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周利槃特伽鼻根圓通章》


周利槃特伽,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
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
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
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
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
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二十五圓通」是以二十五種不同的方法來入道,但每一種圓通最後相同之處即是悟到空性、覺性,在本段經文中,周利槃特伽是以鼻根契入空性、契入覺性。
  
  「周利槃特伽」是以其出生的地點和因緣來命名的。在佛陀的時代,當時印度的女眾都要回娘家生產,周利槃特伽的母親隨丈夫出國,生第一胎時,因為趕回娘家的時間太晚,結果在半路上就生產了,由於這是條大路,所以取名為「摩訶槃特」,意義是「大路」,即周利槃特的哥哥。第二次生產時,又由於事情耽誤、倉卒不及,就在小路邊上生下孩子,於是取名「周利槃特伽」,意義為「小路」或「繼道」。

  「即從座起」:「即」就是「就」。「從座起」,是從聽佛說法時所坐的座位起立。此外,「座」也是一種稱讚,例如,講經稱為講一座,並分為大座和小座;稱讚他人時,則稱為「某某座下」;又如,詢問:「有沒有座位?」是代表有沒有「法座」之意;在叢林中居僧眾之首位者稱「首座」;世間上也以「座」字為一種尊稱,如首席檢查官,也稱為「首座」。以上種種即證明,「座」可代表「道」、代表「法」。

  「頂禮佛足」:「頂」就是我們的頭頂,「足」是指佛陀的腳,或是對人的稱讚,也稱為「某某足下」。頂禮佛足,即禮佛之意,禮佛時,是用我們的頭來禮佛的足,頭是最尊貴的,而腳是最低下的,因此,以最尊貴的頭,來頂禮最下的足,是佛法中最恭敬的禮節,即表示我們是用最至誠、最恭敬、最謙卑的心,來禮敬佛陀,而如此的至誠心、恭敬心、謙卑心可以除去我慢。

  「而白佛言」:「白」是秉白、告訴,「言」者,說也。周利槃特伽把自己的心意,及修行悟道的因緣,報告佛陀。

  「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這一段是一個緣起。

  「我闕誦持」:誦持,指清清楚楚的把道理記到心當中,即所謂持而不忘。即周利槃特缺乏誦持這種功德,也就是記性不好,無法誦持,不如有的人讀一遍就能夠誦持。

  「無多聞性」:有的人喜歡聽經聞法,但有的人一聽經聞法就會打瞌睡、打妄想,這就是沒有多聞的慧根,心性產生了障礙的緣故。有的人聽聞一遍就能夠記憶,「一聞千悟、一目十行」,就是所謂的聰明、伶俐,或稱為神童、或稱為利根。而周利槃特伽則心性遲鈍,聽到佛說法就會打瞌睡,也記不著,所以是無多聞性。

  「最初值佛,聞法出家」:「值」就是遇到。最初遇到佛時,一聽到佛說法就想出家。根機的好壞,和出家的念心是有差別的,由於前世發了願,這個願力、善根還存在,於是今生想出家。然而出家之後還要修行,還要聽經聞法,從聞、思、修三慧著時修行,才能成就戒、定、慧三學。

  「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憶」就是記憶,「一句伽陀」就是一句偈。「伽陀」是音譯,意思就是偈,通常是四句話。在此,周利槃特伽說:「佛教我一句伽陀,我在一百天之內,都沒有辦法把這偈語讀熟,前面一句學會了,後面便忘記;後面一句學會了,前面又忘記了,始終沒有辦法記下來。」佛陀教周利槃特伽的四句伽陀是:
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
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


  周利槃特伽的哥哥摩訶槃特也隨佛出家,見自己的弟弟如此愚笨,連一句伽陀都記不下來,如何能出家為僧呢?便要他回家去。周利槃特伽聽了,覺得很悲傷,就在後園裡準備上吊自殺。正在此時,樹神(註一)呵斥他:「怎麼可以自殺!你過去在迦葉佛(註二)時,也是一個出家人,當時你精通三藏,座下有五百位弟子,他們經常向你請法,可是你吝法不講,由於這個因緣,所以今生的果報就是愚癡、缺乏智慧。你現在應該慚愧、懺悔、更加精進。」

  由這個公案我們知道,一切都是有因、有果,如果妄想太多、記憶力缺乏,乃至心裡煩惱太重,這都是過去的業障,所以現在受苦,自己應該反觀自照。如果不了解因果的道理,今生繼續再造惡業,那麼到了來世仍舊一樣,心中無法清淨,很難契入空性、覺性。

