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本期主题:众志成城,功成始于无我







古德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世间万法,皆须众缘和合方能成办。
了达此理,以无我为基,集众人之力广行众善,
功成不居,心无所着,则能于菩萨利生事业中,成就真实功德。


一切妙行在无我中成就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星宁法师


  《华严经》云:「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菩萨发菩提心,以无我之清净心修习六波罗蜜,在利他当中除去自心烦恼垢,进而成就殊胜妙行。

行无所行 三轮体空

  「妙行」为大乘菩萨修行不可思议之行门,广修六度万行,行无所行,即是妙行。「无我」指一切法因缘和合而有,因缘散灭归无,没有恒常不变的存在。能够了达一切法因缘假合,如梦幻泡影般虚妄不实,修一切善而不执着一切善,必能成就菩萨殊胜之万行。

  所谓「修善积福」,福德自修善中来。但所得是有漏的福报,还是出世间无漏功德,差别就在是否以无我之心而修。南朝梁武帝问达磨祖师:「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磨祖师回答:「实无功德。」为何梁武帝修了这么多善法,达磨祖师却说没有功德?因为世间善法是生灭的,若执着所修善法,或希望有所回报,以有求的生灭心修善,则所得只是人天福报。

  真正的功德是无漏自性功德,这念心具足一切善法功德,不假外求。菩萨了达一切法缘起性空,能运用缘起积极利他;又能不住缘起,即做即了,故《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了善法而不执着,没有能修善的我、所利益的众生,以及所修的善法,达到三轮体空,才能契悟无为法,成就无上菩提。

  《金刚经》第四分为「妙行无住分」,阐述无住行施才能成就妙行的道理:「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在生活中,当检视自己修善时是否有所住,例如法会动员,认为在内坛穿海青的组别较好;听到他人赞叹觉得开心,听到负评而心生委屈;觉得自己的方法最好,听不进他人的建议……这些都是有所执着的布施。欲成就无住妙行,须不住六尘,一切无所住,随顺因缘,与人和合共事,以利他之心修万行而无所行。

空华万行 寂灭菩提

  一场法会的成就,全赖众缘和合;佛法的兴盛,在于僧俗四众和合,同发上求下化之愿弘法利生。无我,方能和合;和合必能众志成城,成就妙行。修行人当时时观照这念心,无论领任何执事、做任何事,都能安住其心,不起分别,无爱憎取舍,这念心无我、无人、无众生,则无入而不自得。

  民国二十三年,高龄已九十五岁的虚云老和尚,重修曹溪祖庭南华寺。老和尚重新规划南华寺格局,计划将修复过的部份全部拆除重建。有人问老和尚是否有把握作较佳之重建?老和尚回答:「但事如应为,便当即做,做得一寸是一寸,做得一尺是一尺。盖事果应为,我纵不能完成,必将有人继起。」老和尚以不忍圣教衰之悲愿重兴南华祖庭,完工后交予弟子主持,带着一衲、一笠、一拂、一铲、一背架,又往云门兴复大觉禅寺。民国四十八年,虚云老和尚一百二十岁,手执禅板对弟子说:「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就要认真做去。做好之后,就要像这块竹板一样,空无所有。」

  虚云老和尚以其一生行谊教导弟子,唯有无我,才能众缘和合,成就大事。古德云:「修习空华万行,安坐水月道场,降伏镜像天魔,证成梦中佛果。」修行人但问耕耘,不须求收获,认真而不当真,以无我之心成就菩提妙行。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