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年度住持精進禪修導師開示


(一)

  住持禪七即將圓滿,希望每一位能把握每個當下,提起精神、專注用功,只有這念心,其他都要放下。修道,必須先明白道在哪裡?明白了以後,找到了這條路,才是修道。誦經、持咒、禮佛、懺悔、朝山……作種種佛事,這些都是加功用行,消除業障、增長福慧,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悟道、希望成道。

  修行,一個是悟道位,一個是修道位。首先必須悟到這念心,哪一念心呢?《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什麼是「知見無見」?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假使沒有這念靈知靈覺,人就像行屍走肉、像植物人一樣。即便是盲人、聽障者,雖然眼根、耳根有障礙,但是他的覺性還在,還能產生作用。所以,靈知靈覺的心始終都在。

  每個人都會思惟,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不斷地思惟。知,就是絕對的這念心,不起第二念。「無見」,就是沒有能知、所知,這念心超越時間、空間。悟道,就是悟這念心。

  悟有深、有淺。例如,了解世間一切無常,要趕快出家修行,這也是一種悟。另一種則是悟到這念心。八指頭陀過去是一個牧牛的孩子,有一天忽然刮風下雨,他看到旁邊一棵開滿白桃花的樹,被風雨一吹,花落得乾乾淨淨,突然體悟到世間一切都是無常,有成、住、壞、空,整個世界都會滅掉;人有生、老、病、死,沒有哪個人逃得過;心有生、住、異、滅,也是無常。他悟到了諸法無常,於是出家修行,這是第一步的開悟。

  八指頭陀出家以後,很精進、很用功。有一位老婆婆成就他閉關,並且派自己的大閨女為他送飯。時間久了,這個女孩子對八指頭陀產生了愛戀。有一天,大閨女把繡花鞋脫下來,扔到正在關房裡打坐的八指頭陀衣襬上。八指頭陀一看,是女眾的繡花鞋,怎麼辦呢?就用手指頭一勾,把繡花鞋扔到窗外去。

  因為起了這麼一個念頭,接下來一打坐就看到繡花鞋出現,他知道自己的定散掉了,於是就用刀把勾花鞋的手指頭斬斷。後來,他去朝禮阿育王廟時,燃指供養佛舍利,又少了一個指頭,因此被稱為「八指頭陀」。所以,修行不是簡單的。修行有了定境,就是古人所說「打成一片」了,這念心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這一念心、一個定境。這些公案給我們一些啟發,修行要遠離名利財色,一切都要放下,方能成就。

  唐朝悟達國師七歲就聽《涅槃經》,聰明伶俐。他的祖父希望他將來能夠當官,通達儒釋二家的經典,能文能詩,於是想測驗他一下。有一天,祖父對他說:「你這麼聰明,能不能作一首詩來看看?院子裡面有一棵桃樹,你就以這棵樹為題。」悟達國師馬上就作了一首詩:「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花一開,滿樹都是紅的;花一落,所有樹枝都是空的。雖然剩下一朵花,但是到了明天,仍然會落下。這就是悟到無常。他的祖父聽了就說:「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出家。」悟達國師從小就悟到無常,後來果然出家修行,最後成為國師。

  世間上沒有一件事情是永久存在或獨立存在的,一切都是仗因託緣所生、都是虛妄不實的。《楞嚴經》云:「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觀性元真,唯妙覺明」,世間一切萬法都是仗因託緣所生,時間一到,就散掉了、壞掉了,如《中論》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因緣所生。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當時是佛法的盛世,遍地都是羅漢、菩薩,人們可以到天上,天上的人可以到人間;現在到印度去朝聖,只看到一堆土,這就是無常,要悟到這個道理。

  湖北有一座黃鶴樓,因崔顥的《黃鶴樓》一詩而名聞天下:「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過去的黃鶴樓非常興盛,現在所見的是新建的樓閣,舊時的黃鶴樓已不存在了,證明一切都是無常。

  開悟,第一步就是要悟到無常。假使沒有悟到無常,心不在焉,就不知道要精進道業;悟到了無常,對世間的一切不會產生貪愛,才好精進。「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眾生不度」,這是斷見思惑,是第一步。

  人生,一個是動境,一個是靜境,都是無常的。古人說:「禹開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一旦改朝換代,一切都是無常。所以,政治哪個好、哪個不好?哪個是、哪個非?一切都是無常,關心自己的道業才是最重要的。見到世間上的一切,起執著、起貪愛、起煩惱、生無明,什麼都看不破、什麼都放不下,就是沒有悟到無常;假使連無常都悟不到,怎麼能入道呢?