  佛陀慈悲的把周利槃特伽帶到一個很清淨、安靜的房間,指著房內的掃帚,告訴周利槃特:既然沒有辦法記憶四句偈,就只念「掃帚」好了,這樣應該不會忘記了。掃帚是用來掃灰塵的,我們心當中有很多無明、煩惱,使寶鏡蒙塵,也應該把它掃去。

  怎麼掃呢?用慚愧、懺悔、返照、覺察、覺照,念念分明、念念作主、念念覺察、念念覺照,這樣,就能把心中的灰塵掃掉了。寶鏡蒙塵是理,掃地是事,理和事是相通的,既然理上不能了解,佛陀就教導他先從事上用功,從外而內,藉著掃地來顯理。

  所以,如果是下下根機的人,只有從事上做、從事上修,例如,藉不斷掃地來契悟,即所謂「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我們心當中有貪、瞋、癡等糞穢,更有種種塵勞境界,所以必須藉事顯理。當專心在能掃這個心和外面所掃的境界時,事上到達最高的境界,忽然,理就能顯現出來;又如修六波羅蜜,「布施」是事,不論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拚命的修布施,甚至整個生命都布施了,到最後能所俱空,理就現前了。所以佛法是圓融的境界,可以從事上修,也可以從理上契悟,到最後事理一如。

  所以,釋迦世尊教周利槃特伽念「掃帚」,即是從事上入,時間一久,慢慢就能由事到理,從事顯理。接著,佛又告訴周利槃特伽:「掃帚的意義就是除去塵垢。」進一步教他除垢。垢就是我們心當中的塵垢,除去外面的塵垢之外,還要除去心當中的塵垢,心當中的塵垢除盡,智慧就開了。

  佛陀教導周利槃特的四句伽陀(註三)也有另一種不同的記載:「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能度世。」其中,「守口攝意身莫犯」和「身語意業不作惡」是同樣的意思。「莫惱世間諸有情」中,所謂「諸有情」是包括三界中一切有情眾生,除了人之外,還有畜生道、鬼道、天道,乃至修羅道眾生,對於一切眾生,我們都不要使他們起煩惱。例如:靜坐時不要擾亂鄰單;不使外面一切人、動物起煩惱,令其討厭自己;總之,一切言行舉止都要注意。一般人往往責怪外在環境,認為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其實都是自己這念心放不下,沒有慈悲心、容忍心,不知道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緣故。因此,不要使一切眾生起煩惱,是修行第一步。   

  其次,「正念觀知欲境空」,就是要保持正念,安禪靜慮,思惟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都是空。若能知道外面的境界是空,自然就不會貪著;如果不知道,心當中一定會攀緣,想東想西,為了貪名利財色而患得患失。眾生就是如此,看不破、放不下,受外面的境界干擾、牽連,便墮入塵境。   

  所謂正念,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時時刻刻這念心存在、專注,就是保持正念。正念,還有方便正念和究竟正念之分,方便正念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施、觀身不淨、觀心無常、觀受是苦、觀法無我等法門,使這念心依靠到佛法上,漸漸不染著外面的五欲境界,就能把五欲照破、放下。   

  「無益之苦當遠離」,即毫無意義的苦絕對要遠離,例如:自找麻煩、鑽牛角尖…,就是無益之苦。所謂「遠離」,一是心遠離,一是身遠離。初初修行,最重要的是身先遠離,例如:出家第一步即是身遠離,遠離是非、遠離塵境、遠離煩惱、遠離憎愛;然後,第二步,使心能遠離,心遠離,即是《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真正能做到身心都遠離,則身心都沒有罣礙,就是無住心、菩提心、清淨心了,正如陶淵明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由於周利槃特伽無法憶持佛陀所教的伽陀,所以,佛陀教他先念「掃帚」、「除垢」,再進一步體會除去了外面的塵垢之外,還要除去心當中的塵垢,而周利槃特伽也確實找到了這一條修行的道路。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愍」是慈愍、悲愍,「安居」就是安禪靜慮、把身心安頓下來;「息」就是出息和入息,氣息一出、一入稱為一「息」。這句的意義即:佛陀護念我愚癡、遲鈍,所以教我找一個清淨的地方,把身心安頓下來,然後調息。打坐時,首先要調身,其次調息,其次調心。安居就是調身,因此,接著就是調息。   

