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本期主題:在悲智願行中 圓滿修行之路







古德云:「菩提心者,即悲智願也。一切菩薩皆安住此心,行菩薩行。」
菩薩行者,觀眾生如一子,
依大悲心發四弘誓願,
以行滿願,廣行六度萬行,
運用緣起、不住緣起,成就般若妙智,圓滿無上菩提。


悲智願行 圓成佛果──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中國的佛法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目標就是要趣向佛果、成就佛的果報。佛的果報就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要想達到這個最圓滿的果報,就必須從因地上去修行。菩薩是因,佛就是果。佛法中有四大菩薩,觀音、文殊、地藏、普賢,代表我們在因地修行實踐的方向。觀音菩薩代表大悲,文殊菩薩代表大智,地藏菩薩代表大願,普賢菩薩代表大行;本著大悲、大智、大願、大行的菩薩願行去努力,將來所成就的,就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的果報。

大悲為本 以行滿願

  修行要發大願,本著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種大願度眾生,不但人道的眾生要度,連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十方世界所有眾生都要度;不但是現在要發大願,盡未來際也都要發願;願心廣大、菩提心廣大,就能證大菩提,這就是大願。

  大願是由大慈悲心所生,我們有了大慈悲心,無形中自然能發起大願、自然能落實行持。如何發起慈悲心?就是要觀眾生苦,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如同儒家所說「四海之內皆兄弟」,眾生在三界苦海中,要協助他們把錯誤的觀念轉過來,就要為眾生開闢一條光明的道路。例如建設道場就是為了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不是為自己的名、自己的利,純粹是一種慈悲,這個悲願無有窮盡,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就是大慈悲心的體現。

  有了慈悲心、有了大願,如果什麼都不去做,修行也沒有辦法成就,所以要修普賢之大行: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就是普賢。《華嚴經》云:「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令眾生歡喜,這個就是菩薩的大行。如何令眾生歡喜?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修善法不能離開社會、離開眾生,有眾生才能成就菩薩的功德。例如在家庭中,夫妻間要和氣,互相尊重、忍讓;父母要慈愛子女,子女對父母要盡孝。在學校學生要對師長恭敬,在公司下屬對主管要恭敬,主管也要愛護下屬,這些都是菩薩行。明白這些道理,做人做事都做到了,在事上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理上,這念心也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普賢行、普賢菩薩就在我們左右,生活處處都是道場,家庭是道場、上班下班是道場、社會是道場,在寺院裡聽經聞法也是道場……如此就能將修行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福慧雙修 佛果圓成

  修普賢的大行,以行滿願,但如果沒有文殊的大智,修行還是不能有所成就。修善的時候,假使有事無理,缺乏智慧就容易產生執著,處處都是執著,對修行就成了障礙。所以進一步必須本著文殊的大智慧,了知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無我相、無人相,修了善法不執著善法,始終不離當下這念心,這個就是智慧,這樣才能得到解脫。因當中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能所俱空;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能所俱空;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能所俱空,統統回歸於這念心,將來的果報就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這就是大乘佛法的思想。

  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而成佛道。所以修行是一條長遠的道路,不是一生就能修成佛果,我們今生會來修行,都是過去累積的善根。佛經上說證羅漢果,最快須要三生,最慢要六十小劫。大眾聽到三生、六十小劫,可能覺得很長,但是其實也不長呀!說不定大眾過去已經修了二生,今生再聽到佛法,最後一生,馬上就能悟道。

  修行學佛如同讀大學修學分,要修福德、修智慧,要發長遠心。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談空說有,應機施教,廣度一切眾生,智慧像泉水一樣無有窮盡,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有了大悲心、大願心,經過長時間努力修行,因而成就佛的智慧。我們現在修行也是如此,不要得少為足,要把心量放寬,依著悲、智、願、行來落實修行,福德、智慧增長,一定能成就自己的道業。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