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本期主題:知苦進道得解脫







經云:「滅苦之道,實是真道。」
離苦得樂是普世價值,欲得離苦,須知苦從何而來?
行者以四聖諦為根本,滅除煩惱苦因,
以菩提涅槃為岸,精勤修道,度生死苦海,即得解脫自在。


當苦境來敲門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星堅法師


  近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無數人的生活、工作被迫改變。在防疫政策下,任何活動皆須配合法令才能進行,習以為常的逛街、運動、聚餐、看電影,不再如往日般隨心所欲。

  我們所處的世界名為「娑婆」,有堪忍之義,而現今病毒的傳染、防疫的種種限制,這些無法避免的不如意與被迫接受的無力感,似乎正是娑婆世界「堪忍」的寫照。《佛說五王經》云:「人生在世,常有無量眾苦切身。」正因娑婆世界有無量諸苦,所以釋迦牟尼佛慈悲出現於世,告訴眾生究竟離苦得樂之法。

善能安忍 出輪迴苦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當我們遇到生活中的不如意時,通常只是逃避、忽視,認為撐過去便是,於是默默地忍受這一切,不但沒有找出其原因,而且很快就忘記了自己曾受過的苦。但,假使不認識苦,不知道苦已現前,以及苦產生的原因,就會以苦為樂,始終在迷惑當中,導致未來再度面臨相同的遭遇。

  而菩薩知因識果,知道種什麼因,將來一定得什麼果報。開山祖師曾開示:「苦果現前的時候,沒有別的,就是要面對現實、要忍耐;除了忍耐以外,還要提起精神,積極修行、修道,這就是正知正見。」要想離苦,不是逃避、忽視生活中的逆境,而是以正確的態度認識苦,並透過佛法的道理,如實修行、改善心念與作為,積極斷除輪迴的苦因,逐步往解脫自在的方向努力。

  在佛教學院,學僧們透過法會執事成就各種學習的因緣,並藉此磨鍊直下承擔的願心。初初學習時,曾經因被提醒而感到慚愧且沮喪。但念頭一轉,他人願意主動提醒自己的不足,讓自己不再犯下相同的錯誤,藉此機會也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應當心懷感恩。當自己與他人的看法產生衝突時,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學習從境界中跳出自我。以客觀的角度重新審視事情時,才會發現其中的缺失與盲點,從而體會到,不論他人的態度為何,都要以慈悲心、平等心來面對。經常替別人著想,不是只想到自己,才能真正做到心行平等。這樣簡單的心念,便能放下心中的成見與得失,進而化為成就道業的資糧。

諦觀苦境 逆增上緣

  在《楞嚴經》中記載,畢陵伽婆蹉尊者經常聽聞世尊開示苦諦的道理。偶然一次在乞食途中,一不注意,腳踩到了一根毒刺,全身疼痛的苦境,頓時觸發平時所思惟的道理,藉著苦受的因緣,一心專注用功參究,不久便悟道證果。由此反思,當不如意事逼迫身心時,大部分的人都會陷於苦受當中,只想逃境安心。若能當下轉念,藉境練心加緊用功,苦境便能成為修行的逆增上緣。能夠知苦,進而生起離苦的願心,才是苦諦的真實意義。

  大慧宗杲禪師云:「要得臨命終時不顛錯,便從如今作事處,莫教顛錯。」現前的苦都是自己所招感而來,想要未來不再受苦,現在就要積極斷除煩惱、行善修道。真正的離苦得樂,是要在自己的心念上下工夫,沒有人可以代替;涅槃寂靜也不是往後的事,而是這念心不動不搖、如如不動,當下就能達到解脫煩惱、生死自在。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