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本期主題:眾志成城,功成始於無我







古德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世間萬法,皆須眾緣和合方能成辦。
了達此理,以無我為基,集眾人之力廣行眾善,
功成不居,心無所著,則能於菩薩利生事業中,成就真實功德。


隨緣任運菩薩行──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所謂因緣,一個是因,一個是緣。佛法講諸法緣起、緣起性空,就是告訴我們一切法都是仗因托緣、因緣和合所生,沒有自性、是空性。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就能破除眾生的常見和斷見,破除執著、愚癡,得到正見,就能得解脫。

  以樹為例,眼前這棵樹就是因緣和合所生、沒有自性,所以是個假相。知道這棵樹是假相,無論它的葉子是黃、是白、是紅、是綠,我們自然就不會心生執著。假使不知道緣起的道理,看到這棵樹很漂亮、很壯觀,執著這棵樹就心生掛礙了。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觀法無我,觀就是想、就是思惟,思惟一切法都是緣起,不能獨立存在,都是無我、虛妄的,自然對一切善善惡惡、是是非非的因緣,就不會執著了。

因緣具足事易成

  既然諸法都是仗因托緣所生,「因」和「緣」如何去配合就很重要。一個是過去的因緣、一個是現在的因緣,過去沒有種善因、善緣,現在也不會有好的因緣,因此做什麼都不順利;現在沒有種善因,未來也處處都是苦惱。所以佛法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以大乘佛法來講,知道諸法緣起的道理,不但不逃避現實,更要建立緣起、運用緣起、積極面對現實,菩薩行就是如此。

  菩薩除了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還要明白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緣起,運用假有廣設方便、普度眾生。例如我們建道場、建精舍、成立佛教學院、舉辦種種法會……就是在建立出世法的緣起,來度化眾生。乃至我們在這個地方修行、研究學問,要有老師、講堂,要吃、要住……這些也都是緣起,假使沒有這些因緣,我們的學業、道業也無法成就,生存也會有困難。所以不知道建立緣起、運用假有,只是坐在這裡等待,是無法弘揚佛法的。因緣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去努力,知道諸法緣起、因緣假合、是空性,我們就會積極建立因緣、創造因緣,努力了心不執著,成功了不歡喜,失敗了也不起煩惱。

  佛法講「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留給自己反省檢討。」功德善法能夠成就,也需要因緣:有三寶的加持,釋迦牟尼佛、過去的祖師為我們留下佛法,我們才能成就善法,所以功德歸三寶。同樣地,假使眾生不來護持佛法,我們也沒有辦法建道場、修行,這一點一滴都是因緣和合所成就。所以雖然因緣假合,也不能把因緣抹殺掉,因為離開了假有,就離開社會、眾生,也無法圓成佛道,所以菩薩行重視因緣,建立緣起,運用緣起,還要不住緣起、不執著因緣。雖然世間一切都是假的,不妨借假修真,修一切善法,不執著一切善法,藉種種因緣來達到自利利他、弘揚佛法的目的。

隨緣無我度眾生

  「隨緣十四句」可以作為我們弘法、行菩薩道的方向:「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緣去緣來,緣生緣滅;隨緣任運,知進知退;廣結善緣,開創新機;善緣和合,成就大事;得之勿喜,失之勿憂;堅住正念,任心自在。」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就是我們要隨著外面的善緣來弘揚佛法,在精舍裡講經說法、開禪修班、辦法會、乃至做佛事……隨著這些活動因緣來弘揚佛法。「不變」,隨著一切俗諦因緣來弘法,但是「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這念心始終要保持如如不動、了了分明、作得了主,這就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則是這念心在如如不動中,還要採取主動,積極弘揚佛法,所以「不變」中還要「隨緣」。

  「緣去緣來,緣生緣滅」,世間上的一切都是因緣,一切法都是因緣假合、是空性、無我,但是離開了這些因緣,我們也沒辦法修行、弘揚佛法。自己靜坐用功、精進修行,這是自利;想要普度眾生,就要運用種種因緣,因緣和合才能成就萬法。《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是如如不動、乘如實道,「來」是來成正覺;如來即無所從來、無所從去。這念心一個是體,一個是用,能夠如如不動,還要積極主動地隨順因緣弘法度眾,同時又不妨礙這些因緣來來去去,這就是大乘佛法中大慈悲心的展現。

  「隨緣任運,知進知退」,《華嚴經》云:「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隨著世間上各種因緣行菩薩道,不管善人、惡人都要度化,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樣,無幽不照;但也不能隨著因緣就流於世俗,那就墮落、染污了,所以還要做到「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隨著種種因緣度眾,這念心始終能保持如如不動、保持作主,隨順因緣知進知退。該進的就進,該退的就退,該取的就取,該捨的就捨,對於種種因緣都要看清楚、要有智慧。

  「廣結善緣,開創新機」,在道場要廣結善緣,無論是男女老少,任何人來到精舍都要招呼、微笑歡迎,廣結善緣,因緣和合了才能夠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善緣成就了就是功德,若是沒有善緣,功德也沒辦法成就。譬如建設道場,要有錢、人緣、法緣……需要種種的善緣,如果平時沒有廣結善緣,就沒有人來聽法,所以「善緣和合,成就大事」。

  功德、善法成就了,還要「得之勿喜,失之勿憂」。成功了,也不要歡喜。因為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成功是大眾發心成就的,自己不過是藉這個因緣來努力,所以功德、福報應該歸大眾,因此「得之勿喜」。「失之勿憂」,失敗了也不要煩惱,明白因緣不具足,是自己的功德法財還不夠,所以還要繼續不斷地努力。

  最後要做到「堅住正念,任心自在」。「堅住正念」就是諸位聽法這個心,定慧等持;「任心自在」,心當中要空,要自在、平靜、安詳,做到了就是保養聖胎;如果沒有做到,一切就統統成了生滅法,隨業流轉。大家要把這十四句都了解,這是我們落實修行,弘揚佛法、自利利他、行菩薩道的方向,希望每一位都要發菩提心、發精進心、發長遠心,朝這個方向來努力。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