

  有了名,还有实体。解释了这部经的名,然后进一步了解这部经的体相是什么?这就是天台宗辨体的方法。



(八)


  《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以什么为体?以大乘、以实相为体,也讲真如法身、也讲实相。佛法中提到七种真如:流转真如、实相真如、唯识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佛说四十二章经》当中,这些真如都有所提及。

  一、流转真如。什么是“流转真如”?真如流转六道,十法界都是真如所现,都具足真如之性;假使没有真如,世界也不能成立。举例来说,物质分析到最后,就是能与量,能是热,量是光。再进一步研究,能、量是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的?就是从真如当中产生出来的。既然一切万法皆是真如所产生,打坐的时候,身体发热、看到光明,这些境界都不要理它;假使执着这些虚妄境界,就没办法探究根源,证到实相、契入真如。

  什么是真如流转六道?造了五逆十恶,起了贪、瞋、痴,造了杀、盗、淫,这个世界就属于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属于六道,所以真如流转六道。但是在这个地方闻法修行,真如又转为净土了。净土分成几种,最高的净土是常寂光净土,这是清净真如,也就是我们的法身,就是菩提、涅?。

  二、实相真如。前面流转真如──真如随着外面的因缘流转。受持五戒,就属于人道的果报,真如就变成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十善,真如随我们的身、口、意净化为缘起,真如就变成天界的果报、变成欲界天。假使真如依四禅八定为缘起,就出了欲界天、色界天了。如果真如依四谛为缘起,真如就成了偏空。如果真如依六波罗蜜为缘起,就成了菩萨道。如果真如依中道实相为缘起,那就是实相真如。

  实相真如是最高的。实相真如,就是中道、就是实相、就是菩提、就是涅?、就是清净法身,就称为实实在在的相貌、实实在在的如来。如来,就是实相真如;如来,就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指我们这念心没有去来之相。

  三、唯识真如。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十法界都是唯识所现。“心生则种种法生”,心念一动,八识的种子起现行,就有一个境界,这就属于唯识,所有一切都是我们意识的作用。

  过去有一个公案,赵子昂喜欢画马,他前前后后一共画了一百零七匹马,每一匹马的形象都不一样。但是,最后第一百零八匹马却想不出来,他行住坐卧都在想、都在思惟。以佛法来说,就是专注一境,专门想这个境界。想久了,心境达到专一的境界了,能想的这个心和所想的这个境界达到一如了。有一天,他想着想着感到疲倦,就睡在床上了。这时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他的太太进来叫他吃饭,东找西找,找不到人,就到床铺上找,结果看到床上有一匹马,四脚朝天,当场吓了一跳,惊叫起来。赵子昂被她惊醒了,就问她:“为什么惊叫?”她说:“我看到床上有一匹马四脚朝天。”赵子昂一听就悟了。悟到什么?一方面悟到我们心意识的作用非常厉害;另一方面,他画了第一百零八匹马,这最后一匹马就是四脚朝天的形象。

  赵子昂心想:“我想马,就变成马。”他悟到这个心意识的作用,所以后期的作品都不画马了,恐怕以后会变成马,就专门画佛像,认为天天画佛像,将来就会成佛。但是,这个佛是不是真正的佛?也不是的,是识心幻现,有生有灭。这是唯识所现,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这个道理。



(九)


  儒家也有一个记载,“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舜天天想尧,想久了以后,就看到尧在墙上现出来、从汤里跑出来,这些都是唯识所现。

  有些人认为心里面一直想佛,将来就会成佛;一直念佛,将来就会成佛。这个道理正不正确?只正确一部分,不是完全正确。怎么说呢?这个佛不是真正的佛,是意识所现,有生有灭;能想的那个心,才是最重要的!能想的那个心,达到无想的境界,才是真心。

  天天想佛,为什么佛会变现出来?因为我们的心念专注,专注就是禅定。所以,祷告也是一种禅定,这种禅定会看到由识心所变现出来的境界。看看我们能想的这念心是否广大?是否清净?如果心量广大、心念清净,又具足戒行,就有无量的功德,你想出来的佛就放光动地;假使心有杂念、有妄想、有欲爱、色爱,你看到的这个佛就不是佛,而是年轻的美女,实在是如此的。

  所以,每个人见佛的心、所见的佛,都不一样。有时观世音菩萨是一个老太太、有时是一个美女、有时是一位出家众,有时看到观世音菩萨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光动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我们这个心是否清净?有没有功德?有没有定力?有没有慈悲心?假使我们有慈悲心、又有戒行、又有功德,念佛念到佛现出来了,真正是这念心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虽然是不可思议,仍是真如识心所现的境界。

