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以譬喻示比丘
圖/傳樺










 
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有一天,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向比丘們開示:「譬如有四條極為兇猛的大毒蛇放在木盒裏,如果有一個人從遠方來,欲求生不求死,欲求樂不求苦,心不愚昧也不昏亂,內心沒有牽掛。此時,若是國王或大臣召喚此人來,並對他說:『這裡有四條極為兇猛的大毒蛇,你要小心的伺候,為它們洗浴清淨,並且隨時提供它們飲食,不要讓它們餓著,你現在可以帶它們離開了。』聽到這番話之後,這個人心裏非常害怕,快速離開,卻不知道該往何處去。此人又被告知:『將有五個手持刀劍的人,跟在你的後面,若讓其中一人捉到你,就會毫不遲疑地取你性命。』

這個人既畏懼四條大毒蛇,又擔心被五個手持刀劍的人捉到,嚇得東奔西走,不知如何是好?正當驚慌失措時,此人又被告知:『另有你的六個怨家尾隨著你,他們可以隨時斷你命根,也會任意處置你。』這個人一聽,既恐懼四條大毒蛇,也擔心五個手持兵器的人及六個敵對怨家取他性命,他慌亂地四處奔逃,想找尋藏匿之處。他看見空地,就想藏匿其中,又覺不妥,於是想躲到空房舍或破牆之間,卻又發現這些地方也都是不堅牢的斷垣殘壁;後來雖見到大容器,但也無法提供他藏身。

這時剛好遇到親近的善友,想幫助他脫離苦難,於是好意告訴他:『這個空曠處,賊寇經常出沒,你要小心,若被他們捉到,就只能任憑他們處置了。』

此時,這個人除了畏懼四條毒蛇,還有五位手持兵器的人、更有六個敵對怨家,空墟村落中又有賊寇,只好東奔西逃,繼續往前。然而,橫在眼前的是一片既深且廣的大河,附近既沒有擺渡的船家,也不見有任何橋樑可通到對岸,所在之處又多有惡賊。這時,此人便思惟:『這河水看起來極深且廣,此岸又有多人要我的性命,我該如何橫渡到彼岸呢?對了!我現在可以收集樹枝薪草,用這些草木做成舟筏後,就可以渡到對岸了。』於是,這個人刻不容緩地收集樹枝薪草,將其做成舟筏,專心一意,志不動搖,終於渡過大河,到達彼岸。」

「比丘們!我所說的這些譬喻,你們應當要知道,並思惟解悟其中的義理。四條毒蛇,是指色身的地、水、火、風四大;五位手持刀劍的人,是指熾盛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六個怨家是指欲念及貪愛的煩惱;我所譬喻的空村盜賊,指的是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有智慧的人觀察眼,了達眼根、色塵、眼識皆是虛妄不實、生滅變異,空無所有,無常、無實、無有牢固;繼而觀察耳、鼻、舌、身、意,也是空無所有、虛妄空寂,亦不牢固。以「河水」譬喻四流,即: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大舟筏,是指聖賢所修持的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方便、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是能從凡夫達到賢聖位的八品修道之路。希望渡過大河,即是善用權巧方便的精進力。此岸,喻如執著於身的邪見;彼岸,是滅除執身為我的邪見。又此岸,是阿闍世王國界;彼岸,就是北方多聞天王的國界。此岸,是魔王波旬的國界;彼岸,就是如來境界。」

在座的比丘聽聞佛所說的譬喻,都心開意解,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三十一)》

省思

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若能善解此義,放下執著外境為實有的妄執,假借四大假合之身,精進修行。如譬喻中人,在生活中觀見無常、觀見煩惱怨賊,深體無常之火燒諸世間。以精進力勇猛修行,勇渡煩惱中流,趣向涅槃彼岸。

《無常經》云:「外事莊彩咸歸壞,內身衰變亦同然;唯有勝法不滅亡,諸有智人應善察。」生命雖然短暫,若能聽聞佛法,掌握生命的真義,依法修行,便能用此生度向永恆的生命;永恆的生命便是不被妄想所惑的清淨心,清淨心便是我們的真生命!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