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本期主题:广行布施福无边 身心安乐契菩提







《大智度论》云:「布施之福,是涅槃道之资粮也。」
悭贪是障道之因,多欲苦本。
以清净、无求之心广行布施,在欢喜付出、慈悲利他中,
必能舍除贪爱执着,成就无上菩提。


自利利他行布施

文/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三年级 星焰法师


  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人人皆有恻隐之心,例如见到有一小孩掉落到井中,心中马上会生起怜悯之心。这样内心的反射,不是为了想要结交小孩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得到邻里的称赞,更不是为了避免恶名,而是出于一种本具的善心。这种善心,只是纯粹不愿见到他人受苦受难,人皆有之。

因大悲心 助施众生

  《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基于本具的慈悲心,我们会想伸出援手解救那落井的孩子,使他免于死亡的恐惧,这就是布施当中的无畏施。同样地,希望他人能够免于匮乏,因此发心提供财物资助需要的人,就是财布施。而见到有人遭遇逆境,以佛法知见令对方心开意解,走出困境,则是属于法布施。无论何种布施,其因心无不是希望对方能离苦得乐,乃至究竟解脱。外相上是布施给予,帮助一切众生,实则是帮助自心长养慈悲、化除悭贪。

  《佛遗教经》云:「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过去迦旃延尊者见到一位贫穷困苦的老太太,尊者知道老太太今生的贫穷,是过去生的悭贪所招感,因此循循善诱地教导老太太布施的法门。于是老太太恭敬地布施了一碗清水给迦旃延尊者,尊者接受供养并为她祝愿,接着教她持斋、念佛等种种功德之法,要她回去之后当恭敬作务,思惟观佛,勿生恶念;因为修了布施的善法福德,便将宿世的贫穷,转化成了来生的人天福报,去除了因为多欲而带来的苦恼。因此我们在布施时,也要返照自心,检视看看自己所拥有的,在这当中有多少是真正需要的?又有多少是来自过多的欲望和贪着?借由布施,对治和化解自己心中的悭贪;当心中的贪心去除了,时时无求无欲,那么无论身在何处,都是富乐安隐之所。

悟无为法 次第行舍

  《达磨二入四行观》云:「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为利他而行布施,能够长养慈悲心;为度脱自心的悭贪而行布施,则是自利。修行初初开始也会追求善法,乃至想求得开悟。这种有所求的心,却也让我们迷失。若能进一步用智慧心观照,修一切善,而不执着一切善;在布施的当下,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成,心无所求,安住于无为法,慢慢就会与理相应。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在一次次的布施当中,关照众生,提升自己,心得平静安详,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萨法门。借此增上因缘,化除心中烦恼,渐渐和佛菩萨的智慧相应,果上即是殊胜的佛果。布施法门功德微妙,次第清晰而具体可行,如此福慧庄严之路,必当行之。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