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年度春季大眾精進禪七導師開示



(一)

  古人說:「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山」就是靈山,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就是靈山,不要另外去找。雖然每個人都有這念心,由於憂愁、煩惱、我執、法執、愚癡、邪見,靈山變成了土山;雖然不是靈山,但也不離開靈山。祖師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去靈山塔下修。」所以,我們在七天當中要看到靈山,在靈山裡面取寶,這就是打七真正的目的。

  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靈知靈覺,就是靈山。所謂「心靈福至」,心靈,福就至。心要定、心要淨、心要明,心空境寂,心就有靈感。這座靈山裡面有無量的寶藏、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就稱之為「心靈福至」。心空,不是空空洞洞的空,而是化掉煩惱,這念心能動、能靜,能有、能無。知道在這念心上用功,稱之為修道。這念心淨化了,就能成道。

  所謂「聞道有先後,悟道有遲速,養道需時間,成道看因緣」,每個人的領悟程度不一樣,因此開悟的時機有快、有慢。開悟之後,才知道修道。修道,就是養道,如龍養珠,如雞孵卵。「養道需時間,成道看因緣」,修道、養道,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開悟,只是找到了這條路,而不是馬上得到大神通、馬上就能成道;除非有大善根,是見佛得度的根機,一聞千悟,馬上就能成道。

  聽到這些道理,有善根的人如飲甘露;善根差一點的人聽了,覺得也不錯,找到了一條大路;善根薄弱的人,聽到這個道理,迷迷糊糊,左耳進、右耳出,不知道講什麼。雖然是善根薄弱,但是不要灰心、不要退心,只是時間沒有到,根機沒有成熟,所以要繼續不斷地努力、不斷地發心、不斷地精進,鍥而不捨,總有一天會開悟。

  悟什麼呢?古德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悟,就是悟自己本具的覺性,悟到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是本具的,不假外求,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沒有失去過,只是現在才知道而已。見到什麼、聽到什麼、得到什麼,只是光影鏡頭,是打坐了一段時間所產生的一種靈感。誦經、拜佛、念佛、持咒……心清淨了,有一點相應了,也會產生瑞相。有了感應,不要執著。古德說:「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為什麼?就是由於走錯路頭。「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這條路只有過來人知道;沒有經過這條路的人,你問他也不懂。

  所謂「禪者,佛之心」,悟到佛這念心,就是禪。我們所說的「禪」,定當中有慧,慧當中有定,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佛心。所謂「教者,佛之口」,這念心出之於口,就稱之為「教」。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是從心當中流露出來的,心當中具足這些智慧、具足這些功德,把這些道理說出來,就稱之為教。這是禪的作用、是心的作用。由於每個人的根機不一樣,所以教也不一樣,有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

  所謂「說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說到就要做到,所以要行之於身,稱為「律」。所謂「律者,佛之身」,行住坐臥具足四威儀──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在平時就要養成這種律儀,養成了以後,心慢慢就調伏下來了。什麼叫作「行如風」?走路的時候很自在,不要東張西望,輕輕鬆鬆,平步青雲,很自在、很安詳。「坐如鐘」,坐在這裡像鐘一樣,平穩不動。「臥如弓」,睡覺的時候要右側臥。「立如松」,站姿要像青松般,昂然挺立。

  做到了四威儀,就有四威儀的功德;做不到,就沒有功德。佛經裡記載,證羅漢果的聖者,具足行住坐臥四威儀;入滅的時候,現十八種神通,先現四威儀神通──空中行、空中住、空中坐、空中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修行就如同求學,每個人都希望大學畢業,都想拿到博士、碩士,都想當教授,要達到最高的境界,就必須從幼稚園開始,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努力用功。


(二)

  大眾參加精進禪七是修定、修慧的行門;平時在精舍護法護教是修福德;參加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研經班,博學多聞,則是增長智慧。

  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學佛?要把理路弄清楚。理路,在佛法來講,就稱為教門。佛教一個是宗門,一個是教下,二者不相妨礙。宗門是什麼?就是前面所說的「禪者,佛之心」。有些人打坐見到五陰境界,執著為實有。所以《心經》告訴我們,要「照見五蘊皆空」;《楞嚴經》也說,要破五陰;禪宗祖師則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是指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要了了分明,如如不動,站得住、站得長。而打坐就是守住這念菩提心,讓這念心如如不動。

