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周利?特伽鼻根圆通章》


周利?特伽,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
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
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
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
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
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
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二十五圆通”是以二十五种不同的方法来入道,但每一种圆通最后相同之处即是悟到空性、觉性,在本段经文中,周利?特伽是以鼻根契入空性、契入觉性。
  
  “周利?特伽”是以其出生的地点和因缘来命名的。在佛陀的时代,当时印度的女众都要回娘家生产,周利?特伽的母亲随丈夫出国,生第一胎时,因为赶回娘家的时间太晚,结果在半路上就生产了,由于这是条大路,所以取名为“摩诃?特”,意义是“大路”,即周利?特的哥哥。第二次生产时,又由于事情耽误、仓卒不及,就在小路边上生下孩子,于是取名“周利?特伽”,意义为“小路”或“继道”。

  “即从座起”:“即”就是“就”。“从座起”,是从听佛说法时所坐的座位起立。此外,“座”也是一种称赞,例如,讲经称为讲一座,并分为大座和小座;称赞他人时,则称为“某某座下”;又如,询问:“有没有座位?”是代表有没有“法座”之意;在丛林中居僧众之首位者称“首座”;世间上也以“座”字为一种尊称,如首席检查官,也称为“首座”。以上种种即证明,“座”可代表“道”、代表“法”。

  “顶礼佛足”:“顶”就是我们的头顶,“足”是指佛陀的脚,或是对人的称赞,也称为“某某足下”。顶礼佛足,即礼佛之意,礼佛时,是用我们的头来礼佛的足,头是最尊贵的,而脚是最低下的,因此,以最尊贵的头,来顶礼最下的足,是佛法中最恭敬的礼节,即表示我们是用最至诚、最恭敬、最谦卑的心,来礼敬佛陀,而如此的至诚心、恭敬心、谦卑心可以除去我慢。

  “而白佛言”:“白”是秉白、告诉,“言”者,说也。周利?特伽把自己的心意,及修行悟道的因缘,报告佛陀。

  “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这一段是一个缘起。

  “我阙诵持”:诵持,指清清楚楚的把道理记到心当中,即所谓持而不忘。即周利?特缺乏诵持这种功德,也就是记性不好,无法诵持,不如有的人读一遍就能够诵持。

  “无多闻性”:有的人喜欢听经闻法,但有的人一听经闻法就会打瞌睡、打妄想,这就是没有多闻的慧根,心性产生了障碍的缘故。有的人听闻一遍就能够记忆,“一闻千悟、一目十行”,就是所谓的聪明、伶俐,或称为神童、或称为利根。而周利?特伽则心性迟钝,听到佛说法就会打瞌睡,也记不着,所以是无多闻性。

  “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值”就是遇到。最初遇到佛时,一听到佛说法就想出家。根机的好坏,和出家的念心是有差别的,由于前世发了愿,这个愿力、善根还存在,于是今生想出家。然而出家之后还要修行,还要听经闻法,从闻、思、修三慧着时修行,才能成就戒、定、慧三学。

  “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忆”就是记忆,“一句伽陀”就是一句偈。“伽陀”是音译,意思就是偈,通常是四句话。在此,周利?特伽说:“佛教我一句伽陀,我在一百天之内,都没有办法把这偈语读熟,前面一句学会了,后面便忘记;后面一句学会了,前面又忘记了,始终没有办法记下来。”佛陀教周利?特伽的四句伽陀是:
身语意业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
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


  周利?特伽的哥哥摩诃?特也随佛出家,见自己的弟弟如此愚笨,连一句伽陀都记不下来,如何能出家为僧呢?便要他回家去。周利?特伽听了,觉得很悲伤,就在后园里准备上吊自杀。正在此时,树神(注一)呵斥他:“怎么可以自杀!你过去在迦叶佛(注二)时,也是一个出家人,当时你精通三藏,座下有五百位弟子,他们经常向你请法,可是你吝法不讲,由于这个因缘,所以今生的果报就是愚痴、缺乏智慧。你现在应该惭愧、忏悔、更加精进。”

  由这个公案我们知道,一切都是有因、有果,如果妄想太多、记忆力缺乏,乃至心里烦恼太重,这都是过去的业障,所以现在受苦,自己应该反观自照。如果不了解因果的道理,今生继续再造恶业,那么到了来世仍旧一样,心中无法清净,很难契入空性、觉性。

