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疑問品


(一)970420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磨大師宗旨乎?」師曰:「是。」

  這一段是韋刺史向六祖大師請法。刺史是漢唐時代的官名,是州級的行政首長,職位相當於現在的市長。韋刺史就是當時的韶州刺史韋璩,是一位虔誠的佛弟子。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有一天,韋刺史為六祖大師設大會齋。「大會」是指大法會,「齋」是齋供、齋飯。在大法會當中設有齋飯供養,稱為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齋供結束以後,韋刺史恭請六祖大師陞法座。在過去,講經都要陞法座,所以講經的人稱為座主。「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六祖大師陞座以後,韋刺史與當時參加法會的官員、同僚、部屬及士、庶,「士」是士大夫,或是儒家的學者、讀書人,「庶」是一般百姓、居士。肅是指很恭敬,「肅容再拜」表示與會的每一個人都很安詳、恭敬地禮拜六祖大師,而且不只是禮一拜,還有二拜、三拜,所以稱為再拜。禮拜以後,韋刺史就向六祖大師請法:「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這就是這次法會的緣起。

  「弟子」,是韋刺史稱呼自己,以表示恭敬與謙卑,這就如同大眾對師父說話時,自稱「弟子某某」。這個地方是韋刺史表示自己是六祖大師座下的三寶弟子。弟子也是一種通稱,如果是受了戒,就稱為戒弟子,得了法,稱為法子。「聞和尚說法」,在佛教中,和尚、大和尚、老和尚,都是恭敬的稱謂。

  「不可思議」,世間一般人看到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竟然發生了,就說:「這件事情真是不可思議!」表示這件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是不尋常、不容易,甚至是根本想不到的。在佛法上,「不可思議」是對法的讚歎,最高的佛法就是不可思、不可議,也就是說這個境界沒辦法用思惟想像得出來,也不是用語言所能表達,也沒辦法議論得出來,所以是不可思、不可議。《大般涅槃經》云:「如來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確確實實是如此。在這個地方是指六祖大師所說的法,再怎麼思惟、怎麼表達,都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得出來,但是這個境界卻又是實實在在的。

  禪七期間經常提示大眾三個法門,數息(或是觀息)、參話頭、中道實相觀,這些都還是一種方便。什麼才是不可思、不可議?中道實相,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這念心超越了時間、空間,當下這念心的境界就是不可思、不可議,稱之為如來妙心、無住真心。《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不可思、不可議,在禪宗稱之為「本來面目」。悟到自己這念無住心、無為心,又能站得住、站得長,這念心就是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這就是菩提心。這念心只能契悟,沒有辦法想得出來。如果能想得出來就有「生」,有生必有滅。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就是不生、不滅的境界。什麼是不生、不滅?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一個念頭都不起,這就是不生,因為本具的真心是不住任何境界、是不滅的,當下不生不滅的這念心就是不思議。悟了這念心,就如古人所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沒有辦法了解。

  禪宗祖師參訪善知識,就是問這個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當下是問在答處、答在問處,稍微猶豫就不是了;因為猶豫就是可思,稍微一想就落入思惟的境界,就屬於第二念,就不是向上一路。所以達磨祖師、禪宗祖師所講的「向上一路」,就是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

  「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韋刺史聽了六祖大師所說的法,自己體悟到不可思、不可議的心法,但是仍然有一些疑問,如果不解除這些疑惑,自己就無法心安。「貪、瞋、癡、慢、疑、邪見」是眾生的六個根本煩惱,也是修行人的障礙,如果自己心中有疑問不能解決,就會疑心生暗鬼,乃至於產生邪見。所以韋刺史祈請六祖大師大慈大悲,特別為弟子解說,以解除心中的困惑。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磨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六祖大師說:「有什麼疑問就提出來,我當為你們解說。」於是韋刺史問:「和尚所說的法,是不是達磨祖師所傳的宗旨呢?」六祖大師講:「是啊,我所傳的法就是達磨祖師的宗旨。」

  宗旨,宗就是指這念心,所謂萬法歸宗、歸於這念心,宗旨就是指心法、心要。這個心法從釋迦牟尼佛傳給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傳給阿難尊者,祖祖相傳,一直傳到達磨祖師。達磨祖師原本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太子,後來出家證果,是西天二十八祖,在梁武帝的時候來到中國,被立為中國禪宗的初祖。所以禪宗一脈相傳,燈燈相傳、光光相照,傳的就是這個不思議法門。既然是不可思、不可議,怎麼傳呢?只能契悟,是以心印心,在言語問答之間,或是以手勢表示,或是眼睛一眨、手一動、腳一蹬、拂塵一豎……用種種方法,不外乎是為了顯示心體,顯示這念心現在在哪裡,或是顯示這念心的作用。


(二)970427

  公曰:「弟子聞達磨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公」是指韋刺史,韋刺史進一步提出了他的疑問。當時達磨祖師從印度經由水路來到中國,起初是到廣州,後來因為梁武帝聽說達磨祖師是得道的高僧,所以迎請達磨祖師至國都金陵。梁武帝見到達磨祖師,就問:「我這一生修建寺廟、度人出家、供養僧眾、講經說法,有什麼樣的功德呢?」達磨祖師回答:「實無功德。」

  梁武帝被稱為佛心天子、菩薩皇帝,他雖然當了皇帝,仍然是布衣蔬食,不但吃素,而且不穿華麗的衣服,甚且放下三宮六院,就像個苦行頭陀,可以說是一位道地的行者。所以韋刺史實在不了解,梁武帝有這麼多的作為,為什麼達磨祖師卻說「毫無功德」?梁武帝度了二萬多人皈依佛教,又結集經藏、註解經文、提倡吃素、廣修寺廟,甚至四度捨身同泰寺,一般人誰能做得到?為什麼達磨祖師說梁武帝所做的種種佛事是「實無功德」?

  達磨祖師的回答,並不是排斥這些善法,而是因為達磨祖師弘揚的是心法,直指心體。布施、供養這些道理在佛經上已經講得很多了,不需要達磨祖師再重述,所以達磨祖師回答:「實無功德。」梁武帝再問:「為什麼沒有功德?」達磨祖師回答:「這些是人天小果,屬於人天的福德,將來所感的是人道和天道的果報,不屬於功德。」達磨祖師的回答一點都沒錯,因為修這些善法雖然是種下了出世的種子、出世的善根,等到人間、天上的福報享盡,最後一生再到人間來出家修行,成道證果,這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達磨祖師為了破除梁武帝的執著,使梁武帝明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道理,不要執著有為法,因此說「實無功德」。

  大眾要了解,佛法最重要的是不執著,並不是不去做。有些人看到這一段,認為出家、修行是為了求解脫、了生死,既然做這些都只是人天的福報,為什麼還要修善法,所以就不修福;甚至認為,既然梁武帝所做的一切都沒有功德,而且只是人天小果,自己既不追求人間的大富大貴,也不想將來生到天上享福,所以更是不修善法了。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因為不修善法還是一種執著。佛法是應機施教,達磨祖師為了度化梁武帝,所以才說實無功德,因為梁武帝已經修建很多寺廟、度了無數的人出家學佛,自己又很發心推動佛法,達磨祖師為了使梁武帝更上一層,不要產生法執,所以才說毫無功德。這就像丹霞祖師燒佛像一樣,因為丹霞祖師看到院主刻了許多佛像,修了很多善法,為了使他百尺竿頭再進步,為了破除他的法執,所以問他:「你刻佛像做什麼?」院主答:「我刻佛像供養。」「你供養的佛像有沒有舍利?」「沒有舍利。」「既然沒有舍利,把它燒掉好了。」大眾想一想,自己修了多少善法?是不是像這位院主和梁武帝,這一生都在積極修福、修善?

  因為梁武帝修了種種善法,自己認為這就是最高的佛法,產生了法執,所以達磨祖師要破他的法執。《金剛經》講:「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通達無我法,如果又執著一個無我,這也不對。譬如很多人研究般若,到最後卻又執著一個「空」,這還是一層法執,還是不對。佛法有深、有淺,所以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又更進一步了。

  梁武帝心中起了疑問,繼續再問:「既然修建寺廟、講經說法、集結經藏、度僧、設齋、吃素都不是功德,只是人天小果,究竟什麼是真功德?」達磨祖師回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淨智妙圓,體自空寂」,這就是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這就是真功德,這種功德不是世間上求來的,是本具的。


(三)970504
  

  這念心有「體」、有「用」,我們在思、在想,這是心的作用,能思、能想的「這個」就是心體。所以,同樣是開悟,有的人是悟到心的作用,有的人是悟到心之體。從作用上開悟,是能思能想的這念心經由善知識的引發──眼睛一眨,這就是心的作用,手一動、腳一動,這也是心的作用,這就是入處;但這只是一個入處,是心的作用,當眼睛不眨、手不動時,這念心又在哪裡?這就更進一步了,當這念心不作用時,清楚、明白、作主的這念心就是心之體。

  如果悟到心之用、心之體,卻又執著這個「用」、執著這個「體」也不對,因為一產生執著,無為法就又成了有為法。所以很多祖師恐怕弟子會錯意,就緊接著再追問,乃至拳打腳踢,就是在告訴我們,心在作用時是不是能離開體?悟到心之體,這念心是不是還能產生作用?這都是悟,因為悟有深、有淺。《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過了河就不需要船,還沒有過河到達彼岸,就還需要船。

  達磨祖師說了這麼多,可是梁武帝還是不懂什麼是「淨智妙圓,體自空寂」、「不以世求」。因為在梁武帝的時代,頓悟法門還沒有傳到中國,所有的經論上談的都屬於漸修法門,因此梁武帝當然是不了解。梁武帝再追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達磨祖師回答:「廓然無聖。」這念心是絕對的,是一法不立,聖也不立、凡也不立、佛也不立、魔也不立,因為這念心本來就是佛、本來就是聖,如果再加個什麼,就不是了,所以是「廓然無聖」。說「凡」不對、說「聖」也不對,也就是禪宗所說的「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達磨祖師所說的都是心法,都是在這念心上回答。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是薄地凡夫,今生哪有可能修證成佛?把自己看得很低,執著心外有聖境,甚至於稱他一聲菩薩,他都嚇得不得了,說:「師父!我連螞蟻都不如,您怎麼叫我菩薩?」這就違背了人人都有佛性、違背了佛性平等的佛法大意。但是也有人以為:「我就是佛!」因此產生貢高、我慢,這更是不對。

  梁武帝聽了達磨祖師的這些回答,更是疑惑不解,接著再問:「對朕者誰?」站在我面前的是什麼人?既然你說我做的一切都沒有功德,你講的道理我又聽不懂,究竟你是羅漢還是菩薩?還是佛?一般人可能會回答:「我是聖人,我是某某佛菩薩轉世再來。」大眾想想看,如果問「對朕者誰」,你怎麼答覆?達磨祖師回答:「我不認識。」這是一句很深的話,就是在當前的這念心上回答。假使達磨祖師答:「我是菩提達磨。」這就沒有開悟。為什麼說「不識」?因為如果說認識自己,就有能、有所,就不是如來的心法,就成了俗諦。禪宗祖師都是問在答處、答在問處,所以達磨祖師答:「不識。」只有絕對的這念心存在,這個絕對的心不落入識塵境界,超越了時間和空間,所以說不認識,也就是《楞嚴經》所說的「知見無知」,這個絕對的心是了了分明、處處作主,站得住、站得長,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這是達磨祖師在中國歷史上流傳的第一個傳法公案,這個公案有很多啟示。但是也有很多人因為執著這個公案,就不修善法了,甚至說:「這是達磨祖師講的,做善事毫無功德,所以我什麼善事都不做。」這種觀念就又落入兩邊,所以古人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真正是如此。

  韋刺史因為不了解達磨祖師與梁武帝對話中所顯示的道理,所以「願和尚為說」,希望六祖大師為他解答這個疑惑。



(四)970511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六祖大師解說:「達磨祖師說得很正確,的確是沒有功德,不要再懷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一般人會認為梁武帝造寺、度僧、弘法、布施、持戒,怎麼會是心邪、不知正法呢?因為梁武帝落到一邊,不明白正法,所以說是心邪。正與邪,要看是以什麼為標準,正法也有層次上的差別。譬如一個沒受過五戒的人和一個受了五戒的人,受過五戒的是正,沒受五戒的稱之為心邪,因為「五戒」是相對「五逆」而說,所以當然五逆是邪,五戒是正。如果再往上一層,五戒和十善相比,十善是正,五戒是邪;而十善和四諦相比,十善則是邪,四諦才是正。如果執著四諦,認為四諦是最高的,也不正確,因為存了得少為足的心,不知道還有十二因緣的道理,所以執著四諦是邪。如果以為悟到了十二緣起即是正,這又錯了,因為還有六波羅蜜;但是執著六波羅蜜也不對,因為六波羅蜜和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相比,六波羅蜜是邪,頓悟自心才是正。了解這些道理,才知道佛所說的法是因時間、因對象而說,不能一概而論。真正明白這些道理,看佛經、聽佛法就能得到真正的好處,所謂一通百通。六祖大師說梁武帝心邪、不知正法,是沒有錯誤的。「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布施、設齋、度僧、建寺廟,這些都是在求福報,福報有生、有滅,福報享完就沒有了,所以說梁武帝不知道不生滅法、不知道正法。

