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本期主題:隨緣作主生智慧 心無所求歸自性







古德云:「於非法法應無所求,於是法中無求而求。」
菩薩行者,不求世俗煩惱之法,離諸貪染;
了達諸法如幻,而不住空,以大悲心建立緣起,
隨緣盡分,廣行佛事,求與無求皆無礙,銷歸自性心地明。


隨緣盡分 克己慈忍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星霽法師


  曾在打掃講堂時,看到一把有「隨緣盡分,克己慈忍」題字的戒尺,當時雖不甚明白這八個字的意涵,卻莫名有股震驚與法喜交織的衝突感,在凡事力求做好、做滿的自己心中迴盪:「隨緣」但要「盡分」,「克己」又不忘失「慈忍」。似乎當中有著無盡的圓融智慧,等待總是過猶不及的自己去發掘。因此,更加積極去落實,並體會箇中深意。這是自己修行學佛,由最初的精進心,進而發長遠心的一次轉捩點。

反省改正明初心

  外界之事物來,與自體以感觸,謂之「緣」;應其緣而自體動作,謂之「隨緣」,如水應風之緣而起波。隨緣不是隨便,而是隨順因緣,循業發現,是因果法則的呈現。若不能恰如其分地在因緣中努力,終將徒勞無功,因此必須隨緣盡分。而克服己身對於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之樂的耽著,於一切違順等境,皆能慈悲、忍辱,誓願為眾生與樂拔苦而不退悔,來實踐克己慈忍。做到了「隨緣盡分,克己慈忍」,就能自利利他,落實悲、智、願、行的菩薩行持。

  初學佛時,因深感修行學佛的清淨與法喜,而積極把握一切修善的機會,也認真地將學佛的法益向身旁認識、不認識的人分享。然而一段時間後,漸漸變得只在修善法的事上追求,開始為超量負荷的忙碌及無數的冷漠回應所擊潰。似乎非要參與多少活動、承擔多少執事、接引多少人……才算得上發心,更落入「我這麼努力付出,為什麼得不到同等回報」的疑惑中。原本學佛的清淨法喜,只剩下為了得到「很精進、很發心」的讚歎,而在名利得失中迷失了自己。

  此時,「隨緣盡分,克己慈忍」的提示,宛如當頭棒喝。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把握當下種種能力、體力、時間、空間等時節因緣,盡心盡力,而非強求勉強不來的結果,否則不僅成事不足,又結下了惡緣;更非放棄現前成熟的因緣,錯失良機而後悔莫及。

澡心育德慈忍力

  佛法教導我們因果的道理,努力絕不會得不到對應的結果,端看自己是否在正確的因上付出。如果只是在事上追逐名利,又怎能期待可以真誠、不計得失地與人分享呢?又如何能老實地向佛菩薩學習、而無為無求呢?蕅益智旭大師云:「世出世事,莫不成於慈忍,敗於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養情。」真正發起利他之心,自然能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從慈忍當中養出大無畏精神,度人度世!

  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一生重建祖師道場、大小寺院前後八十餘剎,在九十五歲復興六祖道場南華寺時,曾向眼看全寺格局大改、幾近重建而滿心擔憂的居士說道:「只知該做的事便當去做,做得一寸是一寸,做得一尺是一尺。凡應做之事,自己不能完成,也一定有人繼起。」如此的氣魄和遠見,正是隨緣盡分的展現,但看腳下,莫問前程,把握當下因緣建寺度眾。事實證明,老和尚克己慈忍的修行工夫,不僅使南華寺至今仍是堅樸耐久的千年道場,也為後世的我們,樹立巍巍行者風範。

  期許自己發長遠心,在修行路上精進不退,隨緣盡分,克己慈忍,定能從無欲無求的自在清涼中,顯發自性珍寶,隨順覺性,利樂有情。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