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本期主題:慧觀離瞋向光明







經云:「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一切法緣起性空,因緣無常生滅,瞋心亦是虛妄不實。
時時以正觀智慧如理思惟,以佛法的智慧化解瞋惱,
不落憎愛兩邊,人生即是光明,當下解脫自在。


思惟慈心滅瞋毒──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一般人認為火災、水災、風災是天災地變,卻不知道天災地變是由每個人內在的貪心、瞋心、癡心所招感來的。因為我們心當中有三毒的存在,所以就有風災、水災、火災。如果每個人都能息滅自己的貪心、瞋心、癡心,這個世界就會風調雨順,成為人間淨土。

念念慈觀 離於瞋恚

  佛法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說:「火燒功德林。」瞋就是無明火,瞋心一起就會招感火災。如果遇到一點點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發脾氣、起瞋心,不知道忍讓,平時所做的功德就被無明火統統燒得光光的。而且瞋心一起,身體就會產生出毒素,破壞身上的細胞,人就會生病。很多人一發脾氣,就氣得面紅耳赤,乃至氣到心臟病發、昏倒,所以佛法稱貪、瞋、癡為三毒,這實在不是形容詞!瞋心的煩惱會毒害我們的身心,也會障蔽善根讓人墮落惡道,瞋心重的就墮入修羅道,或墮入毒蛇猛獸;現在起什麼心,將來就會感什麼果報,真正是一個障礙,無論任何人都必須戒除瞋心。

  要戒除瞋心,當觀一切有情都在受苦,心生慈悲,就可以對治瞋心。有情就是指一切眾生,眾生都在苦海當中,所謂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苦,有種種不如意,受盡種種煎熬、苦惱,用這種觀法,讓我們時時刻刻想要去救度眾生,就可以轉化我們的瞋心。經云:「佛觀眾生如一子」,佛把眾生都當作在迷的子女。子女做錯了事,是因為他還沒長大、還不懂事;觀察眾生就像是在迷的小孩,遇到他們用種種不合理的方式來對待,自然就會慈悲包容。這樣一想,瞋心馬上就能停止、轉化。

  瞋心可分成三種,非理瞋、順理瞋、諍論瞋。「眾生緣慈」可以對治非理瞋;「法緣慈」可以對治順理瞋;「無緣慈」可以對治諍論瞋。以這三種方法起慈悲心,就能對治一切無明煩惱,這是轉煩惱成菩提的法門。

  「眾生緣慈」,就是對一切眾生起慈悲心。「法緣慈」,就是觀一切法緣起性空,悟到諸法無我所起的慈悲心。「無緣慈」,無緣就是與我毫無瓜葛、沒有緣的人,我也要對他有慈悲心、照顧他。眾生都有人我、是非種種分別,一般人只知道照顧自己的家庭、父母、夫妻、兒女,認為這些人與我有緣,所以應該要照顧。「無緣慈」則是基於人人都有佛性、動物也有佛性都是平等的,都應該慈悲照顧,這就是佛經所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道理。

  在平時就要養成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這三種觀念,假使不知道這些道理,就會有彼此看不順眼的情形。例如自己在打坐,旁邊有人走來走去,便覺得別人在擾亂自己,總是看別人很討厭、不順眼。所以要修慈悲觀,思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理;其次要修緣起性空觀,觀一切諸法都是緣起性空,緣生無性,沒有能擾亂之人,沒有所擾亂的境界,統統都是緣起,當體即空,證到了空性,瞋心自然就沒有了。這些道理都是要在平常去落實,佛法不離生活,在生活上把一切因緣處理得好,就是佛法。每個人都要了解這些道理,假使不了解,瞋心就無法對治。

息滅三毒 超凡入聖

  想要超凡入聖,就是要在這念心用功,所謂「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歇就是「息」,息滅貪瞋癡三毒,這念心不起貪、瞋、癡、慢、疑、邪見,也不攀緣顛倒,保持念念分明。假使自己瞋心太重,心裡都是煩惱,作不了主,甚至嘴巴忍不下來、出口罵人,一點點都不能忍,這就是本心不在了,轉入眾生性、轉入獸性,這樣就與道相違了。

  所以這念心要時時刻刻安住,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保持覺察覺照,觸物起照,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我們在靜當中、在打坐時,保持一念不生就是正念,在動的時候起心動念都是善念,善念也不執著又歸於無念,「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這樣才是真修實悟。

  悟到這念心就是聖,沒有悟到這念心就屬於凡;進一步,不但是要悟到這念心,而且還要做到保養聖胎,行住坐臥不離當念。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學佛的身、學佛的口、學佛的心,聖者,通也,於事於理都能做得到,不但是身聖、口聖、心也要聖,這樣絕對可以得解脫。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