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年度夏季學界精進禪七導師開示



(一)

  一般人利用暑假的時間去休閒度假,大眾不去休閒度假,也不去參與種種活動,而是前來中台山參加學界禪七,非常難得,這是一個最大的功德、最大的福報、最大的喜悅。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尤其是在禪堂裡靜坐禪修,更是超越的福報。

  一般人只知道修善積福、作功德是善事,而不知道禪修的功德、福報,超越了一般的福報。如經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一須臾」,就是一剎那、一分鐘、一秒鐘。「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假使能夠靜坐一剎那,「勝造恆沙七寶塔」,超越建設恆沙般塔寺、道場的功德。一般人說造寺建塔的功德是無量的,禪修卻超越這些功德。為什麼?「寶塔畢竟化為塵」,因為這是世間、出世間的有相功德,是有為法,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假觀善」──不論做什麼善事,世間上的一切都有因有果,都是因緣和合。福報享完了、時間到了,就沒有了。而靜坐的功德,是超越性的,「一念淨心成正覺」,「淨心」就是菩提心、寂滅心、不動心、不染著心,也就是所謂「十方諸佛入大寂滅海」。

  一般人只知道動,而不知道靜,更不知道什麼是「無上道」。靜到最後了,就能成無上道。「無上道」,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無論是士、農、工、商、學、兵,世間上的科學家、哲學家、軍事家、醫學家……都在動腦筋,都在專注思考,而這些都只是妄想心、攀緣心,屬於世間上的善法;只知道動腦筋、動念頭,而不知道「思而無思」。

  現在我們不要攀緣,把這念心收回來,要思而無思、念而無念、言而無言、行而無行、做而無做。思惟任何事情,想完以後,能思這念心要歸還原點、歸還沒有思的那念心,在這個地方用功,就是超凡入聖的關鍵。一般人對於佛法沒有很深的認識,根本就不了解這個道理;即使對佛法有所研究,也不容易了解。所以,禪七的目的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能思的那念心要無思,安住這念心不動;不但不動,還要清楚明白,要站得住、站得長,一念清淨心相應了,就是道。

  每個人都有這一念心,哪一念心?覺性。佛法所說的道,包括的範圍很廣。每一個宗教都說自己的道是真的,其他宗教的道是假的,各有各的執著、各有各的看法。每一個宗教所執著的都是其中一點,你說它不是道,也不對。就像佛經裡所提到的「盲人摸象」,盲人摸到象的耳朵,說大象就像一把扇子。不能說他不對,但說他對?也不是!盲人摸到象的尾巴,說大象就像一把掃帚,雖然他說的不是大象的全體,卻是大象的一部分。所以,他所說的是不是道?只是道的一部分。大眾聽聞了真正的正道,要去會通,這不是簡單的事情,是一個最大的福報。


(二)

  釋迦牟尼佛上半夜悟到四諦,證阿羅漢果;中半夜悟到十二因緣,證緣覺果;後半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四諦、十二因緣,都是人生的真理。假使能了解四諦、十二因緣的道理,就了解了佛法的基本教義。

  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於後半夜抬頭一望,看到天上的星星,大徹大悟。悟到什麼?悟到能看的這念心是本具的,便說:「奇哉!奇哉!」很奇怪呀!「一切眾生」,無論蠢動含靈、蜎飛蠕動,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都有和佛一樣的心,但是為什麼不能成就佛道呢?「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一個是妄想,一個是執著,所以無法證道。

  禪修,首先要認識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就是道,不要另外去找。另外去找,就是「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絕對找不到的。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個心,要回過頭來,能聽這個心要往內聽。所謂「兩眼內視、兩耳內聽」,往外面看就是攀緣;把六根收回來,六根就變成一根,這就是我們的覺性,這就是正道。

  假使這念心往外攀緣,攀緣好的,是功德、是福報;將來福報、善果享完了,就沒有了。攀緣壞的,就造惡業、就墮落地獄、餓鬼、畜生,就要受苦報。我們這個心一個是善念、一個是惡念、一個是善惡念夾雜,但一般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妄想、念頭。

  「三十七助道品」中提到:「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這是第一步,所以要調整自己的心念。能夠調整、控制自己的心念,做自己的主人,就能作主。佛法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三位是一體的。

  一般人不了解「道」在哪裡,認為「道」是道德。儒家所說的「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五倫八德,這些都是道。再進一步,《大學》所說的三綱領、八條目,這是儒家所說「內聖外王」之道。