   所以,《佛说四十二章经》里面,有真如,也有实相,也有真如流转六道。

   四、安立真如。每一件事情的建立,都有其缘起。在这部经里面,佛很慈悲,依据我们在真如的修证,建立沙门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以及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在《无常经》里统称为“八辈上人”,这就是安立真如。

   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真如,但依修证就可建立出一个层次。例如,净土分为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这些都是安立真如。这是佛为了要度众生,所建立的种种道理、种种层次、种种差别。等于政府希望每个人都能大学毕业,但并不是那么简单,怎么办呢?既然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没有办法让每个人都大学毕业,可以方便建立一些层次──有幼稚园、小学、中学、高中、专科、大学,这就是安立,最后的目的还是希望大学毕业。

   佛也是如此,佛希望每个人都成佛,可是成佛的时间很长,如果按照渐修来讲,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很多众生一看到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连菩萨也不想成了!所以,佛就在真如当中依修证层次安立声闻果、缘觉果、菩萨果。若没有办法一下子证到缘觉、罗汉果,就在罗汉果前依修证层次,分为初果、二果、三果……这些都是安立。

   又如,佛希望每个人都有慈悲心,不食众生肉。可是有很多众生贪心太重、习气太重,如果要他吃素才能学佛,那是很难的一件事。所以,佛就开方便,安立前方便,只要不杀生就好了。进一步,不但不杀生,还要护生;不但要护生,还要吃三净肉、五净肉……到最后就习惯不吃肉了,这才是佛最终的目的。众生的根性很差,一下就叫他不吃肉,实在是不容易,所以安立种种层次、种种方便,使其最后达到解脱、达到一个圆满的境界,这就是安立真如。



(十)


  五、邪行真如。修戒、定、慧,去除贪、瞋、痴,修六波罗蜜,这是“正行真如”。什么是“邪行”?造五逆十恶,绑票勒索、诈骗钱财、侵占他国,乃至想并吞世界,这就是“邪行真如”。虽然是邪行,里面还是有真如之用。假使没有真如了,这个世界马上就成了死寂,人就成了一堆灰了;因为有真如存在,所以人才能活动、才有生命。生命当中,有正命、有邪命,所以这个地方就有正行真如、邪行真如。

  强盗、小偷也有真如,不过真如流转六道,邪掉了,将来就是受苦受难,堕落地狱、饿鬼、畜生。所以,无间地狱、刀山地狱、火山地狱……也是真如所现。真如随缘能现种种境界,如梦幻泡影,而众生执以为真实,就在所现的种种境界相中执着、受苦。邪行真如所现,就像是在作恶梦,随众生恶业而现,将来受尽苦报。所以,想要证到清净真如,就必须有正行。有正行、有正行真如,最后才能达到清净真如。

  六、清净真如。清净真如,就是菩提、涅?,身心清凉。《心经》提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四十二章经》里面也讲这个道理,这就是清净真如。

  七、正行真如。清净真如到最后是“正行真如”。如来所说一切道品正行之法,都是依真如理体而立,就称为正行真如。

三、明宗

  “宗”,就是宗派、宗趣、宗要。此处“明宗”,不是明宗派,而是明了宗趣、宗要。《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以什么为宗要?就是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白此理,就是“明宗”。

  《佛说四十二章经》的体性是真如,宗趣就是要见性,如“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念了以后要归于无念。无念,就是当下这念心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了了分明,寂照一如。所以,这部经是以无念为宗,先要契悟这个道。

  再举例来说,第九章“守志奉道”,告诉我们想悟道就要守志。什么是“志”?就是志愿、志向、趣向、宗要。我们现在要“识心达本”,“心”就是菩提心,“本”就是本来面目、本具心性。了解以后,就知道这部经不是小乘,而是大乘,是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宗、以“识心达本”为宗。

四、论用

  “用”,就是它的作用、利用。这部经究竟用在什么地方?一切经律论都是以持戒清净、断除烦恼为用,又能自利,又能利他。《佛说四十二章经》里,每一章都有断除烦恼的方法。

五、判教

  佛所说的法分为五时八教。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分成五个层次: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时。

  五时,是大体上来分,其实佛说法每一时都具备其余四者。什么原因呢?时,就代表这个经教道理的深浅。例如,师父在这里说法,听众有上根、中根、下根,假使完全在事上来讲,中根、下根的人可以了解,但上根的人听了就毫无意义;假使完全讲理,中根、下根的人就听不懂,乃至于打瞌睡。所以,五时似乎很分明,其实都是互通的。



(十一)


  《佛说四十二章经》属于哪一时?暂时把它归纳为方等时,其实全部具足,每一时都有。例如,经中提到佛为五比丘说四谛,这是阿含时;到了最后,讲圆顿教,至圆至顿。所以,五时全部具足。