  六祖大師為了使韋刺史更進一步明白這個道理,使他百尺竿頭再進步,繼續解說:「不可將福便為功德」,不要認為修福就是功德,這是將無為法當作有為法,將出世法當作世間法了。不少人有這種觀念,認為自己業障深重,根本不可能成佛、開悟,還不如老老實實做人,多修一些福報,這就是不了解要從因上修、從心上修。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福慧雙修,不但要悟到這念心,還要在這念心上用功,契悟本心本性。

  梁武帝雖然修了種種佛事,但不是如佛經上所說的「修無修修」,他不知道諸法緣起性空,不知道本心本性,這就是邪,因為偏到一邊了。在《佛藏經》裡,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如何修念佛法門,指出:「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念無分別,即是念佛」,又開示:「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一般眾生的心無論是起善念、惡念、雜念、無聊,都是妄念。好念頭是一個好夢,壞念頭是一個惡夢,好夢、惡夢都歸於無常。這念心要沒有取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能無所、無言無說,才是真正的「老實念佛」。為什麼眾生起心動念,心就是邪?因為不知道本心本性是無住、無為,心有所住、有所執、有所取捨就偏到了一邊,和本心本性相違背就是邪。如果與菩提心相比,只有菩提心才是正,其他的都是邪,菩提心才是真功德。功德究竟在哪裡?「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真正的功德是在法身中,不是在修福,因為福報有生滅,法身沒有生滅。法身就是菩提心與涅槃性,法身就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見到法身才是真功德。



(五)970518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六祖大師為令韋刺史更加了解福德與功德的道理,所以再進一步說明:「見性是功,平等是德。」見性的「見」表示契悟,是指契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契悟到自己的佛性。禪宗稱本心本性為「本來面目」,如果認為見性是見到什麼,就有能見、所見,這就不對了。每個人都有佛性,可是一般眾生迷失、顛倒,所以見不到自己的本心本性。修行要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心性沒有生、沒有滅,是佛法中最高的境界。

  「平等是德」,要心行平等。眾生的心不平等,有分別、執著,就如同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一切人事物。如果要達到平等,必須破除自己的執著,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雖然現在還沒有破第七識,最低限度要有平等的觀念,尊重每個人都有佛性,這也是平等心。如果認為某人不聰明、根機不好,就看不起他,某人很有學問、很有智慧,對他就特別尊敬,這是分別心、不平等心。古人說:「不重久習,不輕初學。」對於修行已經很久的人不特別看重,對於初初開始修行的人也不輕視,平等對待大眾,因為人人都有佛性。雖然這個人現在沒有智慧,但是當他豁然契悟本心就超越了自己,所謂「士別三日,刮目相看」,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人。

  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有位悟達國師,十四歲就能登台說法,當時李商隱作了一首詩讚歎說:「十四沙彌解講經,似師年歲只攜瓶,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不要小看沙彌,雖然沙彌年紀小,也有佛性,一樣能證阿羅漢果,只要開悟了,說出來的佛法都是平等不二,所以「平等是德」。

  「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功德就是指自己的心性,明白了心性再來解釋功德,才能了解當中的道理。所以,六祖大師再進一步解說。念念無滯,「無滯」,是指這念心不要停留在任何境界上,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論誦經、持咒、念佛、念法,每一念都要無滯,都要無所住、都要不落入兩邊,不住空、不住有,不住非空、不住非有,不住內、不住外,不住過去、不住現在、不住未來,這是頓悟法門。如果是漸修法門,就是念念有所滯,為什麼是有所滯?因為是方便法,修止、修觀、念佛、念法、念僧,將這念心靠在法上、靠在佛號上、靠在戒行上、靠在善法上,或是靠在空、有,這些都是方便,因為都是有所住。心有所住著,就有掛礙,就是滯;「無滯」,是心無掛礙。既然要頓悟自心,就要將方便法門放下,達到心無掛礙的境界。

  真正能做到念念無滯、平等不二,這念心就像一面鏡子一般,漢來漢現、胡來胡現,沒有障礙,這念心起了大用以後又要歸還原點,如同鳥飛過空中不留一點痕跡,心始終清明不動。《華嚴經》云:「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修了善法,不執著善法的功德,這就是無滯。如果做了善事以後,執著善法,就成了法執,又是一層障礙,這就是滯。雖然不執著,但是仍要不斷地修善。所以,修善不執著善,就是無滯、就是般若。

  六祖大師唯恐大眾產生執著,認為佛法就只是講空性、講不動,所以繼續說明心性的妙用,講本心本性的實相功德。這念心雖然不執著善法,但是要「常見本性」,這念心時時刻刻都要存在,時時刻刻了了分明,時時刻刻都能作主,自己的清淨心、無住心、無為心、平等心、不動心時時刻刻現前,不但如此,這念心還有「真實妙用」,妙用無邊,這才是實實在在,這就是這念心實相的功德。如果只是如如不動,執著如如不動,而不知道妙用,無為法又成了有為法,這還是滯。



(六)970525

  「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要有謙卑心,知道上、知道下,即使對方是下,自己也要謙卑,這就是功;如果認為自己是上,而心行我慢,這就不是功。外行於禮是德,「德」是德行,身口意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都要有禮節,要知進、知退,該進就進,不該進則絕對不進,該說就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這就是禮節。「禮」包含得很廣泛,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都不踰矩,這就是禮,不知禮則難以健全人格,人格不健全又如何能把事情做得適當與周全呢?所以佛法不離開俗諦,真諦也不能離開俗諦。

  我們的種種表現都要有禮節、有規矩,知道什麼時節該做什麼事,什麼時候有禮、什麼時候免禮,都應該知道。譬如打禪七時免禮,上架房時也不需行禮,這就是知道時節因緣。又譬如用齋,一般人認為吃飯時要慢慢吃,要左邊嚼幾下、右邊嚼幾下才容易消化吸收;但是,你這碗飯還沒吃完,別人早就吃完了,就等你一個人,這就是失禮。所以一切要隨眾,尤其和師長一同用齋時,自己要先吃完,不能讓師長等候。參加集會、法會也是一樣,不應等師長上了車才檢視大眾到齊沒有,甚至還拖拖拉拉,這都是失禮。這些雖然是小事,可是很實用,更何況德行是建立在微細處。依此類推,如何使這念心運用得恰到好處,這就是德,這是心之用。

  「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自性雖然沒有生滅,自性雖然是不動,可是也不妨礙建立萬法。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由自性所建立,這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有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天台宗說「俗諦者,立一切法」,建立萬法就屬於俗諦的範疇。依照八萬四千法門去實踐,可以契悟自性;依照佛法用功,就能愈走愈光明。現在的科學、哲學、醫學、工技,是怎麼來的?是自性所建立的,所以「自性建立萬法是功」。我們的道場有各個單位,這些單位也屬於萬法;修建中台禪寺,大家出錢出力,修建完成了,流芳千古,這也是我們自性起的作用,所以自性建立萬法是功。這念心有體、有用,一方面要知道如如不動,另一方面要知道建立萬法。「如來者,無所從來」,這是自性不動;「如來者,乘如實道而來」,這就是自性建立萬法。

  「心體離念是德」,建立萬法是心的作用,建立了萬法之後,沒有能、沒有所,也就是說心念起作用以後還要歸於無念,無念也不執著。無念是無無念,無無念是無所不念,又歸到中道實相,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這就是德,是本具之天然性德。

  「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不論行住坐臥,這念心都存在,這就是不離自性。什麼是離自性?打瞌睡就離開了自性,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就離開了自性,講人我是非就離開了自性。所以,時時刻刻這念心都要清楚、明白,站得住、站得長。不離自性就是功,佛法不是空談理論,而是要在道理上去實踐。「應用無染是德」,這念心不但要如如不動,而且要運用到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無染,就是沒有執著、沒有掛礙。見到好的境界而起了貪心,不論是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貪利,都是染。譬如種花、種樹,這是心的作用,但是如果對花起了貪愛,就是有所染。經上說:「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這念心能運用自如,又能無染,這就是德。

  總之,這念心有體、有用,如果只知道用,而不知道體,這念心就成了生滅心,就屬於眾生。如果執著這念心不動,無為法又成了有為法,這也是障礙,還是不能圓滿。六祖大師所說的這些道理,從過去到現在都很實用,乃至未來也適用,這就是真理。



(七)970601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想修真功德、想見到法身的人,就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不要輕視別人。不但不起輕視、輕蔑的心,而且行住坐臥要普敬一切大眾,對所有眾生都要有恭敬心,做到了就有功德。因為自己這個心如果常起分別、執著,常常輕視別人,說別人的是非、說別人沒有學問、沒有修行……不管從哪方面講,這些都是有「我相」存在,自己始終是自大、自傲、自滿,始終把自己放在前面,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處處為自己著想,不知道為別人想,這就是「心常輕人,吾我不斷」。自己的我執不能斷,「即自無功」,就沒有功德。這些看似很簡單,但是如果能做得到,的確是真功德。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人與人相處,如果離開了恭敬心、平常心、謙卑心,就不容易在社會上生存,因為不論走到任何地方,自己都會產生煩惱、障礙。如果還是不知道檢討、反省,這個心吾我不斷,好處總是往自己身上攬,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都對自己不好;聽到有人講些什麼,馬上就起疑心,認為可能是在講自己,這就是人我不斷。有這種猜疑心、輕視心,自己始終在煩惱中,哪裡還會有「功」?哪裡還會有「德」?

  「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要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要看自己的過失,不見他人過;若見他人過,自己就是錯。人都習慣掩飾自己的缺失,或是裝腔作假,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歎、肯定、尊敬,這種虛妄心是不實在的。有的人喜歡擺架子,顯示自己有修行,這就是自性虛偽不實。人的心當中有功德也有罪過,有誠實也有虛妄,如果處處自大、自滿、自以為是,常常看輕別人,不知道尊重大眾,這種就是無德。佛法中有位常不輕菩薩,見到任何人都禮拜,並且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是六祖大師對於當時在座出家和在家弟子的稱呼。「念念無間」,這當中有事、有理。在事上來講,譬如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佛號一句接一句不間斷,這就是念念無間。又如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平時念念都是善念,不起善念時,心又歸還原點、歸於無念,歸於無念的這個心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念念無間。「無間」就是前念與後念當中沒有夾雜、沒有間斷,《普門品》講:「念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這就是「功」。無論是念佛、誦經、持咒,始終念念不間斷,繼續不斷地薰修,達到風吹不入、雨打不進,慢慢地就能得定、就能證到三昧,這就是「功」。所謂「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只起善念,絕對不起惡念,念茲在茲,這就是「功」。

  在理上來講,「念念無間」就是師父說法、大眾聽法的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得住、站得長,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心當中不夾雜、不間斷,這念心由一分鐘延長至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三十分鐘,乃至於一個鐘頭,漸漸地就能得定,這種定稱為無間定,能與中道實相相應,這就是真功德。

  「心行平直是德」,無論對上、對下,要有平等心、質直心、平常心,無論待人或是處理事務,不虛偽、不作假、不投機、不取巧,這就是平直,平直就是德。

  「自修性是功」,明白心性,見到自己的本性,進而能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念念分明,站得住、站得長,這就是真功德。修行就是要在自己的這念心性上修,這個心要禁得起千錘百鍊、禁得起考驗,不論順境、逆境,自己這念心都要存在,不迷失本心本性,能堅住正念,這就是「功」。

  「自修身是德」,修行不但要在自己的心性上修,更要在身行、語言上修。社會上有些邪知邪見的人認為修行就是修心,不了解身心是一體的;他們主張享樂,以為自己是「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這就是不知道修行的道理而產生了錯誤的知見。也有人認為,只要這念心不染著就好,形之於外的身行不重要,這也是錯誤的觀念。大眾要了解,身心是一體的,除了修心,還要持戒、修身,行住坐臥要具足四威儀。譬如,佛有法身、報身、化身,報身是修來的,佛的弟子由於修身而威儀具足,阿羅漢聖者由於持身不犯,行住坐臥具足四威儀,所以證果時就能顯現四威儀神通,空中行、空中臥、空中坐,這都證明除了修心以外更要修身,修身而威儀具足就是「德」。

  所以時時刻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這就是身德。這些做到了,別人看到你威儀具足,自然對你心生恭敬,即使還沒有開口講話,就已經受到了肯定,所以身教、言教都很重要。