  什麼是「內聖」?「聖」,就是指我們這個心。心要淨、心要定、心要明、心要正,就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八條目。心當中的煩惱、妄想是五欲,把它扔掉、改革掉,格去物欲,就是格物。格物之後,就是致知,才會有正確的思想、觀念。致知之後,心才能安住在「誠」。什麼是「誠」?《中庸》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大學》云:「誠於中,形於外。」這就是「定」。定,與佛法所說的道,還隔了幾層。

  什麼是「外王」?古來統治天下,一個是霸道思想,一個是王道思想。霸道思想,是以武力來統治天下;王道思想,是以仁政來統治天下。

  儒家所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事上的道,是可以在社會上實行,對社會、國家、人民的一個大慈悲,這個道是屬於政治倫理,是一個「忠」,與我們現在所說的道不一樣,還隔了好幾層。政治倫理、社會倫理、家庭倫理、學校倫理……做到了,就有福報,社會就會安定,國家就會強盛;假使做不到,社會就不安定,國家就不強盛。

  儒家曾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在上位的不像在上位的人,不是仁君。「臣不臣」,在下位的人偷雞摸狗。「父不父,子不子」,作父母的不像父母,作子女的沒有盡到子女的責任、沒有盡孝道。現在的社會更亂,不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還加上「老不老,少不少,男不男,女不女」,什麼原因?敬老尊賢是對的,但有些老人為老不尊;有些小孩子十三、十四歲,就亂來;有些男性想變成女性,女性想變成男性。所以,整個世界都亂掉了,修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我們現在所講的道,不是孔子所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那是事上的道,與我們所說心法的道,還隔好幾層。佛法所說的道,是真道。


(三)

  大眾來中台山聽聞佛法,是前世的善根、慧根,要把握這個機會,「既來之,則安之」,進了禪堂,外面的家庭、事業、親戚朋友,都要放下。怎麼放下?就是不要想它。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假使想到過去,不管是成功或失敗,都已經過去了,想這麼多作什麼?沒有用,徒呼奈何、徒自傷悲。「現在心不可得」,現在心一起念、一動念,就是一個生滅,東看西看、東想西想,瞻前顧後,這些都是妄想。未來的事情還沒到,想太多就是妄想、就是念頭在攀緣。念頭一起來,就是一個生滅,了不可得。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心了不可得,就是無念。無念、無住、無相,這就是無為法,要認識自己的覺性。《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不是以有為法而有差別。什麼是有為法?例如,認為自己作了很多功德,很不得了!假使如此,中台山修了很多道場,應該成道了、應該成佛了,怎麼沒有呢?這些都只是善法。

  善法有因有果,將來要享受這個福報、要承擔這個善果,這不是道,而是「假觀善」,是有時間性的。佛法有假觀善、真空善、中道第一義善,世間任何學問、宗教,都沒有這個道理,所以佛法是人生的真理。要超越自己,就要懂得佛法;假使不懂得佛法,怎麼超越?超越,是來自於知見和思想。

  舉例來說,大人聽到小學生、幼稚園的小朋友講話,覺得他很幼稚、很天真,這是他這個年紀應該有的思想,每個人都經歷過。幼稚園有幼稚園的思想、小學有小學的思想、中學有中學的思想、高中有高中的思想、大學有大學的思想……每個人的心量、思想都不一樣,思想是一步步地進化、提升的。

  修行、修道,也是一樣。一般人以為「不動」就是道,這是還在摸索當中。現在我們所說的道比較深,不容易了解,假使我們沒有進入精舍經過長久的薰修,就和大部分的人一樣,也不能了解。

  佛經裡提到:「諸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什麼「大事」?就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每個人都能成就無上道。這個就是大事,這個事比什麼事都大,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四)

  一般人都認為:「唉!我的事情還很多,等我的事情統統辦好了,有時間再來修行。」所謂「一口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世間有三災八難,一切都是無常的,到時候不知道去哪裡了。尤其現在這個時代更是混亂,整個世界都亂掉了,今天活得好好的,明天在不在還是一個問題。

  諸位坐下來,通身放下,能聞這念心要作主,要坐一支好香。什麼是一支好香?坐在這個地方,前後左右的鄰單,都不知道。為什麼?假使知道,就是攀緣,這個心就跑掉了。佛經裡提到,「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假使當下這念心沒有作主,這個心跑掉了,自己還不知道。

  《楞嚴經》云:「知見無見」,就是強調這個「知」。「知」,就是我們這個覺性。假使失去這個知、失去這一念覺性,就像是植物人、有如木頭、石頭一般。所以,這一念覺性要時時刻刻安住不動,要能作主,這就與道相應了。

