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本期主題:在悲智願行中 圓滿修行之路







古德云:「菩提心者,即悲智願也。一切菩薩皆安住此心,行菩薩行。」
菩薩行者,觀眾生如一子,
依大悲心發四弘誓願,
以行滿願,廣行六度萬行,
運用緣起、不住緣起,成就般若妙智,圓滿無上菩提。


願廣則行深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星堅法師


  學院教室走廊上掛著一幅書法,內容為唐代義淨大師〈取經詩〉:「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唯冷結,砂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提醒著每一位佛教學院的學僧,今日佛法的興盛,皆是祖師大德以悲智願行一點一滴所成就。

觀眾生苦 發菩提心

  東晉時期的鳩摩羅什大師,二十歲已成為西域地區的佛教領袖。他的母親問:「大乘佛法將仰賴你傳揚東土,但此行對你毫無利益,應如何是好?」鳩摩羅什大師回答:「必使大化流傳,雖苦而無恨。」歷史上同樣有名的玄奘法師,縱使印度十八國王禮謁挽留,仍發願將佛法帶回中國。正是憐憫眾生、廣傳佛法的願心,因而能夠不戀名利、不畏刀斧、不懼流沙、不怯強權,最終跨越種種磨難,圓滿自己的菩提路。

  所謂「觀眾生苦,發菩提心」,正因為切身感受眾生所苦與需要,縱使自己能力有限、時間有限、體力有限……也會奮發精進、向上提升,做眾生心中的依怙。自己在擔任梵唄組長期間,經常返照自心,當組員因表現不佳而沮喪放棄時,便會思考自己該如何給與協助。即使重覆練習十次、二十次亦不厭煩,從最初到最後都陪伴在旁,運用善巧方便給與更有效的幫助。一念慈悲使自己的心更柔軟、更包容、更有智慧,他人也漸漸增長信心、樂於練習。每一天早晚課誦的功德,便在和諧、歡喜當中共同成就。

  若發心一直住著在事相上的作為,不但無法得到修行真正的利益,甚至會衍生壓力與煩惱。譬如輪值叩鐘執事,若只當作規定去按表操課,沒有隨文入觀發起利益眾生的慈心,即使敲響十年、二十年的鐘聲,也無法成就救拔眾生的功德。開山祖師曾開示:「藉由聽聞鐘聲,反聞聞自性,本具的清淨心現前,就能證得圓通的境界,進而希望一切眾生,也能從聞鐘聲,進而成正覺。因此,在早晚課誦叩鐘的時候,心中一定要發這種悲願;有了這種願心來叩鐘就有靈感、就有功德,就能度三塗惡道乃至法界一切眾生。」若在每個發心的當下皆能如是發願,即便是挑菜、打掃等日常出坡作務,無不是護持所有修行人安心辦道最殊勝的功德。

菩薩用心 樂修利他

  當時間都布施於他人,那麼自身修行又該如何成就?過去弗沙佛時代,有二菩薩,一名釋迦牟尼,饒益眾生心多,為自身少;一名彌勒,多為己身,少為眾生。當與釋迦牟尼菩薩有緣的眾生機緣成熟時,弗沙佛便慈悲度化,使釋迦牟尼菩薩一心精進,於是超越九劫,比彌勒菩薩先圓成佛道、利益眾生。《大智度論》云:「菩薩從初發心,作誓願:當令一切眾生得歡樂,常為一切,不自惜身;若惜身者,於諸善法不能成辦。」憫一切眾生苦,不捨一眾生,正是菩提道最重要的資糧。正因廣修利他、覺他的菩薩願行,才能成就覺行圓滿的究竟佛果。

  中峰明本禪師云:「勞自己之力,安他人之念,是菩薩用心,但存此心向道,則道無有不相應者。」在菩薩道場修行,便是從發心當中調整自己,所說、所行皆能從慈悲心、無我心出發。將利他、覺他落實於修行當中,顯發本具的清淨智慧,自然在一言一行中與法相合、與道相應,定能以慈悲、正念,克服種種困境與障礙,圓滿自利利他的菩薩願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