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古印度的舍衛國中,有一位辛苦的父親,獨力撫養一對兄弟。兄弟倆感情很不好,從小打打鬧鬧,誰也不讓誰,若是父親告誡哥哥要慈愛幼弟,哥哥則會頂嘴說道:「你看你多偏心,專疼小兒子。」父親只好轉而教導弟弟要尊重長兄,沒想到弟弟瞋心大起:「你不明是非,是哥哥霸道,有錯在先。」就這樣,哥哥怪弟弟不懂事,弟弟怨哥哥不講理,兩人讓父親傷透腦筋、也傷透心。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兄弟倆從小時候搶玩具、爭對錯,到長大後開始爭田產、分家業。年邁的父親再也勸不動、管不了,只能默默地在旁垂淚哀嘆,祈求奇蹟出現,能有善知識來教化這兩個冥頑不靈的孩子。

這天,一位好心的鄰人勸道:「你們兄弟倆再這樣吵下去也不是辦法,乾脆到國王那兒,請國王評評理吧!」於是,心中充滿怨懟的兩兄弟,為了不讓對方先聲奪人,儘管烈日當頭,均使盡全力,連走帶跑地前往皇宮。兄弟倆沿途為了誰對誰錯,還是你來我往,爭吵不休。就在兩人氣喘噓噓、口乾舌燥的當下,佛陀迎面而來,他們看到面貌莊嚴,徐步安祥的沙門,頓時忘卻爭吵。他們深為佛陀所散發出來的威德所攝受,於是不約而同地迎上前去問訊禮拜,並且詢問佛陀的稱號。

佛陀微笑地看著因緣甚深的兩人,以柔軟悅耳的音聲,善巧譬喻,為說瞋心的過患:若人放縱心中的貪婪與瞋恚,猶如釋放毒蛇與惡獸,在他人受害前,自己早已被惡毒的汁液所腐蝕,功德福報都將消失殆盡。佛陀繼而又為他們開演種種妙法,兄弟二人專注聽法的當下,智慧開顯,煩惱蠲除,當下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回到家後,兩兄弟至誠地向父親懺悔,並且說出自己得道的因緣,年老的父親聽了之後,歡喜不已,心中的擔子終於可以卸下。過了不久,老父親命終捨報,因法喜感恩的善念,往生至天上,他為了感念佛陀的恩澤,來到佛前,頂禮供養,佛陀也為其說法,當下即證須陀洹果。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七》

省思


眾生所結因緣有善惡、深淺之別,但是如能同入佛法大海,即如四流歸復一味,必能解冤釋結,頓捨情愛牽纏,同霑法益。所以,不論冤親敵友,若能夠彼此提攜,互相接引,轉惡緣為善緣、化塵緣為法緣,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修行路上也必能有所成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