  坐在這裡不動,只是定,還不是道。道不是在外面,就是諸位聽法這個心。坐在這裡,要清楚明白,第一,這個心不要打妄想,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妄想來了,一個是把妄想停止下來,一個是不理妄想,它來給它來,它去給它去,知道妄想的這念心不動,這是對治妄想。

  第二,不要打昏沉,瞌睡來了,不要迷迷糊糊,要對治,保持這個覺性。第三要作主。什麼叫作主?就是把這個覺性拉長,念念分明,處處作主,站得住、站得長,這個覺性要存在。覺,是第一念的知,不是第二念、第三念……。知,就是道;第二念、第三念,就是妄想。大家要了解,這一念心很微細。假使能夠明瞭這三個重點,就很有意義;假使摸不清楚,還是迷迷糊糊,這是因為心很粗、法太細,感受不出來,所謂「道細如毛,心粗如柱」。


(五)

  古德云:「風流得意之事,一過輒生悲涼;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轉增趣味。」男女之間風流、得意,是春風一度。「一過輒生悲涼」,事情一過,空虛、淒涼,感覺失去很多,沒有意義。「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轉增趣味」,坐在這裡雖然感覺很寂寞,但保持寂寞這個心,把它拉長,裡面就別有洞天。

  陶淵明曾作〈桃花源記〉,一般人解釋不清楚,這就是陶淵明打坐的境界。他所作〈歸去來辭〉中「田園將蕪胡不歸」,「田園」,不是指外面的田園,而是指心田。心田裡面有很多雜草,有很多妄想、很多無明,要把心當中的雜草除掉,是這個意思。所以,陶淵明是開悟的人。

  悟了以後,不是就了了。許多人悟了以後,沒有保任,只有智慧,缺乏禪定。所以,悟後起修,才是真修。陶淵明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也就是佛經裡所說的「十字街頭好打坐」,只有這一念心,堅住正念,隨順覺性,超越時間、超越空間,心當中是另外一個清淨的世界,這就是我們自己的真生命。要想逃避災難,就要逃到這裡;在外面任何一個地方,都沒辦法逃避。外面整個世界是一個共業,往哪裡逃都逃不了。但是,假使做了善事、作了功德,在共業當中可以不受報,變成不共業,這樣就可以逃避災難。所以,要多做善事,心當中要保持正念,這就是逃避災難。進一步,坐在這裡,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這就是淨土。

  一般人認為把腿盤起來坐在這裡,就是打坐,這只是靜坐的前方便。因為走路的時候,心在攀緣當中;睡覺的時候,迷迷糊糊,在迷惑當中。所以,只有靜坐最相應。平時要多練習,沒有別的巧妙,有空就靜坐,慢慢練習慣了,成自然了,腰不痠、背不痛、腿不麻了,這時一坐下來,心就定下來了。所以,打坐是先苦後甜,假使與無為法相應了,「一念淨心成正覺」,一切都在自己,不要到外面去找。


(六)

  一般人不了解道在哪裡,東拜西拜、東求西求,「見廟燒香,見像磕頭」,認為「禮多人不怪」,乃至於認為:「宗教只是精神的一個依靠,什麼宗教都是一樣的。」這個思想是錯誤的!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交朋友都要選擇,何況是宗教?假使不加以選擇,就會走錯路、走遠路。宗教,必須要有正知正見、要正信。

  佛法告訴我們,道,就是心法。經云:「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心法雙亡性即真」。假使看到人家拜,自己也拜;人家相信,自己也相信;人家磕頭作揖,自己也磕頭作揖;人家燒香拜拜,自己也去拜拜。認為有拜拜就有庇佑,這是一般的說法,即使不懂佛法,也會有感應。

  舉例來說,如果天天拜石頭公,石頭公也很靈,那是因為你的心想要求感應。大家不要求感應,所謂「心靈福至」,心淨、心靈,福就至。外在物質是沒有感應的,石頭公是一個石頭,有什麼靈性?大家要了解,心,才是正;心,才是靈。心清淨了、心歸一了、心定了、心明了,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