(二)

  要悟道,就是要悟到這念覺性!也就是《圓覺經》所說的「隨順覺性」。有些人認為:「我有覺性,就成佛了!」這是錯解,生了我慢心。覺性是「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這一念心。悟到之後,還要保任,需要很長遠的時間。假使不知道保任,只是理上悟了,沒有在事上落實,有理無事是沒有用,還是大凡夫一個。所以要「隨順覺性」,這一念心不隨著外面的境界而轉,時時刻刻不要迷惑,要站得住、站得長。

  悟到這一念心了,就是安住,堅住正念,隨順覺性,知道這才是自己的真生命,這就是法身慧命。念念分明,處處作主,這是第一步。「隨順覺性」有深、有淺。一開始是「凡夫隨順覺性」,慢慢昏沉減少了、執著減少了,無明慢慢化掉了,就入賢位菩薩。 賢位菩薩一樣地用功,安住定慧,定慧等持,這是「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繼續用功,靜中養成,動中保養,動靜不失,就是「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初地菩薩也是隨順覺性,一直到十地滿心,還是隨順覺性,只是功夫有深、有淺。因此,古德說,初果不知二果事、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的事,到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還是隨順覺性。三惑漏盡了,就是覺性現前,法爾如是,沒有別的,如同古德所言:「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煩惱漏盡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還是這念心,不過這念心如日中天,裡面沒有烏雲、沒有白雲,這念心放大光明,具足無量的智慧、功德,不生不滅,這是「如來隨順覺性」。

  雖然是凡夫,但這念覺性不減少一絲一毫,只是被我執、法執,被見思惑、無明惑,種種欲愛、色愛,障蔽了心源、障蔽了自性光明。所以,古德開悟了說道:「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始終還是這一念心,不是另外得到什麼,而是這念心的作用不一樣了。所以,了解這些道理,信心就增加了。 一個是悟到苦、空、無常、無我,第二個是悟到這個「道」。悟了道,才知道怎麼樣去修道、怎麼樣去保任。

  佛經中提到,凡夫的覺性「如金在礦」,裡面有煩惱、有無明,怎麼修呢?第一,「以因同果,澄濁頓入涅槃」。不要求果,要在因上求、在因上努力。「澄濁」,我們這念心裡面有渣滓,就像一潭渾水一樣;坐下來不動,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如如不動,這稱為如如佛。心不動,還要清楚明白,覺性要存在。禪堂就像避風港,就是不動,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三際托空,這個就是定;假使想到過去、想到現在、想到未來,心動了,就成了生滅。這念定心禁得起考驗、禁得起風浪,看到好的境界不高興,看到壞的境界不煩惱。為什麼?好的也是虛妄,壞的也是虛妄,這個心不隨境轉。凡夫心隨境而轉,就成了生滅。

  過去一位法師開悟了,說:「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一般人的這念心隨著色、聲、香、味、觸、法跑掉了,看到任何光怪陸離的境界,都要去看;聽到什麼聲音,都要去聽,心跑掉了。悟了以後,「法逐人」,看到任何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不動,不要理它,外面的境界自然隨心而轉。 過去有兩個僧人看到風吹幡動,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是幡動。六祖大師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一切都是仗因託緣,都是虛妄不實的,風也是虛妄不實的,幡也是虛妄不實的,都是六根攀緣所生。一念不生,萬法無咎,把這個心收回來,安住覺性、隨順覺性,哪裡有風?哪裡有幡?風、幡,都是外面色、聲、香、味、觸的塵境,虛妄不實。

  所以,沒有開悟時,「人逐法」,什麼境界都有,因為這個心和外面的境界是對立的。悟了以後,心境一如,外面沒有境,只有這一念心,這個心是絕對的。所以祖師云:「澄濁頓入涅槃」,「澄濁」就是心不動,是如如佛。做到了,有很多境界,不要理它,慢慢地就能「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因為心達到一個絕對的境界,超越了時空。

  我們這個世界的時間、空間,都是虛妄的。人就是落在時空當中,起了分別,打了妄想,造了惡業。這個世界一個是善業所感、一個是惡業所感、一個是善惡業夾雜所感的虛妄境界,所以古德說:「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隨著日常生活,弘揚佛法,不起貪愛,不造新的惡業,才能消舊業,亦不造新殃。什麼是「新殃」?念頭一動,就成了生滅,念念相續造作即有業,就是如此的。

  高峰原妙禪師曾說,修行一個是動、一個是靜,「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打坐時,一個念頭都沒有,不但惡念不生,連善念也不要起,保持無念。無念也不要執著,覺性要存在,否則就落空。覺性如何存在?打坐的時候一念不生,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念靈知靈覺,要堅住正念,隨順覺性。