(八)970608

  「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這一段是結尾,要讓韋刺史和當時所有聽法的善知識知道,功德是在自性中,不是由布施、供養求來的。功德與福德不同,布施、供養、修種種善法,屬於福德,見到自性才是功德。因為梁武帝不知道這個道理,執著供養、修福報,以為福報就是功德,所以把福德與功德混為一談。所以達磨祖師說梁武帝修了這麼多的善法是「實無功德」,其實是為了使梁武帝更上一層樓,破除梁武帝對福報的執著,希望他離開這些假相、假名、假有,契入無為法、契入中道實相、契入真功德。

  韋刺史提出「實無功德」的疑問請六祖大師開示,韋刺史是真的不了解嗎?韋刺史一定知道功德與福德不同,如果韋刺史不了解,就不知道從何而問?所以韋刺史是為大眾請法。佛法要活用,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可以依據這種模式弘法利生。因為眾生不知道這些道理,無從問起,如果我們能代為發問、問得恰到好處,就能為大眾解除疑惑。例如在精舍,住持法師說法,初初開始修行的人,對於有些道理可能聽得不甚明瞭,修習較久的學員知道有類似的問題,就可以在旁發問。這個發問並不是問難,不是令對方難堪,以顯得自己高明;而是將問題提出來,經過教授法師的解答,大眾就能心開意解。不要認為自己提出問題顯得自己不懂、沒面子,有這種想法就不是菩薩行了。我們是代眾生發問,明明自己已經知道也要問,因為在會有很多人不明白,由於你的提問而替大眾解開疑惑,這也是功德。

  一般人不知道梁武帝的三世因果,會質疑梁武帝做了這麼多的善事,為什麼最後還遭惡報,餓死於臺城?其實梁武帝並不是餓死,而是為持戒而死,確實是一種菩薩行。

  梁武帝有位大將名叫侯景。侯景本來是鄰國人,他帶兵叛變不成,就逃到梁國,痛哭流涕地請梁武帝收留,表示要為梁武帝盡忠賣命。梁武帝很慈悲,接納了侯景,並且封他為河南王。後來侯景的勢力漸漸壯大,就生起反叛心。梁武帝看到人心竟然如此反覆,也就不作戰了。侯景雖然把梁武帝囚禁起來,但是並沒有殺武帝,一方面因為自己的命是梁武帝救的,如果恩將仇報,心中有愧;二方面,梁武帝有福德。侯景告訴梁武帝:「你不是吃素嗎?你只要吃葷,我就放你出來,饒你一命。」侯景天天送葷菜給梁武帝,梁武帝堅持淨戒所以就絕食,始終不開葷,最後餓死在臺城。

  梁武帝的師父是誌公和尚,他曾經問誌公和尚:「我現在將國家大事治理得井井有條,將來的國運不知道如何?」誌公和尚並沒有說破,只是用手在喉嚨和頸部比了一下,說:「你將來會在這個地方(喉)和這個地方(頸)有災難。」當時梁武帝不明白,最後才知道,原來敵人就是侯景。

  梁武帝與侯景之間有三世的因緣。梁武帝的第一世是一位在寺廟修行的小沙彌,因為他會賴床,所以他的師父每天清晨準三點鐘就來叫他起床。小沙彌覺得奇怪:難道師父晚上都不睡覺嗎?為什麼每天都是這個時候叫我起床?於是就仔細推敲這當中的原委。有一天他明白了,原來老和尚的寮房旁有一座花園,花園裡有一隻很大的蚯蚓。每天清晨蚯蚓一鳴叫,老和尚就會去叫小沙彌起來。小沙彌知道原來是蚯蚓的緣故,就燒了一大盆熱水往花園裡倒,把蚯蚓活活燙死。這隻蚯蚓由於在花園裡聽經聞法,有一點點善根,死後轉世為一隻猴子。雖然是隻猴子,看到山上有一座荒廢的寺廟,也知道每天到山裡摘一些野花、果子來供佛、拜佛。

  再說這個小沙彌,因為他起了殺心,殺業重,第二世就墮落了,轉世為貧窮的樵夫,每天上山砍柴維生。由於他前世是出家眾,所以看到佛像很歡喜。有一天,看到山上有座寺廟破舊不堪,大殿中的三寶佛常年被日曬雨淋,但是自己又沒錢修建,於是買了三個斗笠為三尊佛像戴上,而且將自己最乾淨的衣服披在佛像身上,以遮陽避雨。樵夫每天上山砍柴經過這座廟時,都會進入大殿禮三寶佛,並以鮮花供佛。連續幾日下來,他發現自己供佛的花被扔在一旁,花瓶中已有其他鮮花。樵夫覺得奇怪,一天特別留在旁邊觀察,發現一隻猴子拿花來供佛,看瓶中有花,於是拔出瓶中鮮花,換成自己帶來的花。樵夫後來跟蹤這隻猴子,知道猴子就住在寺廟後面的石洞裡,他愈想愈覺得這隻猴子可惡,就找了一塊大石頭將洞口塞住,把猴子活活餓死在洞裡。

  樵夫雖然心胸狹小,但也知道要做善事。有一次經過山林,山林中有條大河,雖然河水不湍急,但是如果要過河,必須脫鞋、脫襪、捲高褲管才能過,實在很不方便。樵夫起了善心,搬來七塊大石頭放在河中作為踏腳石,過河的人可以踩在石頭上,不用再脫鞋、脫襪、捲褲管,涉水而過。一般流傳說梁武帝前世因為修三寶殿、搭七星橋的功德,所以後世當了皇帝。修三寶殿就是為三尊佛像買了三個斗笠戴上、為三尊佛像披衣,七星橋就是擺了七塊石頭在河上。被樵夫害死的猴子由於拜佛、供佛,以及過去累積的善根,所以轉世為人,也就是這一世的侯景。


(九)970615

  大眾要知道,修行不是一生一世就修成功的,都是經過多生多劫累積而來。佛法講,因緣果報如影隨形,過去所造的惡業,今生逃也逃不了,現世所造的惡業,未來必定招感果報。現在知道了,從今以後絕對不造惡業,未來就不會感惡果。如果過去已經造了惡業,現在就要了業。了業的方法很多,有小乘的法門、大乘的法門,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能了業。

   以小乘而言,想要成佛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大乘則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大乘的法門是先悟後修,悟到這念心,時時刻刻保持這念心的存在,就能了生死,所以說「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如果對修小乘法門的人說這個道理,似乎不容易接受,小乘認為:既然「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難道過去所造的業就不用受報、不用還債了?這不是不合乎因果的道理嗎?有的人因此主張求生淨土,認為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太長,恐怕沒有把握,不如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得不退位,來世再修。甚至有法師引證安息國太子的公案,說:「安息太子修了兩世,得了宿命通都還沒有成道,還不如往生西方得好。」這種說法對不對呢?

  安息太子就是東漢時代來中國弘法的安世高,安世高在中國翻譯了數十卷的經典,大多為小乘經典,其中最為大眾所知的是《八大人覺經》。他過去生是安息國的太子,後來繼承王位,為了出家修行,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出家修行以後,得了宿命通,知道自己前世在中國廣州殺過人,就到廣州來償還命債。他到了廣州,看見一位少年拿著劍,很威武的樣子,這個少年一見安世高,走上前去就給他一刀,結束了他的生命。安息太子死後,這一世又投生到安息國出家修行,而且得了宿命通,知道自己還有餘報未盡,後來就在前往會稽的途中,被暴徒誤打而喪命。

  修行如果執著神通為實有,就是法執。執著宿命通、心中產生法執,將來就要受報。因此,在打坐的時候,聽到什麼、看到什麼,都不要理它,不要執著任何境界。夢中的境界不能執著,打坐的境界也不能執著,就算真正得到了神通,還是不能執著,就是一念到底,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這樣就能超越。

  修行的目的是在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但得本,何愁末」,根本契悟了,其他的都是枝末。所謂「淨寂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悟了道,這念心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妙用,十方世界都在這念心當中,這就是最上乘的法門,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道理。明白了這些道理,對於達磨祖師所傳的頓教法門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十)970622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

  這一段是韋刺史請問六祖大師「念佛真的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韋刺史問:「弟子經常看到出家眾或在家眾念阿彌陀佛,希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懇請六祖大師為弟子解答這個困惑。」

  現今一般大眾也有這個疑問:「修淨土念佛求生西方,西方究竟在哪裡?」這也證明韋刺史是示現菩薩行,以在家居士的身分代大眾發問,幫助一般學佛大眾解除疑惑。

  六祖大師引述世尊在舍衛城所說的西方引化經文來回答韋刺史。西方引化經文就是《阿彌陀經》。「引」是接引,「化」是度化,用西方淨土法門來接引、度化眾生。佛法無量無邊,每一部經都是修行的法門,所以西方淨土也是一個法門,如果不了解這些道理,就會執一而非他。

  西方究竟在哪裡?根據《阿彌陀經》記載,距離我們這個世界十萬億佛土遙遠,有一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佛,號「阿彌陀」。因此六祖大師說:「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有十萬億佛土那麼遙遠。佛法可以從事上講、從理上講,從因上講、從果上講,十萬億佛土是從事上講。怎麼會構成十萬八千呢?因為我們的身心有十惡八邪,所以就有十萬八千;如果這個身心沒有十惡八邪,確確實實在剎那之間就能超越十萬億佛土,立刻就能到達極樂世界。

  大眾自己想一想,當這念心有了煩惱,看這個世界處處都不順眼,似乎每個人都在排斥自己、和自己作對;相反地,如果自己心裡很歡喜、快樂、平靜時,或是體悟了禪悅,就會感覺自己現前所在之處就是淨土。所以,一切都是源自於自己的這念心。這念心非常微妙,白天打妄想,起了惡念,晚上就會做惡夢,或是夢見妖魔鬼怪,這都是白天打妄想所招感來的。如果心沒有妄想,時時刻刻保持正念,正念就是光明、正念就是解脫,這念心超越了時間、空間,晚上做夢就是一片光明,乃至於一剎那即超越十萬八千里,不但是超越,而且當下就是淨土、當下即見彌陀。所以,一切都是心與境的關係。心是內,境是外,如果這念心有內、有外,就是有人我、是非,分別彼此,就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如果這念心無內、無外,能看破、放下、不執著,內外就能一如,這時候即使是十萬八千里,一剎那就到達了。

  有些人不了解《六祖壇經》,以為六祖大師只是在理上講。大眾要了解,理是事的開始,理是「知」,事是「行」。儒家王陽明也講「知行合一」,知達到最高的境界,自然與行互相契合,行達到最高的境界,理就現前。所以,十萬八千就是心中的十惡八邪,因為心中有十惡八邪,淨土就被障蔽;一旦心中的十惡八邪消除了,這念心都是光明,光明就是淨土。因為能行八正道,所以八邪自除;相反的,心念不正,以十惡為因,則招感八邪,所以招感外境離淨土有十萬億佛土之隔。

  六祖大師說「去此不遠」,為什麼又說有十萬八千這麼遙遠?因為說遠是從「事」上講、是從「果」上講,說近是從「理」上講、是從「因」上講。「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對根性鈍的人來講,的確是很遙遠,因為聽了很多道理還是沒辦法契入,於是就說「在十萬億佛土遠的地方」有個極樂世界。對上根利智的人而言,內外一如、心境一如,雖然是十萬億佛土這麼遠的距離,一剎那就能到達。所以禪宗講:「迷即眾生,覺即菩提。」究竟是遠?是近?菩提非遙,在迷悟之間,沒有悟,就是相當地遠,騎牛找牛,走遍天涯海角也找不到,離道愈來愈遠;悟了,當下這念心就是,十萬億佛土剎那間就能到達。淨土宗也說:「屈伸臂頃到蓮池」,悟了,一剎那就到達了。悟到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悟到這念心不生不滅、不去不來,這念心時時刻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淨土、這就是無生,是果證無生。上根、上智的人能夠聽得懂這些道理,可是鈍根的人卻始終懷疑,執著外面有個西方淨土,不相信當下這念心就是淨土。


(十一)970629

  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人有兩種,法無兩般」,人有上根、下根的區別,但是法卻是沒有兩樣,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沒有頓、沒有漸,只是因人、因機而有不同的說法。「迷悟有殊,見有遲疾」,這念心因為迷悟的差別,所以淨土就有遠近。悟了就很近,迷了就很遠。悟到這念心即是道,就不會再騎牛找牛,舉手、動足都與釋迦牟尼佛同一鼻孔出氣。悟了以後,就不再求佛,為什麼?因為「心即是佛」,時時刻刻這念心都存在,再去求就是「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沒有悟到這念心,始終是在心外求道、心外求佛,希望佛菩薩為自己加持、摩頂、授記,希望佛菩薩使自己開悟,這種想法就是在迷的眾生。悟了這念心,淨土、佛就在眼前,舉手動念都是在轉大法輪,眼睛一眨、手一動就是神通;沒有悟到這念心,始終認為唯有釋迦牟尼佛才會轉大法輪,甚至認為現神通才是轉大法輪。所以,在這念心上契悟最重要。想要有正確的認知,也有遲、疾的差異。心如果還在迷惑當中,在理上就聽不懂,就只能在事上了解,從事上建立知見;如果真正悟到這念心,當下就能契悟正知見,過去的邪知邪見當下就轉過來了。