  一般民間信仰有它崇拜的對象,我們也不阻止他,因為他沒有找到最好的老師、沒有找到最好的學校;雖然不是最好的老師、不是最好的學校,至少有學校可讀。例如,有些人拜恩主公,恩主公就是關公。為什麼要拜關公?關公忠義雙全,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崇敬,我們做人做事就是要忠、要義;有了忠義,即使不拜關公,關公就在你的心中。媽祖是觀音化身,具足大慈悲。土地公是福德神。福德,從五戒而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於儒家所說的「仁、義、禮、智、信」,假使受持五戒,即使不拜土地公,土地公也在身邊保護你。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假使具足慈悲,觀音就在你的心中;如來平等、智慧,「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本著這個精神做人做事,如來就在你的心中。了解這些道理,對於宗教的觀念就更上一層樓。

  再舉例來說,一般人認為齊天大聖孫悟空神通廣大,對它具足信心,孫悟空就保護他。大聖爺孫悟空是歷史上虛構出來的人物,為什麼現在大聖爺愈拜愈靈,廟愈修愈大?所謂「人有誠心」,因為自己的第六意識入到孫悟空的木頭像裡了,所以「心誠則靈」,不是孫悟空的事,而是自己的第六意識達到專注所產生的感應。

  由此可知,不能心生執著;假使心生執著,這個妄想就始終在那裡,等到將來明白佛法的道理以後,才知道妄想的可怕。假使達到禪定的境界,這一生所有的執著妄念,都會浮出來,經常現前、經常現前……這些都是過去八識田中的種子。

  打坐的時候,心靜了,只有這一念心,就坐到一支好香,無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要理它,這些境界都是「法塵種子」。什麼是「法塵」?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修行要達到不作夢的境界,心明如淨鏡,裡面沒有一點灰塵;心廣如太虛,心量廣大,和虛空一樣,這就是道。

  打坐時所產生的境界,都是意識所反映出來的。看到任何境界,起一個念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聽到任何聲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安住這一念覺性不動。不僅不動,還要清楚明白,這就是「堅住正念,隨順覺性」。


(七)

  佛法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佛法不離我們的覺性。今天講「道」,目的是希望每一個人要相信自己,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就是自己,要堅住正念,隨順覺性。

  「正念」,就是《六祖壇經》所云:「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心正了,佛法界就現前。我們的心當中具足十法界,就看我們這一念心落在哪一個法界。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個心安住正念、隨順覺性。把這個心拉長,裡面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它是絕對的,超越了時間、空間。人活在世間,都是在時間和空間當中,是相對的境界。落入了時間、空間,就有煩惱、就有生滅、就有生死,逃不出閻王的手掌。所以,契悟了這念心,就能超凡入聖,就得自在。

  什麼是「隨順覺性」?《圓覺經》提到,「隨順覺性」有深、有淺;就等於幼稚園、小學、高中、博士班,都是在念書,但層次千差萬別。假使坐在這裡,都能堅住正念、隨順覺性,這念心站得住、站得長,就與道相應、與佛法界相應,這就是「凡夫隨順覺性」。

  打坐用功漸入佳境了,煩惱稀少、煩惱脫落,這念心慢慢淨了,就是「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從凡位到賢位了。繼續用功,從賢位到達登地。地上菩薩,還是用這個功,沒有別的功可用,只是心念更細、更微妙,稱為「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菩薩有十地──初地、二地、三地……十地,都還是這一念心,沒有第二個心,還是隨順覺性,只不過心愈來愈淨、愈來愈明、愈來愈細、愈來愈自在,感覺身心愈來愈愉快,這就是「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從凡夫到登地,都是隨順覺性,差別在於這一念心的粗與細,化除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的程度不同。十地菩薩還是隨順覺性,繼續再用功,破無始無明,稱為「如來隨順覺性」。最後一分無始無明破掉了,這個心愈來愈細、愈來愈定,成就金剛喻定。所謂「金剛道後異熟空」,成就如來,還是本心,所以「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這就是真正的無上道。大眾要實際去體悟這些層次,還要多看經教,把經教統統會通。朝這個方向去走,絕對不會走錯路、不會走遠路,每個人都能成道,這是一條大道。

  《六祖壇經》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離開這一念心、離開這個覺性,另外去找道,絕對找不到,都是心外求法。道在於悟這一念心,非常地微妙。《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什麼意思?道,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只有這個「知」,不起第二念。起了第二念,心就跑掉了,所以「不可須臾離也」,一剎那都不能離開這一念心。


(八)

  修行的方便道很多,三皈、五戒、十善……都是助道的法門。無論修什麼法門,三皈五戒是根本,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英雄不論出身低」。假使聽不懂微妙的法門,沒有關係,多聽、多看。假使聽別人說某個地方有活佛出世、菩薩出世,讓他摩頂就開悟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路」、「寧可千年不成道,不可一日著了魔」,即使一千年都沒有開悟也沒有關係,絕對不可一天修行走錯路。走了錯路,思想、觀念錯誤,就走入黑路、走入惡道了。

