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与渐修──一百零一年度精舍住持禅七导师开示



(一)

  所谓修行,就是修心,把身、口、意三业的毛病,统统修掉。修掉了以后,道就现前。道是本具的,不是修来的,大家要了解。如果是修来的,就有成,有成就有坏。世界上的一切,都有成、有坏;有始,就有终。没有哪一件事情不会坏掉,为什么?因为是修来的。我们这个道场也是一样的,不论是用什么方法、什么结构,把它修得很坚固、很庄严,就是有始;有始,就有终。同样地,如果道是修成的,有成就有坏,有始就有终。

  修道,就是用“戒定慧”三学,化除“贪瞋痴”这三个不定时的炸弹。另外,我们心当中有三堆垃圾,第一个是“见思惑”,第二堆垃圾是“尘沙惑”,第三堆垃圾是“无明惑”。要把这三堆垃圾“化腐朽为神奇”,要用什么方法?佛所说的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用来化除这三堆垃圾、这三个不定时的炸弹。

  这三个不定时的炸弹在哪里?在我们心中,它是没有形象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烦恼就是贪瞋痴、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如影随形,逃都逃不掉。所以,要时时刻刻觉察、觉照,能够作得了主,这三个不定时炸弹、这三堆垃圾自然就化掉了。

  我们这念心有矿又有金,哪一念心呢?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这念心有善又有恶,这念清净心、无上心、菩提心、涅槃心,里面有贪瞋痴,所以佛经说“如金在矿”。要开采这个金,必须先在金山里找到这个矿。矿在哪里?不在外面,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就是诸位听法这念心。明白这念心了,就是悟了道。修行一个是闻道,一个是悟道,一个是修道。

  修道,必须在动静闲忙当中养道,如古人所说“如龙养珠”、“如鸡孵卵”,动静闲忙不离当念。养道成功了,才有成道的希望。成道也要看因缘,看看我们这一生的修行成果,如果懒懒散散、无所谓,成道的希望就非常渺茫。同样大家都有这念心,为什么成道渺茫?因为每个人的信心、悟的程度都不一样,这念心染污的情形不一样,有轻、有重,习气、烦恼有轻、有重。所以,修道必须要先把这个道、这条路找到,假使找不到,南辕北辙,自己怎么知道修的是什么?

  古人说:“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什么原因?第一个,没有弄清楚道在哪里,搞错了方向,南辕北辙,本来要向南方走,却跑到北方去了,怎么能成道?所谓“道不离心,心不离觉”,佛法是以人为根本,人以心为根本,心以觉悟为根本。什么是觉?无论是动静闲忙,这念心时时刻刻都要能够作主,打坐时要能作主,做事时也要能作主;静能作主,动也能作主。

  打坐如何作主?第一个,不昏沉,要能作得了主;有了昏沉,要赶快对治。这是在静的时候。道不离开这个心,假使落入昏沉,这个心已经失去觉照了,这个道、这个心就迷糊了。所以,打坐要作主,只有这念心自己能作主,不打妄想,不东想、西想、前想、后想,患得患失……什么都不要想,在禅堂里面就是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放下,就是不理它,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想;“未来心不可得”,未来的事也不要想;“现在心不可得”,现在一起心一动念,就是生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哪个心呢?无住心──不住过去,就是不想过去;不住未来,就是不想未来;不住现在,也不要想现在,无住心,这念心了了分明,就保持觉性。

  《楞严经》也讲这念心:“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知见”就是指这个觉性。假使知见当中起了第二念,那就是有知,就是“立知”。“无见”,就是不要想过去、不要想现在、不要想未来,保持当念。

  此外,《楞严经》提到:“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相元妄”,无论世间、出世间,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都是虚妄不实的,没有一个永久存在的东西。“观性元真,唯妙觉明”,能思、能想、能说的这念心,是本具的觉性,就是知见,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是本具的,法尔如是,要百分之百地相信。道就在这念心中。


(二)