  智者大师运用《法华经》,把五时譬喻为五味:一、乳;二、酪;三、生酥;四、熟酥;五、醍醐。方等时列于华严时、阿含时之后,为第三时,配五味中第三生酥味。

  依据《菩萨戒经》来说,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久远劫就已经成佛了,来这个世界已经八千次。所以,真正的佛没有去来,这是就如来法身、实相来讲。真如实相没有去来,但是佛的化身很多。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是应化之身,在人间示现人身,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生,有父亲、母亲……跟我们完全一样,因为他是来到人道普度众生。

  关于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的时间,在许多经典里的记载有些许出入,有的经记载十九岁出家,有的记载二十九岁出家;有的经说三十岁得道,有的经说三十五岁得道……究竟哪一个正确?时间已久,文字记载上也可能有错误。现在经由大众公认,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因为释迦牟尼佛世寿八十,以说法四十九年来推算,应该是三十岁成道。

  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前五年参访印度一切外道,拜了阿罗逻、迦兰两位仙人修禅定;后面六年修苦行,在树下静坐,一天吃一麻一麦。五年加六年,前后一共十一年。十九岁出家,经过十一年的修行,三十岁在菩提树下成道。

  依据天台宗的五重玄义来研经判教,可以自己作为参考。现在的人都喜欢简化,假使用这种方法讲经,还没有听到正题,已经过了一个礼拜了,心中可能就起了烦恼。所以,我们开门见山,简单地把经题解释一下:“佛”是能说之人,“四十二章”是所说之法;“四十二章”是别,“经”是通。这样把经题略为解释。假使想要更进一步深入,就可以依据天台宗的五重玄义来了解、深入。

祖师五法

  过去的祖师提出“祖师五法”──销文、释义、显理、举证、劝修。依据这五个层次来讲经,大众听到这样的开示,觉得很简单、扼要,内容也很丰富。假使用很深奥的方法,讲了半天,却令大众觉得这部经太困难,起了退心,认为上根利智的人才能修,还是老老实实念佛,这样就不能达到讲经利益大众的目的。

  佛经一般都是文言文,所以先把经文一个字、一个字,或一句句地销掉,然后解释字面上的意思,就称为“销文”。销文了以后,还要“释义”,讲解这一句、这一段是什么意义。接着,还要“显理”,显出它的理,是有为法、是无为法?是菩提、是涅??是方便、是究竟?这就是理。

  讲了许多的道理之后,这时看看听法的人好像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打瞌睡了,或者是大家都听得懂了,但还在怀疑当中,就要“举证”,依据这个道理找一个公案,无论是现代的公案、历史的公案或祖师的公案,证明过去的圣人、贤人依据这个道理修行,已经成功了,这就不是空空洞洞的、形而上的东西了,大家一听,确确实实可以做到,信心就增长了。举证之后,马上要“劝修”。释迦牟尼佛三转四谛,就是劝修转。所以,要劝大家依据这个道理去用功、去修行、去契悟,一定可以得解脱、证道果。这样讲经、说法,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译者

  经题讲完了以后,要讲译经的人。《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经,一直流传到现在,最初是由竺法兰、迦叶摩腾二位尊者翻译出来。什么时候翻译的呢?在后汉时期。

  汉朝,分为前汉、后汉,或者称为西汉、东汉。刘邦(汉高祖)在韩信、萧何的帮助下,灭秦二世胡亥,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坚守函谷关,最终统一天下,以长安为都,建立前汉。前汉前后共二百一十四年,后被王莽所篡。其后光武中兴,建都洛阳,统治天下一百九十六年,称为后汉、东汉,佛法就是在后汉时代进入中国的。

  迦叶摩腾、竺法兰是从中印度来的两位罗汉尊者。根据明蕅益大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解》记载,孝明皇帝永平三年,岁次庚申,汉明帝晚上梦到西方一位金人飞至金銮宝殿上。第二天,汉明帝召集群臣,说明梦中情景,询问其意,当中有一位管历史、星象的太史官傅毅回答:“臣闻西域有神,号之为‘佛’。陛下所梦,其必是乎!”博士王遵也说:“按《周书异记》,载佛诞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时江河泛溢,大地皆动,五色光贯太微。”

  佛经中也有这种记载,大地发生动摇有三种原因:一、圣人诞生;二、圣人在此世界成道;三、圣人在此世界入灭。若有这三种原因,大地就会动摇,不过这种动摇与现在的地震不同,现在地震会震垮房屋,乃至土地崩裂;这种动摇不会产生灾难,不但没有灾难,还有瑞相。

  儒家经典记载:“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筮”就是祈事、祷告、占卜星象;现在国之大事,首在民生。当时,太史苏由马上卜卦,得到九五之数,所谓“干之九五”,飞龙在天,是好卦、是祥瑞,便说:“是西方大圣人也;后一千年,声教流被此土。”从周昭王开始一千年后,佛的言教才会到中国来。“王命刻石为记,埋之南郊。”

