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本期主題:廣學多聞 智慧人生







《大智度論》云:「菩薩求佛道,應當學一切法,得一切智慧。」
菩薩行者,為自利利他,廣學多聞,
以聞思修慧,破惑證真;
以無量方便法門,利樂有情,
廣積福慧資糧,圓滿悲智願行。


廣學多聞菩薩行──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菩薩發願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而眾生的根機不一樣,所以要廣學多聞,具足智慧,才能夠度化一切眾生。佛法中也提到,塵沙惑障礙了化導眾生的智慧,所以要度化眾生,圓滿菩薩的果德,就必須廣學多聞,學習無量法門,破除塵沙惑。

五明處學 自利利他 

  所謂「菩薩向五明處學」,要成就菩薩道行就要向「五明」處學,亦即修菩薩行要朝五個地方去學習。「明」就是智慧、就是道路,我們要有智慧,就要朝向這些道路邁進,才會一步一腳印,步步都是光明。

  五明中第一個是「內明」,「內」,就是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明」就是光明、智慧。這念心清楚明白,做什麼事情都不含糊,明辨是非、善惡、正邪,明白自己的本分,明白自己的心性,處處都能夠作主,就是內明。

  每個人心當中都有無明、煩惱,煩惱障蔽自心,便無法明心見性。所以從初初開始學習佛法,知道「佛者,覺也」這個道理後,時時刻刻都要檢討反省,覺察、覺照、覺悟,化除心中的煩惱;從現在開始,直至未來,都要如此用功,最終就能成就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果。

  內明的工夫可以先從事上來落實,以道德、倫理、戒行來規範自己,達到身口意三業清淨。檢討心當中有沒有貪瞋癡三毒?如果有,就要立即慚愧、懺悔、改過。這念心只起善念,不起惡念、雜念,意業就清淨;口不犯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四種過失,口業就清淨;身體不做殺盜淫之事,身業就清淨。進一步要起大慈悲心、大智慧心、大願心,「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時時刻刻自利利他,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內明」,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屬於出世法;「外明」,屬於世間法,包括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因明。「醫方明」,是指要通達醫學。「工巧明」,要通達一切的技術,乃至於我們現在的科技。「聲明」,通達一切的語言。「因明」,就是邏輯學。這些都是利他的方便。菩薩普度眾生要有豐富的資糧,資糧就是我們弘揚佛法的工具,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法是出世法,也不離世間法,這是一體兩面的事。以聲明為例,語言是溝通觀念的橋梁,也是傳播佛法的工具,佛法的真理雖然很好,如果語言有隔閡,對方聽不懂,就發揮不了普度眾生的作用。現在是「天涯若比鄰」的時代,時空的距離一直縮小,學習多國的語言,佛法的弘化就能有更大的發展。法法平等,這些外明雖然是工具,用得好,也可以充實自己、淨化身心,世間法融通了,對於佛法就更能掌握表達。

從聞思修 增長智慧

  儒家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做學問的目的就是要把放失、迷失的心找回來。行菩薩道,要遍學一切法門,要「廣學多聞」,什麼都要學。以薰修佛法而言,佛法的道理很多,所以要多聞,從聞、思、修,入戒、定、慧。《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聽經聞法以後,能聞這個心也要放下,時時反聞自性。

  聞了以後還要思;思就是透過第六意識,回憶這個道理,把心安住在這個道理上,就能心開意解,得到很多的利益。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例如師父在這裡說法,諸位在聽,聽了以後,假使不透過思惟,所聽聞的道理就不能生根,過一段時間就忘記,這個道理就不能產生作用。所以無論是看經、聽法,聽過之後,閉目攝心想一想這個道理,思惟一次、二次……忽然一下因緣成熟,能想這個心和所想的道理一剎那相應了,就是修。

  一般人的根機,從聽聞到實踐,需要把時間拉長,經過漸次修習方能成就,例如聽聞五戒之理,發願要受五戒,進一步在生活中落實五戒,持戒清淨,這就是修。上根利智的人,在思惟的當下就與清淨心相應,一剎那就得到解脫、一剎那就開悟,豁然貫通,就是修。透過聞、思、修,增長我們的智慧,這就是入道的根本。

  俗話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研究佛法,今天增加一點,明天增加一點,日積月累,智慧天天增長,是個加號。假使不從這個觀點來看,就會認為學習實在是很苦的事情,就不想增長智慧。可是我們修行不只是為了自己,還要有大慈悲心,度化眾生,所以要廣學多聞,悲智雙運。我們發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怎麼代替呢?現在所學的就是為眾生在學,就是代眾生受苦。把這些問題想通,就會拚命學習,智慧也會不斷增長。

  這念心有了智慧,就像是有了眼睛,能看清前面的道路,就不會走錯路、走遠路。修道也是如此,菩薩以智慧為業;我們修習菩薩道,要利益眾生,就要博學多聞,聽聞道理後,經常檢討反省,除去煩惱,使心清淨,進而悟到菩提心,成就道業,人生就能步向光明。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