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本期主题:慎言养德 人所敬信







古德云:「学道之士,凡有所欲言,当筹之于心,
揆之于理,离诸谄曲,质直无伪。」
行者庄敬自觉,言寡尤,行寡悔,令人如沐春风。
但净口业,自植厚德,远离颠倒,直契无为。


慎避口过 从心出发

文/普贤精舍研经禅修班学员 法语


  犹记得第一次从皈依证上看到自己的法名「法语」时,心里好欢喜,觉得这个法名特别殊胜好听。待欢喜过后冷静下来,则深觉这个法名一定有它深层的意义,我想,就是让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留意说话。

  反省自己是属于藏不住话的人,和熟识的朋友之间更喜欢开玩笑、打打闹闹,也一直以为这样是彼此热络的表现。然而,过去自己曾经有过几次因为失言、开玩笑,导致友情决裂的悲惨经验,即使后来恳切道歉,对方仍不接受;也曾经因为自己的情绪和失落感,口不择言,造成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逐日对立,彼此陷入困境。

  薰修佛法后,思惟佛陀开示的口四过: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才惊觉原来不只是讲脏话、骂人、欺瞒谎言,属于不清净的口业,众生习性中的拨弄是非、说无意义的玩笑话,也是造口业。回首自己在说话这件事情上常踢铁板,造成人际关系上的紧张和苦痛,除了告诫自己应当远离口四过,也努力要求自己在语言上从修习「忍」力开始,宁可不说,不要话多,戒掉轻浮的习惯,期许「生处转熟,熟处转生」。

  经过一段时日反覆练习,加上诵经、打坐定课,更加体会到语言看似是彰显于外的表达,实是源自内心,不论是心存故意,或是不经大脑脱口而出的话,其实都是内在习气的展现,正如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曾开示:「众生内心有瞋心、嫉妒、骄慢等烦恼,因而易犯种种口过。」因此更须常思己过,惭愧忏悔,修身养德,净化内心,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刨根除弊。

  所谓「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现在由于话说得比较少,因而感受到内心安定的力量,与人沟通上少了很多争执,也更能听出对方话语背后的心理感受,达到真正沟通的目的,不但人际关系变得和谐,亦避免许多无谓的祸端。期勉自己慎避口过,勤修十善,以柔软语、赞叹语、诚实语、质直语布施与人、广结善缘,令自己和众生得无畏,让法水更加入心。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