  历史记载,战国时代边塞地方来了一些异人,穿的不是中国的服装,就把他们关起来,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才把他们放走。证明秦朝也有印度的出家众到中国弘法,但是因缘不具足,一直到汉明帝时,因缘才具足。“后于周穆王时,乾坤震动,有白虹十二道,贯日经天。太史扈多占之,谓是西方大圣人入灭之象。”

  汉明帝永平七年,岁次甲子,汉明帝派了郎中蔡愔、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共十八人,到西天求法。走到月氏国时,遇到竺法兰、迦叶摩腾二位尊者,请了梵本经六十万言,并将舍利及佛像载于白马,于永平十年丁卯十二月三十日至洛阳,是为中国有佛经之始。



(十二)


  孝明帝是汉光武帝第四个儿子,见而悦之,诏迦叶摩腾等于鸿胪寺翻译经典。永平十一年,于洛阳雍门外,造白马寺供养二师,是为中国建寺之始。鸿胪寺是当时接应外国宾客的官衙。当时,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二位尊者就安止在鸿胪寺,翻译从月氏国带回来的佛经,有《佛说四十二章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二百六十条戒合异》……一共翻译了六部十三卷,这是中国有法宝之始。其后洛阳迁都,由于兵荒马乱,经典遗失,只剩下《佛说四十二章经》,其余经典都不存在了。

  汉明帝以前信仰道教,信仰了佛教以后,三山五岳的道士中有一位褚善信,集合五岳的道士,请求汉明帝辨明佛经的真伪。当时,道士们设置了三个坛,一个放诸子百家的书,一是道经,一是道教神像祭品。汉明帝则在西边设置西坛,当中供养佛像、佛经、舍利。双方点火烧坛,假使经是真的,就不会烧坏;如果是假的,一定会烧掉。

  道士们绕坛祷告,结果,道士坛中的经典统统烧得干干净净,只有老子《道德经》留存下来。佛经、佛像和舍利不但没有被烧掉,还放五色光明。当时,迦叶摩腾尊者就现十八种神通说法,先现四威仪神通──空中行、空中住、空中坐、空中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乃至以十八种神通说法,同时说了一首偈子:“狐非师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纳,丘无嵩岳嵘。法云垂世界,善种得开萌。显通希有法,处处化群生。”见到这种景象,许多皇亲、国戚、道士都出家了。

  后来古人为了祭悼焚经台,也作了一首诗:“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这些都是历史上的记载,证明这些事都是实实在在的。

  《佛说四十二章经》原本是梵文,竺法兰和迦叶摩腾二位尊者共同把它译为中国的文字。翻译,有音译、有义译。这个地方是义译。过去译经是很慎重的,有政府所办的译经场,译经要经过译主宣读、证义、证文、书字与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等程序。有些经书还要钦敕,要有皇帝的诏书,证明这部经不是简简单单记下来的。

  现在很多人对佛法没有信心,不但不相信竺法兰、迦叶摩腾这段历史,连释迦牟尼佛从右胁诞生、中国大乘佛法是佛所说的也不相信,甚至认为须弥山是喜马拉雅山。有些人专门研究文字、考证经典真伪,却不知道怎么样修行。修了四禅八定,证到了初禅,不但看得到须弥山,连色身也可以飞到须弥山去。过去遍地都是罗汉,人可以到天上去,天上的人也能到人间来,对佛法根本没有一点怀疑。六个根本烦恼中,“疑”是其中之一,如果对佛法有疑,就很难生起信心,修行无法落实,道业也无法成就。

  我们明白以后,要知道这些历史,要想相信,就要修禅定、就要契悟,从这条路去用功、去落实,一定没有问题。不但是过去,近代虚云老和尚一生也有很多传奇、很多感应。有些人认为,度众生最好要显神通,假使没有神通,就度不了众生。以现代来看,现在的众生根机差,烦恼深重,心中有疑,就算是现神通,也不一定相信,还以为是魔术。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在是科技时代,假使跟一百年前的人讲现在的科技,他以为是神话,因为人类的智慧没有到达这个程度,就是不会相信。举例来说,现在天上有飞机,还有人造卫星,还有电脑、潜水艇,甚至可以在海底照相;手里的遥控器一按,门就自动开了。对于以前的人来说,看到这些觉得很奇怪,还以为是神、是菩萨来了,乃至于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明白了以后,一点也不奇怪,是很简单的事情。

  所以,修行学佛要从理入。理,就是相信这个道理。菩提、涅?、禅定、心即是佛、有因必有果……这些就是理。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具足正信,自己修行就能有所进步。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