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本期主題:改過必生智慧







經云:「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修行當反省檢討、知過改過,不僅增長智慧,
更能步步提升、由凡轉聖,邁向光明人生。


以過為階 圓滿菩提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星靖法師


  過去做實驗時,發現無論做何種實驗,總要在多次的實驗中累積經驗,排除種種錯誤的因子,才能得到好的結果。一個成功的實驗,其實都是改正錯誤的累積。不僅做實驗如此,做人也是同樣的道理,改正錯誤,必定也會令我們朝光明的方向前進。古德云:「過而能知,可以謂明。知而能改,可以即聖。」過錯是打磨內心智慧寶劍最好的磨刀石,要成賢成聖,必定要從改過開始。

覺為本改往修來

  學習改過,須從知善知惡開始,要多聽經聞法、建立正知見。經論中告訴我們身而為人的善惡標準是身口意三業是否清淨,若三業不淨,造殺盜淫、起貪瞋癡便屬於過失、惡業。「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若能止息惡業,便是善行的起點。為善去惡是改過的具體落實,是修行的具體實踐。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覺」,古德云:「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知過就是覺察,時時注意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是否清淨。不僅要覺察自己的過失,還要能誠實地面對它,無有覆藏。儒家云:「小人之過也必文」,若總是文過飾非,不僅無法改正,還容易患得患失,這念心始終無法獲得安寧、自在。發現過失後要「能改」,就是要覺照,思惟佛法的道理,把內心的煩惱照住、照破。當煩惱心漸輕,清淨心便逐漸現前,與覺性一念相應,就是覺悟。始終安住在這念清淨心上,便能成賢成聖,乃至最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藉由覺察、覺照、覺悟的工夫,改往修來,必定能成就自己的道業。

  經中記載,一次佛陀為大眾開示時,阿那律尊者不慎睡著了,佛陀便訶責道:「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尊者聽了之後生大慚愧心,痛哭流涕、自責不已,發願要精勤改過,一心向道,因此七日不眠,思惟佛陀所教導的道理,最後成就了阿羅漢的聖果。因為尊者發起至誠改過之心,並且精進用功,因此成就「天眼第一」,可見欲成就道業,當以改過為階。

勤懺悔圓滿菩提

  開山祖師開示:「每個人都有過失,假使知道反省、慚愧懺悔,一樣可以獲得清淨。」曾經有一次擔任早課悅眾,漏敲了一聲木魚,當下非常希望沒有任何人注意到,就這麼過了算了,結果自己整個早課都在為那一聲木魚忐忑不安,直到靜坐時才發現這個自欺欺人的心態。檢討自己這文過飾非心念的背後,其實隱含的是自己強烈的我執,希望有好的名聲、形象等,不願承認自己的過失,使內心不踏實。

  然而掩飾自己的過失不僅長養惡習,也無法成就種種善法。若看到過失而不面對,便容易繼續造業,招感苦果;若能心生悔過,便是惡業的停損點,一步步趨向光明。反省過後,主動將事情告訴梵唄組長,心中的忐忑化為心安,也稍稍地化除內心的執著,得以將過失化為經驗,不斷地進步。藉由改過,化除內心的煩惱,真正是「懺悔得安樂」。

  經云:「有二種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無論是哪一種,最終成就的佛果都無二無別,佛性亦是不增不減。了達善惡本來性空,自性本具無量功德,只要改過,人人都能成賢成聖,是佛法最殊勝難得之處。修行的路看似很長,但從凡夫直至成佛,始終都不離開改過的這念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只要具足恆心與毅力,下定決心改過,一步一腳印踏實地努力,便能以改過為階梯,直登自性靈山,圓滿菩提!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