  天台止觀法門指出,息有三種毛病。第一是風相,即出入息像打鐵的風箱一樣,聲音很大,如果心靠在這樣的氣息上,是沒辦法得定的。第二是喘相,就像胖子走路,上氣不接下氣;喘相產生的原因是出入息不完全,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或是一半,這樣就會產生喘相。第三是氣相,雖然氣息沒有聲音,也沒有喘相,但是氣息不均勻,就稱為氣相。若將這三種出入息的毛病都調過來,氣息調得很均勻、不粗不細、悠悠揚揚,這念心就很寧靜,這時候打坐、修觀,如數息或觀息,心很容易就定下來。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此處所指是「觀息」法門,所謂「觀」,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我們的心,即這念覺性、警覺心來「注意」自己的出入息,知道現在氣息在出、在入,時時刻刻保持知出、知入。起初認為氣息一出、一入是很長、很粗的,隨著觀息,慢慢心漸微細,氣息也愈來愈細,漸漸注意到自己的出入息也只是一個念頭的生滅而已,即「微細窮盡」。由注意出入息的生生滅滅、念念不停,到最後,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能注意的這念心離開了出入息,也就離開了生滅,最後到達究境不生不滅的境界。   

  「生住異滅,諸行剎那」(註四):以念頭為例,一個念頭剛剛一動,就是「生」;念頭動了之後,如果這個念頭維持較長,就是「住」;雖然長,但終究會變化,就是「異」;而念頭一個接一個時時在改變,改變之後,前一念就是「滅」了。我們可以先思惟外在的世界,這個世間一切都是無常,都有成、住、壞、空的過程,都是生滅的;在世界上的一切動物、植物,也都有生、老、病、死,也是生滅的。進一步,觀察我們的出息、入息,也有生、住、異、滅四相。   

  不僅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出入息有生、住、異、滅,乃至我們這念心,無論是受、想、行、識,也有生、住、異、滅四相,故言「諸行剎那」。在此,「行」是遷流之意,即五陰中的「行陰」,行陰包括心的行陰、和外在的行陰。心的行陰就是我們心的活動,即念頭的遷流;而外在的行陰,則是世間無常,無常就是行。因此,觀外面,是剎那、剎那不停的在變異;觀內,也是剎那、剎那不停的在變異,內外都是無常、生滅的;到最後,生滅滅已,空性就現前了。   

  再從色、受、想、行、識當中的受陰來觀察,以喝茶為例,想喝茶是一種感受,口渴時,我們想喝杯茶,雖然還沒有喝,但這一念心已生出來,這就是「生」相。接著,用手將茶杯送到嘴邊,喝了一口茶,感受到這個茶很可口,又香、又甜,就是由「生」相到「住」相。接著,再喝一口,這一口的味道好像就不如前了;再喝一口,味道又不如第二口,這就是心在變異;喝第四口茶時,感覺淡而無味,不想再喝了,這就是「滅」。   

  同樣是這一杯茶,卻有不同的「受」,可見,受陰也是虛妄不實的,一切受、想、行、識也都是虛妄不實的。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如果沒有修觀行,就無法真正了解。因此,佛陀教導周利槃特,用這念心注意出入息,由觀出入息的生滅,慢慢氣息由粗到細,再到達極微細的息,進而窮息,最後,觀到生滅滅已,就到達寂滅的境界。

  為什麼要修觀息?因為這念心離不開出入息,即一般人所謂:「一息不來,便成後世。」佛經中也說:「人命在呼吸間。」這是指眾生而言,一口氣不來就死了。因為從過去到現在,我們一直都是靠氣息生存,沒有了氣息,人就活不下去。所以,現在以觀息的方法,把氣息觀空,那麼,氣息就與我們毫無關係了。   

  佛經裡講:任何法門都是有「能」、有「所」,即「能觀之智」與「所觀之理」,「能觀之智」,就是指這念覺心、智慧心,時時刻刻要存在,這是最重要的。「所觀之理」,在此觀息法門中,指的就是出息、入息剎那不停,念念遷流。   

  能觀這念心始終是存在的,而出入息時時刻刻在變化,是無常的。由此知道氣息是虛妄不實的,能觀這念心便能安住在正念、正定,並且站得住、站得長,進而契悟空性,到這個時侯,不需要出入息我們也能夠生存,這就是以我們的智慧心,依著氣息而契悟空性的方法。而最後心與空性相應時,也就破了我執。