  《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佛說四十二章經》云:「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就是要我們安住在靈知靈覺的這念心。明白這念心,悟了道,是在理上開悟。理上雖然開悟了,出了禪堂,心又跑掉了,禁不起磨鍊。所以,悟了這念心以後,還要養道,如龍養珠,如雞孵卵。養道不容易,沒有經過長期的磨鍊,沒有在動靜閒忙當中保養這念心,是沒有辦法成道的。

  修行要先懂得這些道理,懂了以後就是明明白白的一條大路,就超過其他小路、邪路、黑路、暗路。禪宗祖師說:「十字街頭岔路多」,十字街頭到處都是岔路,你要往哪裡走?所謂「歧路亡羊」,羊,代表我們的心;十字街頭到處都是岔路,羊就會迷失。了解以後,就知道理很重要,所以平時要到精舍多聽經聞法,什麼是頓、什麼是漸?都要了解。

  打禪七就是頓法,「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直了」,就是保養聖胎,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如六祖大師在獵人隊裡保養十幾年。過去的人善根猛利,沒有經過保養就能成就,見佛得度的根機,是前世修來的,一見到佛,佛說:「善來比丘,袈裟自著,鬚髮自落。」講了三句話,就證阿羅漢果。

  過了一段時間,眾生根機差一點了,佛就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根機好的人聽了馬上就成道證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慧,有智慧才做得到。「自淨其意」,就是定,時時刻刻保持這念心,不妄想、不顛倒、不昏沉、不愚癡,意根要清淨。道理雖然簡單,要做到也不容易,假使做到,就成道了,這是第二階段的眾生。

  第三個階段的根機,聽了這四句偈還是沒有辦法成道,佛就講經說法,橫說、豎說,講過去、講現在,講有、講空……講很多道理,聽聞者最後也能成道。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作早晚課、打坐參禪、聽經聞法……還不能成道,因為我執、法執堅深,心當中的煩惱、無明化不掉,過去造的惡業好像垃圾堆一樣。

  我們心當中有三堆垃圾,第一堆見思惑,第二堆塵沙惑,第三堆無明惑。雖然知道,也沒有辦法化掉,甚至悠哉悠哉,連煩惱都找不到,心跑掉了都不知道、造了惡業都不知道、打妄想也不知道。禪七當中,不管想什麼,一起心動念就是妄。

  在平時,只起善念不起惡念,用善念對治惡念。在禪堂裡,目的是要了生死「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要保持無念。《六祖壇經》云:「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無住心是最高境界。

  無念,不是什麼都不知道,而是沒有妄想、沒有昏沉、沒有顛倒,這念清淨心要存在,這就是無念。很多人把無念弄錯了,坐在這裡心像石頭、木頭一樣,坐一千年、坐一萬年也沒有用。所以古德說:「莫謂無心即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一般人稱為「無心道人」,認為什麼都不在乎就是道,不是的!所謂「無心不礙有心用,有心用時亦無心」,「無心」就是沒有妄想心、顛倒心、無明心、煩惱心,這念覺性清清楚楚,就是最高的智慧、就是菩提心。「有心用時亦無心」,用了以後,「用而常空非有,空而常用非無」,這念心真空妙有,就是聽法這念心,平時要在這裡用功,不打妄想,不落昏沉,有了煩惱就把它化掉,這樣一來,處處都是道場,禪堂也是道場、家庭也是道場、公司也是道場;假使沒有悟,即使坐在禪堂裡,打瞌睡、打妄想,禪堂也不是道場。

  所以,打坐時無論看到什麼境界,都不要理它;聽到什麼聲音,都不要聽。好的境界來了,不要歡喜;看到恐怖的境界,也不要煩惱。好的境界稱為佛境,壞的境界稱為魔境。看到佛菩薩來了,不要理它,這就是「佛來佛斬」。不要理它就是斬,不是真的拿劍、拿刀去斬,「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樣就斬掉了。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就會走火入魔。

  《心經》云:「遠離顛倒夢想」,晚上作了一個好夢,不要歡喜;作了惡夢,也不要憂愁、煩惱,這就轉掉了,這念心就很寧靜。看到佛、看到種種瑞相,也不要歡喜,這是因為平時薰修,心清淨了,自然就有,不要理它,因為這還是很粗的境界;假使你一理它,就執著在這個境界。所以,心還要更細,佛的心是細中之細,到最後心空境寂,這才是自己的東西。

