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本期主題:在悲智願行中 圓滿修行之路







古德云:「菩提心者,即悲智願也。一切菩薩皆安住此心,行菩薩行。」
菩薩行者,觀眾生如一子,
依大悲心發四弘誓願,
以行滿願,廣行六度萬行,
運用緣起、不住緣起,成就般若妙智,圓滿無上菩提。


利他中完成自利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三年級 星相法師


  生活中,我們常會以菩薩來尊稱別人,讚歎別人具有慈悲心、願心或善行。然而什麼是菩薩呢?菩薩,梵語是「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簡稱「菩提薩埵」或「菩薩」,舊譯為「大道心眾生」,指志求無上道者;新譯為「覺有情」,指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

見苦起悲 因悲發願

  一般提到菩薩時,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四大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大行普賢王菩薩。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修行人成就佛道的四大行門:悲、智、願、行。菩薩在發心行菩薩道前,都是因為看到眾生所受的種種苦厄而興起大悲心,希冀救拔眾生從苦中出離,從而發大願利益眾生,進而以行滿願,在利他中完成自利,最終成就佛道。

  如何效法菩薩的悲、智、願、行?首先,見苦起悲。所謂「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的一生,被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等八苦所逼惱,使身心不得自在,這些苦每個人都會經歷,無一倖免。當看到眾生承受這些苦時,要生起大悲心,別人受苦猶如己苦,當盡己之力幫助對方拔除其苦,即便只是隨手的小善,如幫人開門、提重物,或給對方一個善意的微笑,都不吝於付出,乃至能以佛法幫助對方,令得究竟解脫。

  其次,因悲發願。《大智度論》云:「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願,就如駕駛車子的人,一部車性能再好、馬力再足,若沒有駕駛者也無法起動,更別說要達到目的地。有願力,才能精進不懈地往目標前進。每日除了發四弘誓願外,亦可在每個當下隨因緣來發願,讓自己時時都存有利益他人的心念,悲心無量、願力無量。

智行滿願 佛果可期

  最後,以智行滿願。有了悲心願力之後,更要依自己所發的願,在日常生活中有智慧地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圓滿自己的願。例如,見人因習氣而生苦時,以身口意善行幫助對方,先用愛語攝,說柔軟語、讚歎語,使對方解除心防;再投其所好,拉近彼此距離;等善緣具足,進一步以法布施,令其知因識果,從斷除習氣上努力。

  經典中記載一個公案:過去有一國人民廣為諸惡,凶暴難調,佛陀的弟子及五百大阿羅漢一一前往度化,卻無功而返,並且受到輕蔑及毀謗,佛陀於是派遣文殊師利菩薩前往度化。文殊菩薩到此國後,讚揚每個人的優點,也讚歎國王的德政教化,使人民純樸善良。由於文殊菩薩的愛語攝化,舉國人民歡欣不已,手持上好衣服、飲食,至誠供養菩薩。文殊菩薩見時機成熟便告訴大眾:「供養我不如供養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若能誠心供養,則福倍無量。」此國人民因文殊菩薩的善誘化導,善根現前,便前往佛所,向佛陀恭敬頂禮、供養。佛陀為大眾開示法要,大眾法喜充滿,皆得不退轉。

  經云:「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以大悲心為首,修習一切佛法。」論亦云:「菩薩求佛道,應當學一切法,得一切智慧。」修行人欲成就佛道,當學習菩薩的悲智願行,行種種利益眾生之事,由事上實踐,慢慢斷除我執及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在利他中完成自利。雖然現在自己仍是凡夫,但只要肯發心,願意向菩薩學習,時時以悲智願行為方向,利樂有情,不但當下即是菩薩,相信成就佛果必當可期。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