  「其心豁然,得大無礙」:「豁然」就開悟、得解脫,在此,豁然是指悟到空性的境界,因此沒有了罣礙,故云「得大無礙」。周利槃特伽由於觀察這念心微細的四相,遷流不住,剎那、剎那變異不停,忽然就開悟了。過去我們始終認為出息、入息是自己、地水火風是自己,所以受出、入息和四大所障礙;現在由於觀息,而悟到空性,便離開了四大和出、入息,因此心就能夠不受四大、出入息所障礙,而得到大無礙。

  「乃至漏盡,成阿羅漢」:「漏」就是漏失功德、漏失自己的清淨法身,「漏盡」就是將煩惱除盡的意思。「阿羅漢」,就是「大阿羅漢」之意,羅漢有四個層次: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證到最高的四果羅漢就稱為「阿羅漢」,或「大阿羅漢」。羅漢是一種果位,出家修行的比丘在因地上修行時,稱為「乞士」,煩惱除盡而證得果位時,就稱為「阿羅漢」。因為有了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就會漏失自性功德,這是凡夫眾生的境界,所以眾生就稱為「有漏」;而煩惱都是從我執產生,若把我執破除,貪、瞋、癡、慢、疑就無由產生,煩惱沒有了,則這念心性時時刻刻都沒有染污,所以稱為無漏境界,這是阿羅漢所證的境界。因此,阿羅漢的境界稱為「無漏」,就是指破我執,將六個根本煩惱漏盡的意思。

  很多人不了解「漏」的意義,認為就是道家所謂的「漏精」。道家講「性命雙修」,認為一個人的存在就是靠精、氣、神,人的生死就在於漏精與否,所以要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練虛還無,一直練到「無漏」的境界,即不漏精時,就成仙了。這種對於「無漏」的解釋是錯誤的,因弄錯了,果也就錯了。

  其實,生死是從無明煩惱之心產生,把貪財、色、名、利、瞋恨、愚癡這念心止住、看破,自然就不會因此漏失自性功德。所以,漏盡,實是指將這念心煩惱漏盡,煩惱漏盡便能成「阿羅漢」。

  證到阿羅漢果就能夠出三界、了生死,這時,阿羅漢都會說四句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也就是說,這一生煩惱已經漏盡,身口意三業都是清淨的,並且從現在開始,絕對不受生死輪迴。

  證阿羅漢的境界是契悟到空性,破了我執。契悟空性、破除我執的方法很多,而在此是用觀出入息的法門,由觀出息、入息從粗到細,細到最微細的時候,能觀這念心就契悟到空性,也就離開了生滅、離開四大、離開了出息和入息,如此就證到阿羅漢果了。

  「住佛座下,印成無學」:就是依止在佛陀的法座下,由佛印證成就了「無學位」。小乘佛法以證到四果阿羅漢為「無學位」,是指戒、定、慧三學已圓滿,出了三界,不再進求,而初果至三果羅漢則是屬於「有學位」。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最後,周利槃特伽自言:佛陀問我如何證到圓通?如我所證悟,就是「反息循空」的方法。我們這念心平時都是看外面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因此,這念心就入到塵勞境界中,於是流轉生死;所謂「反」,就是不看外面的色、不聽外面的聲,離開外面的一切境界,而用能觀這念心,反轉過來,即反照、反觀,注意自己的出入息,由粗到細,最後到達一念就是一個剎那,一剎那九百個生滅,氣息時時刻刻的生滅,到最後,空性現前。所以,「反息循空」就是循著氣息,循著生滅,最後歸於空,空性現前就離開了生滅,而歸於不生不滅。「斯為第一」,指此法是第一個步驟,也是最重要的,要出三界、了生死、證無上道,先要從這個地方努力,這是以鼻根為本修因,從鼻根來反照出息、入息,最後離開了生滅,離開了出入息,悟到空性的方法。此處的「反息循空」,所悟到的境界雖然能出三界、了生死,但是只悟到「我空」的境界,進一步,還要對空也不執著,如此就能悟到「本空」。

  本章說明了周利槃特伽悟道、證道的因緣,我們可能比周利槃特伽的記憶力還要好,所以對於自己的修行要肯定,否則總覺得自己根機不好,總覺得自己不如人,始終認為佛是佛、我是我、聖者是聖者,這種觀念就錯誤了。看完周利槃特伽這一段,相信大眾應該都能生起信心,在修行上找到一個方向。


註一:
樹神是鬼道眾生,以大樹為其屋宅,住在其中,並不是樹木能夠變為神。
註二:
迦葉佛,即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一尊佛。
註三:
四句伽陀:「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
註四:
剎那:最短的時間單位。我們當下一念就有九十個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