  這個道理也可以運用到日常生活上,人家讚歎你,不要歡喜;人家毀謗你,也不起煩惱,這就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處處都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定慧等持,這就是修行。所以,為什麼要打坐、為什麼要修禪?就是淬鍊、磨鍊我們這念清淨心。佛法是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時時刻刻都要覺察、覺照、覺悟,這念心才會定、才會明、才會有智慧、才能產生全體大用。

  人以心為根本,每個人都有心,佛經云:「凡有心者,皆當作佛。」但是眾生為什麼沒有成佛?因為沒有覺悟。有些人覺悟了,為什麼還沒成佛?覺悟有深、有淺,有自覺、覺他、覺滿,有始覺、本覺,有相似覺、分證覺,有等覺、妙覺……覺悟的層次很多。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層次?因為煩惱厚薄不同,減少一分煩惱,得到一分清淨心;減少兩分煩惱,就得到兩分清淨心;減少十分無明煩惱,就得到十分清淨心。所以菩薩有初地、二地、三地……十地,有等覺、有妙覺。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堆垃圾統統化盡了,心完全清淨了,就成道了。這就是一條路,把這條路找到了,一步一腳印,走一步就有一步的光明,走一步就更進一步,可以進入寶山取寶了。


(三)

  佛法一個是教門,一個是宗門。宗是什麼?釋迦牟尼佛為了要教化最高根機,在靈山會上手拈金色的優波羅花,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這代表什麼意思,只有迦葉尊者會意微笑,佛就藉此印證,傳法給迦葉尊者,這是不立文字的心法。從此以後代代相傳,就稱為宗門,單傳這念心。師父說法,是誰在說法?諸位聽法,是誰在聽法?要悟到聽法這念心。

  悟了以後不是就了了,悟後起修才是真修。因此,悟了以後,這念心要念念分明,動靜閒忙不離當念,要保養、淨化這念心,站得住、站得長,檢討反省,用佛法對治、化除心當中的三堆垃圾。這個就是理,了解了宗門,還要懂得教理。

  每個人都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都可以悟道。每個人都能聽到聲音,這是耳根在聽。現在沒有聲音,怎麼知道沒有聲音呢?因為聞性還存在,所以知道沒有聲音。有聲,是耳根在聽;無聲,也是耳根在聽。有聲音也好,沒有聲音也好,都是外面的塵境,但是,知道有聲、無聲的這個覺性,始終存在。平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分開的,現在不管有聲音也好、沒有聲音也好,都不要管它,心不住有、無,聞性往裡面收、往裡面聞,不理會外面塵境,收到六根歸一,那又是一個境界。

  《楞嚴經》云:「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音菩薩就是用耳根法門成道的,這個法門就是觀音法門。「反聞聞自性」,不管外面有什麼聲音,就是把心往內收。《楞嚴經》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就成道了。

  古人說:「通教不通宗,如蛇鑽竹筒」,假使把教理研究得很透徹,著作等身,只是照本宣科,與自己毫無關係,與自己心當中的煩惱也毫無關係,都是從佛經上抄下來的,只是把它變成白話文而已。就好像蛇鑽到竹筒裡,爬不出來了。所以,必須要會通到心地,這就是宗。

  「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現在有很多學者看到禪宗說「心即是佛」,認為這念心就是佛,還要誦什麼經、念什麼佛、打什麼坐、吃什麼素?心好就行了!但是,哪個心是佛?從早上起床,這個心念念遷流──起床了,馬上要穿鞋,起床的心已經滅掉了。穿鞋子、穿襪子、穿衣服,這個心又來了,這是第二個。穿了襪子、穿了衣服,要去漱口、洗臉,這是第三個心。一漱口,又要拿牙膏、拿牙刷,要擠牙膏出來……這個心念念生滅。佛經裡面講,從早上到晚上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這個心始終都在生滅當中,我們自己還不知道。這麼多的心,哪個心是佛?答不出來,體會不到,就懵懵懂懂,空過一生。

  「通教不通宗,如蛇鑽竹筒;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通教又通宗,如日處虛空。」「事理元無二,同居大覺中。」諸佛所說的沒有差別,都是依教明宗,以宗證教。

