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本期主題:觀無常,勤精進如救頭燃








古德云:「無常殺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時不可待。」
生死事大,切莫等閒蹉跎光陰,
當善觀無常,以悟為期,勤修福慧,
解脫生死,常住安樂。


勤求解脫之道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星燄法師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一般人打開電視觀看新聞,多少都會感受到世間萬事萬物的脆弱不堪,發覺無常就在自己身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但關掉電視沒多久,立刻回到慣性思惟模式,安慰自己別想太多,現在的自己不是好好的嗎?總認為無常距離自己沒那麼近,還是把握當下,及時行樂比較重要。

從苦解脫 不為境迷

  悟達國師云:「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世間的無常,在我們周遭不斷地發生,當我們對無常的體會和認知不同,所作所為就會有所不同。

  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為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名悉達多。悉達多太子遊觀四門,初見老人、病人、死人,明白人的一生無論貴賤,都不能脫離老病死的痛苦。最後,見到一位清淨比丘,啟發了太子過去的願心,於是決定出家修行,尋求離苦得樂之道。反觀凡夫對於自他之老病死,卻視為生命的必然,未能正視此苦,所以仍然汲汲營營,追逐世間的榮華富貴。

  悉達多太子雖有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依然選擇捨家學道,於夜半踰城出家。當車匿追隨太子行至苦行林時,太子勸其返回宮中,車匿不忍捨下太子,便問:「太子,您一生下來就長居王宮,身體手足都非常柔軟,眠臥床褥無不細滑,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榮華富貴,如何能夠承受腳踩著荊棘瓦礫泥土、止宿於樹下之苦呢?」太子答道:「假使我住在宮中,雖然可以免於荊棘之患,卻無法擺脫老病死的逼迫之苦,終究不得自在。」悉達多太子看透生命的無常,更愍念眾生無法超脫無常之苦,便捨離一切世間之樂,志願出家修行,尋求解脫之道。

  《佛說無常經》云:「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一般人用盡生命,好不容易追逐到手的金錢、愛情、名望或權勢,都會有變異壞滅的時候,這些都只是暫時擁有的身外之物,無法讓色身免於無常之患、從老病死苦中解脫。體會到這些,或許該重新思考,我們真的要用有限的一生,追求終將變異壞滅的財色名利嗎?

生死心切 勤求出道

  一個沒有病識感的病人,認不清自己已經生病的事實,不會主動就醫,也不會依照醫囑服藥。假如對於無常沒有正確的體會和認知,很難發心修行、努力了生脫死。

  古印度時代的阿育王,有個弟弟名宿大哆,因犯了過錯而被處以死刑。在求情之後,阿育王給他七日,讓他享有一切世間最美好的飲食資具,還有美女圍繞服侍,但七日後就要伏罪斬首。宿大哆在人生最後的七天中,面對夢寐以求的美好事物,卻終日食不知味、睡不安穩,在死火逼惱下,無心享受眼前的美好。由此公案讓我反省到,無常隨伺在側,不該貪溺於世間的快樂,應當常將生死掛心頭,精進道業。

  《溈山警策》云:「無常殺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時不可待。」因為認得無常,就能看清名利財色的本質,而不會盲目追逐而造作惡業;當名利財色消逝時,也不會悲傷憂惱。因為識得無常,就要及時修行,否則一口氣不來,悔恨已晚。有了無常的鞭策,修行的目標更加清晰,定會勇猛精進,修善斷惡,勤求解脫之道。



單元首頁