  儒家亦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意即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悟了以后,要保任这念心;假使悟了以后,这念心又在起烦恼、生是非,又跑掉了。所以,顿悟了以后,还要在顺境、逆境,动静闲忙当中保任。保任是最重要的。

  古人说:“未悟之前犹自可,悟了以后事更多。”没有悟之前,又能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随缘任运,以为自己是在修菩萨行,研究佛法……什么都能够通达,好像自己是大菩萨一样;悟了这个觉性以后,才知道心里面有生灭、有妄想、有颠倒、有无明、作不了主。所以,“道”必须要认识清楚。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以佛像为例,这个相也是空的,无论它是石雕也好、木雕也好、鎏金也好……都是因缘和合。这个相是假相,因缘和合,什么都没有,都是空性。所以,一切相都不能执着,都是因缘和合,虚妄的东西,是个假相,不要执着就好。所以“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见境”,见到任何境界,不贪、不厌,不取、不舍,这不是容易的事情。要经常在这念心上来用功,才对得起自己。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要作得了主。过去禅宗大德庞蕴居士曾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因为一切相都是假相,不要执着,世间上的一切都是虚妄的,把它放下,把它看破,“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听法这个觉心,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这个就是自己。

  有很多人打坐观相,《楞严经》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无论想什么相出来,都是尘劳,都是假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想的一切都是假想出来的,哪里有什么东西?例如,密宗观本尊,本尊也是假想出来的,想出来了以后,要把它破掉就不容易。想出来是一个妄想,破掉它又是一个妄想。所以大家要了解,修行不要走远路、不要走邪路、不要走小路。

  现在是住持禅七,何谓“住持”?第一个是住持法务,普度众生;第二是住持心印,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垢不净,就是这念觉性,自己要作主。所以,先要了解这个道。了解了以后,还要有信心。有了信心,还要有愿心。有了信心、有了愿心,还要在日常生活上来返照、来实践、来保任。无论是渐修或顿悟,都是如此。

  什么是渐修?从事到理,修戒、修定、修慧,把贪瞋痴去掉,云开日现,这念心忽然现前、忽然明朗,是这个道理。顿悟是先悟后修,也是一样的,还是要修戒、修定、修慧,从事上来返照这个理,使这念心更光明、更作得了主,这个就是道。

  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就是讲这个道理:“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能看明星的这念心要返照、返看,你也能看、我也能看,大家都能看,无论是观日出、观月出、观星星、观天文……能看的这念心哪个人没有?大家都看得见。虽然每个人都看得见,但是一般人是乱看,看东、看西、看南、看北……不知道回光返照。所以,能看的这念心要收回来,这就是我们的觉性,要建立这个信心。


(三)

  众生一个是执着,一个是妄想。把妄想、执着破掉,就和如来的心完全一样。达磨大师的弟子波罗提尊者说:“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都是讲诸位这念心,大家都有,没有哪个人没有。虽然每个人都有,但是一般人打妄想、生无明、起烦恼……一大堆垃圾,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贪、瞋、痴三个不定时炸弹,就藏在我们这个觉性当中。悟,就是悟这个理。悟了理以后再修道,方向就不会走错。所以,时时刻刻要觉察、要能够作主,否则心就跑掉了;跑掉以后,自己还不知道。

  能够出家是不简单的事情,出了家,要发愿、发心,修菩萨行、住持一方,修菩萨道、普度众生,在利他当中又完成自利。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建设道场,是利他;自利,讲佛法的这念心、普度众生的这念心要能作主,要有《金刚经》的智慧,即是“自利”。《金刚经》云:“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些事要归于理,理就是“听法这念心”,要回归自性。

  修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每一项都要三轮体空,每一度都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事,要由事归理。以布施为例,无论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了以后要三轮体空──没有能布施的人,没有所布施的对象,当中没有布施的东西(不管是法财或物财)──三轮都是因缘和合,能所俱空,把它空掉。第三步,空了以后也不执着,销归自性。一个是假有、一个是真空、一个是中道实相,就是诸位这念心,无住心。禅宗祖师说:“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不住空、有两边,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是无上菩提妙明真心。