  馬祖大師是唐朝開元時代的大師,至唐憲宗時圓寂,世壽八十。馬祖大師的道場在江西省靖安縣。過去很多人去馬祖大師那裡參訪,問:「什麼是道?」馬祖大師只講一句話:「平常心是道。」經亦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什麼是平常心?這念心不攀緣、不顛倒,不造惡業,就保持這個平常心,不要另外去找。

  接著又問:「什麼是佛?」馬祖大師只講:「即心即佛。」道理雖然很簡單,要真正契悟也不容易。馬祖大師的入室弟子有一百三十多位,其中有一位法常禪師初參馬祖大師時問道:「如何是佛?」馬祖大師云:「即心是佛。」法常禪師豁然大悟。回去後就在大梅山住茅棚養道,保養「即心即佛」這念心,就像大家在禪堂裡面打坐一樣,保養這念心。

  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就是平常心,做得到嗎?一想到過去,就攀緣了,《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想過去作什麼?「未來心不可得」,未來還沒到,想那麼多作什麼?想到現在,現在這個心又成了生滅,所以現在心也不可得。法常禪師就是悟到「即心即佛」這念心、「反聞聞自性」這念心、「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這念心,就是每個人的靈知靈覺。二六時中,無論動靜閒忙,這念心要存在,不能有煩惱,要覺察、覺照,只有隨緣任運這念心。

  法常禪師開悟了以後,在大梅山住茅棚保養了很久。有一天,馬祖大師派一位弟子到大梅山去考驗他。這位僧人問:「你初參馬祖大師的時候,悟到了什麼?」法常禪師說:「我以前在馬祖大師那裡聽到『即心是佛』,我就悟了,回來就保養這念心。」僧人又說:「師父說法近來有所改變,現在不是『即心是佛』,而是『非心非佛』。」法常禪師一聽,便說:「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憑你『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這位僧人回去後,轉述給馬祖大師,馬祖大師便印可說:「梅子熟了。」法常禪師已經完全了解道在哪裡、佛在哪裡,已經找到一個入處了。

  禪七當中,告訴大眾一個是宗、一個是教,回到家庭、回到辦公室之後,要多親近善知識,在精舍裡面聽經聞法,護法護教。除了自己以外,還要帶動家人、朋友去聞法、去結緣,修菩薩行。


(四)

  這念心從開始初學攝心,一直到圓滿成就正定,當中有九個過程,稱為「九住心」。

  第一「內住」,平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向外攀緣,心跑掉了;打坐時把心收回來,萬緣放下,不打瞌睡、不打妄想,也不感到無聊,堅住正念,只有這念心,清楚、明白、作主,稱為「內住」。

  第二「續住」,這念心繼續不斷地守住,不打妄想、不落昏沉,念念分明,處處作主,有了妄想就要剎車,有了瞌睡就要對治,調身、調心、調飲食、調睡眠……一切都恰到好處。在禪堂裡一天、兩天、三天是續住,慢慢地心調伏了,沒有顛倒、沒有妄想,外面的得失,統統放下。平時都是心的作用,現在保持無念、無住、無想,這就是心之體,這就是充電,這就是水的泉源。找到了泉源,就是一潭活水,運用無窮。

  第三「安住」,心收回來了,雖然還有妄想,但減少了、調伏了,昏沉也減少了,妄念一起立刻能覺察,並且將妄心回來,這就是安住。

  第四「近住」,與寂靜無為的這念心相近了,心能安住於此,到了這個階段,忽然又打了妄想,就要「調順」,把念頭又收回來。就像牛又想吃草了,就把牠拉回來。調了以後,又要把它放下。

  經過調順之後,一個念頭都沒有了,就到達「寂靜」。繼續寂靜、再寂靜,到達「最極寂靜」。第八是「專注一趣」,這個時候定慧功深,這念心才為自己所掌控、所運用。專注什麼呢?每個人都有無明,看看自己哪一個煩惱最重?要先處理、先修理它。本來這念心已經沒有妄想、沒有念頭了,現在專注起一個念頭,對治自己最重的煩惱。例如,平時聽經很難聽懂,這是癡心太重。或是平時的無明太重,一點點不如意就起煩惱、就起瞋心,這個看不順眼、那個也看不順眼,這就是瞋心太重。男眾看到女眾、女眾看到男眾,就打妄想、生顛倒,這是貪心太重。這時就要反省檢討,對治自己最重的煩惱。

