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禅门探微









香严智闲禅师

文╱编辑部  图╱传塔

  香严智闲禅师,唐代僧,青州人,初依百丈怀海禅师出家,后参沩山灵祐禅师,与仰山慧寂禅师同为沩山禅师得法弟子。后住邓州香严山(今河南省淅川县香严寺),法筵大开,住众千人有余。师生性严谨,语言简洁,有偈颂二百余首盛行于世。

击竹忘机 卓锥也无

  香严禅师在百丈禅师座下时,聪敏强记,然而未能契悟。百丈禅师圆寂后,往参沩山禅师。沩山禅师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香严禅师顿时茫然无措,不知如何应答。回寮后,将平日所读之经典文字从头翻阅,欲找出应答之句,却不能得,而感慨叹言:「画饼不可充饥。」此后屡次请沩山禅师说破答案,沩山禅师只言:「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我说的是我的,终不干汝事。」香严禅师心灰意冷之下,将平日所读之文字烧尽,并言:「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便泣辞沩山禅师,游方行脚,途中行经南阳,见到慧忠国师的遗迹,便在此住下。

  一日除草时,香严禅师顺手抛出一块瓦砾,敲击到旁边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响声,顿时彻悟,便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叹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并述一偈表开悟心境:「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沩山禅师听闻此事,便向仰山禅师说:「此子彻也。」仰山却言:「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某甲亲自勘过。」便寻至香严禅师住处,问道:「和尚赞叹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香严禅师便呈开悟偈颂。仰山禅师言:「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别更说看。」香严禅师作偈答言:「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山禅师继续追问:「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香严禅师便答:「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山禅师归返后,向沩山禅师回报:「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

师资唱和 香严境闲

  沩山禅师座下,师徒之间父慈子孝,禅机唱和,往往传为千古公案。香严禅师后住香严山弘化,仍与沩山禅师多有往来。

  有一次香严禅师与仰山禅师共同侍立,沩山禅师言:「过去现在未来,佛佛道同,人人得个解脱路。」仰山禅师问:「如何是人人解脱路?」沩山禅师回顾香严禅师言:「寂子借问,何不答伊?」香严禅师答:「若道过去未来现在,某甲却有个只对处。」沩山禅师问:「子作么生只对?」香严禅师便道珍重、向外走出。沩山禅师问仰山禅师:「智闲恁么只对,还契寂子也无?」仰山禅师答:「不契。」沩山禅师问:「子又作么生?」仰山禅师亦道珍重、向外走出。沩山禅师呵呵大笑言:「如水乳合。」

  香严禅师开堂说法之日,沩山禅师令人送书信及拄杖。香严禅师接下后便言:「苍天!苍天!」有僧人问:「和尚为甚如此?」师言:「只为冬行春令。」上堂说法时开示大众:「道由悟达,不在语言。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回光,日用全功,迷徒自背。」

  后有僧人前来参学,香严禅师问:「什么处来?」僧答:「沩山来。」师问:「和尚近日有何言句?」僧答:「人问如何是西来意,和尚竖起拂子。」香严禅师听了便问:「彼中兄弟作么会和尚意旨?」僧答:「彼中商量道,即色明心,附物显理。」香严禅师言:「会即便会,不会着什么死急。」僧便问:「师意如何?」香严禅师便举起拂子。

  师一日上堂说法,勘验大众:「若论此事,如人上树,口衔树枝,脚不踏枝,手不攀枝,树下忽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不对他,又违他所问。若对他,又丧身失命。当恁么时作么生即得?」当时有虎头招上座,从众中出,答言:「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和尚道。」师乃呵呵大笑。

  有僧请问:「如何是香严境?」师答:「华木不滋。」问:「如何是正命食?」师以手撮而示之。问:「如何是无表戒?」师言:「待阇黎作俗即说。」问:「如何是声色外相见一句?」师言:「如某甲未住香严时,且道在什么处?」僧言:「恁么则亦不敢道有所在。」师言:「如幻人心心所法。」问:「如何是直截根源佛所印?」师抛下拄杖,散手而去。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答:「今年霜降早,荞麦总不收。」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以手作拳,收入怀中,再展开作给与状。僧人见了便跪下,伸出双手作出接受的样子。师问:「是什么?」僧无以应答,再请问师:「离四句,绝百非,请和尚道。」师曰:「猎师前不得说本师戒。」

  师于唐昭宗光化元年示寂,諡为袭灯大师。传世偈颂〈最后语〉言:「有一语,全规矩,休思惟,不自许。路逢达道人,扬眉省来处。蹋不着,多疑虑,却思看,带伴侣。一生参学事无成,殷勤抱得旃檀树。」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