  道是現成的,但為什麼現在我們這個心不淨、心不定、心不明、心不安呢?因為煩惱很多、執著太重,所以要經常檢討反省、知慚知愧,時時刻刻都知道心起了善念、還是起了惡念?起了善念,就要保留;起了惡念,就要化掉。從這個地方入手,時間久了,忽然一下貫通了,就是煩惱稀薄了、執著減少了。

  什麼是執著?什麼是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六個根本煩惱。貪什麼?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把它看淡、看破、放下,把它化掉。這樣用功,將來一定能大徹大悟,佛法就是心法。

  經典記載,阿難尊者曾有所領悟地對佛說:「世尊,您是我的兄長,您成佛了,具有無量神通、百千三昧,我曾誤以為您應該『惠我三昧』,送給我一個三昧!但我現在才了解,這是沒有辦法的。」反觀我們也是不可能,即使別人要送給你,也沒有用,因為不是本具的,有生就有滅。

  佛經裡說,每個人都有佛性,「如金在礦」,就像黃金在礦山當中。「金」,就是我們的佛性;「礦」,就是煩惱。要取得礦山裡面的金,必須經過烈火千錘百鍊,把所有的渣滓煉掉,就能得到純金,這就是清淨心,永遠都不會再變成礦,這樣就了生死、就超越三界、就成道了。假使不從這個方面著手,永遠不會了解「道」在什麼地方。

  佛性就在煩惱當中,不要另外去求,求是求不到的,只要把煩惱化掉,煩惱就是菩提心,化煩惱為菩提。假使不化掉煩惱,始終沒有清淨心。《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清淨心,就是無住心。禪宗祖師說:「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六根對六塵時,不染著、不攀緣、不顛倒,知而不著──知道,而不去攀緣。

  《楞嚴經》云:「觀相元妄,無可指陳。」世間上的相都是虛妄不實的,都是因緣和合的。經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切都是仗因託緣所生,不是本具的,經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壞掉、就會空掉,所以說「觀相元妄」。經云:「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現在世界上兵荒馬亂,到處都是鬥爭、抗爭,爾虞我詐,到處都是天災──地震、颱風、海嘯、瘟疫……。

  一般人認為現在是科學時代、太空時代,其實都不是。現在這個時代,什麼都有毒,雞鴨魚肉統統都有毒,蔬菜裡面也有殘毒,水裡也有毒,空氣裡也有毒……現在是毒氣時代。要想避掉外面的毒,必須先去除心當中的貪瞋癡三毒,內心無毒,便不受外毒,才可以百毒不侵。


(九)

  悟了道,還要保養這個心,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六祖大師開悟了之後,在獵人隊裡十五年,保養聖胎。有一次獵人放火燒山,目的是要把野獸趕出來,出口放了一張網,六祖大師就網開一面來放生,救了很多動物。有一次放火燒山時遇到逆風,忽然風從反方向吹過來,六祖大師看到沒有地方可逃,就找到一個石崖,在那裡打坐,進入了實相。實相,就是無念、無住、無為。實相通萬法,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實相。六祖大師說了一個偈子:「火不自火,火從心生。心中無火,火不自火。」外境的火,是從每個人心當中的貪瞋癡所招感而生。說了這句話之後,火就滅掉了。

  這是歷史上的記載,諸位將來遇到了火災,不能學六祖大師坐在那裡念:「火不自火,火從心生。」要趕快逃。什麼人才能這樣做呢?進入實相,一念不生。所以,平時就要練這個功夫。佛法是人生的真理,講起來很深奧,有些人認為好像是神話,其實不是的。

  打坐契悟實相,這就是道、就是無為法。佛經云:「觀靈覺,即菩提。」坐在這裡,不是木頭、石頭,不是糊里糊塗的。有些人認為:「無心即是道。」無心還不是道,如古德所云:「莫謂無心即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無心不礙有心用,有心用時亦無心。」

  《無常經》云:「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這個世界最後會壞掉,大海也會枯竭。「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超越時間、超越空間,不會壞掉。翻過來是手掌,翻過去是手背,都在這一念心。假使現在不下一番功夫,就對不起自己。