  佛陀慈悲的把周利?特伽带到一个很清净、安静的房间,指着房内的扫帚,告诉周利?特:既然没有办法记忆四句偈,就只念“扫帚”好了,这样应该不会忘记了。扫帚是用来扫灰尘的,我们心当中有很多无明、烦恼,使宝镜蒙尘,也应该把它扫去。

  怎么扫呢?用惭愧、忏悔、返照、觉察、觉照,念念分明、念念作主、念念觉察、念念觉照,这样,就能把心中的灰尘扫掉了。宝镜蒙尘是理,扫地是事,理和事是相通的,既然理上不能了解,佛陀就教导他先从事上用功,从外而内,藉着扫地来显理。

  所以,如果是下下根机的人,只有从事上做、从事上修,例如,藉不断扫地来契悟,即所谓“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我们心当中有贪、瞋、痴等粪秽,更有种种尘劳境界,所以必须藉事显理。当专心在能扫这个心和外面所扫的境界时,事上到达最高的境界,忽然,理就能显现出来;又如修六波罗蜜,“布施”是事,不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拚命的修布施,甚至整个生命都布施了,到最后能所俱空,理就现前了。所以佛法是圆融的境界,可以从事上修,也可以从理上契悟,到最后事理一如。

  所以,释迦世尊教周利?特伽念“扫帚”,即是从事上入,时间一久,慢慢就能由事到理,从事显理。接着,佛又告诉周利?特伽:“扫帚的意义就是除去尘垢。”进一步教他除垢。垢就是我们心当中的尘垢,除去外面的尘垢之外,还要除去心当中的尘垢,心当中的尘垢除尽,智慧就开了。

  佛陀教导周利?特的四句伽陀(注三)也有另一种不同的记载:“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能度世。”其中,“守口摄意身莫犯”和“身语意业不作恶”是同样的意思。“莫恼世间诸有情”中,所谓“诸有情”是包括三界中一切有情众生,除了人之外,还有畜生道、鬼道、天道,乃至修罗道众生,对于一切众生,我们都不要使他们起烦恼。例如:静坐时不要扰乱邻单;不使外面一切人、动物起烦恼,令其讨厌自己;总之,一切言行举止都要注意。一般人往往责怪外在环境,认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其实都是自己这念心放不下,没有慈悲心、容忍心,不知道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缘故。因此,不要使一切众生起烦恼,是修行第一步。   

  其次,“正念观知欲境空”,就是要保持正念,安禅静虑,思惟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空。若能知道外面的境界是空,自然就不会贪着;如果不知道,心当中一定会攀缘,想东想西,为了贪名利财色而患得患失。众生就是如此,看不破、放不下,受外面的境界干扰、牵连,便堕入尘境。   

  所谓正念,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时时刻刻这念心存在、专注,就是保持正念。正念,还有方便正念和究竟正念之分,方便正念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施、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等法门,使这念心依靠到佛法上,渐渐不染着外面的五欲境界,就能把五欲照破、放下。   

  “无益之苦当远离”,即毫无意义的苦绝对要远离,例如:自找麻烦、钻牛角尖…,就是无益之苦。所谓“远离”,一是心远离,一是身远离。初初修行,最重要的是身先远离,例如:出家第一步即是身远离,远离是非、远离尘境、远离烦恼、远离憎爱;然后,第二步,使心能远离,心远离,即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真正能做到身心都远离,则身心都没有挂碍,就是无住心、菩提心、清净心了,正如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由于周利?特伽无法忆持佛陀所教的伽陀,所以,佛陀教他先念“扫帚”、“除垢”,再进一步体会除去了外面的尘垢之外,还要除去心当中的尘垢,而周利?特伽也确实找到了这一条修行的道路。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愍”是慈愍、悲愍,“安居”就是安禅静虑、把身心安顿下来;“息”就是出息和入息,气息一出、一入称为一“息”。这句的意义即:佛陀护念我愚痴、迟钝,所以教我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把身心安顿下来,然后调息。打坐时,首先要调身,其次调息,其次调心。安居就是调身,因此,接着就是调息。   