  如何對治?智慧不夠的人,就要修緣起性空觀。瞋心重的人,就修慈悲觀。放不下、看不破男女之間的事,就要修不淨觀。什麼是緣起性空觀?《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切法都是緣起緣滅,禪七也是因緣所生,七天到了,要想再在這裡靜坐,也沒有機會、沒有時間,因緣就散掉了。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修這個緣起性空觀,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三假觀──因成假、對待假、相續假。什麼是「因成假」?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例如,我們的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地大屬固體,頭髮、指甲、肌肉、骨骼……都是地大。大小便、血液……屬於水大。出入息,屬風大。身上的熱量,屬於火大。分析了之後,地大歸地,水大歸水,火大歸火,風大歸風,了知色身虛妄不實,就破除我執。

  除了內四大空,還有外四大空。外在的山河大地、草木,也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也是虛妄不實的。樹的幹、皮、葉、花、果,屬於地大。地大就歸地。樹裡的水分,屬水大。水大就歸水。樹也有火大,一磨擦就生火。火大就歸火。樹也有呼吸系統,早上吐氧氣,晚上吐二氧化碳,這是風大。風大就歸風。所以,樹也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也空掉了。所以,內四大空、外四大也是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這樣去分析,我們的執著、愚癡才破得了,才會開智慧。

  什麼是「對待假」?世間一切都是相對而生,沒有一個絕對的東西。什麼是相對?有男就有女,有美就有醜。一般人認為,牙齒要整整齊齊的才漂亮,有些原始部落認為把門牙拔掉才漂亮,不這麼做,就不美。所以,每個人對美醜的認知都不一樣,美與醜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

  高和低、內和外,也不是絕對的。例如,我們這個禪堂是內,走廊是外;假使站在走廊上,以走廊為中心點,走廊又變成內,外面的庭園又變成外;站在庭園來觀察,庭園又變成內,外面的馬路又變成外。到底哪個是內?哪個是外?世界上沒有一個絕對的中心點。要以什麼為中心點呢?菩提心、覺性,才是中心點。

  什麼是「相續假」?時間相續、空間相續,有過去才有現在,有現在才有未來,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相續,這是相續假。每個人都有家庭,都有過去的祖先,假使沒有過去,哪裡有今天呢?有現在,才有未來的子孫,三世相續。過去不是現在,但是又不離開現在;現在不是未來,但是也離不開未來,是假有的。打坐就要思惟這個道理,破除我們的執著,增長我們的智慧。

  「專注一趣」之後,有能想、有能思,這念心又成相對的了。所以,想了以後要還原,思而無思、念而無念,最後歸於「等持」要能所一如、心境一如。保持心境一如,就入禪定。這樣修習九住心就能破除執著、愚癡,成就正定。

  禪七是一個開始,往後要細水長流,鍥而不捨,繼續到精舍裡面聽經聞法。假使沒有坐到一支好香,不要灰心,繼續努力,這支好香就會現前。雖然如此,也不要有要得到一支好香的執著,就是這樣子坐下去,有前前就有後後,苦盡甘來。之前所努力的不是空坐,也不是白坐的,有這個信心,用前面所說的方法,繼續不斷地念念分明,處處作主,站得住、站得長。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放下。看得破,才放得下。

  佛法是人生的真理,打坐是佛法的精髓,入了寶山要取寶,怎麼去取?《楞嚴經》云:「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放下,放下,再放下,沒有別的。放到最後,一念不生了,無為法就現前。

  《楞嚴經》云:「觀相元妄,無可指陳」,一切相都是虛妄不實的,什麼都不要想,一切都是妄想、都是攀緣。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不管你有多少錢財,死了什麼都帶不走,所帶走的是業──善業、惡業、定業、不動業。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覺心,才是自己。所以,「觀性元真,唯妙覺明」,這念心是本具的,但是自己迷失了、忘掉了。要想達到「唯妙覺明」,就要放下。

  禪七就是宗,以宗證教。宗,就是這念菩提心。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歇了以後,這念覺心要清楚明白,要站得住、站得長。朝這個方向來用功,這七天就不會白費,即使沒有悟、沒有坐到一支好香,也有清淨的功德。所以,大家要有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佛法的真理是實在的,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要有信心。現在放下,就是歇。歇,就是止。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