  「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迷人不知道心即是佛,不知道心淨就是淨土,始終執著外面有淨土、執著外面有佛,始終在東尋西找。「求生於彼」,「彼」就是未來,將所有的希望、果報放在未來。悟到心即是佛、心即是道、心清淨就是淨土,就不會再東求西找,時時刻刻安住這念心,有妄想、惡念,立刻就覺照、淨化。所以悟了的人知道自淨其心,心清淨才是佛,心清淨才是道,心清淨才是淨土。

  這個法門實在非常殊勝,但是下根的人聽不進去,甚至於說:「我明明就是要生淨土,為什麼卻要我淨心呢?我的心就是沒辦法清淨,就是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所以我才要求生淨土。如果一定要淨心,我不就不能生淨土了?」自認為與淨心法門不相應,沒辦法建立信心。大眾要了解,心不淨就不會有淨土的果報。念佛是個法門,用念佛來淨心、定心,心清淨了、心定了,當下不就是淨土嗎?六祖大師所說的法,直截了當告訴我們「自淨其心」,不要東求西找,不找淨土、也不找佛,因為心清淨才是真正的淨土,悟了這念心才是真正的佛;所以,成佛、生淨土必須先淨心。

  「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六祖大師惟恐自己所講的法,大家還是不相信,所以舉證佛所講的話。由此可知,不只六祖大師這麼講,所有一切諸佛如來、大乘經典也都這麼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自淨其意就是清淨自己這念心。《觀無量壽佛經》裡講得更清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要了解這些道理,明白了以後要有信心,才不會隨著錯誤的知見團團轉。


(十二)970706

  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使君」就是韋刺史,六祖大師一方面再次提醒韋刺史,另一方面也是藉此提醒大眾注意以下的重點。「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生在東方,只要心清淨就沒有罪業;所以,不一定要求生西方,如果想求生西方,也得要先淨化這念心,這念心清淨了,即使是身處東方也能成佛、成菩薩,東方也可以成為極樂世界。不知道清淨自己這念心,認為念佛可以滅除罪障,於是天天造惡業,造了惡業再來念佛消罪,始終在放火、加油、熄火,這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這是顛倒。所以要想無罪,淨心則無罪,心清淨就沒有罪過。相反地,「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雖然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念心不清淨就有罪業、過失,有了罪愆就要懺悔,倒不如心不造惡業,時時刻刻保持心清淨,這就是光明。

  「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這是一種譬喻。東方人造了罪,可以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了罪,又該念佛求生何方呢?這就好比身在台灣的人犯了罪之後逃到美國;在美國的人犯了罪,又要逃到哪裡呢?逃到台灣嗎?逃得了嗎?逃不了的。所以,念佛是為了淨心、定心,心清淨了就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大眾身口意三業清淨,當下就是在西方。如果不知道這些道理,時時刻刻打妄想、造惡業,就會墮入惡道。

  「凡愚不了自性」,凡夫愚癡顛倒,不明瞭自性在哪裡、心在哪裡?自性就是自己的本心本性,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念心,就是知道是非、善惡、改過、作主的這念心,也就是大眾的良知良能,也就是佛法所講的自性佛。天台宗提到:「佛智照中,佛智照假,佛智照空」,佛智就是覺悟的智慧,知道改過向善、知道精進、知道破除煩惱的這念心,這就是自性佛。

  「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由於眾生心中的妄想、執著不斷,身口意造作種種過失,身心不清淨,所以身體的地、水、火、風是一片黑暗,沒有光明,身心成了穢土;佛的身心清淨無染,清淨的地、水、火、風就是淨土。凡夫的心沒辦法作主,不知道萬法唯心,不了解一切都在自己的這念心當中,也不認識自心當中的淨土,不相信心即是佛,所以總是在心外求佛、在心外找淨土,求生東方、西方、南方、北方,甚至於求生兜率天,這都是顛倒。既然是顛倒,為什麼佛又告訴大家要求生西方呢?因為一般人在還沒有開悟時,心中如果沒有依靠的法門,就沒辦法安住,所以佛說種種法門,先讓眾生安心,而求生東方淨土、西方淨土是一種方便法門,沒有開悟前,也不妨礙藉方便法門淨心、定心。但是要了解,唯有在這念心上用功才是究竟,所以大眾不要執一非他。

  凡夫不識身中淨土,所以東求西找。小乘視三界如牢獄,視生死為冤家,認為要離開三界火宅才能得解脫;但是「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大乘行者知道要轉識成智,明白煩惱即菩提,所以識得身中淨土。諸位不要看輕自己的身體,離開這個身體也沒辦法修行。身體屬於俗諦,穿衣吃飯、行住坐臥都是俗諦,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楚明白,時時刻刻覺照自心,使身口意三業清淨,這個世界就是淨土。

  「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覺悟的人無論身處何地,心始終是堅住正念,所以不論在東方、西方、南方、北方,都一樣是淨土,無論是在埔里、在台北、在禪堂、在臥室,乃至於在廁所,都能夠堅住正念,所以覺悟的人處處是淨土。佛告訴大眾:因為這念心時時刻刻保持正念,所以身處任何地方都是淨土,時時刻刻都是安樂。但是,自己是不是能真正時時保持正念?能做到時時保持正念,無論在廁所、禪堂,都是一般無二;如果做不到,廁所是廁所,禪堂是禪堂,就不是「一般」,而是完全不一樣,既然做不到,就要藉由各種方便法門達到究竟。


(十三)970713

  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這念心時時刻刻都是善念,所作所為都是善法、善行,西方就不遠了;若懷不善之心,想生淨土、想見佛是很難的,不但念佛往生難到,修任何法門都難與三昧相契。因為這念心有虛妄、有夾雜、有間斷、有障礙,所以與任何法門都不容易相應。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三昧,如果沒有辦法達到三昧的境界,就是念佛也難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不要認為現在念佛,最後就一定有佛來接引,於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有這種心念,要想生西方就更不容易。

  過去琉璃王要滅釋迦族,目連尊者有大神通,將釋迦族的五百童男、童女放在缽裡送到天上。戰爭過後,目連尊者從天上取回缽時,發現五百童男、童女全都化成血水。為什麼?因為在業難逃、在劫難逃。眾生有業、心不清淨,所以沒辦法生到天上。既然生天都不可能,又怎麼能生到淨土呢?這就像廁所裡的蛆不能離開廁所,如果將之放在清水裡,可能就會死亡,是一樣的道理。雖然我們認為廁所裡的水又髒、又臭,空氣不好,但是牠們反而覺得那個地方空氣最好,糞水就像甘露水一般,因為每個眾生的業報、業感都不一樣。了解這個道理,就知道要想生西方、要想成佛,絕不是向外祈求就能求到,只有契悟這念心、在這念心上用功,轉識成智,才能與淨土相應。

  修行,要知道如何調和「心」與「境」,心由境生、境由心生,兩者互為因果。心一接觸到外面的環境,就會產生種種妄想、執著,看到清淨的境界,即生清淨的心念;看到染污的境界,則心生貪、瞋、癡等惡念。相反地,外面的境界也是從心而生,由於心生分別、心生執著,所以又產生外面的種種境界,心境互為因果。修行要做到「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不於理中生分別,是故其中最吉祥」。見到任何境界不起貪愛心,也不起排斥心、煩惱心、厭惡心、瞋恚心。「於理不生分別」,什麼理?心性之理,心性就是實相,實相就是實實在在的心境。「不於理中生分別,是故其中最吉祥」,這當中一個是心裡的境、一個是外境,一個屬內、一個屬外,不論是心裡的境或是外境,這念心都不在境上生分別、執著。真正做到了,不求消災免難,災難自然消除;不求平安,所在的地方最是平安;不求吉祥,所到之處都很吉祥。為什麼?因為這念心是正念,是超然、是絕對的,任何人都找不到自己。

  人總免不了要到東、西、南、北四處行走,保持正念才能脫離災難,有正念,就能與諸佛菩薩相感通。明白這個道理,任何地方都是樂土、都是七寶宮殿,就能隨所住處恆安樂。所以六祖大師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有的人平時不知道持戒、修善、反省、檢討,以為只要念佛、幫人助念,當自己臨終時一定也會有人來幫自己助念往生,這就是懷不善之心。因為有依賴心,因為平時不在自己的身口意上努力,這是投機取巧。為什麼需要依賴別人來助念往生?為什麼不現在就檢討反省、淨心、定心,反而打這種如意算盤?存有這種念頭,想要念佛求往生必定不容易。

  有人以為:既然淨土法門提到臨終可以十念往生,活著的時候何妨逍遙享樂一番,只要臨終十念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哪有這種事?存有這種僥倖心、等待心,這個心就已經不清淨,已經被染污、被障蔽了,如果心念沒轉過來,將來必然感業果,怎麼能往生淨土呢?有人就問:「既然如此,佛陀為什麼要講十念往生?」大家要了解,佛是基於慈悲,希望每個人都發心學佛、修行,在這一生成就戒定慧、成就法身慧命,儘管眾生的煩惱、習氣深重,這一生修行沒辦法成就,佛還是想盡辦法度化,開各種方便法門讓眾生有省悟的機會,只要眾生在臨終時真誠懇切地慚愧、懺悔,十念即能往生。另一方面,對於這一生沒有修行學佛,或是造了極大罪惡的人,佛為其說十念往生:只要最後能真誠懺悔、改過,能真誠十念,也可以往生淨土。但是,淨土有層次上的差別,這個淨土只是凡聖同居土,也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因為有慚愧心、懺悔心,加上最後臨終十念,所以還可以轉世為人。

  臨終十念就是保持正念,因為臨終時五陰境界現前、業報現前,看到種種恐怖的境界會心生害怕,這時趕快念「南無阿彌陀佛」,口念佛號、耳聽佛號,沒有其他念頭,只有佛號,就能將這一生所造的惡業轉過來。但是這要有很大的信心才行,因為已經造了幾十年的惡業,這個信心必須要能超過幾十年已經養成的習慣、認知,才能達到十念轉識成智的境界。

  所謂「十念往生」,也不一定要十念,只要最後一念保持正念,即使不念佛也可以往生。但是一般人做不到,因為不念佛的時候心就跑掉了。所以臨終時就看自己最後這一念心在哪裡,將來的果報就在哪裡。人在臨終時,這念心是很糊塗、很難作主的,因此必須在平時練習,平時沒有練習,臨終時怎麼會有正念?在平時發慈悲心幫別人助念、與人結善緣,當自己臨終時心能夠作得了主,又有人幫自己助念,就有了往生的資糧。「助念」就是幫助提起正念,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念,千經萬論都是告訴我們要有正念。正念是學佛的根本,是修行的資糧;沒有正念,就沒有成道的資糧、沒有往生的資糧。

  如果臨終十念仍然不能往生,怎麼辦呢?還有一個方便,只要今生受過三皈、五戒,將來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就能在龍華三會中得度,所以只要種下了善根就有保障。但是,大眾不能聽了師父這麼講就認為:「我等彌勒菩薩成佛時再證果好了,今生先盡情地享樂一番。」這麼想就是糊塗、顛倒。若懷不善之心,不但念佛往生難到,修任何法門都很難相應。何必要等待來世?時時刻刻保持正念,今生就能解脫。

  六祖大師為了讓大眾更深刻地了解,所以進一步說明念佛生西方的目的是「淨心」。心清淨、心時時都是正念,隨處所在都是淨土;如果心不善,造作惡業,想藉西方來逃避,懷這種心來念佛,則往生難到。


(十四)970727

  「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   

  六祖大師勸大眾,先要除去心中的十惡、八邪,能夠做到十善、八正道,心中沒有十惡、八邪,就超越了十萬八千里,立刻到達淨土。所謂「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善念現前,惡念自然消失;惡念現前,善念也就消失;如果保持正念,善惡兩亡,就能契悟如來的心境,這是最高的境界。心時時保持正念,才能「念念見性」。「心」是清楚、明白的心,「性」是空寂之性;清楚、明白的心就是「菩提心」,空寂之性就是「涅槃性」。具足菩提心、涅槃性,即成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指果報;在因地上修,就是定慧等持。

  「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這念心能夠時時刻刻平等不二、質直無曲,一彈指間就能見到淨土、見到彌陀,彌陀就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契悟了這念菩提妙明真心就是見到彌陀,因為這念菩提妙明真心確確實實是無量壽、無量光。所以,堅住正念就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可是眾生的心既不平、也不常。平是平直、平等,常是不動、不變。如果經常打妄想、不起正念,心就是不直;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心就是不平;起心動念有如波濤起伏,心就是不平、不常。這個心水沒有波浪了,心如同一潭止水,定慧就現前。所以這念心時時刻刻都要安住於「平常」,時時刻刻保持心的「平直」,一彈指就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