  動的時候,萬善圓彰,「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眾生不度」,度了以後,用般若的智慧,能所俱空,又歸回本體。平時起心動念,都屬於生滅;修一切善,都屬於福報;造了惡業,就要墮落。所以,《六祖壇經》云:「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起了惡念,趕快把起惡念的心化掉,這樣才是修行。 《楞嚴經》告訴我們,修行有兩個方法,一個是放下、不動,「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個心本來是渾水,沉澱這念心,泥沙下沉,渾水慢慢就變成清水了,感覺身心舒適,坐了一支好香。所謂「心淨佛土淨」,心清淨,就能夠轉化、改變我們的生命;心清淨,就能成道。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定慧等持,要知道怎麼解脫。

  定慧等持達到最高的境界,泥沙就化掉了。怎麼樣才能達到最高境界?「金剛定後異熟空」,還是用這個方法。第二,用智慧的方法,「從根解結,脫纏頓入圓通」。「從根」,依六根解六結。怎麼去解?一個是定,一個是慧。用智慧來化解六結、用定力來澄濁,定慧等持。


(三)

  修禪定有九個層次,稱為「九住心」,其中包含了兩層意義:一個是定、澄濁,一個是慧、從根解結。

  第一個是「內住」,內住就是澄濁。平時六根對六塵,無論是修善、造惡,都是攀緣、都是外住,心跑到外面去了。修善法,是福報;造惡,就會墮落。假使只知道修善,而不知道澄濁、不知道淨化六根,只是產生一些人天福報而已。

  內住,就是把心收回來。念佛的目的,也是內住。念「南無阿彌陀佛」,用這句佛號來收攝六根,把六根歸一,這是第一步。假使不知道接下來要「念而無念」,只是得到一個定境而已。

  打坐時,萬緣放下,什麼事都不要管,只管自己這念心,不要昏沉、不要妄想,這個心站得住、站得長。只管這個,其他都與我無關。把心收回來,內住,這是第一步。

  內住以後,要「續住」,心跑掉了再收、跑掉了再收……繼續不斷地觀照這念心,繼續不斷地收。把這個心繼續安住下來,安住在哪裡?念佛的人始終把這念心靠在佛號上面,心跑掉了,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目的就是在攝心。修禪的人,把心歇下來就好,目的是完全一樣的。

  第一個是內住,第二個是續住。平時都是心的作用,現在保持無念、無住,這就是心之體,這就是充電,這就是水的泉源。找到了泉源,就是一潭活水,運用無窮。

  經過內住、續住,到達第三個層次,妄想沒有了、昏沉也減少了,心不動了,就是「安住」。繼續再用功,到達「近住」。近住,就是快要與禪定接近了、與寂靜無為的這念心相近了,心能安住於此。到達「近住」了,還是這念心,只是功夫加深了。

  《金剛經》云:「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近住」一段時間,忽然又打了妄想,心又跑掉了,這個心不容易降伏。沒有妄想了,昏沉就來了。所以,就要「調順」,又要把心收回來。這念心就像一頭牛一樣,又想吃草了,就要牧牛,把牠拉回來;這念心就像一匹馬一樣,跑掉了,就要調伏。跑到左邊,用繩子拉回來;跑到右邊,把籠頭拉回來,要走中間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一條路,其他無論看到什麼,都不要動──看到好的,不要歡喜;看到壞的,不要煩惱。不動,就是調順。

  調順過後,又要放下。經過一段時間了,這念心沒有昏沉,也沒有妄想,達到了「寂靜」,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到達寂靜,不是就了了,功夫再加深,還要達到「最極寂靜」,這就要看每個人的功夫,到最後功夫用上了,便得到禪定了。假使不作這個功夫,不會有這些境界。

  一般人到了這個時候,以為就了了,其實不是,因為八識田中還有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怎麼轉化這些煩惱?就是「專注一趣」。這時候定慧功深,這念心才為自己所掌控、所運用。專注什麼呢?每個人都有無明,看看自己哪一個煩惱最重?就先處理它。本來這念心已經沒有妄想了,現在專注起一個念頭,對治自己最重的煩惱。例如,平時聽經很難聽懂,這是癡心太重。或是平時無明太重,一點點不如意就起煩惱、就起瞋心,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這就是瞋心太重。假使男眾看到女眾、女眾看到男眾,就打妄想、生顛倒,這是貪心太重。檢討反省,專門來對治自己最重的煩惱。

  如果有男女的欲愛,就要修不淨觀、修緣起性空觀。「四念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用「觀身不淨」來化除男女欲愛的煩惱。假使不用這個功夫,表面上看起來很清淨,但貪愛的種子還在八識田中,只是「石頭壓草」,用定把它壓下去。現在用專注的方法,連根都拔掉,這樣就能了生死。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又變成相對的,一個是心、一個是境。

