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本期主題:培福修慧,心為本







古德云:「修慧在乎觀心,修福在乎萬行。」
精進行道,勤修善法,則福德具足;
修善不執著善,銷歸自性,則智慧開顯。
福慧莊嚴圓滿,菩提道果自成。


發心的意義──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佛法最重要的就是發心。我們當下這念心覺悟了,就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當下這念心迷惑了,就產生無量的罪過,步步都是黑暗。這念心就像鐘一樣,重叩重鳴,輕叩輕鳴,不叩不鳴。敲它一下,它就響一下;不敲它,這個鐘一點聲音也沒有。叩就是敲,是誰來敲?這念心經由別人來敲,是敲不響的,要自己來敲自己,自己敲自己就是「發心」,所以發心是很重要的。

  發心,就是起心動念。當下這念心,起的是什麼念頭?是善念、是惡念?是名利財色的念頭?是清淨、慈悲的念頭?還是為大眾、為社會國家、為自己的修行、為整個佛教來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這念心是最實在、最微妙的。現在就是要提示大眾如何發心才是最正確、才能愈走愈光明。

發大願心 發長遠心

  第一,要發大心。所謂大心,是指這個起心動念,不是為自己發,而是為眾生來發心。佛法所說的眾生,從人類、動物,乃至一切有情都包括在內。發大心,就是把我們的慈悲心擴大,達到「冤親平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把這個心量慢慢擴大,使每個人都能得安樂、得清淨,都不會走錯路,都能走覺悟的這條路,這樣的發心就是大。就佛法來講,發願不一定是為自己,不但是不為自己,而且要救度一切眾生;如同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眾生有善有惡,好人我們希望他更好、成賢成聖;壞人要使他變好,即使是在地獄道的眾生,一樣要到地獄去度他,這樣我們的心量就會廣大。心量廣大,就與十方諸佛菩薩的心相應,心中沒有嫉妒、慳貪、惡念、雜念,心念都是光明的、謙卑的,處處都是善法。所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儒家也講:「人飢己飢,人溺己溺」,這念心很廣大,處處為眾生著想、為佛法著想,不是為自己的名利著想,發心要度盡一切眾生,這個心就是菩薩心。

  第二,要發長遠心。雖然發了大心,但是回到世間,面對社會、大眾、種種事情都容易讓心中起煩惱,起了煩惱就會退道,因此雖然發了大願卻不長久,這樣來發大心,也沒辦法發揮作用。所以不但要發大心,還要發長遠心。從現在開始,把這個大心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上班下班、待人接物、穿衣吃飯……古德云:「不負初心,成佛有餘」,要持之以恆,在佛法來講,就是用精進對治懈怠的習氣;所以發了心,還要在動靜閒忙中去實踐、去努力,如此一來,學業、事業、道業都能成就。

發菩提心 修善為先

  第三,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講,一是「功德」,二是「清淨」,三是「無住」。

  從功德的層面來講,我們修行要發菩提心,就要修一切善,斷一切惡,這個就是功德。先把修善斷惡的心養成,善法成就了,福德就成就,心就會慢慢達到清淨,所以修善斷惡就是功德。儒家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我們現在也是如此,修善、斷惡、成就功德,要從這上面去努力。

  功德又分為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世間的功德是一種救濟、福利的事業,就像辦學校、醫院、救濟院、養老院、孤兒院……種種的慈善事業,乃至於對眾生慈心不殺;對父母要盡孝道、要孝順;兄弟之間要友愛;朋友之間要有誠信;對世間、出世間的師長要恭敬、供養,這些都是屬於世間的功德。這些功德我們都要去做,做了以後,心就會有善念,又能得清淨,就能產生無量功德。不但佛法這麼講,儒家也講「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我們這念心,善念一起就是光明;起了惡念就是黑暗,所以時時刻刻都要起善念,起了善念還不算,還要付諸實行,使善業能夠成就;善業成就了,將來就能成就善果;善果成就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作所為,都會很順利、都能成就,這些就是世間的功德。

清淨無住 悟真生命

  世間的功德是一種福報,這種福報用完就沒有了,人有生老病死,在這個世間我們過得再好,得到的再多,最後什麼也帶不走。所以我們進一步要修習出世法,與三寶結緣、聽聞正法,這種功德生生世世都能帶得走,這就是出世間的功德。

  從清淨的發心來講,做種種功德不是為名,不是為利,不是來膨脹、壯大自己,也不是因為支持一個特定團體,希望將來得到什麼利益……心中完全沒有這些想法,不是為了自己,完全都是因慈悲心、無我心,都是為弘揚佛法而來,沒有別的目的。本著佛法的戒定慧、慈悲喜捨,乃至於六波羅蜜來自利利他,希望社會安定、希望佛教興盛、希望道業成就,這就是真正的清淨心。

  有了清淨心還不夠,進一步還要有無住心。「無住」,就是我們這念心,修了善法不執著善法,做了功德不執著功德,這就是菩薩。當下這念心就是覺性、空性,有也不住、無也不住;不住一切、一切不住,這就是《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念心清淨了,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神通妙用,契悟到這念心,就是我們的佛心,契悟了佛心就屬於聖位。《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修了善法不執著善法,做了功德不執著功德,這念心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真正契悟了菩提心,這就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契悟了這念心,我們的生命就是無窮盡的,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無量光、無量壽,也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佛;也是菩提心、涅槃心。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悟到這念心,契悟了這念心,我們的生活、生存、生命就有無量無邊的價值,充滿了無窮盡的法喜、無窮盡的快樂。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