  「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淨土是果報,這種果報土必須有因才能感果。十善是正因,因上做不到,就不會有淨土;如果平時做到十善,淨土的果報一定會現前,何用另外去求往生呢?因為有因必定有果,有耕耘自然會有收穫。修行要經常檢討、反省、改過,在因上努力了,清淨心自然現前;否則,天天向外求,不知道檢討、反省、改過,再怎麼求,清淨心也不會現前。況且,心有所求,這念心就不是真正的清淨。

  「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不斷十惡,無論是東方佛、西方佛、南方佛、北方佛,都不會來接引,因為不相應。能斷十惡、能行十善,一起心、一動念就是如來的境界,則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如果這念心沒有十善,只有十惡,起心動念是誰來呢?就招感閻王、小鬼,因為「因」能感果。

  「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什麼是無生?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不起心、不動念,一念不生,也就是六祖大師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當下即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大眾要在這個因上去實踐,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不起心、不動念,始終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頓悟無生大法。真正能如此,說剎那還是太慢,因為西方就在目前,當下即是極樂佛土。

   「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如果沒有悟到「心清淨就是佛」的道理,沒有從淨心、定心去契悟,不知道用佛號來淨心、定心,又怎麼能到達西方?念佛的目的在淨心、定心,心淨即是佛。念佛時心淨、心定,不念佛時也是心淨、心定,當下即是佛土,當下就是西方;否則,到西方的路途就很遙遠。為什麼?因為心中有貪瞋癡、有人我是非,妄想煩惱不斷,就隔了十萬八千里。


(十五)970803

  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六祖大師問:「我在剎那間將西方極樂世界移到諸位眼前,讓諸位現在就見到西方,諸位願意見西方嗎?」與會大眾五體投地頂禮六祖大師,說:「如果現在就能夠見到西方,又何必等到將來再求往生極樂!懇請和尚慈悲,此刻現西方極樂世界於眼前,讓弟子們都能見到西方的勝境。」

  這裡的「見」不是肉眼看心外之境的見,而是指「契悟」。能契悟這個道理,西方就在眼前;沒有契悟,就不能見、就見不到。譬如淨土宗說:「花開見佛悟無生」,又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見的是心外的彌陀、還是心內的彌陀?如果見心外的彌陀就能開悟,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為什麼很多人見到釋迦牟尼佛卻沒有開悟呢?還得要聽經、聞法、打坐、持戒,難道釋迦牟尼佛的德行不如阿彌陀佛?如果見到阿彌陀佛能開悟,見到釋迦牟尼佛不能開悟,就不是佛佛平等、佛佛道同了。由此可見,「見佛」不是見心外之佛,而是契悟佛心,這才真正是見佛。

  「移西方」,並不是六祖大師用什麼方法移山倒海,讓大眾看見淨土,如果是這種見,不就如同看電視、看魔術一樣,看過以後就沒有了,這種淨土有什麼用處呢?六祖大師開顯淨土的意義,是要大眾契悟到清淨心即是淨土,心時時刻刻安住在無住、無為,才是真淨土。如果是用肉眼去看任何境界,無論是看好的、壞的,都是塵境,都是塵勞。譬如看電視,看久了之後眼睛疲勞,就不想看了;即便是看七寶宮殿、看佛像,看久了眼睛還是會疲憊,所不同的是,看佛像能引發恭敬心,想到佛陀的慈悲、平等、定力、智慧、願行,想到佛陀修六波羅蜜、普度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想到這些,內心是清淨的感受,將來就感清淨的果報。所以剛開始修行的時候也需要方便法門,例如道場就是方便,依止的道場很寧靜、祥和,這個心自然清淨、安定。藉由外境的方便可引導大眾回歸自心,即使未能契悟自心,因為讚歎佛、法、僧三寶,對三寶起恭敬心,還是有無量的福報。

  「西方淨土」可以從因上講,也可以從果上講。「因」就是現在去實踐,做到了,未來所感的果報就是淨土。修任何法門都是如此,現在種因,未來感果。如果只是追求未來的果而忽略了現在的因,那是南轅北轍,佛已經遠在天邊了。如果悟到心清淨,當下即是淨土,悟到心覺悟即是佛,佛就是在眼前,淨土就在自心當中。要想成道證果,一定要有正知正見,有了正知正見,眼前就是一條菩提大道,否則就會迷失本心本性。所以修行沒有什麼玄妙之法,也不能投機取巧;但是,契悟這念心之後,確實又很微妙,處理任何問題都能四兩撥千斤。一旦悟到心清淨就是淨土,就絕不會再向外去求淨土,因為當下這念清淨心就是!十萬億佛土一剎那就到達!這不就是很微妙嗎?這實在是無上法門。想要遷移到西方,必須從這念心上移轉。遷移到西方不需要旅費、移民費,所有的費用都不需要,最重要的是自己這念心能夠時時安住正念


(十六)970810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六祖大師希望大眾都能見到西方淨土,所以進一步用譬喻為大眾開示心性的道理。「世人自色身是城」,世間人的身體就像是一座城,這個城有金城、銀城、琉璃城、瑪瑙城,看看自己的身心清淨到什麼程度,身體的地、水、火、風四大就轉變到什麼程度。起煩惱、生惡念,四大就變成暗無天日的土城;持戒清淨就是水晶城;這念心完全清淨,地、水、火、風就變成了七寶宮殿。

  「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是這個城的外門,因為這念心經常是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向外境攀緣,所以是外門。意根是內門,因為意根在裡面想東想西、患得患失,或起善念、或起惡念,這就是意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這也是意門。所以,必須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外門、內門都清淨了,才能進入寶所、進入寶城。這是從因上講,是實實在在、直截了當的說法。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這就是心,是菩提妙明真心;性是空寂的本性,雖然是空寂,卻又清楚、明白、能作主,能作主的這念心性就是空性。這念心能作主,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有了過失知道反省、檢討,就是心王住在心地上。本心本性在、覺性在,自己的法王就存在,這個城中就有主人;本心本性不存在,城中就沒有主人、沒有王,只是個空城,因為二者是一體的。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本心本性存在、能作主,身心必然安定;相反地,這念心起了煩惱、出了狀況,身體就會生病。過去的祖師大德因為悟了這念心性,成就金剛定,所以身體就成了金剛不壞身。如果本心本性不在,自己不能作主,隨著外緣起貪、瞋、癡,隨著外緣造惡業,心也就壞了。現在社會上種種混亂的現象是由人的心病所致,所以要讓社會安定、和諧,一定要先從淨化人心做起。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想要成佛,必須返觀自性。怎麼返觀呢?這念心時時清楚、明白,處處作主,經常檢討反省自己的言行,有了過失就要慚愧、懺悔。所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哪個心呢?凡夫心不染污就是!離開這些道理另外再去求道、求佛,就是騎牛找牛、在太陽下找影子,心外求佛就始終見不到佛。明白這個道理,修行就找到了一個入處。」


(十七)970817

  「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這念心迷惑、顛倒,就成了眾生;這念心覺悟、轉識成智即是佛。有慈悲心,就與觀音菩薩的頻道相感應;有喜捨心,就能與大勢至菩薩相感應。有居士問師父:「觀音菩薩有時是男眾相,有時是女眾相,有時又是比丘相,究竟觀世音菩薩是什麼相呢?」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相。有的人雖然天天拜觀音、求觀音,卻仍然殺生、造惡,如果自己沒有慈悲心,求觀音菩薩也不容易有感應。要想見到大勢至菩薩,就要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要喜、要捨、要隨喜讚歎他人,這都是在因上用功,在慈、悲、喜、捨的因上精進用功,就能與大勢至菩薩相感應。修行達到三業清淨,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就能見到釋迦牟尼佛。想要見到阿彌陀佛,就應時時刻刻保持平常心、平直心。

  「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這念心有人我是非、我慢貢高、自私自利,或是有人得罪了自己就懷恨在心,不知道冤親平等,乃至於做出損害他人的事,這就是大須彌山存在自心當中。想推倒心中這座須彌山,就先得看破人我是非。如果內心充滿了邪知邪見,充滿了偏執,前念接著後念,如同波浪一般無法止息,這種心念就像洶湧的海水會將自己淹沒,始終在煩惱、黑暗當中,在輪迴的果報當中。一旦邪心轉過來,煩惱息滅,種種惡業果報就消失了。

  「毒害是惡龍」,如果有害人之心,這種心念就是惡龍。想要避免種種毒害,就應該檢討反省自己這念心是不是有貪、瞋、癡三毒?有沒有害人之心?有沒有排斥別人的心?假使有,就要改過遷善。「虛妄是鬼神」,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虛妄不實、虛偽、作假、掩飾自己的念頭,自己沒有德行卻顯示出有德行,自己沒有定力卻裝作很有定力,這就是虛妄,有這種心念就是與鬼神相應,因為鬼神的心是虛妄的。大家要了解,這不只是一種道理,理當中還有事。一般人說「內神通外鬼」,以佛法來講是「內邪感外鬼」,因為有虛妄心、虛偽心、不實在的心,這種心的頻道和鬼神法界的頻道相感應,就感通外面的鬼神法界。要想脫離鬼神的惡報、脫離鬼神的擾亂,就要除去自己的虛偽心。有人聽了這些道理,心裡又產生了誤解,認為:「虛偽、作假就是鬼神,心懷惡毒就是毒龍,這麼說來,世間上的鬼神、毒龍是不存在的了?」佛法有事、有理,上面所說的是從理上講、是從因上講。一個是因、一個是果,一個是事、一個是理,不能因為是從因上講、理上講,就認為沒有鬼神、沒有毒龍。修行要先悟理,除了在理上契悟,也要在事上用功,除去心中的貪、瞋、癡三毒,除去虛妄心,才能脫離三塗惡道。

  「塵勞是魚鱉」,塵是塵境,一般眾生都離不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譬如眼睛看外面的形形色色,接觸色塵久了眼根就會疲勞,耳朵聽聲音聽久了會打瞌睡,這些都屬於塵勞。一般人說「水清無魚」,魚都是在渾水中生存,魚鱉經常是在動當中,因為牠們喜歡塵勞;貪著塵境,就招感魚鱉的果報。六根攀緣六塵,不但使身心感覺勞累,過度貪著甚至還會造作惡業,所以要遠離塵勞。這裡所講的塵勞是指世間的燈紅酒綠、歌聲舞影、色聲香味,是指外面粗的塵境,六根接觸這種六塵,起了貪心、瞋心,產生憎愛,造作惡業,最後就會墮入三塗、墮入魚鱉的惡報。如何遠離塵勞境界?要從心遠離,如《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遠離,不是身遠離,而是心遠離;身很難遠離塵境,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眼睛看、耳朵聽……六根經常都要接觸六塵。所謂「巧把塵勞作佛事」,運用清淨的六塵淨化世間濁染的六塵,這是一種方便法,例如道場裡的大殿、公園,雖然都屬於塵,但這是清淨的塵境;梵唄屬於聲塵,可是聽到梵唄的聲音,心就會覺得寧靜。

  「貪瞋是地獄」,起了貪心,不論是貪財、貪色、貪吃、貪睡,都會增長習氣,當自己追求的欲望不能滿足時,就起瞋心、怨天尤人,內心的光明頓失,當下就如同活在地獄之中,乃至於起惡念、造了地獄的因,將來一定感地獄的果報,這是從因上講。除去貪心、瞋心、淫欲等種種惡念、惡行,才能離開地獄的果報,因為沒有因就不會感果。


  「愚癡是畜生」,不知道因緣果報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這念心經常糊塗、顛倒,所作所為就愈來愈愚癡,心就愈來愈迷糊,如同畜生道的眾生一樣無知,將來所感的果報就是畜生。一般人只知道現在是因、未來是果,其實因果同時存在,都是這念心所產生的果報,因為心生萬法。這念心非常微妙,真正認識這念心、明白這念心的人就不會愚癡。


(十八)970821

  民國初年,有一位富翁結交了許多地方上的官紳,並和他們勾結,仗勢欺人。富翁養了很多牛羊,經常把牛羊放牧到隔壁鄰居陳老頭的田裡,結果田裡種植的稻麥、蔬菜都被牛羊吃得精光。陳老頭為了生計,只好和這位富翁打官司。無奈富翁有很多靠山,所以陳老頭不但在地方上打不贏,告到縣衙裡也打不贏。日子久了,陳老頭更加鬱悶,感嘆活著很痛苦,人生實在沒有指望。因為農人就是靠莊稼維持生活,自家田裡的稻麥都被別人的牛羊吃光,不但有冤無處申訴,根本連生活都過不下去了,被逼得只有死路一條。陳老頭愈想愈生氣,既然告官告不倒他,說理說不過他,甚至打架都打不贏他……於是發了毒願:「我死後一定要變成一條毒蛇來報仇,把他們全家都咬死!」