  天台止观法门指出,息有三种毛病。第一是风相,即出入息像打铁的风箱一样,声音很大,如果心靠在这样的气息上,是没办法得定的。第二是喘相,就像胖子走路,上气不接下气;喘相产生的原因是出入息不完全,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或是一半,这样就会产生喘相。第三是气相,虽然气息没有声音,也没有喘相,但是气息不均匀,就称为气相。若将这三种出入息的毛病都调过来,气息调得很均匀、不粗不细、悠悠扬扬,这念心就很宁静,这时候打坐、修观,如数息或观息,心很容易就定下来。   

  “我时观息,微细穷尽”此处所指是“观息”法门,所谓“观”,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我们的心,即这念觉性、警觉心来“注意”自己的出入息,知道现在气息在出、在入,时时刻刻保持知出、知入。起初认为气息一出、一入是很长、很粗的,随着观息,慢慢心渐微细,气息也愈来愈细,渐渐注意到自己的出入息也只是一个念头的生灭而已,即“微细穷尽”。由注意出入息的生生灭灭、念念不停,到最后,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能注意的这念心离开了出入息,也就离开了生灭,最后到达究境不生不灭的境界。   

  “生住异灭,诸行刹那”(注四):以念头为例,一个念头刚刚一动,就是“生”;念头动了之后,如果这个念头维持较长,就是“住”;虽然长,但终究会变化,就是“异”;而念头一个接一个时时在改变,改变之后,前一念就是“灭”了。我们可以先思惟外在的世界,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无常,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都是生灭的;在世界上的一切动物、植物,也都有生、老、病、死,也是生灭的。进一步,观察我们的出息、入息,也有生、住、异、灭四相。   

  不仅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出入息有生、住、异、灭,乃至我们这念心,无论是受、想、行、识,也有生、住、异、灭四相,故言“诸行刹那”。在此,“行”是迁流之意,即五阴中的“行阴”,行阴包括心的行阴、和外在的行阴。心的行阴就是我们心的活动,即念头的迁流;而外在的行阴,则是世间无常,无常就是行。因此,观外面,是刹那、刹那不停的在变异;观内,也是刹那、刹那不停的在变异,内外都是无常、生灭的;到最后,生灭灭已,空性就现前了。   

  再从色、受、想、行、识当中的受阴来观察,以喝茶为例,想喝茶是一种感受,口渴时,我们想喝杯茶,虽然还没有喝,但这一念心已生出来,这就是“生”相。接着,用手将茶杯送到嘴边,喝了一口茶,感受到这个茶很可口,又香、又甜,就是由“生”相到“住”相。接着,再喝一口,这一口的味道好像就不如前了;再喝一口,味道又不如第二口,这就是心在变异;喝第四口茶时,感觉淡而无味,不想再喝了,这就是“灭”。   

  同样是这一杯茶,却有不同的“受”,可见,受阴也是虚妄不实的,一切受、想、行、识也都是虚妄不实的。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没有修观行,就无法真正了解。因此,佛陀教导周利?特,用这念心注意出入息,由观出入息的生灭,慢慢气息由粗到细,再到达极微细的息,进而穷息,最后,观到生灭灭已,就到达寂灭的境界。

  为什么要修观息?因为这念心离不开出入息,即一般人所谓:“一息不来,便成后世。”佛经中也说:“人命在呼吸间。”这是指众生而言,一口气不来就死了。因为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一直都是靠气息生存,没有了气息,人就活不下去。所以,现在以观息的方法,把气息观空,那么,气息就与我们毫无关系了。   

  佛经里讲:任何法门都是有“能”、有“所”,即“能观之智”与“所观之理”,“能观之智”,就是指这念觉心、智慧心,时时刻刻要存在,这是最重要的。“所观之理”,在此观息法门中,指的就是出息、入息刹那不停,念念迁流。   

  能观这念心始终是存在的,而出入息时时刻刻在变化,是无常的。由此知道气息是虚妄不实的,能观这念心便能安住在正念、正定,并且站得住、站得长,进而契悟空性,到这个时侯,不需要出入息我们也能够生存,这就是以我们的智慧心,依着气息而契悟空性的方法。而最后心与空性相应时,也就破了我执。

  “其心豁然,得大无碍”:“豁然”就开悟、得解脱,在此,豁然是指悟到空性的境界,因此没有了挂碍,故云“得大无碍”。周利?特伽由于观察这念心微细的四相,迁流不住,刹那、刹那变异不停,忽然就开悟了。过去我们始终认为出息、入息是自己、地水火风是自己,所以受出、入息和四大所障碍;现在由于观息,而悟到空性,便离开了四大和出、入息,因此心就能够不受四大、出入息所障碍,而得到大无碍。