  修行,一個是心、一個是境。外面的環境,是一個境界。打坐時對治境界,看八識田中對哪一個人還有貪愛?一個人無論是皮膚、血肉、毛髮、爪齒……都是不淨之物,都是因緣所生法,沒有什麼好貪愛的。現代人的相貌都是畫出來的、頭髮是做出來的、眉毛是畫上去的、眼睫毛是貼上去的、白的臉是打了粉上去、紅的臉是打了胭脂上去,人身是臭的,所以噴了香水……其實是一堆不淨!如此思惟觀察了達真理,就是從根解結的方法,這個就是專注。要破除欲愛,要從根本上把它拔除。便能真正達到無為法,生死了了,超凡入聖。假使不作這個功夫,是不可能化除欲愛的。

  如果妄想來了,用「四無生偈──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諸法不自生」,無論看了什麼東西,都是妄想;無論是好的、壞的,這些境界不是自然生起來的,都是仗因託緣而生。「亦不從他生」,一切境界不是自然而生的,也不是從十方世界生出來的,都是自己的妄想。「不共不無因」,不是自生、不是從他生,也不是共同生起的,也不是無因生起的。「是故知無生」,一切都是自己的妄想,不要理它,不生妄想,即達到無生。

  有生,就有滅;無生,即不滅。我們的佛性本自具足、本自清淨。所以,無論想生到什麼淨土,都是自己的執著,心清淨才是真正的淨土,把煩惱化掉才是真正的淨土,否則都是方便說法。打坐要會用這個心,要從根解結。一個是悟到無常,一個是悟到道。悟道以後要修道,一個是「以因同果,澄濁頓入涅槃」,一個是「從根解結,脫纏頓入圓通」,一個是定、一個是慧。


(四)

  「專注一趣」,修對治的法門,這個心又變成有能有所。所以,對治完了要還原,把這念心收回來,思而無思,念而無念,保持不動,最後萬法歸一,心境一如,就是「等持」。一個是心之體,一個是心之用。動,是心的作用;把心歸一,就是心之體。保持心境一如,就入禪定。這樣修習九住心就能破除執著、愚癡,成就正定。

  佛經裡面講「三身──清淨法身佛、圓滿報身佛、千百億化身佛」,都是我們這念心;不是心外有清淨法身佛、圓滿報身佛、千百億化身佛。一念不生,萬法無咎,這念心是絕對的,三際托空、十方坐斷,這念心無念、無住、無為,清楚明白,這個就是體、就是清淨法身佛。

  圓滿報身,就是我們知過改過、能夠破除煩惱的這個智慧心,這念觀智就是圓滿報身佛。佛,就是我們的覺性。所謂「佛智照空、佛智照假」。什麼是「佛智照假」?修一切善,無善不修,這念心要能夠作主,「善開方便門,安住大乘心」。

  什麼是千百億化身?例如,在精舍裡開設初級禪修班、中級禪修班、高級禪修班、研經班、兒童禪修班……這些都要安排,安排好就成了千百億化身佛。有時候對小孩說法、有時候對教授說法、有時候對年輕婦女說法、有時候對學生說法……這是千手觀音,「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而不是另外有一個化身。如儒家所說:「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應機說法」就是千百億化身。三身不離一身,都在我們這念心,不是心外還有三身,大家要徹底了解。

  《楞嚴經》裡面提到「從根解結」,依六根解六結。怎麼樣「澄濁」?就是「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通身放下、再放下,這就是澄濁;起了一念心,就是妄想。所以要返本復源,就是如此。從因地開始,要把這個道理、這個路程搞清楚。等於我們到台北一樣,要經過哪些站、哪些路,要搞清楚;否則南轅北轍,走不到家。

  菩提、涅槃,是我們的寶所,其他都是方便。如六波羅蜜,是六條路;戒定慧,是三條路;頓悟自心,就是一條路。雖然有這麼多條路,其實都是一條路,這個就是大路。中台禪寺是一個方便道場、水月道場,用這個方便道場達到寶所。什麼是寶所?「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這是佛法最高的境界,除此以外都是佛的方便說法。

  沒有別的,就是修九住心──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最後歸於等持,一心不亂、一心不動,超越時間、超越空間。修行不是馬馬虎虎、懵懵懂懂地種個善根而已。《六祖壇經》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假使不知道「道」在哪裡,「波波度一生」,沒見到這條路,怎麼去走呢?知見,就是這念心。一般人都是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念念遷流,要保任第一念,就要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念念分明,處處作主,站得住、站得長,這個就是本,所謂「本立而道生」。

  古德云:「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一心不亂,到最後「無事」,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功夫還有深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成道證果,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動靜閒忙中薰修、返照,檢討反省,把無明煩惱化掉,化掉以後,又歸於一心。所以要保任這一念覺性,要站得住、站得長,不要跑掉了,這就屬於修道位。修道成功了,成道了,還是這一念心,不是另外有所得、有所解,只是這念心煩惱漏盡了而已。

  「萬丈高樓平地起,英雄不論出身低」,還是從當下這一念心做起。歇,不要打妄想。三際托空,十方坐斷,只有這一念心存在。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