  佛法是心地法门,由事到理。这些道理佛经上讲得很多,我们温故而知新。六波罗蜜,每一度都有般若波罗蜜。大家要多看《金刚经》,《金刚经》就是由事到理,如“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什么原因?众生都是虚妄的。形相是假有,不要执着,统统销归自性,保持觉性,觉性才是自己。

  诸位平时都很发心、很精进,但是动中不容易做到,因此,在禅修当中澄清当下这念心,不攀缘、不颠倒、不昏沉、不执着,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这就是自己。哪个是自己?《无常经》讲得很清楚:“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仗处。”所有一切都会坏掉,只有这念清净心、这念觉心,没有生、没有灭。《六祖坛经》讲得更清楚:“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离开了这念觉心、“知见无见”这念心,另外去找,找不到的。找得到的,就是方便道,就是心外求佛、心外求法、心外求道,见不了道,迷失本心,“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禅七,就是保任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这个就是无上道。


(四)

  唐代有一位李刺史,刺史就相当于现在的县市长、地方长官。李刺史听说药山禅师是开悟的大修行人,于是亲自去参礼,向药山禅师问道。李刺史到禅师处,禅师的侍者出来接待,刺史就跟随侍者去礼拜禅师。侍者先请刺史在外面等待,并进去禀报禅师。接着,只听见药山禅师应答:“李大人来了?喔!好。”李刺史听到禅师这种口气,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心中很不高兴,就讲了一句话:“见面不如闻名!”意思是指以前他听说禅师的道行是如何地高,现在亲眼看到这样贡高我慢,觉得禅师徒受虚名,不过如此而已!药山禅师听到李刺史的抱怨,就说:“李大人,你怎么贵耳贱眼呢?”什么是“贵耳贱眼”?以前听说药山禅师大名鼎鼎,就百分之百相信你的耳朵,现在亲眼见到面,觉得不过如此,失去了信心,怎么只重耳朵所闻,而轻贱眼睛所见呢?李刺史一听,有所契悟,明白自己这个心作不了主,今天亲眼看到禅师,有眼不识泰山,觉得很惭愧。

  所以,我们的耳朵要能作主,听到好的,不要高兴;听到不好的,也不要起烦恼,这些都是听来的东西,都是虚妄的,如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而耳顺”,到了六十岁,耳根才能作主。“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岁,心当中没有妄想、没有颠倒,不离分寸。佛法虽然和儒家的思想有所差别,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有深,也有浅。但二者都强调在这念心上要能作主。

  李刺史听了药山禅师说了这句话,非常佩服,就很恭敬、很谦卑地上前礼拜请法:“佛经里面的道理很多,一说空,一说有,究竟这个道在什么地方?”佛法一个是渐修法门,一个是顿悟法门。顿悟法门,就是悟这一念心,悟这个道。假使根机不到,就从事到理,修戒、修定、修慧,从三皈、五戒、十善、在家戒、出家戒……从渐修法门入手,修到烦恼脱落,就自然明白了。根机好的人先悟到这个理,悟到了,还是要起修,不是悟了就了了。悟了之后,这条路找到了;找到了以后,还要保任,还要一步一步地走,走一步就是一步光明,走十步就是十步光明。保任成功了,三惑漏尽,就成无上道。见思惑漏尽,证阿罗汉果;尘沙惑漏尽,证菩萨果。道也有大小、也有层次、也有先后,都要靠保任。

  药山禅师以手指天、再指地,问李刺史:“懂了吗?”李刺史回答:“我还是不明白道在哪里。”禅师看到桌上有一个装了水的净水瓶,就讲:“云在青天水在瓶。”这个就是道!大家悟到这个道理没有?“云在青天水在瓶”,李刺史是上根的人,一听就悟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云不在天空的话,在哪里呢?水不在瓶里的话,在哪里啊?一切都是现成的。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是不是现成的?所以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切都是现成的、本具的。道不是在外面,不是如来、菩萨给我们的,不是上帝给我们的,而是本具的。 悟了不是就了了,还有下文。有的人悟了以后,认为佛经说:“凡有心者,皆当成佛”,既然道是本具的,每个人都有,那就不用修了,就不问下文了。凡夫众生虽然皆有本具的觉性,但心中始终有三个不定时的炸弹、有三堆垃圾,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也是本具的。悟了道,才知道不需外求、才知道道在哪里,才好修行。