  陳老頭的心裡充滿了怨怒,天天想著要報仇雪恨,想久了就生病了。他覺得自己已經無藥可救,就請來一位木匠為自己做了一具棺材。陳老頭告訴木匠:「我的棺材上下都要留個小洞。」木匠覺得很奇怪,做了這麼多年的棺材,從不曾有人說要留個洞!於是就對陳老頭說:「你要告訴我為什麼要留洞,否則我不做。」陳老頭就講:「反正我總是要死的,告訴你也無妨。我家隔壁的富翁欺人太甚,現在我拿他沒辦法,所以死了以後我要變成一條毒蛇報仇,要把富翁全家通通咬死,以洩我心頭之恨!所以棺材要留個洞,我才好從洞裡出來。」木匠知道原因之後,就去告訴隔壁的富翁。

  富翁聽了這個消息,每天都心神不寧,只好找人去和陳老頭商量、溝通,表示不但要彌補陳老頭過去的一切損失,還願加倍賠償,親自向陳老頭道歉,希望他能打消報仇的念頭。陳老頭看到富翁確實有改過的心,心想:「看來他是真心悔改,以後的農作物就不會再被糟蹋了,況且自己也得到一些錢財賠償。算了!就放他一馬吧!」說也奇怪,當陳老頭答應不報仇的時候,忽然從嘴裡吐出了一條毒蛇,病也就好了。

  所以大家要了解,念力、願力是不可思議的,心生萬法,心想到什麼,就會產生什麼境界。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以信仰來說,有人信仰觀音,希望觀音菩薩幫自己消業障,為自己摩頂、授記、傳法,天天想這個境界,晚上就會夢到這個境界;想耶穌,就會夢到耶穌;想土地公,就會夢到土地公;想到自己愛慕的人,晚上就會夢到這個人;想到親人,就會夢到親人……,因為這念心無遠弗屆。但是,不論所想的是什麼,終究是生滅境界。想佛,會夢到佛、看到佛,即使看到佛仍是屬於生滅,有生必定有滅。因為想念的心並不是真心,而是心的作用。什麼是真心?真心不去不來、不生不滅。這念不生不滅的心可以自在地作用,作用的時候是心之用,不作用就歸於心之體。心之體是如來,心之用就是「如來者,乘如實道而來,乘如實道而去」。明白了這些道理,進一步就能落實修行,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時時刻刻保持正念,正念就是心體。這念心保持無念、無住、無為,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不生,就不會墮入畜生道、地獄道、魚鱉道、鬼神道、毒龍道。要想出離五濁惡世,也是這麼出離。

  人生在世不可能不起心動念,所以起心動念就要起善念,發揮善的作用,善念能生功德、福報,善念可以轉識成智。雖然過去起惡念,現在念頭轉過來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時時刻刻起善念,修建道場、受持戒律、弘揚佛法都屬於善念;善念成就,就是福報、就是光明、就是出世法。最後還要歸於無念,不但惡念了不可得,善念也了不可得,這念心不生不滅、不去不來,無念、無住的心就能離開三塗惡道,離開六道輪迴。明白這些道理,修行就很實在、很有意義,是四兩撥千斤。


(十九)970831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諸位善知識!在生活中常行十善,天堂的境界自然現前;如果只是在心外求生天堂,卻不知道修行十善,那是緣木求魚。唯有破除人我執著,去除貢高我慢心,真正實踐冤親平等,須彌山就不存在了。能去除邪心、邪知邪見,苦海就會枯竭,可以免除海水的災難。煩惱沒有了,心中的波浪就能止息,這念心就歸於平靜。心裡的貪、瞋、癡三毒化除了,就不會招感毒害,不會受魚龍的惡報。

  「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覺」是覺性、靈知靈覺,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靈知靈覺時時刻刻都存在,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圓明寂照,就是覺性如來;真正達到覺性時時刻刻現前,一切都是現成。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自心,稱之為覺性如來,覺性就是如來,這個如來沒有形相。靈知靈覺染污,就成了眾生。所以眾生是不覺,是妄想顛倒;二乘聖者已經去除貪、瞋、癡、慢、疑、邪見,稱為正覺。這念心安住於覺性,時時刻刻覺察、覺照、覺悟,繼續不斷地用功,這是自利;能夠將這個道理廣傳給大眾,利益眾生,就是菩薩行;覺性達到圓滿,就稱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覺性如來。覺性如來現前,具足一切光明,稱為常寂光淨土,稱為大光明藏,這時候不論白天、晚上,這念心時時都是放大光明。這念心的大光明能遍照六根,因此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清淨,就破除了心裡的六欲境界。眾生心中有六欲境界,所以有六欲諸天;現在覺性現前,放大光明,就照破了六欲境界、照破六欲諸天,諸天皆成為淨土,一切天人、天子都成了羅漢、菩薩。

  「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覺性時時刻刻現前,時時刻刻檢討反省,稱為自性內照。眾生六根向外攀緣,所以流轉生死;自性時時刻刻內照,貪、瞋、癡三毒自然就沒有了。以前所造的罪業在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圓明寂照的當下即得解脫,心地內外明徹,與西方淨土無別,這就是真正的淨土現前。不僅西方是淨土,東方、南方、北方都在這個大光明藏當中。假使不從因上修、理上悟,又怎麼能有未來的果報呢?「彼」就是指未來的果報。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大眾聽了六祖大師這一番開示,都清清楚楚地契悟了心性,一起向六祖大師頂禮,同聲讚歎這個法門殊勝難得,並且發願:「願法界一切眾生都能聽聞這個道理、契悟這個道理,都能心開意解!」現在,相信大眾也都有所契悟,但是不僅要契悟,還要時時刻刻信受奉行,這才是真正屬於修道位。


(二十)970907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作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修行,有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出家可以修,在家也可以修。有些人因此產生疑惑,認為既然在家、出家都可以修,就不一定要出家了嘛?要知道,雖然在家、出家都可以修行,但是成就卻有深淺,確確實實不一樣。從佛教經典來看,每一尊佛都是由出家修行而成就,所以要上求佛道、圓滿福慧,最後一生必須現出家相。至於開悟,出家能開悟,在家也能開悟。開悟指契悟自心,真正找到了修行的路頭,所以悟後的修行和沒有開悟時的修行是相差很遠。開悟的人,明白自己這念心,不會走遠路,更不會走錯路;沒有開悟的人,還不清楚這條心路的方向,只是屬於修加行的階段。

  雖然開悟沒有在家、出家的差別,但事相上的修道還是有些不同。出了家,即使沒有開悟,每天早課、晚課、誦經、持咒、打坐,乃至於修建道場、弘揚佛法,從早到晚所作所為都是善法、出世法,沒有私心、沒有惡念,都是為大眾、為道場、為了弘揚佛法。在家就不一定,在家居士可能也有這個觀念,但是想要有同樣的作為就不容易,甚至連這種觀念都很難產生。為什麼?因為在家雖然可以修,但是有家庭、兒女、事業,離不開名、利、財、色。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家修行實在不容易。出家修行有助道的因緣,是順增上緣;在家修行不一定有助道的因緣,而且可能還有逆緣,使其退失道心。所以出家是很大的福報,沾佛的光明。沒有出家的人雖然很想修行,卻有許多障礙要突破,在突破障礙的過程中,有時候反而退失了道心、產生邪見。即使已經信仰佛法,但是佛教的各個宗派有種種不同的觀念,徘徊其間,莫衷一是,所以要想成就道果真是不容易。

  既然在家也可以修,應該如何修呢?韋刺史進一步請六祖大師為大眾指示在家修行的方向。六祖大師指示,在家修行要想得解脫、與道相應,就必須依據「無相頌」用功。頌就如同中國的詩,可是不講究平仄,只是把意思表達出來,可以說是詩的簡化。

  佛法中,一是有相,一是無相;有相,大多講「事」;無相,是講「理」。什麼是有相?衣、食、住、行是相,誦經、拜佛、建道場也是相。一般人認為有相、無相是分開的,在禪宗來講,不執著有相就是無相;執著無相,無相也成了有相。若是不懂這些道理,無相是無相、有相是有相,無相和有相就被分成兩邊來看待。以天台宗所修的「空、假、中」三觀而言,對於根機差一點的人就講次第三觀,先修空觀,空觀成就了再修假觀,然後不執著空、不執著假,修中道第一義觀。如果是對上根利智的人,就不需要講次第三觀,直接講一心三觀,一心當中具足空、假、中三觀,空、假、中相互融攝,一即三、三即一,事即理、理即事,事和理是一個,不是兩個。能這樣契悟就是上上根機的人;如果無法契悟,也不妨礙從事上慢慢薰修,藉由事上的因緣提升自己,有了信心、扎了根,再進一步由事到理。

  什麼是由事到理?譬如布施、供養、持戒,這是在事上修,事上都做到了,最後事也要放下,不要執著。為什麼要放下?因為事屬於緣起,緣起是有生有滅,如果執著在事上修,將來得到福報,福報享完就沒有了,所以還要回歸於理。歸於什麼理?如《四十二章經》所說的「修無修修」,雖然在事上修布施、持戒,但是修的當下不執著,能所俱空,最後空也不執著,歸於中道實相,這念心始終是清明、作主,這就是理,屬於無為法。前面事上的作為屬於有為法,後面則歸於理,屬於無為法。為什麼不直接契入無為法呢?因為每個人的根機不同。上上根機的人直接契悟這念心,「頓悟自心,直了成佛」是先悟後修。悟後起修才是真修,悟了這念心以後,也不妨礙在日常生活中修一切善法,這時修行就是四兩撥千斤。修善而不執著善,始終不離開這念心,這就是如來住世,所謂「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如果還沒有契悟這念心,就先從事上修,修了一切善法而不執著,就能入理。什麼理?無相之理。所以,修行是在有相或無相,端看每個人的智慧、領悟的深淺。

  在家修行,生活中有很多繁雜的事,應該怎麼修呢?六祖大師為了方便在家菩薩的修行,所以說了「無相頌」。修善不執著善、不執著功德,這就是無相。修善是有相,必須由有相歸於無相,無相是指「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很多人聽到無相,又去想個空的境界,這就不是無相了。因為一起心動念、一想到空,空又變成有了。因為這個境界是心念想出來的,是念頭在活動,不是真空。

  「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六祖大師告訴大眾,若能明白「無相頌」的道理,依照「無相頌」的道理去實行,就像是與我同在一處修行。其實,不但是和六祖大師在一起,也和十方諸佛在一起。因為十方諸佛悟到這個道理,我們也悟到這個道裡;佛走這一條路,我們也是走這一條路,所以說佛佛道同,沒有差別。

  「若不作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如果不依循這個道理去修行,即使剃了髮、出了家,「於道何益」?對於修道也不會有所增益。這裡所講的道,就是心性、菩提涅槃、中道實相之道。雖然是剃髮出家,若沒有悟到這念心,就見不到六祖大師、見不到釋迦牟尼佛,離六祖大師、諸佛如來有十萬八千里之遙。所以「無相頌」很重要,不論出家、在家,都必須體悟這個道理;否則,即使出了家,依然在走遠路,也只是修前方便、修加行,與無相心性之道不相應,總是隔了一層。


(二十一)970914

  頌曰:「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大眾要仔細研究「無相頌」的道理,如果不了解「無相頌」的真義,「依文解義,三世佛冤」。譬如有些人聽到要持戒,辯言:「持什麼戒?不要受拘束!心平何勞持戒。」談到修禪、打坐,也用六祖大師的話回應:「修什麼禪、打什麼坐?行直何用修禪!」這對不對呢?也對,但是要看時節因緣。如果自己的心已經達到平等不二、如止水般平靜,自然不用持戒、修禪,再說持戒、修禪等於頭上安頭,就成了多餘。更進一步,不但不需要持戒、修禪,所有一切法都要放下,如《金剛經》所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已經過了河、上了岸,就不再需要船了。但是,自己這念心已經達到平靜、平等不二了嗎?如果心不平,就一定要持戒;還沒有過河、上岸,就一定需要船。河,是指心中的煩惱,所謂煩惱之河、生死之河,要渡過這條大河就必須借助於船,要有方便;持戒、修禪,就是方便法。

  所謂「心平」,平是平等不二,就像秤一樣,稍微差一點點,秤就不平了;又如,起造建築物要拉水平線,以水平來測量建築物是不是絕對地平直。所以,心平就是心像止水一般,平平靜靜,不起一點波浪;像水平一般,平等不二。

