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本期主題:待人處事之道──四箴行







古德云:「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
開山祖師親擬的「中台四箴行」,言近旨遠,近為立身之方,遠為成佛之基,
攝化眾生、淨除心垢,日用之間,盡是自利利他菩薩行處。


雕琢心性的鑿刀

文/見疇法師


  中台世界博物館中,供奉著一尊漢白玉佛像,它的玉質瑩白透潤,佛像安詳的臉龐散發柔和的光澤,即使歷經千年的朝代迭起,也不折其輝。在玉質的映襯之下,佛陀的慈顏,總令我憶念起開山祖師言傳身教的典範。

內外一如智德具

  孔子曰:「君子比德於玉。」玉,在中國象徵著五德──仁、義、智、勇、潔。玉的光澤溫潤柔美而不刺眼,如同仁之溫厚;它表裡通透,恰似義的坦蕩真實;敲擊聲清揚卻不刺耳,一如圓融的智慧;它寧折不彎,好比勇的堅毅;稜角銳利卻不傷人,就像君子高潔的品性。

  五德在古代是建立人格的基礎,人格是成佛的基礎,而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將做人的基本原則,轉化為現代的語言,易懂易行,此即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

  四箴行說來簡單,實則不然。初出家時,以為是「三歲孩兒能道得」的羽量級行門,直到好些年後,才體認到這是「八十老翁行不得」的畢生功課,因為從外在行為到內在念頭,都要達到細緻的觀照與全然的善念,絕非一兩天、一兩年能夠做到。

  不論出家或在俗,修行都會遇到現實中的考驗。例如,面對上屬責難,是否能不失敬重的心?要為組員擔責時,是否可保有慈悲的善念?受到非理對待,還能否和氣以待?做事認真卻被嘲弄,是該堅持亦或隨波逐流?此時,心掙扎著:如果對上以敬,會不會變成盲目順從?如果以慈相待,對方會不會逾越侵犯?假使以和對人,會不會變得毫無原則?對每件事認真以待,會不會被認為難以相處?

  在多次進退兩難、跌跌撞撞的摸索中,自己跌出兩個體悟。首先,四箴行並不是分開進行的各別條目,而是一即四、四即一,每一箴行都必須具備另三,因為缺乏尊重的慈悲、不帶慈心的和氣、失去和氣的認真嚴謹、沒有真心誠意的恭敬,都會流於表面形式。

  再者,四箴行的落實方針,建立在「真」之上。「真」並不只是「真誠」,它背後真正要傳達的是「真理」。真理有二,其一,是佛陀的教理,其二,是這念心。也就是說,是否有做到敬慈和真,並非只以外在行為來判斷,而是動機、發心與知見,皆須與佛法真理相符,因為正確的取捨來自正知見,正知見來自不間斷地薰修教理、反思內化。以此為起點,履以敬慈和真,在對上、對下、對人、對事中修正自身的行為,才能趨於真正的圓滿。

  當漸漸達到表裡如一、內外一致,心的純淨本質將會開展,本具的智德如花盛放,當這一念真心現前,就達到「真」的至高點。敬慈和真會從外在的規範,轉為如同呼吸一般的自然,並處處具足應對的智慧。

鑿去煩惱顯真性

  《大乘起信論》云:「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中台四箴行,如同鑿去煩惱鑛垢的利器,它既廣括一切善法,也是方便入門的下手處;不僅是一生奉行的圭臬,更是成道的根本。它開鑿出深埋在習氣中的佛性,使其燦燦明淨,讓我們從黯然無光的璞石,還原出該有的莊嚴與慈悲,開始具備佛的輪廓。

  漢白玉佛像終究只是雕像文物,並非真正的佛,但作為人,我們有珍貴的這念心,可以改正行為、改寫未來,一步步達到聖賢之境,熠熠照亮一切有情。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