  李刺史悟了以后说了四句话:“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悟道,只是把这条路找到了,接下来还要一步一脚印去走,一步一步修道。一切众生、蠢动含灵皆有如来自性,都有这念心。虽然是有,这念心充满了愚痴、颠倒、邪见、烦恼,有什么用呢?没有用!李刺史了解这个道理,就再请禅师指引如何修行。前面说动静闲忙当中要保养这一念心,就称为保养圣胎。生活中,一个是动境、一个是静境,一个是逆境、一个是顺境,在动静闲忙中,不杂当念,即是保任这念心。


(五)

  禅七是静中养成,出了禅堂,就要动中磨炼,这念心不要跑掉。不但不要跑掉,而且要愈来愈净、愈来愈明、愈来愈定、愈来愈细。佛经上说,众生的心是粗中又粗,菩萨的心粗中带细,如来的心是细中又细,三惑漏尽,没有一点渣滓、没有一点烦恼。虽然有粗、细之别,但都有这一念觉性,不要另外去找。第一步,要把心当中三个不定时的炸弹除掉,把见思惑漏尽──贪、瞋、痴、慢、疑、邪见,这些是很粗的烦恼。

  李刺史问:“第一步我知道了,第二步怎么走?”药山禅师说:“戒除闺中之物。”“闺中之物”就是指男女的关系。贪色、贪爱,是生死的根本。我们用四念处观的方法,化掉心当中的欲爱、色爱。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觉察、觉照。

  悟了以后,还要保任,还要检讨、反省,返照自心,用八万四千法门化除烦恼。佛经讲:“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性德”,即是本具的清净心、菩提心、涅槃心、真空妙有心、无住心。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把心当中的垃圾化掉,这念清净心无量无边的功德才会显现。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化除一分烦恼,就有一分法身,所以佛经里面讲:“烦恼分分断,真如分分现。”这就是“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药山禅师提示李刺史,戒除闺中之物,这是第二步。

  一次药山禅师夜间登山经行,见云开月现,大啸一声。李刺史听闻此事,写了一首诗赠予禅师:“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保持这个觉性,不送不迎,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念心始终任运腾腾,无有障碍,这就是保养圣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月”就是指我们这念心,“云”就是烦恼、无明、妄想。烦恼来了,“啸一声”,照它一下,妄想就没有了,这是作主的功夫。悟了道还要修道,修道到最后,要保任成道。

  佛法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简单,但是佛法普度众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假使对方的根机还没有到,就跟他说简单的佛法,要三根普被。大众在精舍里担任住持,独化一方,修菩萨行;禅七,是更上一层楼,所以跟大家讲佛法里面的精髓。

  禅堂里就是“选得幽居惬野情”,这个就是幽居。“终年无送亦无迎”,这是顿悟自心的法门。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如何无送无迎呢?看到好的境界来了,不要欢喜,这是“无迎”;什么是“无送”?看到不好的境界,也不要排斥,这念心始终如如不动。

  打坐时,妄想来了,不要管它。好的妄想来了、好的境界来了,不要欢喜;坏的妄想来了、坏的境界来了,也不要烦恼,始终保持这个觉性。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赞叹你,也不要高兴;有人毁谤你,也不要烦恼,无送无迎。这就是在保养这个觉性,“终年无送亦无迎”。“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要持之以恒,菩提心、清净心、涅槃心、不动心、真空妙有心才会现前,法身才会现前!

  佛法一个是说,一个是做,说到就要做到,“说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大家出了家,很有福气,要珍惜这个因缘、这个身分,要修菩萨行。修行一个是静,一个是动,要在利他当中完成自利。自利是什么?这念心要作主、要提升、要净化,这就是在自利,禅七,就是静中养成;度化众生,就是动中磨炼。现在还是这句话,“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