  老子亦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打坐坐到一念不生,只有自己才知道,別人都不知道,「道可道,非常道」,能夠講出來的,就不是真正的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人都要爭名,一切都是假名,爭它作什麼?「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打坐一念不生,裡面什麼都沒有,無名無姓,無東西南北、無青黃赤白黑,就是這個。沒有經過一番用功,絕對講不出來。

  老子又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作學問是一個加號,天天都要加,「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謂「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念書,嘴巴就唸不出來。所以,「為學日益」,作學問是一個加號,天天都要增加;假使不增加,人家就會超越你,所以現在大家都拚命地補習,認為人家補習、自己不補習,馬上就落後了。

  「為道日損」,修行學道是相反的,坐在這個地方通身放下,保持這念心,任何境界來了,都不要理它。佛教中有一位龐居士,一家四人都成道了。龐居士曾說:「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這個心不要迷惑了;假使迷惑了,人生就糊塗了。每個人都有佛性、每個人都有一座寶山,蓋天蓋地,裡面具足無量的智慧和功德,要去開發它。怎麼開發?就是「為道日損」,把心當中的無明煩惱統統化掉、統統放下。「損」,就是去掉。「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去之又去,就像剝芭蕉皮一樣,一層層地剝、一層層地剝……剝到最後,裡面什麼都沒有,空性。真空現前,這就是無為法。「無為而無不為」,這就是實相。


(十)

  這個心是本具的,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個心,要存在、要作主。《楞嚴經》裡提到「客塵主空」,明白這個道理,打坐絕對可以成就。什麼是「客塵」?如同一間旅館,裡面住的都是客人。客人都是來來往往,而旅館的老闆是不動的。來來往往的就是客塵;這念心、這個覺性是主人,是本具的。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本具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無論是好的妄想、壞的妄想,就像是客人一樣,來來去去,不要理它;所有一切境界,都不要理它,就是要作主。假使不認識客塵,修道修不成功;假使不認識自己的主人,修道也修不成功。所以,這念心要作主。昏沉來了,不要再昏沉,馬上要對治,要作主;妄想來了,不要理它,要作主,不要繼續打妄想,堅住正念,隨順覺性。

  作主最重要,每個人雖然都有覺性、都有主人,但是看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看到名、利、財、色,就去追逐,迷失本心,主人變成了客人,就顛倒了。現在了解客塵是虛妄不實的,追求它作什麼?得到了以後,帶得走嗎?帶不走!人生空手來、空手去,來也空、去也空,帶來什麼?帶走什麼?什麼都沒有!

  我們都很有福氣,有很多嬰兒一生下來三天、五天,乃至於一歲、二歲……五歲,就往生了;大家現在都成人了,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現在又有家庭、又有兒女、又有學位、又有社會地位……,這就是福報。但這些都是鏡花水月,如鏡中的花、水中的月,都是帶不走的。

  古德云:「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什麼都帶不走,所帶走的只有業。業,一個是善業,一個是惡業,一個是白業。往生之後,就跟著這一生所造的業跑,隨業流轉。假使能夠作主,自己就是主人,就不會隨業流轉,就得自在。所謂「萬緣放下觀自在」,通身放下,六根、六塵就清淨,就得自在、得解脫。「一念不生見如來」,想要見如來,一念不生,就必須藉由打坐。

  今天所說的「道」,希望每個人都要善自體悟。在禪堂裡沒有別的,如《楞嚴經》所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歇」就是通身放下,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念心要淨、要定、要明、要自在,超越時間、超越空間!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就超越生死。入手的方法,就是「狂心頓歇」,不要想東想西。「歇」,就是停止下來,一念不生。「歇即菩提」,所有的一切,都不要管它。也可以依《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思惟觀照,三心了不可得。

  有些人認為,既然三心了不可得,人不是沒有心了嗎?不是的!有無住心──不住過去、不住現在、不住未來──三際無住、三際托空。因為過去也是妄想、現在也是妄想、未來也是妄想,管它作什麼?所謂「三際托空,十方坐斷」,「三際」,指過去、現在、未來;「三際托空」,時間是虛妄的。「十方」,指空間;「十方坐斷」,空間也是虛妄的。超越時空,這就是真正的道。

  希望每一個人要去悟這個道,悟了以後,在動靜閒忙之中保任,就稱為修道。從聞道,到悟道、修道,最後成道。首先要聞道,要多聽,要親近大善知識。聞道了以後,要悟道。悟了不是就了了,一般人以為「心即是佛」,悟了就了了,不是的!古德說:「未悟之前猶自可,悟了之後事更多。」找到了這條路,要一步一步去走。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