  我們可以檢視自己這念心有沒有達到真正的平?看到好的,有沒有貪愛的念頭?如果有,起一個念頭就是一個波浪,心已經不平了。這念心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人我是非、財色名利,都是因為心不平的緣故,這是從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來講。如果以外面的世界來說,世間有許多事看起來似乎不平:有錢的人很有錢,貧困的人住不好、吃不好、睡不好;有些人身體健康、身強力壯,聰明又有智慧,有些人卻六根不全、瞎眼跛腳,甚至是智能障礙或植物人。外面的世界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平?因為每個人的業報不同,造作的善業、惡業不同,果報就不一樣。

  善業有上品、中品、下品。上品又分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由於善法的程度不同,所感的果報就不同。惡業也是如此,每個人所造的惡業不同,有的深、有的淺,所以這一生的果報也不同。從因緣果報的角度來看,業報不同,所以世界就不平。

  孔子周遊列國時,某次乘車經過一條路,有幾個小孩用磚頭、瓦塊在路中央砌了一座城,因此擋了路。孔子下車請孩子們把城拆掉,好讓車子通行。其中一個孩子叫項橐,很有智慧,他對孔子說:「聽說你很有智慧,難道你不知道,所有的車子都是繞城而過,豈有將城拆掉讓車子過的道理?」孔子聽了項橐的回答,覺得這個孩童非比尋常,就問了他一些問題,項橐的回答均超乎一般成人。於是孔子說:「你很有智慧,我想跟你談論平天下之道,你的意見如何?」項橐回答:「天下怎麼能平呢?天之下有高山、有江海、有王侯、有奴僕……等。如果平了高山,鳥獸將住在何處?如果填平江海,水裡的魚鱉蝦蟹又該到何處去?如果除卻王侯,人民的諸多事務由誰來管理?如果大家都是皇帝,誰來當臣民?如果都是僕人,又聽從誰呢?所以請問夫子,您如何去平天下?」孔子被問得啞口無言。

  如何平天下呢?要心平。心平,則世界平。一般人不容易達到心平,但是悟了道,「千年暗室,一燈即破」,悟到無住心,時時刻刻安住在中道,這念心就平了。

  佛經上記載,有一位持地菩薩,他修行的法門是修路,拿鋤頭將高高低低的路剷平。雖然這是在事上修,但是事達到最高的境界,理就現前,因為這念心和外面的世界是一個境界。持地菩薩聽到佛開示:「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當下就大徹大悟,悟到內外一如。這念心真正達到平的境界,三昧就現前。三昧是指正念、正定,是定慧不二、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這念心,如如不動是定,了了常知是慧。這念心如一潭止水、如明鏡一般,這就是達到了心平;沒有達到這個程度,就必須藉用種種方便法門,就必須以持戒來達到心平。

  佛法初到中國,一般人多注重事修而缺乏理上的契入,所以不了解何謂真正的功德,譬如梁武帝雖然行善、修福,但都只是在事上修,不了解心性的道理。六祖大師順應當時的時節因緣,為了對治當時大眾的知見,所以才說「心平何勞持戒」,這是一語雙關,大眾要了解。


(二十二)970921

  「行直何用修禪」,行,就是身口意的一切活動,有心行、口行、身行。如果身、口、意三業都是正直的,時時刻刻都不偏左、不偏右,不住空、不住有,這念心就是直心,不是虛妄心、虛偽心,這就不用修禪了。但是,一般人的心不直,總是有所偏執、取捨,有很多的習氣、毛病,所以必須用修禪的方法將心中的我執、八識田中的種子破除。

   以修觀行而言,有所謂的「五停心觀」。五停心觀又稱為「五門禪定」,用五種方法來停止心中的妄想、雜念。如果自己這念心已經沒有妄想、雜念,就不需要修五停心觀了;因為妄想、雜念不能止息,所以需要用方法對治。念佛也是一種止妄的方法,是以念止念、以毒攻毒,以好的念頭對治壞的念頭,所以念佛也是修禪。為何是以毒攻毒?可能有些人不了解,念佛怎麼會是毒?這要看以什麼角度來說;如果站在最高的境界──「無念、無為、無住」的角度來看,無論善念或惡念,只要有念就是毒。

   「禪」就是定慧不二的這念心。修禪也有深淺層次的不同,其中一種是先定而後慧,由持戒而達到定,由定而發慧。對於戒、定、慧三學,古人有個譬喻:心裡的妄想、惡念猶如強盜、小偷,持戒就好比警察,時時以警覺心看住強盜、小偷,使其沒有機會作怪;因為有戒行,心裡的妖魔鬼怪就起不了作用,這是持戒的功用。持戒是第一步,只是把強盜、小偷看牢,使他們暫時無法作怪,但是,哪天一不注意,他們就又作怪了。所以持戒只是前方便,還要進一步修定。定,就像是用繩子把強盜、小偷綑住,將妄想拴住。修定的方法很多,念佛、打坐、誦經、持咒都是在修定。把強盜、小偷綑起來是不是就萬無一失?萬一繩子斷了,他還是會去作亂。因此第三步要以智慧觀照,觀照就是把強盜、小偷轉化成好人、賢人,如此才能徹底消滅心中的禍亂,所以定慧等持很重要。

   真正有功夫的修行人,時時刻刻都在禪定當中,是以禪悅為食;一般凡夫則是眼睛以色為食,總是喜歡看外面的東西,不看就難過;耳朵喜歡聽外面的聲音,不聽也很難過;心始終是妄想紛飛,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患得患失,念念都是在生滅當中。自己可以檢討、反省,看看有沒有這些毛病?只要聽到一點聲音,就立刻轉過頭去看一看,這就證明自己沒有定;如果自己動都不動一下,就表示已經有一點點定了,不會受外面環境的影響。如果行住坐臥不具足四威儀,沒辦法念念作主,心不平、行不直,就必須持戒、參禪。

  以上的「戒」與「定」屬於出世法;佛法不離世間法,六祖大師接著所開示的幾項則屬於世間法,這些都是做人處世的根本道理。



(二十三)970928

  「恩則孝養父母」,在家居士要孝養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不知恩、不感恩、不報恩,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則。所謂「孝」,涵蓋孝養、孝敬、孝順。古人亦云要「移孝作忠」,這是指當忠孝不能兩全時,就應取最重要的一方作為自己抉擇的標準,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家存在,家庭才存在;家庭存在,自己才存在。所以首先要為國盡忠、保全國家,為國家建功立業,功德流芳千古,個人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父母、祖先因此受到尊敬,這也是孝的功德。

  孝養,不但要孝養父母的身,也要孝養父母的心。孝養父母的身,就是供養父母的衣、食、住、行所需;孝養父母的心,使父母心中有善法、善念、知因識果,進而有定、有慧。一般來講,最低限度要做到身的孝養,父母年紀大、有了病痛,做兒女的必須要奉養,使父母身體健康、衣食無慮;更進一步就要有孝養心,使父母知因識果,知道人有過去、現在、未來,還要讓父母恭敬、供養三寶。

  很多人認為出家是不要父母、不盡倫常,離開家庭就是不孝,這句話乍聽之下似乎沒錯,但只是表象上的理解。看看現代社會,有很多家庭雖然兒女在家,父母卻被兒女氣得天天傷心掉淚,或是為兒女償還各種債務,甚至於因為兒女的種種不法行為而東躲西藏,這是不是盡孝呢?有些人的雙親還沒往生,做兒女的就準備要分財產,更甚者,還有人繼承了父母的財產以後就棄養父母,這是不是盡孝呢?現在社會上有些人對父母可能連最基本的孝養都做不到,報紙上經常刊登,父母年紀大了,兒女不但不照顧,甚至還心生厭煩,把父母送到養老院,也從不去探望,這是現今社會的病態。如果只知道養,而不知道敬、不知道順,沒有知恩、感恩、報恩的心,就如孔子所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對父母沒有孝順心、孝敬心,只做到養,這和養寵物有什麼差別呢?養寵物也是天天給牠吃、給牠喝,乃至於有些人還天天幫牠洗澡、梳毛、帶在身邊,晚上還要抱著一起睡覺,比照顧自己的父母還要殷勤、關心。

  父母對我們有生育、養育、教育之恩,恩重如山,所以要知恩、感恩,要孝順、孝敬、孝養。釋迦牟尼佛的母親已經往生忉利天,佛還親自上忉利天宮為母說法,這是真正的大孝。目犍連尊者、地藏王菩薩救母離惡道,也是大孝,佛弟子中許多發心的菩薩、祖師大德,對於父母都是百般地孝敬、孝養、孝順。出家修行,離開了父母、師長,應該如何盡孝呢?佛經上說:「以此禮誦功德,回向父母師長」,這就是盡孝。每天誦經、持咒、修善,將功德回向父母、師長,令往生的父母、師長能超生善道、超生淨土,在世的父母、師長能消除業障、增福延壽、長養菩提,這就是盡孝道,所以要精進修行以成就自己的道業、功德,這才是大孝。況且,我們並非只有這一世的父母,還有生生世世的父母。

  《梵網經》講得很清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甚至「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這更是徹底。人有精神和物質兩個層面,地、水、火、風組成物質性的色身,而外面的世界也是由地、水、火、風所組成,因此一切地大、水大、火大、風大都是我們的身體。內外一如、冤親平等,才是真正的盡大孝,悟了這個道理,就知道如何報答父母的恩德。

  此外,要擴大對父母、家庭的觀念,不僅僅只是照顧一個家庭。如孟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法更深入地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釋迦牟尼佛及菩薩、祖師大德雖然不一定有自己的兒女,可是他們視一切眾生如親、如子,普度一切眾生,世世代代香火無盡,大眾爭相禮拜、供養;雖無兒女,反而是兒女滿天下。所以要盡大孝,出家成道才是真正的盡孝,一切孝養、孝敬、孝順都能圓滿。

   要知恩、感恩、報恩,尤其住在道場,有這麼多人護持,先不說得太長遠,就以每天吃的飯、喝的水來說,一粒米、一滴水,要經過多少手續、多少人的手才能送到自己口裡?把這個觀念想通了,社會上所有的人確確實實都對自己有恩。所以要知恩,如果連知恩的心都沒有,感恩的心也就生不起來;感恩的心生不起來,哪有可能報恩呢?所以先要「知」。在佛法來講就是先知道「理」,然後依理去實踐、實行,一定能成就一切大功德、大福報。




(二十四)971005

  「義則上下相憐」,義是指正義、正氣、正確的心念和行為,心中存有正義、正氣,彼此就能產生慈悲心、關懷心、憐憫心。在上位的人以慈悲心照顧下屬,在下位的人以恭敬心侍奉、尊重長上,這些都必須要心存「義」才能達成。中國人講究禮義廉恥,所謂「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四維就是四個綱常,好比房子的四方架構、四根大柱,如果沒有這四根大柱,房子就修建不起來;禮義廉恥是人格的架構,要想有完整的人格,就必須具有禮義廉恥四綱常。一般都知道「見義勇為」,義,在佛法來講,六波羅蜜中的布施就是一種義行,五戒的不偷盜也是義的表現,所以佛法包含了世間法。

  「讓則尊卑和睦」,讓是禮讓、忍讓,能讓就是福。讓就是退後一步,古人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做人不要斤斤計較,要能忍、能讓。能做到讓,自然而然就「尊卑和睦」,尊卑禮讓、長幼有序,上上下下都能和睦相處、相安無事。因為讓,居上位的人就不會氣勢凌人,不會有高高在上的慢心,在下位的人也能知禮節、知尊重。不但人知道禮讓,許多動物也知道禮讓,例如鯉魚在水裡游,一定是有條有理,大的在前、小的在後,長幼有序,不爭先恐後,這就是一種次第、一種禮讓。

  讓也是尊重,要尊卑分明,如佛法也講:「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除了尊重戒臘以外,還要尊重執事,以恭謹的態度完成常住事務。有些人認為尊卑分明是不平等、不民主,這是錯誤的觀念,是錯解了平等與民主,無論是國家、社會、工商企業、學校、各種團體,如果沒有尊卑次第就易脫序,甚至於產生動亂。

  佛法講佛性平等,佛性的確是平等,這是在「理」上平等,但是在「事」上並不平等,因為各人的業果不同。雖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但由於過去所造的善業、惡業不同,所以這一生的果報不同;過去造了太多的惡業,以致於佛性沒有辦法完全顯現,心裡都是昏沉、妄想、無明、煩惱,這些就是在事上的果報。在事上,佛是已經解脫的人,心中都是光明,不但沒有煩惱、憂愁,更有大定力、大慈悲、大智慧、大願行、大神通,萬德具足,能普度一切眾生,所以值得大眾尊敬。反觀自己,這念心是不是還沒有解脫?心裡還有種種煩惱、處處不得自在?因為自己還做不到,沒辦法像佛一樣萬德具足,所以要向佛學習、向佛看齊,要禮敬三寶、以三寶為上。雖然覺得自己很卑微,可是人人都有佛性,自己的佛性和釋迦牟尼佛的佛性無二無別,所以也要肯定自己。明白了這個道理,了解事與理,就能不卑不亢,自然而然就會對有德、有能、有修養、有戒行的人心生敬重,更何況尊重他人是善法、是功德,不是卑微的事。