  “乃至漏尽,成阿罗汉”:“漏”就是漏失功德、漏失自己的清净法身,“漏尽”就是将烦恼除尽的意思。“阿罗汉”,就是“大阿罗汉”之意,罗汉有四个层次: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证到最高的四果罗汉就称为“阿罗汉”,或“大阿罗汉”。罗汉是一种果位,出家修行的比丘在因地上修行时,称为“乞士”,烦恼除尽而证得果位时,就称为“阿罗汉”。因为有了贪、瞋、痴、慢、疑等烦恼,就会漏失自性功德,这是凡夫众生的境界,所以众生就称为“有漏”;而烦恼都是从我执产生,若把我执破除,贪、瞋、痴、慢、疑就无由产生,烦恼没有了,则这念心性时时刻刻都没有染污,所以称为无漏境界,这是阿罗汉所证的境界。因此,阿罗汉的境界称为“无漏”,就是指破我执,将六个根本烦恼漏尽的意思。

  很多人不了解“漏”的意义,认为就是道家所谓的“漏精”。道家讲“性命双修”,认为一个人的存在就是靠精、气、神,人的生死就在于漏精与否,所以要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还无,一直练到“无漏”的境界,即不漏精时,就成仙了。这种对于“无漏”的解释是错误的,因弄错了,果也就错了。

  其实,生死是从无明烦恼之心产生,把贪财、色、名、利、瞋恨、愚痴这念心止住、看破,自然就不会因此漏失自性功德。所以,漏尽,实是指将这念心烦恼漏尽,烦恼漏尽便能成“阿罗汉”。

  证到阿罗汉果就能够出三界、了生死,这时,阿罗汉都会说四句话:“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就是说,这一生烦恼已经漏尽,身口意三业都是清净的,并且从现在开始,绝对不受生死轮回。

  证阿罗汉的境界是契悟到空性,破了我执。契悟空性、破除我执的方法很多,而在此是用观出入息的法门,由观出息、入息从粗到细,细到最微细的时候,能观这念心就契悟到空性,也就离开了生灭、离开四大、离开了出息和入息,如此就证到阿罗汉果了。

  “住佛座下,印成无学”:就是依止在佛陀的法座下,由佛印证成就了“无学位”。小乘佛法以证到四果阿罗汉为“无学位”,是指戒、定、慧三学已圆满,出了三界,不再进求,而初果至三果罗汉则是属于“有学位”。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最后,周利?特伽自言:佛陀问我如何证到圆通?如我所证悟,就是“反息循空”的方法。我们这念心平时都是看外面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因此,这念心就入到尘劳境界中,于是流转生死;所谓“反”,就是不看外面的色、不听外面的声,离开外面的一切境界,而用能观这念心,反转过来,即反照、反观,注意自己的出入息,由粗到细,最后到达一念就是一个刹那,一刹那九百个生灭,气息时时刻刻的生灭,到最后,空性现前。所以,“反息循空”就是循着气息,循着生灭,最后归于空,空性现前就离开了生灭,而归于不生不灭。“斯为第一”,指此法是第一个步骤,也是最重要的,要出三界、了生死、证无上道,先要从这个地方努力,这是以鼻根为本修因,从鼻根来反照出息、入息,最后离开了生灭,离开了出入息,悟到空性的方法。此处的“反息循空”,所悟到的境界虽然能出三界、了生死,但是只悟到“我空”的境界,进一步,还要对空也不执着,如此就能悟到“本空”。

  本章说明了周利?特伽悟道、证道的因缘,我们可能比周利?特伽的记忆力还要好,所以对于自己的修行要肯定,否则总觉得自己根机不好,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始终认为佛是佛、我是我、圣者是圣者,这种观念就错误了。看完周利?特伽这一段,相信大众应该都能生起信心,在修行上找到一个方向。


注一:
树神是鬼道众生,以大树为其屋宅,住在其中,并不是树木能够变为神。
注二:
迦叶佛,即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一尊佛。
注三:
四句伽陀:“身语意业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
注四:
刹那:最短的时间单位。我们当下一念就有九十个刹那,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