  「忍則眾惡無喧」,忍是忍耐,能忍自安,忍可以產生定力;有定,凡事就能看得清楚:何為是?何為非?何者該說?何者不該說?何時何處該進、該退?自己都有標準,不會進退失據。

  現在的人普遍缺乏「忍」,喜歡膨脹自己,不懂得自我反省、檢討,卻專指責他人、說別人的過失,所以社會充斥著紛爭喧擾。古人說:「莫道人之短,勿說己之長」,看見他人的短處,先要反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自己要先行改善;看見他人的長處,自己要向對方學習、要讚歎他人,而不是一味地誇耀自己。「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這就是忍,守口如瓶、攝意如城,所以「忍心不說」也是一種修行。如果自己性情急躁,就要「戒急用忍」,以「忍」來對治;但是該做的還是要積極去做,不能以「戒急用忍」作為藉口,自己要拿捏恰當。如果大家都能忍、能讓,必然可以眾惡無喧、趨吉避凶。



(二十五)971012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這當中一個是因、一個是果,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的果報,譬如用鑽子鑽木取火,鑽木的目的是希望能生出火,這也必須要時節因緣和合,鑽子和木頭磨擦到相當程度時產生高熱,火才會現前;如果只鑽幾下,看不見火就不鑽了,怎麼可能生出火苗?所以,做任何事都必須有長遠心、耐心、恆心,就像鑽木取火一樣,才能成就。修行也要有長遠心、耐心、恆心,否則怎麼能成就佛的智慧和功德?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行住坐臥、動靜閒忙,本著以上這些道理去實踐,如鑽木取火一般有耐心、恆心,即使是污穢的淤泥,也一定能生出清淨的蓮花。淤泥是指這個五濁世界,也是指心中的煩惱。蓮花譬喻這念心,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眾生的這念心雖然有煩惱,只要將煩惱轉過來就變成菩提心。要想成就佛道、度化眾生,必須具足禪定、智慧。禪定、智慧在哪裡?也是在煩惱心當中,只要把煩惱轉過來就是,所以不要怕煩惱。如何轉煩惱?時時刻刻覺察、覺照,只起善念、不起惡念,起了惡念馬上照住、照破。時時刻刻檢討、反省,不起貪心、瞋心、癡心,口不犯四種過失,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身不造殺、盜、淫等惡行,如果有這些毛病,即刻慚愧、懺悔,不要再犯。貪、瞋、癡及四種口過是淤泥,身體的懈怠、放逸……種種不良的行為也是淤泥;雖然是淤泥,可是紅蓮花、白蓮花都能從淤泥當中生出,離開淤泥也生不出蓮花。所以,修行要想成菩薩道、成佛道,離不開這個凡夫心、離不開煩惱心,只要能夠轉識成智、轉煩惱為菩提,淤泥中就能生出蓮花。

  蓮花是比喻這念心,這念心如果有煩惱、妄想,就好比生鏽的鐵蓮花,經由檢討、反省、誦經、持咒、打坐、發願,慢慢地煉掉了鐵蓮花上的鏽,再經過不斷的冶煉、琢磨,鐵蓮花就會轉化成清淨的白蓮花。不論是鐵蓮花、銅蓮花、銀蓮花、白蓮花,都是一種譬喻,代表心念的提升。心清淨了,鐵蓮花就轉變成白蓮花;不但心清淨,還具足大慈大悲,這就轉變成紅蓮花;再進一步,定慧精進,達到金剛定的境界,漏盡煩惱、成佛種智,就轉變成金蓮花了。如果不了解這些道理,還以為是人從蓮花裡生出來。當然,人也可以從蓮花化生,在佛的時代就曾記載有女孩從蓮花化生,但是一切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不論從什麼地方出生,有生就一定有死,所以還是用功修行最重要。「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眾生心悟了,就是佛心,不要輕忽自己,自認為是薄地凡夫。凡夫心很可貴,因為凡夫心當中有佛性,煩惱轉過來,淤泥定能生蓮,這念心一定能夠成就定慧、得解脫,心清淨、心定了,就能超凡入聖,安住在真正的淨土。


(二十六)971019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良藥苦口利於病,良藥大多都是苦的,但是良藥才能治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直言規勸的話語雖不如恭維話好聽,卻是真正能提升自己的良藥。就像現在所講的這些道理,都是誠直的規勸,有些人可能聽得沒興趣,但這的確是良藥。有些人喜歡說恭維的話,也有些人喜歡聽恭維的話,但是這些好聽的話對自己並沒有幫助,往往自己最不愛聽的話卻是最真實的話,聽進去就能改善自己的行為,所以說「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人非聖賢,誰能無過?重要的是知過、改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勇於改過,福德、智慧就能增長;不承認自己的過失、推諉過失才是可恥的事。很多人到處去求智慧,智慧在哪裡?如果智慧是菩薩給的,菩薩把智慧收回去時,不就沒有智慧了嗎?所以,智慧不是他人賜予的,智慧是本具的,這念心知過、改過,煩惱就轉變成菩提,智慧就能增長。

  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是先知先覺的聖者,從不造惡業;第二種是後知後覺的菩薩,能知過、改過就是菩薩行;第三種是不知不覺的眾生,天天在造惡業,殺生、偷盜、放縱欲求,乃至欺上瞞下,不知悔改,然而卻以自己只是薄地凡夫而非聖人的藉口來原諒自己,這就是不知不覺的眾生,實在是對不起自己。所以,要經常在這念心上用功、返照,返照就是檢討、反省,這念心慈悲、平等、清淨、無住,一定能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護短」是掩飾自己的錯誤、缺點,別人善意告訴你錯在何處,自己不但不檢討、反省、慚愧、懺悔,反而生大無明、發大脾氣,這就是護短,這不是賢者的行為。護短的人,內心是黑暗、煩惱,找不出一點光明。懺悔能生功德、懺悔能生善法,沒有慚愧心、悔改心,哪會有善法?所以要經常檢討自己有沒有護短,如果有,立刻要改過,改過就是菩薩,改過就能生智慧。

  「日用常行饒益」,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居作息、順境逆境、動靜閒忙,都不要忘記上面所說的道理。什麼道理?「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要有感恩心,要正義、忍讓、和合、知過改過,也就是把「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饒益一切眾生、饒益道場,這是真正的菩薩行。

  「成道非由施錢」,「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財物布施,法施是以佛法使大眾解脫煩惱,無畏施是令一切眾生免於畏懼、害怕。要想成就道業,除了修布施,還要有正確的知見,如果不知道在這念心上用功,布施再多的錢也只是獲得福報,沒辦法成道。之前講過,韋刺史請示六祖大師:「為什麼達磨祖師說梁武帝沒有功德?」因為梁武帝著重修福報,希望得大福報、大功德,心有所求就不清淨了。六祖大師為了要解除韋刺史和大眾的疑惑,特別提示「福慧雙修」,除了修布施,還要修智慧才能成就道業。如果不了解這個道理,就會以為:「六祖大師講『成道非由施錢』,所以我什麼福報都不修,什麼功德都不做了。」這就又落入執一非他,不是正確的見解。

  所謂「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檢討」,以佛法來說,要想成就無上道,必須漏盡煩惱、三惑永斷,斷除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得靠智慧、定力,所以成道不是金錢可以換得的,不是修供養、布施就可以成就的。但是,修行必須福慧雙修,如果不修福報,沒有福報,處處都是障礙,還得為食衣住行煩惱,智慧和定力也很難成就。所以要福慧雙修,不但要修福報,還要有定力和智慧才能成道。


(二十七)971026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修行是在自心當中去檢討、反省,是要契悟菩提心、智慧心、無住心、清淨心,不需要東求西找,不需要在自心以外去尋求種種玄妙的事,這就是修行的方向。

  玄,是形而上的知識、感應、神通,所謂玄之又玄、玄妙莫測,一般人稱為特異功能。真正修行學道要放下這些觀念,因為向外祈求,心就跑到外面去了。大眾看了「何勞向外求玄」這句話,不要認為既然是在自心當中用功,就不需要博學多聞,也不需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種觀念也不正確。六祖大師是針對那個時代的人多半喜歡談玄說妙、向外求道、不知反觀自照的弊病,特別提醒大眾,如果要想成道,必須解行並重,不但要有智慧,還要身體力行,如果一味追求形而上的道理,卻不知道實踐,最後還是一場空。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依據「無相頌」的道理用功修行,天堂就在眼前。不但天堂在眼前,淨土也在眼前──就在當下這念心。也就是說,悟了,一剎那就到;若是還在迷惑顛倒當中,天堂、淨土就遠在天邊,怎麼求也求不到。所以,天堂、地獄、淨土,佛、魔,都在這念心。

  聽到這些話,有些人可能更迷惑:「天堂只在目前,難道沒有天堂嗎?淨土就在這念心,難道沒有淨土嗎?佛就是覺悟的心,難道沒有佛嗎?」六祖大師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從因上、理上去努力,天堂不離開這念因心,因做到了,果報自然現前。所謂「因地心,果地覺」,因上做到了,這念心就是定慧不二、就是覺悟的心。覺悟以後,還要時時刻刻安住在覺性上,要站得住、站得長,到最後三惑漏盡,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還是這念心!所以「萬里途程,不離初步」,走了一萬里的路程,從起步直到抵達目的地,仍是不離最初起步要走的那念心,沒有第二個心。例如想要從台北到中台山,到了中台山時,在台北發願要來中台山的那個心還在不在?已經到達中台山了,還是這念心,並沒有兩個心,所以說天堂只在眼前。

  很多人想生天堂,拚命在外面的境界去找天堂。報紙上曾經刊載,某個教門要乘飛碟去找上帝。大眾想想,飛碟是個物質,怎麼能找得到上帝?向心外去求,是南轅北轍;就如同在日正當中找影子,騎牛找牛,始終找不到真實的東西。六祖大師說:「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離開自心去尋道、求道,到最後仍是虛度一生,還是不明白道在哪裡、佛在哪裡、淨土在哪裡,始終在摸索、等待,這就是在迷的眾生。能夠明白六祖大師的「無相頌」,天堂這條路就找到了,淨土、聖賢這條路也找到了,都在這念心。覺悟與迷惑,就在一剎那間。


(二十八)971102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六祖大師宣講「無相頌」之後,再次叮嚀大眾:必須要依據「無相頌」的道理修行,要「見取自性」,才有辦法直成佛道。修行要了解心性之理,心就是菩提心,性就是空性、涅槃性。先從知見上去認識自性,明白自己的這念心在哪裡,從這念心上去認定、取捨;拋棄「心外求佛、心外求道」的錯誤見解即是捨,合乎「無相頌」的道理就直下承擔即是取,明白了菩提心、涅槃性,絕對不懷疑,就能「直成佛道」。禪宗講「見性成佛」,見取自性以後就直了自心、直成佛道,不假任何方便,就是這念心,沒有第二個。見了自性就是道,依這個道修行就屬於修道。「直成佛道」更是重要,第一、要有長遠心,不可一曝十寒,第二、要有真實心,不走曲路、小路、遠路,更不要走錯路、不在路上停留,就是一念到底,才能直成佛道。

  「法不相待」,心性之法是絕對的真理,心性之法不是相對法、不是對待法。世間法都是相對法、有為法;出世間的無為法則是不相對的。菩提心、涅槃性都是絕對的,大眾要在這個地方去契悟一番。歲月不留人,世間上的一切都是無常,諸法無常、諸行無常、人命無常,所以不要再等待了!現在就要趕快用功。修行須經過一番努力才能成就,不是坐著等待就能成道。年紀大的人更要趕緊修行,法不相待,哪天閻王送信來的時候,就要去報到了;年紀輕的人也要趕快用功、趕快修行;壯年的人是正好用功、正好修行,所以佛法是適合各種年紀的人,無論是老年人、中年人、成年人、少年人,乃至於小孩都適合。也不要認為自己現在很年輕,等將來再修行,要知道時不我與、法不相待,任何人都沒辦法掌控時間、沒辦法免於無常。

  「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現在法會功德圓滿,大眾就各自回去用功,我也得返回曹溪了。對於「無相頌」的道理,如果大眾還有什麼問題,不妨提出來,也可以隨時來問。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這是總結。當時聽法的韋刺史及其僚屬,以及在會的出家眾、居士、善男信女,每個人都有所領悟,並且信受奉行。什麼是「信受奉行」?聽法、聞法以後還要思惟,要深信不忘,因為如果沒有信心,就沒辦法落實;不但要信,更要受持、實踐、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動靜閒忙中去努力,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才能得解脫。無論在家、出家,都必須依循這個道理學習,依循這個道理用功,修行才會有所成就。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